作家名片:严春友,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他的《大自然的智慧》一文进入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二《语文》下册,课文名称《敬畏自然》。
海南,是一直想去旅游的地方。春节之后终于如愿以偿,与三十多位同事一起踏上了期望已久的旅程。
也许是赋予了海南过多的想象,也许是去过中国台湾,也许是在冬季,第一天的旅行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还有点失望,没有感受到海南之美。与台湾相比,同是相似的景观,却没有台湾的清秀。那个著名的博鳌,更是让人觉得盛名难符。会议厅外表痕迹斑斑,有的墙皮已经脱落;厅内的墙壁上空无一物,也没有什么装饰;旁边所谓的总统套房,看上去不如北京较好一点的居民楼。整个建筑缺少艺术性,给人一种没有文化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地方,实在没有兴致讨论天下大事,不知道那些大腕儿们是否真有这种心情。
到了香水湾,住进房间的时候,突然有了莫名的心动。原来,大海就在楼下!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见大海,能听见海涛那深沉的咆哮。晚饭后来到海边,面对无边的波涛,听着大海那永恒的呐喊,久久不愿离去。在大海面前,总让人顿有人生短促之叹,又使人生出释然于胸的感怀。人是一种何其渺小的存在!在这无尽的天地之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平时所在意的种种又有何意义呢!想到此,便觉顿然轻松,有身无一物之感。然而,大海又令人感伤:无我,大海依然,有我,大海依然,大海与我何干?乐我者,大海也;伤我者,亦大海也。
那一夜,似睡非睡,仿佛躺在大海的波涛上,梦境与现实交织着,生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这时才感受到了真正的海南。
离开香水湾,继续南下。路边、山坡上,一棵棵巨大的花树闯入眼帘,原来是木棉花!那确实是“闯”进来的,因为在北方根本没有这样高大的花树,更少有这样硕大又繁多的花。它在视觉上产生的是一种震撼,宛如大海的波涛对心灵的震撼一样。人们常用“火红”来形容木棉花,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比火还要红。在漫山遍野的绿色里,它红得尤其耀眼,好像是绿色正在燃烧!那种红,红得有些刺眼,眼睛犹如被火苗突然烧灼了一下。
木棉花的神奇之处,在于她开花的时候,几乎一片绿叶也没有,所有的枝子上都挂满了花朵,灿烂、热烈、投入、忘我,向大自然呈现出自己的全部美丽。木棉花虽然是花,却透着阳刚之气,全然没有花的温柔与纤细。不仅花大,飞翔于其间的蜂鸟比花瓣还小,树干粗壮,树枝硬而直,刚毅地把鲜红的花朵捧向蓝天。当花朵落地的时候,也绝不凋零,依旧是完整的一朵,在那里等待着枯萎。在木棉花的气质里,透着一股大海的力量,当那花朵降落的时候,仿佛能激起震动天地的涛声。
木棉花,或许是绿的精灵,海的魂魄。
还有许多像木棉花这样“奇”的植物,它们都显得有点傻。木瓜小小的枝干上竟然结出数十枚果实,旅人芭蕉的一个叶子可以长到三四米高,菠萝蜜树干的底部也会长出巨大的果子,这在北方的植物中是绝对没有的。在北方,树木要结出果实是何等困难的事!比如:苹果树一般要等上三年,还好像很不情愿似的。而热带的植物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不计后果地把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显示出来。
木棉花燃烧着自己,果树们奋力地结着果实,它们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它们似乎并不考虑最终结果,而只是存在着,展现着。
在南山之下,大海之边,遍布着块块巨石。那石头,大多圆圆的,鼓鼓的,里边好像有一股力量要爆发出来,以至于有的石头像男人们在劳动时手臂上突起的肌肉,上面凸起条条青筋。毋庸置疑,它们是海水的化石。大海用亿万年的时间舔舐着,雕刻出这些作品,用以表现水的力之美。
有所谓“天涯海角”,巨大而雄浑的圆锥形石头,宛如一座座小山,刺向湛蓝的天空,遥望着浩茫的南海,似乎真的到了尽头。可是仔细想一想,这不过是古人的一种感觉罢了。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尽头呢。天涯海角并不存在于大地之上,而只存在于人的心中,一切的界限都不过是心的边界。
从三亚回到海口,沿着来路走了一遍,关于海南的种种印象又浮现于脑际。这些印象相互缠绕在一起,杂乱无章。渐渐地,一个鲜明的形象明快起来,将所有的印象凝聚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火红的木棉花。海南的山山水水孕育出这火的精魂,而它的根系伸展于千山万水,以至于深广的海洋,吸纳着天地之精华。
飞机在傍晚时分腾空而起,刹那间升上了云端。这时,一幅壮丽的景象暮然出现:茫茫云海之上悬挂着鲜红的夕阳,它放射出漫天的光芒,染红了天空,也染红了波涛翻滚的云团。晚霞燃烧着,天地一片红色,如同回到了开天辟地的时刻。
作家名片:严春友,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县,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等。他的《大自然的智慧》一文进入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二《语文》下册,课文名称《敬畏自然》。
海南,是一直想去旅游的地方。春节之后终于如愿以偿,与三十多位同事一起踏上了期望已久的旅程。
也许是赋予了海南过多的想象,也许是去过中国台湾,也许是在冬季,第一天的旅行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还有点失望,没有感受到海南之美。与台湾相比,同是相似的景观,却没有台湾的清秀。那个著名的博鳌,更是让人觉得盛名难符。会议厅外表痕迹斑斑,有的墙皮已经脱落;厅内的墙壁上空无一物,也没有什么装饰;旁边所谓的总统套房,看上去不如北京较好一点的居民楼。整个建筑缺少艺术性,给人一种没有文化的感觉。在这样一个地方,实在没有兴致讨论天下大事,不知道那些大腕儿们是否真有这种心情。
到了香水湾,住进房间的时候,突然有了莫名的心动。原来,大海就在楼下!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见大海,能听见海涛那深沉的咆哮。晚饭后来到海边,面对无边的波涛,听着大海那永恒的呐喊,久久不愿离去。在大海面前,总让人顿有人生短促之叹,又使人生出释然于胸的感怀。人是一种何其渺小的存在!在这无尽的天地之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平时所在意的种种又有何意义呢!想到此,便觉顿然轻松,有身无一物之感。然而,大海又令人感伤:无我,大海依然,有我,大海依然,大海与我何干?乐我者,大海也;伤我者,亦大海也。
那一夜,似睡非睡,仿佛躺在大海的波涛上,梦境与现实交织着,生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这时才感受到了真正的海南。
离开香水湾,继续南下。路边、山坡上,一棵棵巨大的花树闯入眼帘,原来是木棉花!那确实是“闯”进来的,因为在北方根本没有这样高大的花树,更少有这样硕大又繁多的花。它在视觉上产生的是一种震撼,宛如大海的波涛对心灵的震撼一样。人们常用“火红”来形容木棉花,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比火还要红。在漫山遍野的绿色里,它红得尤其耀眼,好像是绿色正在燃烧!那种红,红得有些刺眼,眼睛犹如被火苗突然烧灼了一下。
木棉花的神奇之处,在于她开花的时候,几乎一片绿叶也没有,所有的枝子上都挂满了花朵,灿烂、热烈、投入、忘我,向大自然呈现出自己的全部美丽。木棉花虽然是花,却透着阳刚之气,全然没有花的温柔与纤细。不仅花大,飞翔于其间的蜂鸟比花瓣还小,树干粗壮,树枝硬而直,刚毅地把鲜红的花朵捧向蓝天。当花朵落地的时候,也绝不凋零,依旧是完整的一朵,在那里等待着枯萎。在木棉花的气质里,透着一股大海的力量,当那花朵降落的时候,仿佛能激起震动天地的涛声。
木棉花,或许是绿的精灵,海的魂魄。
还有许多像木棉花这样“奇”的植物,它们都显得有点傻。木瓜小小的枝干上竟然结出数十枚果实,旅人芭蕉的一个叶子可以长到三四米高,菠萝蜜树干的底部也会长出巨大的果子,这在北方的植物中是绝对没有的。在北方,树木要结出果实是何等困难的事!比如:苹果树一般要等上三年,还好像很不情愿似的。而热带的植物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不计后果地把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显示出来。
木棉花燃烧着自己,果树们奋力地结着果实,它们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它们似乎并不考虑最终结果,而只是存在着,展现着。
在南山之下,大海之边,遍布着块块巨石。那石头,大多圆圆的,鼓鼓的,里边好像有一股力量要爆发出来,以至于有的石头像男人们在劳动时手臂上突起的肌肉,上面凸起条条青筋。毋庸置疑,它们是海水的化石。大海用亿万年的时间舔舐着,雕刻出这些作品,用以表现水的力之美。
有所谓“天涯海角”,巨大而雄浑的圆锥形石头,宛如一座座小山,刺向湛蓝的天空,遥望着浩茫的南海,似乎真的到了尽头。可是仔细想一想,这不过是古人的一种感觉罢了。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尽头呢。天涯海角并不存在于大地之上,而只存在于人的心中,一切的界限都不过是心的边界。
从三亚回到海口,沿着来路走了一遍,关于海南的种种印象又浮现于脑际。这些印象相互缠绕在一起,杂乱无章。渐渐地,一个鲜明的形象明快起来,将所有的印象凝聚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火红的木棉花。海南的山山水水孕育出这火的精魂,而它的根系伸展于千山万水,以至于深广的海洋,吸纳着天地之精华。
飞机在傍晚时分腾空而起,刹那间升上了云端。这时,一幅壮丽的景象暮然出现:茫茫云海之上悬挂着鲜红的夕阳,它放射出漫天的光芒,染红了天空,也染红了波涛翻滚的云团。晚霞燃烧着,天地一片红色,如同回到了开天辟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