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
洪远朋
高帆
(摘要】
导源于利益问题的重要性,针对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尤其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
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导源于利益问题的复杂性,针对特定的社会利益问题不同学科或学者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导源于利益关系的演化性,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的表现、方向、效应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思路等问题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现有文献的讨论,无论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前的,对于人们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深入-iLie,中国社会利益问题都大有裨益。本质上,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放置在科学、有效、适时进行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基础上才更有可能,这要求社会科学领域将利益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并努力在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前提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无疑会显著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利益;社会利益;根本利益;基本利益;利益关系;争谐社会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f2008)02—0073—09
【中图分类号)12914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演进。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深入认识社会
利益的演进轨迹和内在动因,据此形成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近来,从利益关系角度
讨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深化对利益关系演变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的认识。
一、利益概念的界定
1.利益好处说,认为利益就是好处。<辞海>指出:利益就是“好处¨¨。从词源学角度讲,“利”表示使用农具采集果实或收割庄稼,引申为对人有用的行为和事物。。益”同“溢”,指水漫出容器之外,引申为增加或增殖。可见,。利”表达质的关系,表示对人有好处的物,而“益”表达量的概念,表示好处有所增加。类似于这种理解,霍尔巴赫指出“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只是我们的好处、我们的利益驱使
我们去爱或去恨某些东西叭”,而。利益其实就
界定利益概念是分析利益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人们对利益定义的理解往往存在分歧。关于利益概念的代表性解释是:
是好处,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
态度”C"。
2.利益需要说,认为利益是人们的需要。利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
(05配D028)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首席专家为洪远朋。
【作者简介】
洪远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上海200433。
・73・
益实现是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洪远朋指出“利
益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H’。奥塔・锡克强调“利益是人们满足一定的客观需要产生的几种
持续较长的目的;或者这种满足是不充分的,以至对其满足的要求不断使人谋虑;或这种满足引起人的特别注意和不断重复的、有时是更加强烈的要求州”。弗罗洛夫指出,利益“表示客观上
有意义的,为个人、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及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东西的一个概念”【6】。
3.利益价值说,认为利益是价值的实现或肯定。利益与需要满足有关,自身包含着价值评判
的内容,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欲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利益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对一个客体的享有,或主体对客体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一种价值形成,换言之,是被主体所获得或肯定的积极的
价值。如此,利益和价值(感觉)产生密切的关
联”【71。利益和价值关联,而价值具有主观性并涉及到个人的判断,这里“判断”是“一种利益的计算,一种价值的平衡,一种诉诸社团、群体
与行业的经验、观点、道德和经济判断的吁求”【。1。
4.利益权利说,认为利益表达的是权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利益实现与人们之间的权利
安排有关。“利益是权利的灵魂。权利的直接本质是利益,权利的本质形式是利益属性”【9J。对
主体的权利要求来说,利益是第一性的,主体的
自由意志选择行为由利益决定,利益是主体自由活动的内在动力。原因是:“权利是利益的抽象化和法律化的表达形式,通过利益范畴我们可以
看到权利范畴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底蕴”¨…,这是基于“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
力”【ll】。
5.利益能力说,认为利益实现依赖于人的能力,人的能力使利益实现更有可能。“权力最基本的定义是人类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利益进一步的定义还应该有权力的内涵。于是利益应进一步定义为人类在拥有一定的对物和对人的支配权
的基础上对自然和社会依赖关系的实现”¨…。这
里权力指人们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对个人而言,这种能力与其财富创造能力有关;对社会而言,这种能力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可见,在特定时期,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程度除取决于利
益客体规模之外,更取决于利益主体对利益客体的支配能力。
・74・
6.利益关系说,认为利益体现了利益主体围绕利益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王伟光强调“利
益是对客观需求对象的更高理性上的意向、追求
和认识,是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经济分配关系。利益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州”】。张晓明则指出“如果说,占有一定的有用物品以适应需要是人的利益的自然的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由于这
种利益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交换活动,占
有这种社会联系就成为利益的确定不移的属性。利益在社会属性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占有这种
关系的需要¨“’。
二、社会利益及其内涵
社会利益即是从社会角度出发与人类活动有
关的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及
其实现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人类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分类可以采用多个
基准。
1.从横向的角度看,根据利益层次的高低,
特别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社会利益分
为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精神利益是较高层次的利益,政
治利益是高层次的利益。人们只有满足了低一层
次的利益,才可能持续不断地追求高一层次的利益。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构成了与人类生
活相关的自然环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日
益凸显,此时,就需要平衡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所体现出来
的利益关系。
2.从纵向的角度看,社会利益可以分为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例如,庞德把利益
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Ⅲ】,个人利
益作为私人利益可视为微观利益,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利益可视为宏观利益,而社会利益其实是一种中观利益。进一步的,中观利益指“以中观范
畴的部门、行业、地方、阶层、阶级、民族作为经济主体的研究对象,是这些利益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中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沿着这个思路,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可推演为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或者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个体利益中的个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个人,局部利益中的局
部主体对象主要是指集体或地方,而整体利益中的整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l¨
3.从中国的实际来看,在新时期基本利益主体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的主体结构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个人利益是利益的原初形态、基本形态,无论是集体还是人类,其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积极性都不能没有个人利益
的支撑;集体利益是利益的更高形态、过渡形态,各种集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自主决策、自我发
展、相对独立的主体,均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利益的最高形态,在消灭阶级的剥削
和压迫之后,在主权国家范围内国家利益成为社
会利益的主要形式。理论上说,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众多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集体利益,众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社会利益,而在集体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4.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角度看,根
据李昌麒、李治的概括¨31,存在这样几种观点:
其一,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自然通约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可完全经由个体自主追求自身利益
而自然达成。这一观点的代表是亚当・斯密的
“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论。其二,不承认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只会被干预者
当作实现其个别特殊利益的“敲门砖”。这一观点的代表是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的秩序理论。其三,个体利益之总和构成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不能独立于或对抗于个人利益,社会利益意味着各成员的利益之总和。其四,社会的、共同的利益优于个体的、自我的利益,即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强调道德共同体的价值高于道德个体的价值。并强调社会、历史、整体和关
系等非个人性因素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基础性和必然性意义州1引。
三、社会利益的置化问题
社会利益涉及人们需要的满足及其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考虑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客
体的多样化以及价值评价的差异性,要精确计量
社会利益往往是困难的,这是现有针对社会利益
的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因。事实上,对
利益进行量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利益的量化问题也就是计算利益数值或测度“利值”的问题。利值体现了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利益及
其社会关系的数量或形式化表达,是采用指标体系及其数学工具测度和分析利益及其社会关系的数量特征、逻辑关联及其内在趋势。显然,利值
的测度和分析体现了对利益问题的定量研究,只
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揭示利益演变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利益的量化研究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实践中的利益冲突和补偿机制。
测度利值首先涉及利益量化的可行性问题,对此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利益完全无法量化。因为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量上无法把握;二是认为部分可以量化。经济
利益可以量化,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不能量化;
三是认为完全可以量化。无论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还是文化利益均可以从数量关系中把握其基
本趋势和内在特征。显然,第一种观点将利益的
定性和定量问题完全割裂,否定人们从数量或比较角度进行利益分析的可能性。这是不恰当的。它无法解释现实中人们为何会围绕利益多少进行
竞争和形成冲突。第二种观点对利益种类进行了
区分,并认为只有经济利益可以进行数量描述,这是符合直觉的,但它无法解释人们或者国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利益比较现象。第三种观点认
为利益均可量化。这是比较客观的,但利益的不同类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测度准则和方法。
测度利值还需要考虑利益量化的方法问题,利益的实质是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利值问题可以参考效用概念进行分析。由于效用可以从
基数和序数两个角度理解,因此利益的量化也可
以区分为两种方法:基数测度法和序数测度法。
基数测度法主要指对于经济利益,可以采用货币
这种简约工具相对精确地展示人们利益的实现、
冲突和补偿程度;序数测度法主要是针对政治利
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中某些不能精确计算的
部分,采用排序方式把握社会利益的博弈和冲突。与这种思路相类似,孔爱国、邵平在讨论利益量
化问题时,将利益区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由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是利益主体的双重追求,前提是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精神利益产生追求,于是“当我们对利益进行测度时,我们完全可以先按物质利益对不同的利益主
体进行测度,然后大体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利益将人们分成若干个阶层,这样在每个阶层当中,我们可以由物质利益来大体上估计精神利益的某
些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利益的测度可以从基础数据人手来进行分析,而精神利益的测度可能要引用序数效用的概念叭…。
・75・
四、对根本利益问题的认识
从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可知,社会利益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客观分析中国社会利益系统的结构特点,据此把握利益系统中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利益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从根本利益的角度讲,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即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尽管如此,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讲,考虑到利益的结构性特征,还需要对根本利益进行再认识:
1.从利益性质的角度讲,相对于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经济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李抒望则认为“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利益,构成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整体,在这三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利益是基础的,只有首先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个基本的社会需求,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2¨。显然,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上层建筑的关系式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因素是作为生产力概念的经济因
素的某种映射,因此,只有在经济利益有效满足的基础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当然,经济利益的实现未必会自动导致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除取决于经济因素以外,还取决于社会的
政治结构、文化资源、传统影响等因素。
2.从利益主体的角度讲,相对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噼’理论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就前者而言,国家利益为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而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获得也有助于国家利益的积累。就后者而言,在某些特定背景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可能存在冲突,此时,国家利益或整体利益往往被排在靠前位置,原因是“国家利益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中各民族的利益。还同时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因此从理论上说,它便代表了所有国民的共同利益,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泛的代表
性。在逻辑上它就有压倒国内其它所有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优先性州231。为此,要站在全局高度,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和谋划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反对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因扩张部门和地
方利益给全局和整体利益造成损失。然而,国家
利益的实现也应强调“合法、有利、适度、恰
・76・
.
时”原则,不能通过随意和过度牺牲集体和个体利益、从而抑制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来
实现整体利益。叫1
3.从利益实现的角度讲,相对于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长远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哺J眼前或短期利益是利益主体当下的、现实的需要,是经过近期努力便可以实现的利益;而长远利益
则是利益主体未来的、理想的需要,是需要经过
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利益。一般说来,长期是由
若干短期构成的,因此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一
致性。但这并不否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存
在某种权衡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短期利益的放
弃往往被视为长期利益实现的一种“成本”,未来需要的满足对经济主体而言更有意义,也更为
重要,由此,长期利益往往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淡化长远利益,会使人们失去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最终影响人们的长远利益;然而,为了追求长远利益而忽视眼前利益,就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必然会损害人们的长远
利益。现实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引
起利益关系的不协调和社会矛盾的出现,化解这些矛盾在根本上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长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但同时,必须通过就业岗位拓展、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付转移等措施满足人们的短期利益,使其更有信心去追求长远
利益。
4.根本利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本利益的相对性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相应的根本利益。经济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是与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比较而言的,国家利益作为根
本利益是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对而言的,长
远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是与眼前利益、短期利益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不存在超越对应物的
绝对意义的根本利益。二是在不同阶段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当前对大多数人
而言,最紧迫的问题还是尽快改善和提高物质生
活水平。。当前在人民群众的多维利益中,物质利益仍处于核心地位,是多数人最为关切的利益要求¨矧。但是,根本利益和次要利益的地位是
可以转化的。“在社会利益的庞大系统中,经济利益是根本利益,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利益,维护
和扩大经济利益是—个国家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但是,决不能忽视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必须遵循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兼顾的原则州扪。
五、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理解
如果说根本利益展示理论中何种利益最重要
的话,那么基本利益关系则试图说明实践中何种利益关系最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此,人们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认识可概括为:
1.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一地方利益关系滔】。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在财政。分权化”改革背景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控制指令一服从执行模式受到冲击,地方政
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特征得到彰显,这种状况有利于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而推动整体经济
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有所增强。例如:在环境治理、宏观调控、统一市场形成等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有发生,因此中国当前的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一地方利益关系。
2.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一个人利益关系旧】。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正处在从以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分散决
策、市场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
此背景下,一方面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资源仍有较强的动员和控制能力,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追求私利的环境更为宽松,条件更为成熟,动机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不
一致就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市场化背景下.
农村地区桥梁、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提供严重短缺。因此,可以认为新时期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一个人利益关系。
3.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一乡村利益关系㈣】。这种理解的出发点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业、农村为代表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
结构反差。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
战略以及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的实施,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比其他国家更为强
烈。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而是表现出波动、反复
甚至相对强化的趋势。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征,因此.
中国当前存在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反差.这可
以从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福利、社会保障、居
住环境、政治待遇、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验证。由此,当前中国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一乡村利益关系。
4.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一劳动利益关系H11。
这种见解的基本依据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是在成本一收益的背景下依托市场进行要素配置的。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权益结构与劳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资方的权益明显上升,职工的权益则
相对下降。明显的案例是民营企业中“农民工”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低且报酬获取缺乏保障。这源于中国农村存在“近乎无限供
给”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是过剩的,而企业的。工会”并没有起到有效动员和整合职工的作用,这影响了劳动因素的市场谈判能力,导致资本利益对劳动利益的“过度侵蚀”。
据此,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一劳动关系。
六、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利益源于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人
们对需要的追求是绝对的。然而,。利益总是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特别和首先是在经济关系中产生、存在和作用的。因此。利益在产生和形成上、在内容上、在实现程度上、在其实际运动中,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和首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m】。人们
追求利益的绝对性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性都是
一般规律。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规律可分为以下
三种:
1.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利益演化的
规律。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条主线,这种演化不是无序的、随意的,利益关系的演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首先取决于
利益关系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因为利益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演变决
定了利益关系的演变特征。由此,利益关系的演
进有两种含义:“一是既有利益关系中不同利益
主体所获得的利益绝对量的变化,它意味着可支配的利益量的变化,从而改变利益主体的支出函
数;其二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相对量的变化,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对利益关系的变化”【331。利益关系发展的两重含义决定了利益关系演进的
两重性质:利益关系的量变与利益关系的质变。
利益关系量变是既有利益关系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对经济地位的改变,通常是处于优势的利益主体对相对弱势的利益主体作出妥协或让步;
・77・
利益关系质变是新的利益关系取代既有的利益关
系,表现为原有劣势利益主体通过“剥夺”优势
利益主体的利益而成为新的优势利益主体。显然,上述规律是从长期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可视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适合于不同社会形态利益演进的基本规律。
2.适合于特定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的利益演化规律。如果将社会发展划分成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的话,那么就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人们往往从社会分层角度考虑利益发展的基本规律。李正东对社会分层和利益关系演变作了一个综述。“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社会中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社会资源包括财产、权力、收入、教育、声望等,也可理解为经济、文化(人力)和社会资本等¨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产阶层在整个社会分层和利益关系变化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从而利益分配中那种“宝塔型”、“圆锥
型”、“倒圆锥型”、“葫芦型”模式会逐渐演变为
“橄榄球型叭引。周晓虹指出,中间阶层的充分发育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Ⅲ】。理论上说,
市场经济国家利益模式变化的原因包括:一是市
场经济体系比较健全,基于自由决策和充分竞争
的制度框架比较健全,从而整个社会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流转渠道比较畅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加
速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促使更多社会成员的劳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在收入增加的背景下“白领”的队伍不断扩充;三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较强,转移支付力度较高,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
社会福利制度、财税制度设计等方面为社会阶层的中产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3.中国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的
变化,也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包括利益客体、利益主体、利益来源、利益实现方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共识是: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较单一的利益主体模式被打破,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错综复杂
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
变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产生的增量利益El益庞大。具有不同的劳动特点、谋生手段、经济地位、利益取向和消费层次的人群便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以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展开利益争夺,使各阶段、集团以及个人之间的冲突亦随之空前激烈和尖锐起来,而中
・78・
国复杂多样的自然和社会国情,使得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H¨作为对上述理解的一个深化,洪远朋等从利益主体、利益来源、利益差距等多个维
度,对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
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关系作了系统解析,并将这三个时期的利益关系性质分别归结为:纵向权威
式的利益关系、纵向和横向交叉的复杂利益关系
和平等化与契约化的利益关系。惮1沿着这个思路,陈波考察了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出利益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利
益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
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制度变
迁等。【剪】
七、社会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性意味着应从动态角度
理解利益关系。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
并行推进的时期,在此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收入差距扩大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必然导致社会出现某些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作为对这种状况
的一个积极回应,中央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
统领全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数文献认为,利益关系协调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利益关系调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至
关重要。【柏1但对这种重要性的认识却存在分歧:
1.关键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关键。郭建宁指出,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矛盾更加复
杂,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建立科学的、合
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陈福今也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协调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种经济利益关
系,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旧1
2.动力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动力。赵金山、王彦坤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
协调社会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远未完全打破,突出表现为平均主义和贫富悬殊的分化同时存在。在新时期,建立公平的、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获取机制,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将人们对个体
利益的追求集中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追求,才能形成全国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和成员在现代化建设中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强大合力。因此,社会利益协调,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源泉。【431
3.重点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孙立平认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
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结果是社会利
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所指的现实战略构想。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
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
最主要的基础。也是关涉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可以说,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oD43
4.需要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易宪容强调,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使中国社会成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主
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前提是全体人民利益的协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前提也是全体人民利益的协调。t453如果社会充满了利益矛盾,不可能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想使社会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也只能是天方夜谭。可见,协调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Ⅲ’
5.保障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根本保障。程竹汝认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机
制问题可以转换为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的实现机制问题。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实现机制的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根本保障。∽1原
因是: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宏观领域、群体领域和实体上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它的
基本价值是公平;而权利保障则是和谐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微观领域、个体领域和程序上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它的基本价值是正义。只有当宏观与微观、群体与个体、实体与程序、公平与正义两
方面的和谐机制都比较健全时,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才是可期待的。基于这种理解,新时期中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必须重视利益协调和均衡问题。[船1
6.条件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高红贵指出,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问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
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
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渖1而倪先敏强调,利益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
件mJ,为此必须确立和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兼顾、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要从建立利益表达机
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冲突调
解机制和利益观念导向机制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利益整合机制。
八、社会利益问题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利益问题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社会利益关系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
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社会科学与社会利益
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这种相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
进行阐述。
1.一切社会科学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问题。原因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实质都是经济利益关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资产
阶级经济学,也不论是什么流派的经济学,都以
经济利益关系为其研究的核心,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其特殊的立场、人物或目的,对经济利益关系
的研究具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而已州豇】。进一步的考察显示,一切社会活动
的中心是利益,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因此,一切社会科学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问题。”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和不同的学者,对
于同一社会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释,
并得出不尽一致的思想结论和主张。根本原因在
于社会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者在研究、解释和
试图解决问题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
利益集团的立场上,代表和维护特定集团的权益,
接受反映特定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判断”僻J。由此出发,利益和
利益关系应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社会利益问
题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2.对利益问题的考察应强调多种社会科学之
・79・
间的融合和交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利问题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中国在
益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已显
哲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讨论,这种探讨为我们从不著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而中央提出同角度深入认识利益问题提供了可能。但社会科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正是对这种转变的一个积极学之间的融合、交流和整合对全面理解利益问题回应。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更有意义,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特征,度对社会利益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显然,任何一个社会科学仅仅会把握这种复杂性、动态导源于利益问题的重要性,针对社会利益关系问性的一个方面,而学科交融和整合可能更能接近题、尤其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于认识利益问题的全貌。例如:社会利益关系除成果是比较丰富的;导源于利益问题的复杂性,了经济利益关系之外,还包括政治利益关系和文针对特定的社会利益问题。不同的学科或学者往化利益关系,显然,单纯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角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导源于利益关系度认识利益问题是不够的。此外,利益主体和利的演化性,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的益客体的变化必然会引致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表现、方向、效应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思路等问而利益主体的变化涉及收入分配变化、社会阶层题研究是一个热点。我们认为,现有文献的讨论,
分化、利益集团形成、群体权力调整、成员心态无论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
转化、利益诉求转型等,显然这些也需要导人经国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前的,对于人们在理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事实上,论把握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利益问题都是近来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研究也体现出社会科学交
大有裨益的。从本质上说,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叉和融合的趋势。
必须放置在科学、有效、适时进行社会利益关系九、简短的总结
协调基础上才更有可能,而这必然要求社会科学领域将利益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并努力在学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科交叉和融合的前提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他们的利益有关”【跏,这体现了社会利益在人类论。基于这些结论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无疑会显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也显示了社会利益
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955.
(2)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307.
[3]李上迪.浅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利益观(J].党史文苑,2004,(10).
(4)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
(5)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63.C63弗罗洛夫.哲学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7]陈新民.2001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8】卡多佐.法律的成长[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征汉年.利益:权利的价值维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
(10]沈促衡.西方法哲学利益观述评CJ3.当代法学,2003,(5).(1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余政.综合经济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9.(13]王伟光.利益论(M].人民出版社,2001.74.
(14]张晓明.伟大的共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9.
[15)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M).商务印书馆,1984.
[16]管跃庆.地方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
(17]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8】李昌麒,陈治.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论纲[J].现代法学,2005,(5).[1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2003,(32).
[20]孔爱国,邵平.利益的内涵、关系与度量[M】.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80・
2l
李抒望.社会对根本利益的认识【J).南方论坛,2003,(11).
22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3
朱鸣雄.整体理论论——以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9.24C403洪远朋,卢志强,陈波.制度变迁与利益关系演化CJ3.社会科学研究,2005,(3).
25张玉堂.利益论—一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6
(32]【33】【38)[523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一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
【M).复旦大学出版杜,2006.4.85—486,51,53,66,4.
【27)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6,
【28】李新安.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区域调控的利益博弈分析(J).财贸研究,2004,(4).C293姜洪.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0】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5).[31】潘必胜.转型时期的劳资冲突及其调节[J].学海,2005,(4).
[34)李正东.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J】.天府新论,2004,(1).
[35】李强.关于中产阶级与中间阶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C36】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C37J李景鹏.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9)陈波.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41)郭建宁.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J).红旗文稿,2007,(4).
C42]陈福今.统筹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6).
C433赵金山,王彦坤.社会利益协调: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CJ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1).C4.43孙立平.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EB].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6.
(45)易宪容.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EB】.每日经济新闻网,2006.
【46;I【48】洪远朋,卢晓云,陈波.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2007,(1).
(47]程竹汝.和谐社会的保障: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N].文汇报,2007—04—03.[49】高红贵.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J3.统计与决策,2005,(24).C503倪先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科学社会主义,2006,(2).[51)洪远朋.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1.C5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4.82.
(责任编辑:张琦)
・81・
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洪远朋,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社会科学研究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8(2)
参考文献(48条)
1. 征汉年 利益:权利的价值维度[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7)2. 卡多佐 法律的成长 2002
3. 陈新民 2001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 20014. 弗罗洛夫 哲学词典 1989
5. 奥塔·锡克 经济、利益、政治 198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84
7. 洪远朋 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4
8. 倪先敏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期刊论文]-科学社会主义 2006(02)9. 高红贵 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5(24)10. 程竹汝 和谐社会的保障: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 2007
11. 洪远朋;卢晓云;陈波 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7(01)12. 洪远朋;卢晓云;陈波 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6(06)13. 易宪容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 200614. 孙立平 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 2006
15. 洪远朋 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 1999
16. 赵金山;王彦坤 社会利益协调: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期刊论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01)17. 陈福今 统筹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18. 郭建宁 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期刊论文]-红旗文稿 2007(04)
19. 陈波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期刊论文]-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06)20. 李景鹏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21. 周晓虹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2005
22. 李强 关于中产阶级与中间阶层[期刊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2)23. 李正东 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期刊论文]-天府新论 2004(01)24. 潘必胜 转型时期的劳资冲突及其调节 2005(04)
25. 李成贵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05)26. 李上迪 浅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利益观[期刊论文]-党史文苑(学术版) 2004(10)27. 姜洪 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 1998
28. 李新安 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区域调控的利益博弈分析[期刊论文]-财贸研究 2004(04)29. 洪远朋 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 1999
30. 洪远朋;卢志强;陈波 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 200631. 张玉堂 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2001
33. 朱鸣雄 整体理论论--以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 2006
34. 王逸舟 国家利益再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2(02)
35. 李抒望 社会对根本利益的认识 2003(11)
36. 孔爱国;邵平 利益的内涵、关系与度量[期刊论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7. 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 1964
38. 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2003
39. 李昌麒;陈治 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论纲[期刊论文]-现代法学 2005(05)
40. 张玉堂 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2001
41. 管跃庆 地方利益论 2006
42. 庞德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 1984
43. 张晓明 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 2002
44. 王伟光 利益论 2001
45. 余政 综合经济利益论 1999
46. 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 2001
47. 沈促衡 西方法哲学利益观述评 2003(05)
48. 辞海 1979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洪远朋. 高帆. Hong Yuanpeng. Gao Fan 社会利益理论与实践十议[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8(10)
2. 洪远朋. Hong Yuanpeng 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系统理论思考[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kxyj200802011.aspx
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
洪远朋
高帆
(摘要】
导源于利益问题的重要性,针对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尤其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
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导源于利益问题的复杂性,针对特定的社会利益问题不同学科或学者往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导源于利益关系的演化性,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的表现、方向、效应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思路等问题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现有文献的讨论,无论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前的,对于人们在把握理论的基础上深入-iLie,中国社会利益问题都大有裨益。本质上,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放置在科学、有效、适时进行社会利益关系协调基础上才更有可能,这要求社会科学领域将利益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并努力在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前提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基于这些结论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无疑会显著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利益;社会利益;根本利益;基本利益;利益关系;争谐社会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f2008)02—0073—09
【中图分类号)12914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演进。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深入认识社会
利益的演进轨迹和内在动因,据此形成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近来,从利益关系角度
讨论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深化对利益关系演变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问题的认识。
一、利益概念的界定
1.利益好处说,认为利益就是好处。<辞海>指出:利益就是“好处¨¨。从词源学角度讲,“利”表示使用农具采集果实或收割庄稼,引申为对人有用的行为和事物。。益”同“溢”,指水漫出容器之外,引申为增加或增殖。可见,。利”表达质的关系,表示对人有好处的物,而“益”表达量的概念,表示好处有所增加。类似于这种理解,霍尔巴赫指出“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只是我们的好处、我们的利益驱使
我们去爱或去恨某些东西叭”,而。利益其实就
界定利益概念是分析利益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人们对利益定义的理解往往存在分歧。关于利益概念的代表性解释是:
是好处,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
态度”C"。
2.利益需要说,认为利益是人们的需要。利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
(05配D028)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首席专家为洪远朋。
【作者简介】
洪远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上海200433。
・73・
益实现是人们某种需要的满足。洪远朋指出“利
益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H’。奥塔・锡克强调“利益是人们满足一定的客观需要产生的几种
持续较长的目的;或者这种满足是不充分的,以至对其满足的要求不断使人谋虑;或这种满足引起人的特别注意和不断重复的、有时是更加强烈的要求州”。弗罗洛夫指出,利益“表示客观上
有意义的,为个人、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及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东西的一个概念”【6】。
3.利益价值说,认为利益是价值的实现或肯定。利益与需要满足有关,自身包含着价值评判
的内容,表达了人们的各种欲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利益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对一个客体的享有,或主体对客体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一种价值形成,换言之,是被主体所获得或肯定的积极的
价值。如此,利益和价值(感觉)产生密切的关
联”【71。利益和价值关联,而价值具有主观性并涉及到个人的判断,这里“判断”是“一种利益的计算,一种价值的平衡,一种诉诸社团、群体
与行业的经验、观点、道德和经济判断的吁求”【。1。
4.利益权利说,认为利益表达的是权利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利益实现与人们之间的权利
安排有关。“利益是权利的灵魂。权利的直接本质是利益,权利的本质形式是利益属性”【9J。对
主体的权利要求来说,利益是第一性的,主体的
自由意志选择行为由利益决定,利益是主体自由活动的内在动力。原因是:“权利是利益的抽象化和法律化的表达形式,通过利益范畴我们可以
看到权利范畴的社会生活和人性底蕴”¨…,这是基于“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
力”【ll】。
5.利益能力说,认为利益实现依赖于人的能力,人的能力使利益实现更有可能。“权力最基本的定义是人类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利益进一步的定义还应该有权力的内涵。于是利益应进一步定义为人类在拥有一定的对物和对人的支配权
的基础上对自然和社会依赖关系的实现”¨…。这
里权力指人们对物和对人的支配力,对个人而言,这种能力与其财富创造能力有关;对社会而言,这种能力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可见,在特定时期,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程度除取决于利
益客体规模之外,更取决于利益主体对利益客体的支配能力。
・74・
6.利益关系说,认为利益体现了利益主体围绕利益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王伟光强调“利
益是对客观需求对象的更高理性上的意向、追求
和认识,是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经济分配关系。利益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州”】。张晓明则指出“如果说,占有一定的有用物品以适应需要是人的利益的自然的质的规定性的话,那么,由于这
种利益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交换活动,占
有这种社会联系就成为利益的确定不移的属性。利益在社会属性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占有这种
关系的需要¨“’。
二、社会利益及其内涵
社会利益即是从社会角度出发与人类活动有
关的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及
其实现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人类社会活动的复杂性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分类可以采用多个
基准。
1.从横向的角度看,根据利益层次的高低,
特别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社会利益分
为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精神利益是较高层次的利益,政
治利益是高层次的利益。人们只有满足了低一层
次的利益,才可能持续不断地追求高一层次的利益。同时,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构成了与人类生
活相关的自然环境,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日
益凸显,此时,就需要平衡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所体现出来
的利益关系。
2.从纵向的角度看,社会利益可以分为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例如,庞德把利益
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Ⅲ】,个人利
益作为私人利益可视为微观利益,公共利益作为国家利益可视为宏观利益,而社会利益其实是一种中观利益。进一步的,中观利益指“以中观范
畴的部门、行业、地方、阶层、阶级、民族作为经济主体的研究对象,是这些利益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中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沿着这个思路,宏观利益、中观利益和微观利益可推演为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体利益,或者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个体利益中的个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个人,局部利益中的局
部主体对象主要是指集体或地方,而整体利益中的整体主体对象主要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l¨
3.从中国的实际来看,在新时期基本利益主体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的主体结构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个人利益是利益的原初形态、基本形态,无论是集体还是人类,其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积极性都不能没有个人利益
的支撑;集体利益是利益的更高形态、过渡形态,各种集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自主决策、自我发
展、相对独立的主体,均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利益的最高形态,在消灭阶级的剥削
和压迫之后,在主权国家范围内国家利益成为社
会利益的主要形式。理论上说,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众多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集体利益,众多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社会利益,而在集体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中包含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4.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角度看,根
据李昌麒、李治的概括¨31,存在这样几种观点:
其一,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自然通约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可完全经由个体自主追求自身利益
而自然达成。这一观点的代表是亚当・斯密的
“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理论。其二,不承认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只会被干预者
当作实现其个别特殊利益的“敲门砖”。这一观点的代表是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的秩序理论。其三,个体利益之总和构成社会利益的观点,即认为社会利益不能独立于或对抗于个人利益,社会利益意味着各成员的利益之总和。其四,社会的、共同的利益优于个体的、自我的利益,即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强调道德共同体的价值高于道德个体的价值。并强调社会、历史、整体和关
系等非个人性因素在人类道德生活中的基础性和必然性意义州1引。
三、社会利益的置化问题
社会利益涉及人们需要的满足及其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考虑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客
体的多样化以及价值评价的差异性,要精确计量
社会利益往往是困难的,这是现有针对社会利益
的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因。事实上,对
利益进行量化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利益的量化问题也就是计算利益数值或测度“利值”的问题。利值体现了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利益及
其社会关系的数量或形式化表达,是采用指标体系及其数学工具测度和分析利益及其社会关系的数量特征、逻辑关联及其内在趋势。显然,利值
的测度和分析体现了对利益问题的定量研究,只
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揭示利益演变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利益的量化研究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实践中的利益冲突和补偿机制。
测度利值首先涉及利益量化的可行性问题,对此有三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利益完全无法量化。因为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量上无法把握;二是认为部分可以量化。经济
利益可以量化,而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不能量化;
三是认为完全可以量化。无论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还是文化利益均可以从数量关系中把握其基
本趋势和内在特征。显然,第一种观点将利益的
定性和定量问题完全割裂,否定人们从数量或比较角度进行利益分析的可能性。这是不恰当的。它无法解释现实中人们为何会围绕利益多少进行
竞争和形成冲突。第二种观点对利益种类进行了
区分,并认为只有经济利益可以进行数量描述,这是符合直觉的,但它无法解释人们或者国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利益比较现象。第三种观点认
为利益均可量化。这是比较客观的,但利益的不同类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测度准则和方法。
测度利值还需要考虑利益量化的方法问题,利益的实质是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利值问题可以参考效用概念进行分析。由于效用可以从
基数和序数两个角度理解,因此利益的量化也可
以区分为两种方法:基数测度法和序数测度法。
基数测度法主要指对于经济利益,可以采用货币
这种简约工具相对精确地展示人们利益的实现、
冲突和补偿程度;序数测度法主要是针对政治利
益、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中某些不能精确计算的
部分,采用排序方式把握社会利益的博弈和冲突。与这种思路相类似,孔爱国、邵平在讨论利益量
化问题时,将利益区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由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是利益主体的双重追求,前提是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精神利益产生追求,于是“当我们对利益进行测度时,我们完全可以先按物质利益对不同的利益主
体进行测度,然后大体上进行分类,根据物质利益将人们分成若干个阶层,这样在每个阶层当中,我们可以由物质利益来大体上估计精神利益的某
些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利益的测度可以从基础数据人手来进行分析,而精神利益的测度可能要引用序数效用的概念叭…。
・75・
四、对根本利益问题的认识
从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可知,社会利益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客观分析中国社会利益系统的结构特点,据此把握利益系统中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利益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从根本利益的角度讲,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即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尽管如此,从政策制定的角度讲,考虑到利益的结构性特征,还需要对根本利益进行再认识:
1.从利益性质的角度讲,相对于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经济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李抒望则认为“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利益,构成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整体,在这三个有机整体中,经济利益是基础的,只有首先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个基本的社会需求,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2¨。显然,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上层建筑的关系式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因素是作为生产力概念的经济因
素的某种映射,因此,只有在经济利益有效满足的基础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当然,经济利益的实现未必会自动导致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除取决于经济因素以外,还取决于社会的
政治结构、文化资源、传统影响等因素。
2.从利益主体的角度讲,相对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噼’理论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就前者而言,国家利益为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而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获得也有助于国家利益的积累。就后者而言,在某些特定背景下,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可能存在冲突,此时,国家利益或整体利益往往被排在靠前位置,原因是“国家利益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中各民族的利益。还同时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因此从理论上说,它便代表了所有国民的共同利益,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广泛的代表
性。在逻辑上它就有压倒国内其它所有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优先性州231。为此,要站在全局高度,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和谋划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反对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因扩张部门和地
方利益给全局和整体利益造成损失。然而,国家
利益的实现也应强调“合法、有利、适度、恰
・76・
.
时”原则,不能通过随意和过度牺牲集体和个体利益、从而抑制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来
实现整体利益。叫1
3.从利益实现的角度讲,相对于眼前利益或短期利益,长远利益往往被认为是根本利益。哺J眼前或短期利益是利益主体当下的、现实的需要,是经过近期努力便可以实现的利益;而长远利益
则是利益主体未来的、理想的需要,是需要经过
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的利益。一般说来,长期是由
若干短期构成的,因此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一
致性。但这并不否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存
在某种权衡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短期利益的放
弃往往被视为长期利益实现的一种“成本”,未来需要的满足对经济主体而言更有意义,也更为
重要,由此,长期利益往往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淡化长远利益,会使人们失去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最终影响人们的长远利益;然而,为了追求长远利益而忽视眼前利益,就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必然会损害人们的长远
利益。现实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引
起利益关系的不协调和社会矛盾的出现,化解这些矛盾在根本上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长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但同时,必须通过就业岗位拓展、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调整、财政支付转移等措施满足人们的短期利益,使其更有信心去追求长远
利益。
4.根本利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本利益的相对性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相应的根本利益。经济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是与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比较而言的,国家利益作为根
本利益是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对而言的,长
远利益作为根本利益是与眼前利益、短期利益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不存在超越对应物的
绝对意义的根本利益。二是在不同阶段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当前对大多数人
而言,最紧迫的问题还是尽快改善和提高物质生
活水平。。当前在人民群众的多维利益中,物质利益仍处于核心地位,是多数人最为关切的利益要求¨矧。但是,根本利益和次要利益的地位是
可以转化的。“在社会利益的庞大系统中,经济利益是根本利益,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利益,维护
和扩大经济利益是—个国家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但是,决不能忽视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必须遵循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兼顾的原则州扪。
五、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理解
如果说根本利益展示理论中何种利益最重要
的话,那么基本利益关系则试图说明实践中何种利益关系最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此,人们对新时期基本利益关系的认识可概括为:
1.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一地方利益关系滔】。这种看法的依据是在财政。分权化”改革背景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控制指令一服从执行模式受到冲击,地方政
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特征得到彰显,这种状况有利于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的相互竞争而推动整体经济
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有所增强。例如:在环境治理、宏观调控、统一市场形成等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时有发生,因此中国当前的基本利益关系是中央一地方利益关系。
2.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一个人利益关系旧】。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正处在从以中央集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分散决
策、市场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
此背景下,一方面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资源仍有较强的动员和控制能力,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追求私利的环境更为宽松,条件更为成熟,动机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下,国家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不
一致就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在市场化背景下.
农村地区桥梁、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提供严重短缺。因此,可以认为新时期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国家一个人利益关系。
3.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一乡村利益关系㈣】。这种理解的出发点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业、农村为代表的传统部门和以工业、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部门对立的二元经济
结构反差。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
战略以及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的实施,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比其他国家更为强
烈。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而是表现出波动、反复
甚至相对强化的趋势。城乡居民在政治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征,因此.
中国当前存在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反差.这可
以从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福利、社会保障、居
住环境、政治待遇、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验证。由此,当前中国的基本利益关系是城市一乡村利益关系。
4.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一劳动利益关系H11。
这种见解的基本依据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是在成本一收益的背景下依托市场进行要素配置的。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权益结构与劳资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资方的权益明显上升,职工的权益则
相对下降。明显的案例是民营企业中“农民工”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低且报酬获取缺乏保障。这源于中国农村存在“近乎无限供
给”的剩余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是过剩的,而企业的。工会”并没有起到有效动员和整合职工的作用,这影响了劳动因素的市场谈判能力,导致资本利益对劳动利益的“过度侵蚀”。
据此,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利益关系是资本一劳动关系。
六、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利益源于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人
们对需要的追求是绝对的。然而,。利益总是在
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特别和首先是在经济关系中产生、存在和作用的。因此。利益在产生和形成上、在内容上、在实现程度上、在其实际运动中,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和首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m】。人们
追求利益的绝对性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性都是
一般规律。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规律可分为以下
三种:
1.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利益演化的
规律。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条主线,这种演化不是无序的、随意的,利益关系的演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首先取决于
利益关系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因为利益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的演变决
定了利益关系的演变特征。由此,利益关系的演
进有两种含义:“一是既有利益关系中不同利益
主体所获得的利益绝对量的变化,它意味着可支配的利益量的变化,从而改变利益主体的支出函
数;其二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相对量的变化,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对利益关系的变化”【331。利益关系发展的两重含义决定了利益关系演进的
两重性质:利益关系的量变与利益关系的质变。
利益关系量变是既有利益关系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对经济地位的改变,通常是处于优势的利益主体对相对弱势的利益主体作出妥协或让步;
・77・
利益关系质变是新的利益关系取代既有的利益关
系,表现为原有劣势利益主体通过“剥夺”优势
利益主体的利益而成为新的优势利益主体。显然,上述规律是从长期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可视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适合于不同社会形态利益演进的基本规律。
2.适合于特定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的利益演化规律。如果将社会发展划分成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的话,那么就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人们往往从社会分层角度考虑利益发展的基本规律。李正东对社会分层和利益关系演变作了一个综述。“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社会中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社会资源包括财产、权力、收入、教育、声望等,也可理解为经济、文化(人力)和社会资本等¨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产阶层在整个社会分层和利益关系变化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从而利益分配中那种“宝塔型”、“圆锥
型”、“倒圆锥型”、“葫芦型”模式会逐渐演变为
“橄榄球型叭引。周晓虹指出,中间阶层的充分发育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Ⅲ】。理论上说,
市场经济国家利益模式变化的原因包括:一是市
场经济体系比较健全,基于自由决策和充分竞争
的制度框架比较健全,从而整个社会的职业和社会地位流转渠道比较畅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加
速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促使更多社会成员的劳
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在收入增加的背景下“白领”的队伍不断扩充;三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较强,转移支付力度较高,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
社会福利制度、财税制度设计等方面为社会阶层的中产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3.中国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的
变化,也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包括利益客体、利益主体、利益来源、利益实现方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共识是: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较单一的利益主体模式被打破,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错综复杂
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
变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产生的增量利益El益庞大。具有不同的劳动特点、谋生手段、经济地位、利益取向和消费层次的人群便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以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展开利益争夺,使各阶段、集团以及个人之间的冲突亦随之空前激烈和尖锐起来,而中
・78・
国复杂多样的自然和社会国情,使得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H¨作为对上述理解的一个深化,洪远朋等从利益主体、利益来源、利益差距等多个维
度,对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
时期的中国社会利益关系作了系统解析,并将这三个时期的利益关系性质分别归结为:纵向权威
式的利益关系、纵向和横向交叉的复杂利益关系
和平等化与契约化的利益关系。惮1沿着这个思路,陈波考察了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出利益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利
益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
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制度变
迁等。【剪】
七、社会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化性意味着应从动态角度
理解利益关系。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
并行推进的时期,在此时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收入差距扩大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必然导致社会出现某些不协调、不和谐因素。作为对这种状况
的一个积极回应,中央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
统领全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数文献认为,利益关系协调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利益关系调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至
关重要。【柏1但对这种重要性的认识却存在分歧:
1.关键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关键。郭建宁指出,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矛盾更加复
杂,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建立科学的、合
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它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陈福今也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协调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种经济利益关
系,为社会公平提供保障。旧1
2.动力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动力。赵金山、王彦坤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
协调社会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远未完全打破,突出表现为平均主义和贫富悬殊的分化同时存在。在新时期,建立公平的、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获取机制,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将人们对个体
利益的追求集中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追求,才能形成全国各个社会阶层、群体和成员在现代化建设中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强大合力。因此,社会利益协调,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源泉。【431
3.重点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孙立平认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是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应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种
种利益均衡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结果是社会利
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抽象理想,而是一个有着明确所指的现实战略构想。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
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
最主要的基础。也是关涉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可以说,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oD43
4.需要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易宪容强调,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使中国社会成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主
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前提是全体人民利益的协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前提也是全体人民利益的协调。t453如果社会充满了利益矛盾,不可能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想使社会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也只能是天方夜谭。可见,协调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Ⅲ’
5.保障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根本保障。程竹汝认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机
制问题可以转换为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的实现机制问题。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实现机制的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根本保障。∽1原
因是: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宏观领域、群体领域和实体上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它的
基本价值是公平;而权利保障则是和谐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微观领域、个体领域和程序上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它的基本价值是正义。只有当宏观与微观、群体与个体、实体与程序、公平与正义两
方面的和谐机制都比较健全时,一个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才是可期待的。基于这种理解,新时期中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必须重视利益协调和均衡问题。[船1
6.条件论。认为协调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高红贵指出,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问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
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
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渖1而倪先敏强调,利益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
件mJ,为此必须确立和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兼顾、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要从建立利益表达机
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冲突调
解机制和利益观念导向机制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利益整合机制。
八、社会利益问题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利益问题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社会利益关系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
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社会科学与社会利益
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这种相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
进行阐述。
1.一切社会科学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问题。原因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实质都是经济利益关系,“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资产
阶级经济学,也不论是什么流派的经济学,都以
经济利益关系为其研究的核心,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其特殊的立场、人物或目的,对经济利益关系
的研究具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而已州豇】。进一步的考察显示,一切社会活动
的中心是利益,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因此,一切社会科学的核心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问题。”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和不同的学者,对
于同一社会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解释,
并得出不尽一致的思想结论和主张。根本原因在
于社会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者在研究、解释和
试图解决问题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
利益集团的立场上,代表和维护特定集团的权益,
接受反映特定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判断”僻J。由此出发,利益和
利益关系应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社会利益问
题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2.对利益问题的考察应强调多种社会科学之
・79・
间的融合和交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利问题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中国在
益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已显
哲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讨论,这种探讨为我们从不著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利益关系格局,而中央提出同角度深入认识利益问题提供了可能。但社会科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正是对这种转变的一个积极学之间的融合、交流和整合对全面理解利益问题回应。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更有意义,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特征,度对社会利益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显然,任何一个社会科学仅仅会把握这种复杂性、动态导源于利益问题的重要性,针对社会利益关系问性的一个方面,而学科交融和整合可能更能接近题、尤其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于认识利益问题的全貌。例如:社会利益关系除成果是比较丰富的;导源于利益问题的复杂性,了经济利益关系之外,还包括政治利益关系和文针对特定的社会利益问题。不同的学科或学者往化利益关系,显然,单纯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角往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导源于利益关系度认识利益问题是不够的。此外,利益主体和利的演化性,针对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的益客体的变化必然会引致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表现、方向、效应以及协调利益关系的思路等问而利益主体的变化涉及收入分配变化、社会阶层题研究是一个热点。我们认为,现有文献的讨论,
分化、利益集团形成、群体权力调整、成员心态无论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
转化、利益诉求转型等,显然这些也需要导人经国的,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前的,对于人们在理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事实上,论把握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中国社会利益问题都是近来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研究也体现出社会科学交
大有裨益的。从本质上说,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叉和融合的趋势。
必须放置在科学、有效、适时进行社会利益关系九、简短的总结
协调基础上才更有可能,而这必然要求社会科学领域将利益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重点,并努力在学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科交叉和融合的前提下形成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他们的利益有关”【跏,这体现了社会利益在人类论。基于这些结论所给出的政策含义无疑会显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也显示了社会利益
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955.
(2)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307.
[3]李上迪.浅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利益观(J].党史文苑,2004,(10).
(4)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
(5)奥塔・锡克.经济、利益、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63.C63弗罗洛夫.哲学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7]陈新民.2001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3.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8】卡多佐.法律的成长[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9】征汉年.利益:权利的价值维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
(10]沈促衡.西方法哲学利益观述评CJ3.当代法学,2003,(5).(1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余政.综合经济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9.(13]王伟光.利益论(M].人民出版社,2001.74.
(14]张晓明.伟大的共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9.
[15)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M).商务印书馆,1984.
[16]管跃庆.地方利益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
(17]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8】李昌麒,陈治.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论纲[J].现代法学,2005,(5).[19]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2003,(32).
[20]孔爱国,邵平.利益的内涵、关系与度量[M】.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80・
2l
李抒望.社会对根本利益的认识【J).南方论坛,2003,(11).
22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3
朱鸣雄.整体理论论——以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9.24C403洪远朋,卢志强,陈波.制度变迁与利益关系演化CJ3.社会科学研究,2005,(3).
25张玉堂.利益论—一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6
(32]【33】【38)[523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一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
【M).复旦大学出版杜,2006.4.85—486,51,53,66,4.
【27)洪远朋.经济利益关系通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6,
【28】李新安.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区域调控的利益博弈分析(J).财贸研究,2004,(4).C293姜洪.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0】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5).[31】潘必胜.转型时期的劳资冲突及其调节[J].学海,2005,(4).
[34)李正东.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J】.天府新论,2004,(1).
[35】李强.关于中产阶级与中间阶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C36】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C37J李景鹏.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9)陈波.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6).(41)郭建宁.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J).红旗文稿,2007,(4).
C42]陈福今.统筹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6).
C433赵金山,王彦坤.社会利益协调: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CJ3.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1).C4.43孙立平.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EB].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6.
(45)易宪容.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EB】.每日经济新闻网,2006.
【46;I【48】洪远朋,卢晓云,陈波.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2007,(1).
(47]程竹汝.和谐社会的保障: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N].文汇报,2007—04—03.[49】高红贵.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J3.统计与决策,2005,(24).C503倪先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科学社会主义,2006,(2).[51)洪远朋.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1.C5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4.82.
(责任编辑:张琦)
・81・
关于社会利益问题的文献综述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洪远朋,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社会科学研究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8(2)
参考文献(48条)
1. 征汉年 利益:权利的价值维度[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07)2. 卡多佐 法律的成长 2002
3. 陈新民 2001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 20014. 弗罗洛夫 哲学词典 1989
5. 奥塔·锡克 经济、利益、政治 198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84
7. 洪远朋 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4
8. 倪先敏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期刊论文]-科学社会主义 2006(02)9. 高红贵 协调利益关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5(24)10. 程竹汝 和谐社会的保障:利益均衡与权利保障 2007
11. 洪远朋;卢晓云;陈波 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7(01)12. 洪远朋;卢晓云;陈波 新时期协调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6(06)13. 易宪容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平衡 200614. 孙立平 建构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协调利益关系 2006
15. 洪远朋 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 1999
16. 赵金山;王彦坤 社会利益协调: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期刊论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01)17. 陈福今 统筹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18. 郭建宁 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期刊论文]-红旗文稿 2007(04)
19. 陈波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研究[期刊论文]-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06)20. 李景鹏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期刊论文]-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21. 周晓虹 全球中产阶级报告 2005
22. 李强 关于中产阶级与中间阶层[期刊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2)23. 李正东 关于当前中产阶层研究的几个思考[期刊论文]-天府新论 2004(01)24. 潘必胜 转型时期的劳资冲突及其调节 2005(04)
25. 李成贵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05)26. 李上迪 浅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利益观[期刊论文]-党史文苑(学术版) 2004(10)27. 姜洪 利益主体:宏观调控与制度创新 1998
28. 李新安 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区域调控的利益博弈分析[期刊论文]-财贸研究 2004(04)29. 洪远朋 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 1999
30. 洪远朋;卢志强;陈波 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 200631. 张玉堂 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2001
33. 朱鸣雄 整体理论论--以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 2006
34. 王逸舟 国家利益再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2(02)
35. 李抒望 社会对根本利益的认识 2003(11)
36. 孔爱国;邵平 利益的内涵、关系与度量[期刊论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37. 霍尔巴赫 自然的体系 1964
38. 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2003
39. 李昌麒;陈治 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论纲[期刊论文]-现代法学 2005(05)
40. 张玉堂 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 2001
41. 管跃庆 地方利益论 2006
42. 庞德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义务 1984
43. 张晓明 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 2002
44. 王伟光 利益论 2001
45. 余政 综合经济利益论 1999
46. 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 2001
47. 沈促衡 西方法哲学利益观述评 2003(05)
48. 辞海 1979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洪远朋. 高帆. Hong Yuanpeng. Gao Fan 社会利益理论与实践十议[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8(10)
2. 洪远朋. Hong Yuanpeng 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系统理论思考[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1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hkxyj200802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