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论文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增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廉政建设重要性、廉政教育的现状和建议调研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准确定位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由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责任的制度。 近几年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是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结果。
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层次,也是检验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的重要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群众就拥护我们。反过来,作风粗暴,甚至违法违纪,坑害群众利益,群众就会骂我们。如果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抓反腐败,
那些少数不按政策办事、欺压老百姓的人得不到及时处理,消极腐败现象继续蔓延,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干扰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建议
(一)加强宗旨观教育,奠定干部作风好转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关键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甘做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明白了参加工作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就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突出教育的自主性、经常性、生动性和典型性,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使干部转变作风学有榜样,干有动力。通过教育,在干部中形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形成埋头苦干、干事创业的风气。
(二)强化制约监督,保证干部作风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各级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首先要强化干部的监督意识。作为被监督者,应克服“不让监督”的心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
觉性。作为监督者,应克服“不敢监督”的心态,增强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权力动作的途径和办法,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管理就实行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经常检查、监督各级干部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确保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再者要强化群众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受理工作,主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了解和掌握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转变干部作风的措施。
(三)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反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和人民病房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惩的腐败现象,为了维护我党和政府肌体的健康,当作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案件要坚决查处,对作风恶劣的干部要坚决追究,使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政治上身败名裂。通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达到教育干部的目的,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公款吃后喝、公款旅游、超标准乘车等群众看得见的奢侈问题,狠刹得用职权乱反派、乱罚款、乱收费等部门和待业不正之风。通过惩处腐败分子,惩处作风恶劣的干部,使干部不敢有腐败之念,不敢行恶之风,真正实现干部作风清正廉明、一心为公。
(四)全面推进农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是公开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
策,财政和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经济实体的承包、租赁、拍卖,土地征用和筹资筹劳,计划生育等情况,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对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以及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可能产生腐败等重点环节,及时如实公开,促进基层站所等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村级组织要把各级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到村到户的资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情况纳入公开的内容,及时向群众公开。要把财务公开作为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明细账目必须及时逐项逐笔公布,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凡是党内条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都必须公开,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员、群众质询和监督。要加强对党务公开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党员和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论文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增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廉政建设重要性、廉政教育的现状和建议调研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
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准确定位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由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承担责任的制度。 近几年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是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结果。
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层次,也是检验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不满意的重要方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群众就拥护我们。反过来,作风粗暴,甚至违法违纪,坑害群众利益,群众就会骂我们。如果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抓反腐败,
那些少数不按政策办事、欺压老百姓的人得不到及时处理,消极腐败现象继续蔓延,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干扰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和建议
(一)加强宗旨观教育,奠定干部作风好转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关键是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甘做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明白了参加工作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就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突出教育的自主性、经常性、生动性和典型性,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使干部转变作风学有榜样,干有动力。通过教育,在干部中形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形成埋头苦干、干事创业的风气。
(二)强化制约监督,保证干部作风转变。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对各级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首先要强化干部的监督意识。作为被监督者,应克服“不让监督”的心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
觉性。作为监督者,应克服“不敢监督”的心态,增强履行监督职责的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权力动作的途径和办法,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管理就实行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要经常检查、监督各级干部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确保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再者要强化群众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受理工作,主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从群众的来信来访中了解和掌握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转变干部作风的措施。
(三)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反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和人民病房关心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惩的腐败现象,为了维护我党和政府肌体的健康,当作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案件要坚决查处,对作风恶劣的干部要坚决追究,使腐败分子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政治上身败名裂。通过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达到教育干部的目的,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同时要下大力气解决公款吃后喝、公款旅游、超标准乘车等群众看得见的奢侈问题,狠刹得用职权乱反派、乱罚款、乱收费等部门和待业不正之风。通过惩处腐败分子,惩处作风恶劣的干部,使干部不敢有腐败之念,不敢行恶之风,真正实现干部作风清正廉明、一心为公。
(四)全面推进农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 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是公开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
策,财政和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经济实体的承包、租赁、拍卖,土地征用和筹资筹劳,计划生育等情况,以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对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以及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可能产生腐败等重点环节,及时如实公开,促进基层站所等单位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村级组织要把各级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和到村到户的资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情况纳入公开的内容,及时向群众公开。要把财务公开作为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明细账目必须及时逐项逐笔公布,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凡是党内条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都必须公开,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员、群众质询和监督。要加强对党务公开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党员和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