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第9卷第l期2011年2月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Jol删a】0fFuji觚Unive墙蛔0f

n捌。舒

V01.9No.1Eeb.201l

叫:加.剪够/j.细眦l纯一43鹌.加11.吡.∞1S

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张程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设计了一种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娜2处理器、空问磁场定向控制技术(FoC)和空问电压

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等:私巴的专用驱动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化变频调速,实现了无待感器技术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驱动器的成本。

关键词:S1№2;SvPWM;永磁同步电机

中图分类号:邶21.5l

m贼驴of

driverfor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48(2011)01—0061一04

pe咖锄ent

magnet

sy眦hm舯吣motor(P懈M)b鹪ed伽STM32

zllaIlgCheIlg

(Elec伽IlichI如舢撕∞8nd

Elec仃ical

EIIgin∞riIIgD印a衄呦t,Fuji明uIIiV∞畸0f7IkhIloLD韶,F峨hou350108,Cllilm)

Abs灯act:田ledesignof

special

∞nted,whichw鹪developedby

pem姗entma印et叩chmnousnmtor(PMSM)出v盱w鹊p弛一us咄aPMsM出ve,sTM32proces80r,&ldorientedcon砌

modulation(PWM)technolo韶(SVPWM).Di舀talteclIllologywasadoptedinPMSMc锄nDltomducetIIeVec协r舯矿MtecllIlolo舒(SVPWM);pe珊舳ent

(FOC)and

白equerlcyc0眦of

space

voltagevectorpulse而dtIl

realized.Sen80r!les8

colwe璐i∞was

dle曲ver.

voltage

豳Iywords:S-IM32pmc∞¥or;印ace

net

syncl哪usmm叩(P硒M)

m盼

引言

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永磁材料技术、交流可调速技术及控制技

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2部分。本设计选用ARM

公司的32位具有突破性Co嗽一M3内核的

s1粥2F103闪存微控制器作为驱动器的核心,该

内核是专门设计于满足集高性能、低功耗、具有竞争性价格于一体的嵌入式领域的要求。该控制器

在系统中实现包括采样点选择、信号采集、信号辨识、数学算法运算、信号输出、通讯等功能。SVP.wM【21技术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开关频率高、易于数字化实现和转矩脉动小等特点极大地改善了变频电源和电机传动的控制性能,因而使得现代变频调速技术在广大的传动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推广应用。该系统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的强耦合特性,适时地

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永磁交流伺服技术也

有着长足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

提高,价格趋于合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

器经历了模拟式、模式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川。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问题,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

控制电机的转矩、速度和位置状态,并且不用过大

收稿日期:2010—lO—12

基金项目: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青年项目(GY—z09086)

作者简介:张程(1982一),男(汉),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检测与控制。

万方数据

62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第9卷

体积的能量变换装置即可随意地控制瞬态电流的幅值。

系统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永磁转子产生恒定的电磁

场,当定子通以三相对称的正弦波交流电时,产生旋转磁场。两种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使转子旋转。若能改变定子三相电源的频率和相位,就可以改变转子的转速和位置。因此,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可采用磁场定向控制(FOC控制),控制原理框图如图l所示,该控制原理的实现步骤如下:

图l控制系统原理图

地.1

sckm绌0f伽删昭st锄

1)测量三相定子电流,可得到f。和瓦的值。

再通过f。+f6+f。=0的关系计算出i。;

2)将3相电流经Clarl【e变换至2轴系统,得

到变量屯和略,从定子的角度看,屯和‘是相互正

交的时变电流值;

3)按照控制环上一次迭代计算出的变换角,

来旋转2轴系统使之与转子磁通对齐。i。和‘变量经过Park变换可得到L和‘。L和L为变换到

旋转坐标系下的正交电流,在稳态条件下,L和,口是常量;

4)误差信号由厶和L的实际值和各自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而获得。L的参考值控制转子磁通;L的参考值控制电机的转矩输出;误差信号是到PI控制器的输入;控制器输出的%和圪为要施加到电机上的电压矢量;

5)通过位置和速度估算器估算出新的变换

角p,其中i小‘、圪和%是出入参数,新的角度可

万方数据

告知FOC算法下一个电压矢量在何处;

6)通过使用新的角度口,可将PI控制器的%和K输出值逆变到静止参考坐标系,经Park逆变换计算出下一个正交电压值圪和K;

7)圪和%的值经过Clarke逆变换得到3相

值屹、K和y。,该3相电压值可用来计算新的

PWM占空比值,已生成所期望的电压矢量口】,图l显示了整个控制原理的全过程。

系统中位置和速度信号的获取采用的是一种可靠的、低成本的无需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是指在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去掉位置和速度传感器,利用电动机绕组中相关变量如定子电压、定子电流等,通过滑动模式观测控制器(8lide

rnode

con咖U盱,SMC)来对

数字化电机模型进行补偿最后得到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技术。滑动模式观测控制器(sMC)包含一

个求和结点(如图3所示),用于计算电机上的测

量电流与数字化电机模型上的估算电流之差的符号。计算出的差值符号(+1或一1)乘以SMC增益(足),SMC控制器的输出就是校正因子(Z)。该增益被加到数字化模型的电压项,在每一个控制周期中都重复执行该过程直到测量电流(f。)和估算电流(Ef)的差值为零(即直到测量电流与

估算电流相同为止);一旦对数字化模型补偿完后,下一步就要对校正因子(z)一阶滤波来估算反电动势(ef),然后反电动势的估算值(ef)反

馈给数字化电机模型,以在每个控制周期之后对变量ef进行更新。e。和%的值(ef的矢量分量)

用于估算p’;通过将m次采样得到的每相邻两个

本文研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软件全部由s,rM32F103完成,主要是完成空间磁场定向控制(Foc),产生SvPWM信号。控制软件包括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3个部分。系统在每次复位后,首先执行初始化程序,完成控口值的差进行累加,然后与一个常量值相乘,即可

得到速度值,为确保速度计算时获得较为平滑的信号,可对速度值进行一阶滤波。这样就完成了对位置和速度信号的获取。

2系统软件设计

制器内部设定和初始状态的检测,然后开启中断,执行主程序。一旦外部中断条件满足时,系统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直到系统重新复位。图4为

第l期张程:基于snB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飚.2撇m卿0f始呦de鹤咖∞n删

图2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结构框图

图3滑膜观测器框图蛋峰.3

SMCma窜ram

主程序流程框图,图5为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图4主程序流程图

隐.4

Main肼q卿mno删mart

本系统由永磁三相同步电动机、以s1M32F103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定子电流检测环节和以智能功率模块PM20CsJ060为主的逆变电路等

构成。系统的所有控制和调节全部由S’IM32F103

控制器用软件控制来完成,控制电路板直接输出

万方数据

l使月lQ出疫蝴

丫'L

使用hdkj塑蚓奂将旋转坐

I电流从3车l啭换为2袖标系转换至l薛曲静止坐标系

Jr

l使用阳蚓瞅蚪辱獭电

I韶蹄}抉甄嘲匏坠标系I使用Q由越变蒯奇锵章

l换为翻曲

l使用滑动陇削蝴上

I估算电机位置租速度I使用空间矢量调制冕新l删占空比

1L

I针对电流和速度运行I删蝴

《塑吵

图5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5

h惋盯q’恤唱畿州∞班.0I卿血嘲rd谢

IPM模块,驱动PMSM,实现对电机的变频控制。

3.1

S弧仰2微控制器

STM32系列产品得益于Cort麟一M3在架构上

进行的多项改进,包括提高性能及代码密度的

.11lurIIb-2指令集和大幅度提高中断响应的紧耦合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相较于8位、16位单片

机,Co蹴x.m内核的好处是低功耗、高性能,且相

同的软件在不同的核之间可以兼容。相较于

ARM系列其他芯片,洲32运行速度更快,性能

更高,且在核上设计了单周期乘法制定的硬件触

发。在代码的密度上,比普通32位单片机省30%一45%;与16位单片机相比,代码空间可以节省50%;如果拿8位单片机作比较,代码空间

可以节省70%左右。在功耗方面,当s1啦2工作

在lMHz频率时为0.15mw,只有ARhf7的一半,所以在相同的工作模式下,STM32可以减少30%的功耗,其内核电压是1.8V,芯片电压是3.3

V,

可以选择睡眠模式、待机模式,保证低功耗应用的要求。系统的外围控制非常丰富:最大256kB的

n鹪H(相当于AR肿的450

kB空间)、最大20

kB

RAM、2个12C接口、2个SPI接口、3个智能IC

卡接口(与uART复用)符合IS07816协议、USB

2.O接口、80个快速IPO口、16通道的12位APD

转换器、7个定时器(包含一个眦)、支持通过

UART实现哪功能、IC卡读写器。s1砌2的3

个UART口可以通过内部寄存器配置成智能卡模式,符合Is07816-3标准所定义的异步协议。而且意法半导体通过增加对Keil、队R和G∞enHill8工具厂商的sTM32设计环境的支持,扩大了客户通过第三方工具链使用电机控制函数的渠道。意

3系统硬件设计

SvPWM信号,经光电隔离接入驱动电路板上的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9卷

法半导体按照客户的需求免费提供sTM32电机

控制函数库2.O版,这套函数库可直接与基于

sTM32的洲32F10B-MCKrII电机控制应用硬件

评估工具和开发套件配合使用。

3.2系统主电路

逆变主电路为交一直一交电压型,整流侧为

单相二极管不可控型。这种方式不仅控制简单,而且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为减小装置体

积,减少谐波,提高电流波形质量,逆变功率元

件采用高开关频率的三菱电机公司第三代智能功

率模块PM20CsJl)60。该模块为六合一封装,内部

为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内部集成了高速、低功耗的IGBT芯片及其驱动、保护电路。此外,该模块还集成了过热和欠压锁定保护电路,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MJ。控制电路上的

图6系统主电路图

№.6

syst锄d瞰mma肿

srI懈2F103控制器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基于

S1M32F103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利用SVPWM控制信号就可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控制【5J,在控制算法上实现了滑膜控制来替代位置和速度传感器等硬件,大大降低了驱动器的成本。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sTM32F103的超强实时计算能力和一些集成器件,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产品开发周期短、可靠性强。

舢2F103芯片输出的六路空间矢量信号svP-

WM经光耦6N136实现对刀咖隔离驱动,再将整

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逆变为所需的高频交流电驱

洲32F103控制器的6个朋M全比较器产生的

动永磁同步机。系统主电路如图6所示。

5结论

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和

参考文献:

[I]李永乐.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2.

[2]杨贵杰,孙力.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5):∞一科.

[3】刘铁湘,陈林康,曾岳南.svPw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1):49—56.[4]唐任远.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李新华,张学杰,张字.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4(2):23—25.

(责任编辑:陈雯)

万方数据

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程, Zhang Cheng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09(1)

参考文献(5条)

1. 李新华;张学杰;张字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微特电机 2004(02)2. 唐任远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 1997

3. 刘铁湘;陈林康;曾岳南 SVPW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2004(01)4. 杨贵杰;孙力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05)5. 李永乐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 20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gcxyxb201101015.aspx

第9卷第l期2011年2月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Jol删a】0fFuji觚Unive墙蛔0f

n捌。舒

V01.9No.1Eeb.201l

叫:加.剪够/j.细眦l纯一43鹌.加11.吡.∞1S

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张程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设计了一种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娜2处理器、空问磁场定向控制技术(FoC)和空问电压

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等:私巴的专用驱动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化变频调速,实现了无待感器技术

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驱动器的成本。

关键词:S1№2;SvPWM;永磁同步电机

中图分类号:邶21.5l

m贼驴of

driverfor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48(2011)01—0061一04

pe咖锄ent

magnet

sy眦hm舯吣motor(P懈M)b鹪ed伽STM32

zllaIlgCheIlg

(Elec伽IlichI如舢撕∞8nd

Elec仃ical

EIIgin∞riIIgD印a衄呦t,Fuji明uIIiV∞畸0f7IkhIloLD韶,F峨hou350108,Cllilm)

Abs灯act:田ledesignof

special

∞nted,whichw鹪developedby

pem姗entma印et叩chmnousnmtor(PMSM)出v盱w鹊p弛一us咄aPMsM出ve,sTM32proces80r,&ldorientedcon砌

modulation(PWM)technolo韶(SVPWM).Di舀talteclIllologywasadoptedinPMSMc锄nDltomducetIIeVec协r舯矿MtecllIlolo舒(SVPWM);pe珊舳ent

(FOC)and

白equerlcyc0眦of

space

voltagevectorpulse而dtIl

realized.Sen80r!les8

colwe璐i∞was

dle曲ver.

voltage

豳Iywords:S-IM32pmc∞¥or;印ace

net

syncl哪usmm叩(P硒M)

m盼

引言

随着现代电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永磁材料技术、交流可调速技术及控制技

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2部分。本设计选用ARM

公司的32位具有突破性Co嗽一M3内核的

s1粥2F103闪存微控制器作为驱动器的核心,该

内核是专门设计于满足集高性能、低功耗、具有竞争性价格于一体的嵌入式领域的要求。该控制器

在系统中实现包括采样点选择、信号采集、信号辨识、数学算法运算、信号输出、通讯等功能。SVP.wM【21技术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开关频率高、易于数字化实现和转矩脉动小等特点极大地改善了变频电源和电机传动的控制性能,因而使得现代变频调速技术在广大的传动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推广应用。该系统利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的强耦合特性,适时地

术等支撑技术的快速发展,永磁交流伺服技术也

有着长足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日渐

提高,价格趋于合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

器经历了模拟式、模式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川。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问题,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

控制电机的转矩、速度和位置状态,并且不用过大

收稿日期:2010—lO—12

基金项目: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青年项目(GY—z09086)

作者简介:张程(1982一),男(汉),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检测与控制。

万方数据

62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第9卷

体积的能量变换装置即可随意地控制瞬态电流的幅值。

系统控制原理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永磁转子产生恒定的电磁

场,当定子通以三相对称的正弦波交流电时,产生旋转磁场。两种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使转子旋转。若能改变定子三相电源的频率和相位,就可以改变转子的转速和位置。因此,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可采用磁场定向控制(FOC控制),控制原理框图如图l所示,该控制原理的实现步骤如下:

图l控制系统原理图

地.1

sckm绌0f伽删昭st锄

1)测量三相定子电流,可得到f。和瓦的值。

再通过f。+f6+f。=0的关系计算出i。;

2)将3相电流经Clarl【e变换至2轴系统,得

到变量屯和略,从定子的角度看,屯和‘是相互正

交的时变电流值;

3)按照控制环上一次迭代计算出的变换角,

来旋转2轴系统使之与转子磁通对齐。i。和‘变量经过Park变换可得到L和‘。L和L为变换到

旋转坐标系下的正交电流,在稳态条件下,L和,口是常量;

4)误差信号由厶和L的实际值和各自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而获得。L的参考值控制转子磁通;L的参考值控制电机的转矩输出;误差信号是到PI控制器的输入;控制器输出的%和圪为要施加到电机上的电压矢量;

5)通过位置和速度估算器估算出新的变换

角p,其中i小‘、圪和%是出入参数,新的角度可

万方数据

告知FOC算法下一个电压矢量在何处;

6)通过使用新的角度口,可将PI控制器的%和K输出值逆变到静止参考坐标系,经Park逆变换计算出下一个正交电压值圪和K;

7)圪和%的值经过Clarke逆变换得到3相

值屹、K和y。,该3相电压值可用来计算新的

PWM占空比值,已生成所期望的电压矢量口】,图l显示了整个控制原理的全过程。

系统中位置和速度信号的获取采用的是一种可靠的、低成本的无需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无传感器控制技术是指在交流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去掉位置和速度传感器,利用电动机绕组中相关变量如定子电压、定子电流等,通过滑动模式观测控制器(8lide

rnode

con咖U盱,SMC)来对

数字化电机模型进行补偿最后得到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技术。滑动模式观测控制器(sMC)包含一

个求和结点(如图3所示),用于计算电机上的测

量电流与数字化电机模型上的估算电流之差的符号。计算出的差值符号(+1或一1)乘以SMC增益(足),SMC控制器的输出就是校正因子(Z)。该增益被加到数字化模型的电压项,在每一个控制周期中都重复执行该过程直到测量电流(f。)和估算电流(Ef)的差值为零(即直到测量电流与

估算电流相同为止);一旦对数字化模型补偿完后,下一步就要对校正因子(z)一阶滤波来估算反电动势(ef),然后反电动势的估算值(ef)反

馈给数字化电机模型,以在每个控制周期之后对变量ef进行更新。e。和%的值(ef的矢量分量)

用于估算p’;通过将m次采样得到的每相邻两个

本文研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软件全部由s,rM32F103完成,主要是完成空间磁场定向控制(Foc),产生SvPWM信号。控制软件包括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3个部分。系统在每次复位后,首先执行初始化程序,完成控口值的差进行累加,然后与一个常量值相乘,即可

得到速度值,为确保速度计算时获得较为平滑的信号,可对速度值进行一阶滤波。这样就完成了对位置和速度信号的获取。

2系统软件设计

制器内部设定和初始状态的检测,然后开启中断,执行主程序。一旦外部中断条件满足时,系统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直到系统重新复位。图4为

第l期张程:基于snB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飚.2撇m卿0f始呦de鹤咖∞n删

图2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结构框图

图3滑膜观测器框图蛋峰.3

SMCma窜ram

主程序流程框图,图5为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图4主程序流程图

隐.4

Main肼q卿mno删mart

本系统由永磁三相同步电动机、以s1M32F103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定子电流检测环节和以智能功率模块PM20CsJ060为主的逆变电路等

构成。系统的所有控制和调节全部由S’IM32F103

控制器用软件控制来完成,控制电路板直接输出

万方数据

l使月lQ出疫蝴

丫'L

使用hdkj塑蚓奂将旋转坐

I电流从3车l啭换为2袖标系转换至l薛曲静止坐标系

Jr

l使用阳蚓瞅蚪辱獭电

I韶蹄}抉甄嘲匏坠标系I使用Q由越变蒯奇锵章

l换为翻曲

l使用滑动陇削蝴上

I估算电机位置租速度I使用空间矢量调制冕新l删占空比

1L

I针对电流和速度运行I删蝴

《塑吵

图5中断服务子程序框图

№.5

h惋盯q’恤唱畿州∞班.0I卿血嘲rd谢

IPM模块,驱动PMSM,实现对电机的变频控制。

3.1

S弧仰2微控制器

STM32系列产品得益于Cort麟一M3在架构上

进行的多项改进,包括提高性能及代码密度的

.11lurIIb-2指令集和大幅度提高中断响应的紧耦合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相较于8位、16位单片

机,Co蹴x.m内核的好处是低功耗、高性能,且相

同的软件在不同的核之间可以兼容。相较于

ARM系列其他芯片,洲32运行速度更快,性能

更高,且在核上设计了单周期乘法制定的硬件触

发。在代码的密度上,比普通32位单片机省30%一45%;与16位单片机相比,代码空间可以节省50%;如果拿8位单片机作比较,代码空间

可以节省70%左右。在功耗方面,当s1啦2工作

在lMHz频率时为0.15mw,只有ARhf7的一半,所以在相同的工作模式下,STM32可以减少30%的功耗,其内核电压是1.8V,芯片电压是3.3

V,

可以选择睡眠模式、待机模式,保证低功耗应用的要求。系统的外围控制非常丰富:最大256kB的

n鹪H(相当于AR肿的450

kB空间)、最大20

kB

RAM、2个12C接口、2个SPI接口、3个智能IC

卡接口(与uART复用)符合IS07816协议、USB

2.O接口、80个快速IPO口、16通道的12位APD

转换器、7个定时器(包含一个眦)、支持通过

UART实现哪功能、IC卡读写器。s1砌2的3

个UART口可以通过内部寄存器配置成智能卡模式,符合Is07816-3标准所定义的异步协议。而且意法半导体通过增加对Keil、队R和G∞enHill8工具厂商的sTM32设计环境的支持,扩大了客户通过第三方工具链使用电机控制函数的渠道。意

3系统硬件设计

SvPWM信号,经光电隔离接入驱动电路板上的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9卷

法半导体按照客户的需求免费提供sTM32电机

控制函数库2.O版,这套函数库可直接与基于

sTM32的洲32F10B-MCKrII电机控制应用硬件

评估工具和开发套件配合使用。

3.2系统主电路

逆变主电路为交一直一交电压型,整流侧为

单相二极管不可控型。这种方式不仅控制简单,而且系统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为减小装置体

积,减少谐波,提高电流波形质量,逆变功率元

件采用高开关频率的三菱电机公司第三代智能功

率模块PM20CsJl)60。该模块为六合一封装,内部

为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内部集成了高速、低功耗的IGBT芯片及其驱动、保护电路。此外,该模块还集成了过热和欠压锁定保护电路,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MJ。控制电路上的

图6系统主电路图

№.6

syst锄d瞰mma肿

srI懈2F103控制器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基于

S1M32F103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利用SVPWM控制信号就可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变频控制【5J,在控制算法上实现了滑膜控制来替代位置和速度传感器等硬件,大大降低了驱动器的成本。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sTM32F103的超强实时计算能力和一些集成器件,使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产品开发周期短、可靠性强。

舢2F103芯片输出的六路空间矢量信号svP-

WM经光耦6N136实现对刀咖隔离驱动,再将整

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逆变为所需的高频交流电驱

洲32F103控制器的6个朋M全比较器产生的

动永磁同步机。系统主电路如图6所示。

5结论

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和

参考文献:

[I]李永乐.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2.

[2]杨贵杰,孙力.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5):∞一科.

[3】刘铁湘,陈林康,曾岳南.svPw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1):49—56.[4]唐任远.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李新华,张学杰,张字.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4(2):23—25.

(责任编辑:陈雯)

万方数据

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设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程, Zhang Cheng

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1,09(1)

参考文献(5条)

1. 李新华;张学杰;张字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微特电机 2004(02)2. 唐任远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 1997

3. 刘铁湘;陈林康;曾岳南 SVPWM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2004(01)4. 杨贵杰;孙力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05)5. 李永乐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 20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jgcxyxb201101015.aspx


相关内容

  • 电机驱动 毕业设计
  • 基于STM32的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 专业:机电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徐斐斐 目 录 引 言 ....................................................................................................... ...

  • 基于STM32的可遥控智能跟随小车设计
  • 基于STM32的可遥控智能跟随小车设计 刘 磊 孙晓菲 张 煜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成都 611756 摘 要:针对物品搬运时人类双手仍无法完全解放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超声波测距以及比例控TM32.制算法的可遥控智能跟随小车.小车以S有智能跟随和红外遥控2个模式可选.跟随模式下用 ...

  • 嵌入式软件 求职简历
  • 简 历 个人信息 姓 名: 出生日期: 工作年限: 手 机: 关 键 词: 廖志立 1989年10月18日 应届毕业生 [1**********] 性 别: 户 籍: 电子邮件: QQ: 男 湖南郴州 [email protected] 925363921 ARM MCU CORTEX-M3 STM3 ...

  • 激光枪自动射击打靶装置
  • 激光枪自动射击打靶装置 摘要:系统以MSP430和STM32为控制核心.MSP430控制两个步进电机42BYGHM604在不同的两个坐标轴上转动以带动激光枪左右和上下移动,从而准确实现激光枪的瞄准和打靶.STM32对摄像头模块OV7670传输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然后在彩屏显示器ILI932 ...

  • 智能水产养殖系统论文
  • 题 目: 关键词: STM32:智能控制:数据采集:无线通信 摘要 在水产养殖中要求养殖人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在一些养殖设备操作复杂,工作环境相对危险,给养殖户带来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结合了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直流电机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 ARM(Advanced RIS ...

  • 程控电流源设计毕业设计
  • 武汉纺织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程控直流电流源的设计 完成期限: 2016 年2月28日至 2016年5月20日 院系名称: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指导教师:薛勇 专业班级:自动化11201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 周星星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一.课题训练内 ...

  • 低压电动机软启动器的设计
  • 低压电动机软启动器的设计 摘 要:为了解决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电流大,采用了STM32F103RBT6单片机及功率器件晶闸管为核心,完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软启动的系统设计.利用32位单片机STM32F103RBT6实现了电压斜坡启动.限流启动.软停车.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来实现对电机定子两端的电压 ...

  • 注塑机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题 目: 注塑机机械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姓 名: 叶育泉 学 号: [1**********]0 学 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年级班级: 2011级(1)班 指导教师: 陈曦 2015年05月20日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

  • 13年电子设计竞赛报告
  • 2013年C题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本科组) 本系统以stm32F103RB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臂,再通过转轴带动摆杆来实现摆杆的运动.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摘要:本装置以stm32FRBT610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用配套的24V直流电源模块给驱动模块供电来驱动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