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应用》学案
例1. 右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例2.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
A. abcd B. acdb C. bcad D. bacd
例3. 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浓度a至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例4.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例5. 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是:
A. 喷施B肥 B. 喷施N、P肥
C. 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 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
例6. 据图回答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范围是 。
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
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
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3、除草剂灭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
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区间。
高考真题
1.(2007江苏)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2007海南)某植物正常受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3.(2008广东) 水平放置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4.(2008广东)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形态学下端生根
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形态学上端生根
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5.(2009广东理科基础)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 .乙烯
6.(2009广东理科基础)现有一批生根粉,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7.(2009海南)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态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 ;乙组 ;
丙组 ;丁组 。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
8.(2010全国I)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
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
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
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真题答案
ACABAD
7【答案】(1)生长受抑制/生长/生长/生长受抑制;(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1)甲组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没有顶芽,不会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侧芽生长;丙组也没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丁组虽没有顶芽,但是有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2)甲组和乙组的变量是顶芽的有无,所以证明的是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乙组和丙组的差别在丙有琼脂块,可以证明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变量是顶端有没有生长素,所以可以证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8【答案】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应用》学案
例1. 右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例2.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
A. abcd B. acdb C. bcad D. bacd
例3. 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中浓度a至
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例4.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例5. 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是:
A. 喷施B肥 B. 喷施N、P肥
C. 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 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 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
例6. 据图回答问题:
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范围是 。
2、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
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
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3、除草剂灭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
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区间。
高考真题
1.(2007江苏)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2007海南)某植物正常受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3.(2008广东) 水平放置的植物,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4.(2008广东)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形态学下端生根
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形态学上端生根
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5.(2009广东理科基础)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 .乙烯
6.(2009广东理科基础)现有一批生根粉,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7.(2009海南)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态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 ;乙组 ;
丙组 ;丁组 。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
8.(2010全国I)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
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
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
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真题答案
ACABAD
7【答案】(1)生长受抑制/生长/生长/生长受抑制;(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1)甲组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没有顶芽,不会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侧芽生长;丙组也没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丁组虽没有顶芽,但是有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2)甲组和乙组的变量是顶芽的有无,所以证明的是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乙组和丙组的差别在丙有琼脂块,可以证明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变量是顶端有没有生长素,所以可以证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8【答案】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