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三个精神,哪个没有过时?许鸿宾
讲到《纪念白求恩》一课,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毛泽东总结的白求恩的三个精神,哪个没有过时?
提了几个同学,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第一条“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条“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有赞成者。其中孙世磊的答案最有说服力,他说第三个精神没有过时,因为无论是想支援外国,还是想帮助本国民众,都要懂技术。
我同意他的说法。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需要“对技术精益求精”。因为这样不但能够贡献社会,还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的生活。
第二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我感觉要求有些高了。这世上确实有些人,帮助别人就是他们活着的全部意义。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像我这样的,也喜欢帮助人,但要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我可以为助人付出一些代价,但代价不能太高,太高了我承受不了。前天去喜盈门,在柏城大道上遇见两位乞讨的残疾人,觉得好可怜。买完东西回来时我又专门找到他们,给他们两块钱——当时我口袋里有一张50元的,两张一元的。我不舍得将50元的钞票给他们,所以说我不是毛主席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我觉得我是好人。我每天不厌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这些道理,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步,这社会是不是就和谐多了?如果那两位残疾人每天能遇到一百位像我这样的人,他们是不是就不用为生计犯愁了?(有学生插话:他们可能是骗子。)是的,有这个可能。但如果他们不是骗子呢,我们的帮助就显得特别必要。就算是骗子,也才“骗”我两块钱而已,无伤大雅。
至于“国际主义精神”,已经非常过时了,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年列宁提倡国际主义精神,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却有着强烈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后来毛泽东也倡导国际主义精神,在中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给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大量援助,他其实也是有个人目的的,他是想跟苏联争夺“世界革命领袖”的第一把交椅。一些小国领导人投其所好,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来北京朝拜,然后带着大笔的钞票屁颠屁颠地回家。直到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因为中国仍在某种程度上沿袭当年的荒唐做法,在世界各地没有原则地撒钱。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你有多少钱,也不在于你每年撒出去多少钱,而是在于你有没有普世承认的核心价值观。倒是现在有一些外国人,真心地来中国做志愿者,无私地帮助中国办教育。他们才是那种非常罕见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们也给“国际主义精神”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2013-3-20
白求恩的三个精神,哪个没有过时?许鸿宾
讲到《纪念白求恩》一课,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毛泽东总结的白求恩的三个精神,哪个没有过时?
提了几个同学,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第一条“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条“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有赞成者。其中孙世磊的答案最有说服力,他说第三个精神没有过时,因为无论是想支援外国,还是想帮助本国民众,都要懂技术。
我同意他的说法。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需要“对技术精益求精”。因为这样不但能够贡献社会,还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的生活。
第二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我感觉要求有些高了。这世上确实有些人,帮助别人就是他们活着的全部意义。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像我这样的,也喜欢帮助人,但要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我可以为助人付出一些代价,但代价不能太高,太高了我承受不了。前天去喜盈门,在柏城大道上遇见两位乞讨的残疾人,觉得好可怜。买完东西回来时我又专门找到他们,给他们两块钱——当时我口袋里有一张50元的,两张一元的。我不舍得将50元的钞票给他们,所以说我不是毛主席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我觉得我是好人。我每天不厌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这些道理,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步,这社会是不是就和谐多了?如果那两位残疾人每天能遇到一百位像我这样的人,他们是不是就不用为生计犯愁了?(有学生插话:他们可能是骗子。)是的,有这个可能。但如果他们不是骗子呢,我们的帮助就显得特别必要。就算是骗子,也才“骗”我两块钱而已,无伤大雅。
至于“国际主义精神”,已经非常过时了,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年列宁提倡国际主义精神,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却有着强烈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后来毛泽东也倡导国际主义精神,在中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给所谓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大量援助,他其实也是有个人目的的,他是想跟苏联争夺“世界革命领袖”的第一把交椅。一些小国领导人投其所好,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来北京朝拜,然后带着大笔的钞票屁颠屁颠地回家。直到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因为中国仍在某种程度上沿袭当年的荒唐做法,在世界各地没有原则地撒钱。一个国家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你有多少钱,也不在于你每年撒出去多少钱,而是在于你有没有普世承认的核心价值观。倒是现在有一些外国人,真心地来中国做志愿者,无私地帮助中国办教育。他们才是那种非常罕见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们也给“国际主义精神”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20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