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理论

行政管理学理论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独立科学。

学科性质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又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科技与管理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行政。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行政机关,在我国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我国行政管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该学科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和我国行政发展的实践,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分析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特别是中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行政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反映行政学的发展,广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构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体系。但一般来说,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行为的法律程序;技术方法。行政方法的特点:科学性、技术性、系统性、创新性、民主性。

行政方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效率问题。它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的手续,减少办事时间;减少行政成本;各个步骤或环节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方法;采取任何一种新的方法都要以人为本。

行政方法的作用:(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5)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2、传统行政方法

(1)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法律政策方法、行政指令方法和经济方法。

(2)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某一具体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的时间顺序和前后相连的工作步骤或环节。行政程序的特点:稳定性、完整性、简便性、合法性。

行政程序从纵向上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从横向上可分为行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

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很多,当前主要是简化行政程序。基本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也可采用“六何追问法”来简化行政程序。

(3)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行政计划应该有时间期限,讲究成本效益,规定达成目标的方式、途经和手段,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并确立责任。

3、现代行政方法

(1)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即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以人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成果为中心,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1)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以工作为中心;(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责任。

目标管理的程序: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

(2)战略管理方法。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服务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走向,为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秩序和政策环境。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分为四个步骤:A.界定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公共组织所处的位置是能否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根据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一般可制定四种管理战略,即极小—极小战略、极小—极大战略、极大—极小战略、极大—极大战略;B.制定战略规划;C.实施战略规划;D.战略评价。

(3)标杆管理方法。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标杆瞄准的类型:内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部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的流程:整体规划与标杆项目的选定;内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外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标杆项目的绩效改进;持续改进。

(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包括:可靠性、回应性、服务能力、服务渠道、服务礼貌、沟通、诚信、安全感、善解人意、有形性。

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政府高层领导者的领导与支持;策略性规划;以顾客为导向;考评与分析;训练与奖惩;赋予组织成员活力与团队合作;质量保证。

学科关系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政治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学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国家、阶级、政府、政党、民主等内容。政治学是更具有理论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与经济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均涉及管理的研究,而管理研究的目的都是要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获取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增多,使国家行政管理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行政管理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兴起于行政管理学产生之后。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以一切管理为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因而,行政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的原理、原则,对行政管理学

来说都具有指导性意义;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原则为管理学所包容,但行政管理学更加具体化、专业化。

与法学的关系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而行政管理既受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又运用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进行管理;同时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践又丰富了法学的内容。所以,行政管理学与法学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以社会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行政管理学将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之中,充实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社会学的理论、原则也有赖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和验证。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数学、运筹学等)也有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学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揭示行政管理的规律,保证或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实现。行政管理学在行政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世界发展简史

行政管理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行政管理的实践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的发展为行政管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行政管理学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于1865年撰写的《行政管理学》一书,用行政法的观点阐述行政问题。1887年美国学者T.W.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威尔逊因此被誉为行政管理学的奠基人。1893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出版了《比较行政法》,此书成为美国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学教科书。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行政与政治分离的理论。此后,愈来愈多的学者把行政管理学作为单独学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国学者L.D.怀特撰写了《行政管理学导论》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对行政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国学者W.F.威洛比发表了《行政管理学原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当时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的影响,并从中吸收了许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F.W.泰勒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一套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法国管理学家H.法约尔提出了组织管理功能理论,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14条管理原则,对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发展行政管理学起了积极作用。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学管理时期或传统理论时期。其理论的主要缺陷表现在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把行政组织视为封闭式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

有的学者把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00年以后);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30年以后);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60年以后)。有的学者把它分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成长阶段——科学阶段;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述客观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因此说,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威尔逊等人则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并进行了理论创造的著名代表。

同时,学科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演变有:由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研究,到政治与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静态的研究到动态的研究;由以事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由法规的研究到行为的研究;由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的效率观;由单科的研究到科际的研究等。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但在当时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造成学科研究的强势;虽是新生学科,但发育不全、步履维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颇,行政管理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鲜明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也因此而推动人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新认识。1984年

一、行政发展的含义

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善生存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行政发展的特点。

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三、行政发展在内涵上大都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行政体系的能力发展过程。行政体系的功能改善过程。行政关系的改善过程。行政体系的结构优化过程。

四、行政发展模式的含义:是指行政发展的特点、方式、途径与过程的总称。

五、按照地区特点来划分: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希腊模式、内源式发展模式、外源式发展模式。

六、按照行政发展的内容来划分:以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实现企业家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进行授权改革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实现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

七、分析西方国家行政发展模式的共同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中介组织成熟,产权制度明确,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界限明晰,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行政系统中来。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西方行政发展得以成立的根本基础。第二,信息产业的发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行政价值与观念,而且为行政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第三,制度创新能力强。

八、行政发展外部动力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4、技术因素。

九、行政发展内部动力的主要因素。1、行政组织的演化。2、组织分工的细化。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

十、行政发展外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2、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十一、外政发展内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来自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2、来自公务员的阻力。3、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

十二、行政改革的含义。行政改革是政府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而实施行政发展时所采取的途径和步骤,是政府有意识地对行政管理从结构、功能、过程到行为方式诸方面进行变革的活动。

十三、行政改革的内容:功能调整、结构重组、行为变革。

十四、行政改革的原则:1、综合配套、整体推进。2、坚持依法行政改革。3、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

十五、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特征。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

十六、WTO规则对我国行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途径。1、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产生影响。2、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产生影响。3、通过改变权力结构的途径产生影响。

十七、加入WTO后中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

行政管理学理论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自20世纪初成立以来,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独立科学。

学科性质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又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科技与管理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研究对象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行政。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行政机关,在我国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我国行政管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该学科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和我国行政发展的实践,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分析研究我国行政管理,特别是中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行政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反映行政学的发展,广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构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体系。但一般来说,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行为的法律程序;技术方法。行政方法的特点:科学性、技术性、系统性、创新性、民主性。

行政方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效率问题。它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的手续,减少办事时间;减少行政成本;各个步骤或环节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方法;采取任何一种新的方法都要以人为本。

行政方法的作用:(1)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2)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3)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4)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5)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2、传统行政方法

(1)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法律政策方法、行政指令方法和经济方法。

(2)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某一具体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的时间顺序和前后相连的工作步骤或环节。行政程序的特点:稳定性、完整性、简便性、合法性。

行政程序从纵向上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从横向上可分为行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

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很多,当前主要是简化行政程序。基本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也可采用“六何追问法”来简化行政程序。

(3)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行政计划应该有时间期限,讲究成本效益,规定达成目标的方式、途经和手段,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并确立责任。

3、现代行政方法

(1)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即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以人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成果为中心,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1)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以工作为中心;(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责任。

目标管理的程序: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

(2)战略管理方法。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服务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走向,为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秩序和政策环境。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分为四个步骤:A.界定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公共组织所处的位置是能否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根据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一般可制定四种管理战略,即极小—极小战略、极小—极大战略、极大—极小战略、极大—极大战略;B.制定战略规划;C.实施战略规划;D.战略评价。

(3)标杆管理方法。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的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标杆瞄准的类型:内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部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的流程:整体规划与标杆项目的选定;内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外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标杆项目的绩效改进;持续改进。

(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包括:可靠性、回应性、服务能力、服务渠道、服务礼貌、沟通、诚信、安全感、善解人意、有形性。

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政府高层领导者的领导与支持;策略性规划;以顾客为导向;考评与分析;训练与奖惩;赋予组织成员活力与团队合作;质量保证。

学科关系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政治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学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国家、阶级、政府、政党、民主等内容。政治学是更具有理论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与经济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均涉及管理的研究,而管理研究的目的都是要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获取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增多,使国家行政管理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行政管理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兴起于行政管理学产生之后。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以一切管理为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因而,行政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的原理、原则,对行政管理学

来说都具有指导性意义;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原则为管理学所包容,但行政管理学更加具体化、专业化。

与法学的关系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而行政管理既受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又运用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进行管理;同时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践又丰富了法学的内容。所以,行政管理学与法学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以社会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行政管理学将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之中,充实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社会学的理论、原则也有赖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和验证。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数学、运筹学等)也有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学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揭示行政管理的规律,保证或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实现。行政管理学在行政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世界发展简史

行政管理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行政管理的实践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的发展为行政管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行政管理学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于1865年撰写的《行政管理学》一书,用行政法的观点阐述行政问题。1887年美国学者T.W.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威尔逊因此被誉为行政管理学的奠基人。1893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出版了《比较行政法》,此书成为美国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学教科书。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行政与政治分离的理论。此后,愈来愈多的学者把行政管理学作为单独学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国学者L.D.怀特撰写了《行政管理学导论》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对行政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国学者W.F.威洛比发表了《行政管理学原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当时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的影响,并从中吸收了许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F.W.泰勒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一套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法国管理学家H.法约尔提出了组织管理功能理论,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14条管理原则,对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发展行政管理学起了积极作用。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学管理时期或传统理论时期。其理论的主要缺陷表现在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把行政组织视为封闭式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

有的学者把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00年以后);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30年以后);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60年以后)。有的学者把它分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成长阶段——科学阶段;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述客观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因此说,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威尔逊等人则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并进行了理论创造的著名代表。

同时,学科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演变有:由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研究,到政治与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静态的研究到动态的研究;由以事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由法规的研究到行为的研究;由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的效率观;由单科的研究到科际的研究等。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但在当时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造成学科研究的强势;虽是新生学科,但发育不全、步履维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颇,行政管理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鲜明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也因此而推动人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新认识。1984年

一、行政发展的含义

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善生存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行政发展的特点。

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

三、行政发展在内涵上大都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行政体系的能力发展过程。行政体系的功能改善过程。行政关系的改善过程。行政体系的结构优化过程。

四、行政发展模式的含义:是指行政发展的特点、方式、途径与过程的总称。

五、按照地区特点来划分: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希腊模式、内源式发展模式、外源式发展模式。

六、按照行政发展的内容来划分:以解除政府管制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实现企业家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进行授权改革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以实现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

七、分析西方国家行政发展模式的共同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中介组织成熟,产权制度明确,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界限明晰,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行政系统中来。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西方行政发展得以成立的根本基础。第二,信息产业的发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行政价值与观念,而且为行政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第三,制度创新能力强。

八、行政发展外部动力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4、技术因素。

九、行政发展内部动力的主要因素。1、行政组织的演化。2、组织分工的细化。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

十、行政发展外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2、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十一、外政发展内部阻力的主要因素。1、来自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2、来自公务员的阻力。3、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

十二、行政改革的含义。行政改革是政府为了适应变化了的行政环境而实施行政发展时所采取的途径和步骤,是政府有意识地对行政管理从结构、功能、过程到行为方式诸方面进行变革的活动。

十三、行政改革的内容:功能调整、结构重组、行为变革。

十四、行政改革的原则:1、综合配套、整体推进。2、坚持依法行政改革。3、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

十五、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特征。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4、坚持渐进式改革。5、立足于中国国情。

十六、WTO规则对我国行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途径。1、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产生影响。2、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产生影响。3、通过改变权力结构的途径产生影响。

十七、加入WTO后中国行政发展的趋势。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


相关内容

  •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问题评价
  •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问题评价 内 容 摘 要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范畴,发挥着基础性的功能,对行政主体研 究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行政法学其他问题的研究.行政主体理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 我国建立之初,的确符合当时我国的行政管理需要,特别解决了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问题. 但是,随着我国社 ...

  • 反思与超越_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
  • ・68・ 部门法专论 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 章剑生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末"诉讼主体模式"---所固有的缺陷渐渐暴露出来.为此, , 在借鉴大陆法系国家行政主体理论--"---的基础上, 重构中国现代行政法的行政主体理论, , 以期回应当下中国法治行 ...

  • 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赵 烨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政法委,北京 100026 摘要:行政法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它是调整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活动和由此种活动形成的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其内容是对行政权力行使的规则和秩序的规律性反映.简而言之, 行 ...

  • 公共行政学
  • <公共行政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和讲授公共行政学,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政治学.管理学.理论教育发展趋势和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为该专业学生构筑较为完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围绕基本理论体系,根据专业特点讲授行政 ...

  • 谈我国行政法学的内涵与发展趋势
  • 摘 要 行政法学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关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行政法学主要研究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行政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由此确立行政法的原则.原理和理论体系.本文就行政法学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内 ...

  • [公共行政学]期末考试大纲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 <公共行政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公共行政学>主要考核对公共行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所给的 ...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 目 录 内容摘要 -------------------------------------------------1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概述----------------------------2 二."公共行政学"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 ...

  • 社会工作行政讲义提纲
  • <社会工作行政> 课程简介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行政是推行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它通过行政的程序.技术来实现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张曙P封二) 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张曙P ...

  •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定义
  • 高等教育管理学怎么定义? 2 2010-9-9 12:14 满意回答 一)对教育管理学概念的不同认识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归纳为以下几类: 1.把教育管理学看作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此类观点指明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根据该对象把教育管理学分为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此类概念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