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与涅槃--写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

2010年10月17日 20:51新华网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雨果雕像。 10月16日,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圆明园举行雨果雕像揭幕仪式,青铜质地的雨果半身雕像正式与游人见面。雕像高84厘米,宽50厘米,重90公斤,位于大水法遗址东侧,在底座上用中法文字镌刻了说明词,表达了“永久呼唤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的愿望。在雕像南侧书型石雕上镌刻着雨果强烈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雕像由法中友好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法国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廖翊 赵超)圆明园被劫掠焚毁,整整150年!

1860年10月18日,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闯入大清王朝皇帝修养之所、行政中枢圆明园,在对这一宏富无比的皇家博物馆进行疯狂劫掠后,纵火将其野蛮焚毁,集人类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东方梦幻艺术极致的“万园之园”万劫不复,人类文明遭受巨大灾难!

在焚烧圆明园余烬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等列强签订《北京条约》,圆明园之火延烧中国大地,炙烤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屈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国耻。

悲剧,将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世间。将美的极致,用最残酷的暴行摧毁,乃悲剧之极致!于是,世界悲剧史、灾难史上,写下了中国圆明园。

圆明园自康熙46年始建,到1860年秋被焚,梦幻般存在150年。而今,以残骸、废墟遗世又150年!其兴败存废,写照着中国近现代史。

——作为“康乾盛世”象征的圆明园,随着“财散民聚,财聚民散”治国理念杳渺荡然,其豪奢极致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凋敝民生日益形成极致反差,山东王伦起义、西南苗民起义、湖北白莲教起义以及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次声震圆明园笙歌,动摇着腐败根基,清王朝陷入内忧外患,蓬岛瑶台风雨飘摇;

——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乏海宴堂、远瀛观、大水法等西洋景,不乏外国使节、传教士、洋画家的助兴应和的身影,但享受其中的封建帝王以天朝自居,对外界懵然不清,不知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全然不知大大落后于人,圆明园览尽世界风光,却如遗世独立“孤岛”,最后落至落后挨打的命运;

——作为巨大悲剧的主角,圆明园罹难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引进西方文化及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催生现代工业及中国近代化,革命思潮风起云涌,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

清史学家王道成感叹:圆明园被劫、被焚,源自帝国主义试图用炮舰打开中国国门,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巨大国耻,永远不能忘记。圆明园罹难同时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

物换星移,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前夕,记者再次走进圆明园。丽日蓝天下,和风拂煦,让人无法联想150年前北京那个兵燹、血色之秋。远远望去,西洋楼以其特有的苍凉和华美屹立废墟,令人恻然。

“西洋楼当时只是圆明园上百个景观中的一个,现在成了圆明园遗址最鲜明、最强烈的标志,她是圆明园那场大劫难的永恒的无声控诉,她仿佛一个重残的孩子,一家人都被强盗们杀死了,唯独她在重伤后活了下来,以她残缺的身体,向人们叙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灾难。”著名学者叶廷芳的形容,让每个走近圆明园遗址的中国人动容。

现在的西洋楼多了一景:在大水法遗址前,摆放着由法中友好协会捐赠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青铜雕像。这位从未来过中国的文学家,最早在全世界发出了痛斥、谴责英法联军摧毁人类文明滔天罪行的正义之声。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是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的内容,这一著名的呐喊与声讨,用中文和法文镌刻于雨果塑像旁,穿过150年时空,回荡在圆明园寂静的废墟中。许多中国游客来到雨果雕像前合影留念,表情写满敬意。

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圆明园管理处展出了悉心修复、收集的一批圆明园文物。150件劫后重生、流离失所的圆明园文物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儿女深沉的圆明园情结。同时在圆明园举行的“勿忘国耻、励志腾飞——爱国主义主题航天展”,使观众情绪激昂,更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曾是如此封闭、如此落后受辱的国度,如今以开放姿态融入整个世界,建设现代化强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一个昔日如此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民族,日益走向富强繁荣,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华儿女行走太空,嫦娥二号遨游太空探测月球……

圆明园的命运,浓缩了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面对旷世罹难与屈辱,中华儿女哀伤而不颓丧,悲怆而不悲沉,催生出深沉浩瀚的强国梦,并将自立自强融入自己的血液,以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气概,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执着追求民族复兴的悲壮历程,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

“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被毁灭了,但作为文物的圆明园涅槃出新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圆明园的命运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我们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更坚定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

“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呼唤和平!”

学者们如此表示。

“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这里汇集了人的艺术与创造力对大自然造化之美所能添加的一切,这处游冶之所叫做圆明园,即万园之园,无与伦比之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这是中外描绘圆明园的代表性文字,今日重温,并非为了寻找或重现那失去的繁华与梦境,而是坚定我们的自信——一个可以在历史上创造极致美丽的国家,一定能实现伟大的超越,创造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为人类文明与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10月17日 20:51新华网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雨果雕像。 10月16日,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圆明园举行雨果雕像揭幕仪式,青铜质地的雨果半身雕像正式与游人见面。雕像高84厘米,宽50厘米,重90公斤,位于大水法遗址东侧,在底座上用中法文字镌刻了说明词,表达了“永久呼唤文明与和平的尊重,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的愿望。在雕像南侧书型石雕上镌刻着雨果强烈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雕像由法中友好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法国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廖翊 赵超)圆明园被劫掠焚毁,整整150年!

1860年10月18日,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闯入大清王朝皇帝修养之所、行政中枢圆明园,在对这一宏富无比的皇家博物馆进行疯狂劫掠后,纵火将其野蛮焚毁,集人类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东方梦幻艺术极致的“万园之园”万劫不复,人类文明遭受巨大灾难!

在焚烧圆明园余烬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等列强签订《北京条约》,圆明园之火延烧中国大地,炙烤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屈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国耻。

悲剧,将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世间。将美的极致,用最残酷的暴行摧毁,乃悲剧之极致!于是,世界悲剧史、灾难史上,写下了中国圆明园。

圆明园自康熙46年始建,到1860年秋被焚,梦幻般存在150年。而今,以残骸、废墟遗世又150年!其兴败存废,写照着中国近现代史。

——作为“康乾盛世”象征的圆明园,随着“财散民聚,财聚民散”治国理念杳渺荡然,其豪奢极致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凋敝民生日益形成极致反差,山东王伦起义、西南苗民起义、湖北白莲教起义以及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次声震圆明园笙歌,动摇着腐败根基,清王朝陷入内忧外患,蓬岛瑶台风雨飘摇;

——作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乏海宴堂、远瀛观、大水法等西洋景,不乏外国使节、传教士、洋画家的助兴应和的身影,但享受其中的封建帝王以天朝自居,对外界懵然不清,不知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全然不知大大落后于人,圆明园览尽世界风光,却如遗世独立“孤岛”,最后落至落后挨打的命运;

——作为巨大悲剧的主角,圆明园罹难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引进西方文化及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催生现代工业及中国近代化,革命思潮风起云涌,数千年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

清史学家王道成感叹:圆明园被劫、被焚,源自帝国主义试图用炮舰打开中国国门,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巨大国耻,永远不能忘记。圆明园罹难同时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

物换星移,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前夕,记者再次走进圆明园。丽日蓝天下,和风拂煦,让人无法联想150年前北京那个兵燹、血色之秋。远远望去,西洋楼以其特有的苍凉和华美屹立废墟,令人恻然。

“西洋楼当时只是圆明园上百个景观中的一个,现在成了圆明园遗址最鲜明、最强烈的标志,她是圆明园那场大劫难的永恒的无声控诉,她仿佛一个重残的孩子,一家人都被强盗们杀死了,唯独她在重伤后活了下来,以她残缺的身体,向人们叙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灾难。”著名学者叶廷芳的形容,让每个走近圆明园遗址的中国人动容。

现在的西洋楼多了一景:在大水法遗址前,摆放着由法中友好协会捐赠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青铜雕像。这位从未来过中国的文学家,最早在全世界发出了痛斥、谴责英法联军摧毁人类文明滔天罪行的正义之声。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这是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的内容,这一著名的呐喊与声讨,用中文和法文镌刻于雨果塑像旁,穿过150年时空,回荡在圆明园寂静的废墟中。许多中国游客来到雨果雕像前合影留念,表情写满敬意。

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圆明园管理处展出了悉心修复、收集的一批圆明园文物。150件劫后重生、流离失所的圆明园文物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儿女深沉的圆明园情结。同时在圆明园举行的“勿忘国耻、励志腾飞——爱国主义主题航天展”,使观众情绪激昂,更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曾是如此封闭、如此落后受辱的国度,如今以开放姿态融入整个世界,建设现代化强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一个昔日如此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民族,日益走向富强繁荣,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华儿女行走太空,嫦娥二号遨游太空探测月球……

圆明园的命运,浓缩了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面对旷世罹难与屈辱,中华儿女哀伤而不颓丧,悲怆而不悲沉,催生出深沉浩瀚的强国梦,并将自立自强融入自己的血液,以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和气概,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执着追求民族复兴的悲壮历程,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

“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被毁灭了,但作为文物的圆明园涅槃出新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圆明园的命运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我们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更坚定了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

“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呼唤和平!”

学者们如此表示。

“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这里汇集了人的艺术与创造力对大自然造化之美所能添加的一切,这处游冶之所叫做圆明园,即万园之园,无与伦比之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这是中外描绘圆明园的代表性文字,今日重温,并非为了寻找或重现那失去的繁华与梦境,而是坚定我们的自信——一个可以在历史上创造极致美丽的国家,一定能实现伟大的超越,创造更加美好辉煌的未来,为人类文明与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内容

  • 2011高考素材1
  • 秦葆 导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要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做支撑.如果我们平时留心.用心整理,关注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时事进行思考与分析,那么我们的作文就会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我们的作文就会新颖感人. "齐全哥"入学引热议 [素材回放] 9月 ...

  • 内贼在毁灭圆明园中的罪责不应蓄意回避
  • 大约是感于保守气息日盛,才翻看了两种旧学书籍,一种是<湘绮楼诗文集>,一种是<越缦堂日记>.王闿运与李慈铭虽然对新起的事物看法不同,但他们作为近代中国的在场人或目击者,其文字至少具有史料价值. 我在<从阿房宫到圆明园>(2014年12月5日<大众日报> ...

  • 阳光下成长主题征文
  • 阳光下成长主题征文 阳光下成长主题征文(一)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每当我听到这悠扬悦耳的歌声,都会感到温暖.幸福.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因为有伟大的党的关怀和爱护. 那是在初二的第一学期,妈妈 ...

  • 就英法联军导学案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阅读课) 主备人:王莲 [学习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品味文章赞美和反讽的语言.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深刻内涵,体悟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 ...

  • [马王堆汉墓贵夫人辛追服饰珍品特展]轰动岛城
  • 陈列展览 <马王堆汉墓贵夫人辛追服饰珍品特展>轰动岛城 10月22日,<马王堆汉墓贵夫人辛追服饰珍品特展>在我馆成功落幕.和我馆今年运作的<走进大师系列展>.<圆明园回归国宝青岛大展>不同的是,此次与湖南省博物馆斥资近30万元联合主办的<马王堆汉 ...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0字
  •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遗产上无法拟补的损失,里面有数不计数的奇珍异宝和图书文物.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园内的许多珍贵历史文物洗劫一空,最后,还火烧圆明园.那花了古代人民150年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

  • 北京社会实践报告
  • 庆"建党90周年",品"后盛会时代文化" --北京之行社会实践报告 一.活动简介 2011年的暑假,我和电院的同学以及校外的几个朋友一起参加了以"庆'建党90周年',品'后盛会时代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2日至7月5日期间到北京 ...

  • 中山市实验高中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
  •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1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完成1-3题. 1.有关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就中国近代发展致雨果大师的信
  • 就中国近代发展致雨果大师的信 八年级一班 吴玺璇 指导教师:谢娟 伟大的雨果大师: 您好! 在拜读了您对巴特勒上尉的信件后,我以为应该以书面的方式向您表示发展肺腑的感谢与由衷的敬意,并向您粗略的介绍英法强盗洗劫圆明园后中国近代的发展. 您肯定那次远征是毫无人性又罪大恶极的,是对世界人民劳动成果的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