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第

话说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时,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准备过节。可是端午节年年过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那些节俗的内在涵义吗?

先说“端午”这个词的由来吧!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成为端午。农历以地支记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这也是民间称这一天为“午端阳”的原因。

端午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可是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五月初五这一天为节日?至于我们祖先最初的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但节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每种节俗后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就顺节俗来追根溯源吧!

一、挂菖蒲、饮药酒

端午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菖蒲、艾蒿,借以避邪。这一习俗起源很早,汉末已有此俗,魏晋以后逐渐在北方地区风行开来。菖蒲被誉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它的根茎有镇痛、健胃、驱寒和利尿等功用。艾蒿与菖蒲一样都属夏季良好药用功能的植物。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采集艾蒿制成中药,或悬于户外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饮药酒,这里的药酒指的是雄黄酒和其他草药泡制成的药酒。喝药酒也是端午驱毒祈福的一种习俗。雄黄酒有很强的毒性同时具有药用价值。端午节是人们还要用雄黄酒抹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

手腕、脚腕等初以防蚊虫、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侵犯。

二、端午佩饰

端午期间,市面上有许多色彩鲜明,香味四溢的小饰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饰品大都是以各种线、缕、索、香包、古钱、锁、绣球等各种形状的小饰品用作驱邪避害的节物象征,这些佩饰的目的非常明确,表达了驱瘟祈福的民俗心理。

端午佩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午索饰,一类是端午毒饰。 端午索饰有许多称谓,色彩上有朱索、无色丝、五彩缕、五彩缯,功用上有避兵缯、寿索、长命索、续命索、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岁索等,其中以系臂的无色丝为普遍流行的节俗。长辈们会在孩子的手腕、脖子、或脚腕拴上用红、黄、绿、黑、白五色拧成的采线,或 系于小孩的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小孩用品上。

端午配饰是从端午索饰中发展出来的,如内装雄黄的小绣球,各种药草制成的香囊系于小孩的衣服上;还有以黄色制成的老虎头形系在小儿腰间;或选择一个不分瓣的蒜头结成线做成网,佩戴可以避邪。

端午毒饰,因为端午的邪祟瘟疫太多,人们就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达到驱邪除病的目的。长辈要给小孩穿上精心织成的花裹肚或无毒兜,色彩鲜明,上面绣有花、鸟、鱼 、虫等可以制毒防毒的图像,很多民族的端午节还为小孩制作无毒衣,在衣服上绣上老虎、蝎、蜥蜴、蜘蛛、蜈蚣等五毒。

三、吃粽子、划龙舟

吃粽子、划龙舟是在众多端午习俗中最重要的习俗,一定意义上

端午节以吃粽子和划龙舟为标志。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粽子又称“角黍“,早在晋代粽子就作为夏至节的节令食品出现了。南朝时期由于祭祀屈原进入端午节的节俗意义中,。许多传说都把粽子的产生、演变与拯救祭祀屈原很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粽子与人们的祭祀仪式有关。也就是说粽子最早市用来祭祀是的食物,那粽子为什么会是祭祀的食物呢,它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从汉字“右文说“的道理推知“粽”的构形意,应该是与传宗有关的食物,也就是说吃粽子的目的就是祈求传宗接代。至唐宋时,粽子已成为市肆小吃且品味多样,粽陷各异。大体来说,南方多用花生、红枣、咸肉,而北方多用枣、栗子及果脯其中花生、枣、及栗子的象征意义与婚俗中祈求生育(花生)早立子(枣栗子)相同。并且根据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载,缠粽子所用的线是五色丝,而粽子的形状为四角均匀的挺立形态与中心一起也正形成了五行模拟形态。风俗也有用五色丝系足、手腕,除了用来避邪、祈福也是祝愿孩子能健康长大以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也就是说包、吃粽子表达了人们祈求“宗子”的愿望。

划龙舟,也是端午一重要习俗。龙舟竞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发源地在江南水乡,最早为民间送灾巫术仪式。北方也有“旱龙舟”的说法,不过是小型的木制龙舟,人们把它扛在肩膀上穿行,其目的也是消灾祈福。龙舟竞渡不只是比的速度,同时还在船的头尾表

演各种杂技节目,深得人们喜爱得以流传至今。现代也产许多与端午无关的纯粹的体育竞技划龙舟比赛。

从我们介绍的这几个端午习俗来看,每一个似乎都与驱灾避邪有关,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农历五月正值春末夏初之际,季候的转换在五月极为鲜明的表现出来。春季万物复苏,进入夏季后气候进一步转暖,热度与湿度大为增加,给蚊虫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远古时期,人们缺乏医疗知识和医疗设施生活方式简单,面对大量滋生、流行传染的病菌和疾病,人们以极其被动的心态和恐惧的心理来预防、求吉,很早就形成了五月为“恶月”、“毒月”“凶月”的信仰观念。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认为重五是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这就是人们在在五月五日前后也就是端午期间要做这么多活动来消灾祈福的原因了。

当然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还有很多。关于纪念政治人物的有:楚国名臣屈原、吴国名臣伍子胥、晋国名臣介子推;关于纪念宗教人物的有: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和钟馗的传说.....其中当属屈原的传说广为流传,这要归功于屈老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

端午的习俗也不只前面提到的那些,但其作用都大同小异,我们大家可以参考着来理解。关于端午就说这么多,如要了解跟多请查阅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端午节》孙正国 著

话说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时,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准备过节。可是端午节年年过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那些节俗的内在涵义吗?

先说“端午”这个词的由来吧!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成为端午。农历以地支记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这也是民间称这一天为“午端阳”的原因。

端午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可是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换句话说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五月初五这一天为节日?至于我们祖先最初的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但节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每种节俗后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就顺节俗来追根溯源吧!

一、挂菖蒲、饮药酒

端午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菖蒲、艾蒿,借以避邪。这一习俗起源很早,汉末已有此俗,魏晋以后逐渐在北方地区风行开来。菖蒲被誉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它的根茎有镇痛、健胃、驱寒和利尿等功用。艾蒿与菖蒲一样都属夏季良好药用功能的植物。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采集艾蒿制成中药,或悬于户外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饮药酒,这里的药酒指的是雄黄酒和其他草药泡制成的药酒。喝药酒也是端午驱毒祈福的一种习俗。雄黄酒有很强的毒性同时具有药用价值。端午节是人们还要用雄黄酒抹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

手腕、脚腕等初以防蚊虫、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侵犯。

二、端午佩饰

端午期间,市面上有许多色彩鲜明,香味四溢的小饰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饰品大都是以各种线、缕、索、香包、古钱、锁、绣球等各种形状的小饰品用作驱邪避害的节物象征,这些佩饰的目的非常明确,表达了驱瘟祈福的民俗心理。

端午佩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午索饰,一类是端午毒饰。 端午索饰有许多称谓,色彩上有朱索、无色丝、五彩缕、五彩缯,功用上有避兵缯、寿索、长命索、续命索、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岁索等,其中以系臂的无色丝为普遍流行的节俗。长辈们会在孩子的手腕、脖子、或脚腕拴上用红、黄、绿、黑、白五色拧成的采线,或 系于小孩的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小孩用品上。

端午配饰是从端午索饰中发展出来的,如内装雄黄的小绣球,各种药草制成的香囊系于小孩的衣服上;还有以黄色制成的老虎头形系在小儿腰间;或选择一个不分瓣的蒜头结成线做成网,佩戴可以避邪。

端午毒饰,因为端午的邪祟瘟疫太多,人们就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达到驱邪除病的目的。长辈要给小孩穿上精心织成的花裹肚或无毒兜,色彩鲜明,上面绣有花、鸟、鱼 、虫等可以制毒防毒的图像,很多民族的端午节还为小孩制作无毒衣,在衣服上绣上老虎、蝎、蜥蜴、蜘蛛、蜈蚣等五毒。

三、吃粽子、划龙舟

吃粽子、划龙舟是在众多端午习俗中最重要的习俗,一定意义上

端午节以吃粽子和划龙舟为标志。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粽子又称“角黍“,早在晋代粽子就作为夏至节的节令食品出现了。南朝时期由于祭祀屈原进入端午节的节俗意义中,。许多传说都把粽子的产生、演变与拯救祭祀屈原很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粽子与人们的祭祀仪式有关。也就是说粽子最早市用来祭祀是的食物,那粽子为什么会是祭祀的食物呢,它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从汉字“右文说“的道理推知“粽”的构形意,应该是与传宗有关的食物,也就是说吃粽子的目的就是祈求传宗接代。至唐宋时,粽子已成为市肆小吃且品味多样,粽陷各异。大体来说,南方多用花生、红枣、咸肉,而北方多用枣、栗子及果脯其中花生、枣、及栗子的象征意义与婚俗中祈求生育(花生)早立子(枣栗子)相同。并且根据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载,缠粽子所用的线是五色丝,而粽子的形状为四角均匀的挺立形态与中心一起也正形成了五行模拟形态。风俗也有用五色丝系足、手腕,除了用来避邪、祈福也是祝愿孩子能健康长大以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也就是说包、吃粽子表达了人们祈求“宗子”的愿望。

划龙舟,也是端午一重要习俗。龙舟竞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发源地在江南水乡,最早为民间送灾巫术仪式。北方也有“旱龙舟”的说法,不过是小型的木制龙舟,人们把它扛在肩膀上穿行,其目的也是消灾祈福。龙舟竞渡不只是比的速度,同时还在船的头尾表

演各种杂技节目,深得人们喜爱得以流传至今。现代也产许多与端午无关的纯粹的体育竞技划龙舟比赛。

从我们介绍的这几个端午习俗来看,每一个似乎都与驱灾避邪有关,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农历五月正值春末夏初之际,季候的转换在五月极为鲜明的表现出来。春季万物复苏,进入夏季后气候进一步转暖,热度与湿度大为增加,给蚊虫病菌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远古时期,人们缺乏医疗知识和医疗设施生活方式简单,面对大量滋生、流行传染的病菌和疾病,人们以极其被动的心态和恐惧的心理来预防、求吉,很早就形成了五月为“恶月”、“毒月”“凶月”的信仰观念。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认为重五是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这就是人们在在五月五日前后也就是端午期间要做这么多活动来消灾祈福的原因了。

当然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还有很多。关于纪念政治人物的有:楚国名臣屈原、吴国名臣伍子胥、晋国名臣介子推;关于纪念宗教人物的有:道教创始人张天师和钟馗的传说.....其中当属屈原的传说广为流传,这要归功于屈老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

端午的习俗也不只前面提到的那些,但其作用都大同小异,我们大家可以参考着来理解。关于端午就说这么多,如要了解跟多请查阅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端午节》孙正国 著


相关内容

  • 话说端午_1200字
  •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 ...

  • 韩国端午节
  • 韩国端午节 是韩国的主要节日不划龙船不吃粽子 他们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头,吃车轮饼. 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于新罗时代的山神祭,原是村农祈祝丰收的庆典,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是祭拜大关岭山神与大关岭国师城隍以及国师女城隍神的.整个活动包括祭仪.演戏.游艺三大部分.迎神祭祀活动从4月15日开始至5月7日 ...

  • 六月红领巾端午节的广播稿
  •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好! (男)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女)听,悠扬的乐曲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阳: (合)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在这里放飞希望. (男)小螺号校园广播现在开始播音.我是主持人 ...

  • 2012年端午节演讲稿
  • 现在的端午节已经作为我国法定假期了,这充分证明我们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增强了许多.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 ...

  •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qu ...

  •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
  • 端午节文化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x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 ...

  • 我在远方过端午
  • [开开心心--阅读] 父亲.母亲,还有我亲爱的家乡,我必须含着泪告诉你们:这个端午,我将远离你们,在异乡独自遥望. 王维一句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总是让人在节日之时涌起深深的思念.这是我第一年在离家千里之外过端午,也是第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端午节.看到蓝天上 ...

  • 教师端午节演讲稿
  •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 ...

  •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