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吃地图――上海小吃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人们喜爱的,莫过于:汤包、百叶、油面筋。   (1)汤包。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2)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3)油面筋。是用精面粉发酵后做成一个个小圆团,用油锅炸泡成金黄色后起锅,再放入有滚烫骨头汤和加了若干作料的碗内,食用时,有一种油而不腻的可口之感。   除此之外,上海还有这样一些美味的小吃:   (1)蟹壳黄。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该品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   (2)排骨年糕。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汆。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汆熟。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做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3)鸡肉生煎馒头。鸡肉生煎馒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特色风味小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这道美味小吃底酥、皮薄、肉香,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越吃越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最佳。   (4)糟田螺。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安徽屯溪产的龙眼田螺为原料,进店后先用清水养两天,使其吐净泥沙,然后再放入锅内,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较长时间。最后将烧好的田螺放上陈年香糟,糟制而成。这种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十分受人欢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斋点心店和鲜得来点心店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   (5)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经营的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该店由一绍兴人创办于1947年,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粳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佐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黏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绍兴鸡粥店里有经营。   (6)南翔小笼馒头。南翔小笼馒头又叫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该品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是用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馒头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做成的,50克面粉可包8个,100克一笼屉。蒸熟后的小笼馒头,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还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豫园商场内的南翔馒头,是豫园商场有名的风味小吃之一。   (7)开洋葱油面。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开洋葱油面制法很讲究,它首先将葱白切成寸段,放温油锅中炸制(用这种方法熬制好的葱油色泽深红带黄、葱香浓郁、闻之即可增食欲)。然后将葱油配上已经用素油炒、酒糖浸过的开洋,即成开洋葱油。将面条煮熟,沥去汤汁,拌上开洋葱油,即成开洋葱油面。这种面条观之色泽鲜艳,食之润滑爽口,虾味鲜香,葱香扑鼻,营养丰富,十分受人欢迎。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湖滨点心店的特色小吃,也是城隍庙的著名小吃之一。   (8)素菜包。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特色小吃。该店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   的,又有上海本地风味的素菜馆。该店的素什锦、炒冬菇、罗汉斋、口蘑锅巴汤、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颇负盛名,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闻遐迩,十分受人欢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鲜艳悦目,一开笼就满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腻,百吃不厌。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园商场内的春风松月楼素菜馆里可以品尝到。   (9)油氽馒头。油氽馒头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特色风味小吃。该店的油氽馒头博采众家之长: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10)擂沙圆。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软糯爽口,携带方便,一直深受游客的欢迎。   (11)三鲜小馄饨。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得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12)油豆腐线粉汤。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种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这小吃的特点是:汤水够清,味道够鲜。   (13)条头糕、薄荷糕。上海人最喜爱的小吃,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豆沙(不是裹着细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这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14)海棠糕。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像海棠花,故得名。其外形呈咖啡色,表面撒着饴糖,吃一口分外香甜。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人们喜爱的,莫过于:汤包、百叶、油面筋。   (1)汤包。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2)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3)油面筋。是用精面粉发酵后做成一个个小圆团,用油锅炸泡成金黄色后起锅,再放入有滚烫骨头汤和加了若干作料的碗内,食用时,有一种油而不腻的可口之感。   除此之外,上海还有这样一些美味的小吃:   (1)蟹壳黄。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该品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   (2)排骨年糕。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粒后取出,每500克切20根,每根里裹一小块已经氽过的排骨,再入酱汁油锅中煮汆。吃时,洒上五香粉,则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汆熟。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做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3)鸡肉生煎馒头。鸡肉生煎馒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特色风味小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这道美味小吃底酥、皮薄、肉香,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越吃越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最佳。   (4)糟田螺。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安徽屯溪产的龙眼田螺为原料,进店后先用清水养两天,使其吐净泥沙,然后再放入锅内,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较长时间。最后将烧好的田螺放上陈年香糟,糟制而成。这种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十分受人欢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斋点心店和鲜得来点心店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   (5)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经营的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该店由一绍兴人创办于1947年,由于创办人和主要操作师傅均系绍兴人,在这儿便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绍兴人天地,故人们给它取名为“小绍兴鸡粥店”。小绍兴鸡粥就是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粳米粥,配以鸡肉和各种佐料的一种小吃。吃鸡粥时,将煮熟的鸡切成3厘米长0.6厘米宽的块,装盘,鸡粥盛入碗内,加上葱、姜末和鸡油,一同上桌。此时,鸡粥黄中带绿,鸡肉色白光亮,令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增。品尝时,鸡粥黏韧滑溜,鲜香入味,鸡肉细嫩爽口,营养丰富,越吃越香。此美食在上海市小绍兴鸡粥店里有经营。   (6)南翔小笼馒头。南翔小笼馒头又叫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该品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是用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馒头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做成的,50克面粉可包8个,100克一笼屉。蒸熟后的小笼馒头,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还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豫园商场内的南翔馒头,是豫园商场有名的风味小吃之一。   (7)开洋葱油面。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开洋葱油面制法很讲究,它首先将葱白切成寸段,放温油锅中炸制(用这种方法熬制好的葱油色泽深红带黄、葱香浓郁、闻之即可增食欲)。然后将葱油配上已经用素油炒、酒糖浸过的开洋,即成开洋葱油。将面条煮熟,沥去汤汁,拌上开洋葱油,即成开洋葱油面。这种面条观之色泽鲜艳,食之润滑爽口,虾味鲜香,葱香扑鼻,营养丰富,十分受人欢迎。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湖滨点心店的特色小吃,也是城隍庙的著名小吃之一。   (8)素菜包。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特色小吃。该店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   的,又有上海本地风味的素菜馆。该店的素什锦、炒冬菇、罗汉斋、口蘑锅巴汤、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颇负盛名,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闻遐迩,十分受人欢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鲜艳悦目,一开笼就满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腻,百吃不厌。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园商场内的春风松月楼素菜馆里可以品尝到。   (9)油氽馒头。油氽馒头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特色风味小吃。该店的油氽馒头博采众家之长: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10)擂沙圆。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而且软糯爽口,携带方便,一直深受游客的欢迎。   (11)三鲜小馄饨。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得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12)油豆腐线粉汤。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种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这小吃的特点是:汤水够清,味道够鲜。   (13)条头糕、薄荷糕。上海人最喜爱的小吃,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豆沙(不是裹着细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这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14)海棠糕。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像海棠花,故得名。其外形呈咖啡色,表面撒着饴糖,吃一口分外香甜。


相关内容

  • 各地特色美食小吃街有哪些?中国最具特色的10条美食古街
  • 名以食为天,唯有美食与旅行不可辜负,都是大多吃货自我安慰的金句.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对于大多数喜欢旅游的人来说,每到一个城市或者地方,除了搜寻风景之外,就是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小吃了,所以很多小吃街都是很受欢迎的.那么中国各地特色美食小吃街有哪些呢?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最具特色 ...

  • 论吃货的自我修养,珍藏版中国美食地图(上)
  • 对于一枚吃货而言,旅行的真谛就是玩一路,吃一路.相信每个吃货都有一个梦想,要吃遍中国的每个角落.Mr.Why这就帮你把国内各个地区的美食总结下来了,本图在手,吃货不愁. 华北地区 北京: 烤鸭.老北京涮肉.驴打滚.艾窝窝.糖火烧 特色:驴打滚 为什么不选烤鸭?因为太出名了,而且烤鸭还是蛮贵的,驴打滚 ...

  • 2010古镇旅游攻略--同里.南浔.甪直旅游攻略
  • 目录 第一章景区介绍与门票信息.........................................................................................................3 第二章交通与地图.................... ...

  • 家乡的美食佳肴的教学课堂实录2
  • <浓浓乡土情> --<家乡的美食佳肴>课堂教学实录 王立群 天津市大港区上古林小学 教材分析: <家乡的美食佳肴>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个主题中的一个小课题,本节课目的在于:让孩子们通过了解家乡的美食佳肴的种类.特点,以及美食背后 ...

  • 菌类的做法_菌类怎么做_菌类的做法大全
  • 美食杰 www.Meishi.cc - 菌类菜谱大全,图文家常菌类的做法大全 - 首 页 菜谱大全 中华美食 食疗药膳 营养健康 厨房烹饪 食材百科 美食团抢购: 68元包邮威尼斯水果蛋糕 一天一小包轻松减肥29.9 超值烤鱼套餐只需48元 奇朴奇朴香脆甘薯片8.8/盒 68元品品香辣鸭4人餐 菜谱 ...

  •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主题一:夸夸我自己 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

  • 三年级品德
  • 第一单元 :夸夸我自己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 ...

  • 庆祝上海解放55周年系列活动总体方案
  • 庆祝上海 55 周年系列活动 总体方案 总目录 一、庆祝上海 55 周年系列活动总体方案 5 二、庆祝上海 55 周年系列活动组合方案之一 11 “跨国界的语言中的昨天与今天――庆祝上海 55 周年”音乐会 三、庆祝上海 55 周年系列活动组合方案之二 14 “荧幕上的昨天与今天――庆祝上海 55 ...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 2
  •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