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阅读︱忠诚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开心阅读40  烫手的奖赏不敢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伍子胥死后,第一个连带遭殃的人就是被离。在伯嚭的撺弄下,夫差早就对被离与伍子胥私下议论自己而不满。但夫差毕竟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他只是对被离施以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并没有赶尽杀绝。

在吴越之国,风俗一向是断发文身的,故而在吴国,髡刑并不像在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观念的中原诸夏那样被视为重刑。可见,夫差还是宽大为怀的。

有人倒霉,必然有人得意。伍子胥死后,伯嚭终于扳倒他上升之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夫差本来已经明确说过要提升他为上卿,现在伍子胥一死,相国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宝座就这样成了伯嚭的囊中之物。

勾践绝没有料到,自己这一趟吴国之行,竟然会亲眼目睹头号大敌伍子胥的倒台与身死。伍子胥是勾践最为忌讳的吴国人。一直以来,只有伍子胥始终在高调宣扬“越国威胁论”,这给越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前,如果不是齐国攻鲁,子贡横插了一杠,已经被伍子胥说动的夫差说不定早已大兵压境,将越国整个歼灭了。所以,文种的“破吴七策”中专门针对伍子胥提出了一条——强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对勾践来说,伍子胥一日不死,勾践一日不安,越国一日不宁。

现在,心头大患伍子胥终于死了,勾践最后的担心也消失了。而他身在吴国,以观察者的身份冷眼旁观“子胥之死”的这一幕,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一种被称为“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认知偏差,并据此做出了一个足以影响此后十数年吴越两国命运的重大决定。

当一个人成为行为的施行者时,环境(情境)会支配他的注意力。而当他成为行为的旁观者时,作为行为施行者的他人,则会成为自己关注的中心,而环境(情境)的影响就被忽视了。

这就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因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所施行的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因素,而将他人所施行的行为归因于内部性格特质,所以,就同一事件而言,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

在夫差赐死伍子胥这一重大事件中,作为当事人的夫差认为是情势逼得自己动手(伍子胥叛吴的种种蛛丝马迹,来自伯嚭的压力等)。总之,夫差认为自己是被动而为。而作为旁观者的勾践,却将其归因为夫差的性格缺陷,认为夫差“愚昧不仁”,主动自毁长城。

当勾践将夫差归结为这样的性格特质后,他立即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尽管目前吴国确实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但在如此昏庸颟顸的国君领导下,绝不可能永远强盛。

由此,勾践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如愿达成。他下定决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走复仇之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一举将吴国倾覆。

而他的这一个决定,又引发了接下来的一个连锁反应。

再说夫差,早已公开声明要对勾践厚加封赏,继续扩大他的封地。杀了伍子胥后,夫差准备兑现自己的承诺。

但是勾践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是为什么呢?

自勾践幸运归国后,复仇之心渐渐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他所有的行为举措,不是为了增强越国的实力,就是为了削弱吴国的实力。现在,夫差主动提出要再次增大越国的封地,显然最符合勾践的利益需求——不但增强了越国的实力,而且削弱了吴国的实力。况且,勾践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复仇之路了,如果接受夫差的这一次赏赐,对于实现最终的破吴目标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勾践为什么还要拒绝这天大的好事呢?

事实上,正因为勾践要与吴国为敌的这个决定,导致勾践主动放弃了这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或情感的交换,只有你来我往、来来往往才能持续长久。同时,在付出的数量上也必须符合一定的度,才会让双方心安理得。而这个度,一般是由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的。一个人不可能只付出不获取,也不可能只获取不付出。任何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都不可能赞赏认可“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客观地说,夫差对勾践是有恩的,不但赦免了他的杀父之仇,还让越国保住了宗庙社稷。而勾践也公开且明确地表示了对夫差的效忠,承诺越国永为吴国的属国。

如果勾践决定走“吴越友好”之路,那么,对于夫差的赏赐勾践大可接受,而且是越多越好。只要他诚心事吴,丰厚纳贡,也就算是完成了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的等量交换的义务了。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复仇之路了,摆明了是要承担“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的骂名了。勾践性格坚忍,但并不是毫无羞耻之心,可以置社会舆论于完全不顾。为了减少自己因背离社会准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那么,夫差的恩惠还是少接受一点为好。因为恩惠越大,回报的压力就越大,背叛的压力也就越大。

勾践的这种心理反应就是“过度合理化效应”。这是指,当一个人的所得远远超过了他的付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震荡,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反常行为。

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起“过度合理化”事件来帮助理解勾践此刻的心情。

这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三让徐州。当时,徐州被曹操围困攻打,太守陶谦邀请素不相识的刘备前来支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去支援。陶谦随后三番两次要将徐州交给刘备执掌。刘备素以仁义名闻天下,对自己的声誉十分珍惜。虽然他急需一块大的地盘来作为发展事业的根基,但是又十分担心自己受让徐州,会让天下人认为自己假托仁义之名,却行狼子野心之举。所以,刘备只能忍痛拒绝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详参“心理三国”三部曲)

勾践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接受夫差的恩惠越多、越大,以后必须给出的回报也就越多、越大。而勾践已经决定用复仇来“回报”夫差了,夫差的赏赐自然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造成了勾践内心极大的不安,唯恐自己现在欠下的恩债太重,将来就不能狠心对夫差下手了。

这也说明,勾践并不是一个冷血无情,丝毫不受人类道德底线约束的人。

勾践坚定地拒绝了夫差的赏赐,让自己感觉舒服了许多。夫差虽然略感奇怪,但也未深究。勾践告辞回国后,图谋吴国之心更加急如星火。

伍子胥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吴国身居高位数十年,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伍子胥死后,夫差内心颇为不安,担心引发朝野对自己的非议,因此变得十分敏感。而吴国重臣之一的王孙骆,果然用不上朝来表示无言的抗议。

夫差急忙派人请来王孙骆,说:“你为什么要避开我而不上朝呢?”

王孙骆说:“我只是有些害怕而已。”

夫差说:“你是不是认为我杀子胥太严厉了?”

王孙骆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我在想,我的性命和伍子胥有什么不同呢?我正为此而恐惧。”

这种温和的对抗,正是王孙骆一贯的做法。尽管话语轻柔,但分量却不轻。夫差决不想成为滥杀大臣的国君,他有些心虚地为自己辩解道:“我并不是因为听信了伯嚭的话才杀掉子胥的,而是因为子胥背叛我啊。”

夫差一方面将责任推给子胥有叛吴之心,另一方面却又坐实了伯嚭确实进过谗言。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将责任归结为他人的过失,正是一种标准的“自我服务偏见”。

王孙骆说:“当君主的一定要有敢于谏诤的臣子,在上位的人一定要有敢于说话的知交。子胥是先王的老臣,如果他不忠不信,就不可能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获得先王的信任,并委以重任。”

王孙骆并不是伍子胥的朋友,但他今天为伍子胥说的这几句话却很够意思。可见,乌云虽然经常蔽日,但公道自在人心。

夫差是个心肠很软的人,在气头上下令赐死子胥,冷静下来后,内心已有些不忍。再经王孙骆细语轻言讲了这么一番道理,悲伤顿生,悔意更增,脱口而出,说:“难道不是因为伯嚭诋毁子胥,我才杀了他吗?那我就杀了伯嚭吧!”

夫差想杀伯嚭,是因为经过王孙骆提醒,他认识到杀了伍子胥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对自己立志想要成为的“聪明仁义之君”极为不利。但人死不可复生,只有将伯嚭当成替罪羊杀了,才能消除他内心的认知失调。

人们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时,往往容易矫枉过正,并导致发生另一个向度的错误。

王孙骆一听,吓了一大跳。以他柔和中庸的性格,根本就不敢想象夫差连杀两大重臣的局面,连忙说:“不行。大王如果杀了伯嚭,这就成了第二个子胥了。”

夫差一寻思,自己确实又过激了。杀了伍子胥,后悔了,用杀伯嚭来缓解。那么,杀了伯嚭,后悔了,又该杀谁来缓解呢?也许,只能杀了自己了……

夫差决定不杀伯嚭了。既然如此,那么,根据“决策后失调”,夫差在潜意识中必然不断地强化杀子胥是对的,而伯嚭是好的。这样的认知,又会将夫差带往何处呢?

心理感悟:矫枉必然过正。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开心阅读40  烫手的奖赏不敢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伍子胥死后,第一个连带遭殃的人就是被离。在伯嚭的撺弄下,夫差早就对被离与伍子胥私下议论自己而不满。但夫差毕竟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他只是对被离施以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并没有赶尽杀绝。

在吴越之国,风俗一向是断发文身的,故而在吴国,髡刑并不像在秉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观念的中原诸夏那样被视为重刑。可见,夫差还是宽大为怀的。

有人倒霉,必然有人得意。伍子胥死后,伯嚭终于扳倒他上升之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夫差本来已经明确说过要提升他为上卿,现在伍子胥一死,相国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宝座就这样成了伯嚭的囊中之物。

勾践绝没有料到,自己这一趟吴国之行,竟然会亲眼目睹头号大敌伍子胥的倒台与身死。伍子胥是勾践最为忌讳的吴国人。一直以来,只有伍子胥始终在高调宣扬“越国威胁论”,这给越国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前,如果不是齐国攻鲁,子贡横插了一杠,已经被伍子胥说动的夫差说不定早已大兵压境,将越国整个歼灭了。所以,文种的“破吴七策”中专门针对伍子胥提出了一条——强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对勾践来说,伍子胥一日不死,勾践一日不安,越国一日不宁。

现在,心头大患伍子胥终于死了,勾践最后的担心也消失了。而他身在吴国,以观察者的身份冷眼旁观“子胥之死”的这一幕,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一种被称为“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认知偏差,并据此做出了一个足以影响此后十数年吴越两国命运的重大决定。

当一个人成为行为的施行者时,环境(情境)会支配他的注意力。而当他成为行为的旁观者时,作为行为施行者的他人,则会成为自己关注的中心,而环境(情境)的影响就被忽视了。

这就是“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因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所施行的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因素,而将他人所施行的行为归因于内部性格特质,所以,就同一事件而言,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是完全不同的。

在夫差赐死伍子胥这一重大事件中,作为当事人的夫差认为是情势逼得自己动手(伍子胥叛吴的种种蛛丝马迹,来自伯嚭的压力等)。总之,夫差认为自己是被动而为。而作为旁观者的勾践,却将其归因为夫差的性格缺陷,认为夫差“愚昧不仁”,主动自毁长城。

当勾践将夫差归结为这样的性格特质后,他立即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尽管目前吴国确实兵强马壮,不可一世,但在如此昏庸颟顸的国君领导下,绝不可能永远强盛。

由此,勾践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如愿达成。他下定决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走复仇之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一举将吴国倾覆。

而他的这一个决定,又引发了接下来的一个连锁反应。

再说夫差,早已公开声明要对勾践厚加封赏,继续扩大他的封地。杀了伍子胥后,夫差准备兑现自己的承诺。

但是勾践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是为什么呢?

自勾践幸运归国后,复仇之心渐渐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他所有的行为举措,不是为了增强越国的实力,就是为了削弱吴国的实力。现在,夫差主动提出要再次增大越国的封地,显然最符合勾践的利益需求——不但增强了越国的实力,而且削弱了吴国的实力。况且,勾践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复仇之路了,如果接受夫差的这一次赏赐,对于实现最终的破吴目标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勾践为什么还要拒绝这天大的好事呢?

事实上,正因为勾践要与吴国为敌的这个决定,导致勾践主动放弃了这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或情感的交换,只有你来我往、来来往往才能持续长久。同时,在付出的数量上也必须符合一定的度,才会让双方心安理得。而这个度,一般是由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决定的。一个人不可能只付出不获取,也不可能只获取不付出。任何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都不可能赞赏认可“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客观地说,夫差对勾践是有恩的,不但赦免了他的杀父之仇,还让越国保住了宗庙社稷。而勾践也公开且明确地表示了对夫差的效忠,承诺越国永为吴国的属国。

如果勾践决定走“吴越友好”之路,那么,对于夫差的赏赐勾践大可接受,而且是越多越好。只要他诚心事吴,丰厚纳贡,也就算是完成了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的等量交换的义务了。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走复仇之路了,摆明了是要承担“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的骂名了。勾践性格坚忍,但并不是毫无羞耻之心,可以置社会舆论于完全不顾。为了减少自己因背离社会准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那么,夫差的恩惠还是少接受一点为好。因为恩惠越大,回报的压力就越大,背叛的压力也就越大。

勾践的这种心理反应就是“过度合理化效应”。这是指,当一个人的所得远远超过了他的付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震荡,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反常行为。

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起“过度合理化”事件来帮助理解勾践此刻的心情。

这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三让徐州。当时,徐州被曹操围困攻打,太守陶谦邀请素不相识的刘备前来支援。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去支援。陶谦随后三番两次要将徐州交给刘备执掌。刘备素以仁义名闻天下,对自己的声誉十分珍惜。虽然他急需一块大的地盘来作为发展事业的根基,但是又十分担心自己受让徐州,会让天下人认为自己假托仁义之名,却行狼子野心之举。所以,刘备只能忍痛拒绝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详参“心理三国”三部曲)

勾践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接受夫差的恩惠越多、越大,以后必须给出的回报也就越多、越大。而勾践已经决定用复仇来“回报”夫差了,夫差的赏赐自然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造成了勾践内心极大的不安,唯恐自己现在欠下的恩债太重,将来就不能狠心对夫差下手了。

这也说明,勾践并不是一个冷血无情,丝毫不受人类道德底线约束的人。

勾践坚定地拒绝了夫差的赏赐,让自己感觉舒服了许多。夫差虽然略感奇怪,但也未深究。勾践告辞回国后,图谋吴国之心更加急如星火。

伍子胥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在吴国身居高位数十年,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常之大。伍子胥死后,夫差内心颇为不安,担心引发朝野对自己的非议,因此变得十分敏感。而吴国重臣之一的王孙骆,果然用不上朝来表示无言的抗议。

夫差急忙派人请来王孙骆,说:“你为什么要避开我而不上朝呢?”

王孙骆说:“我只是有些害怕而已。”

夫差说:“你是不是认为我杀子胥太严厉了?”

王孙骆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我在想,我的性命和伍子胥有什么不同呢?我正为此而恐惧。”

这种温和的对抗,正是王孙骆一贯的做法。尽管话语轻柔,但分量却不轻。夫差决不想成为滥杀大臣的国君,他有些心虚地为自己辩解道:“我并不是因为听信了伯嚭的话才杀掉子胥的,而是因为子胥背叛我啊。”

夫差一方面将责任推给子胥有叛吴之心,另一方面却又坐实了伯嚭确实进过谗言。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将责任归结为他人的过失,正是一种标准的“自我服务偏见”。

王孙骆说:“当君主的一定要有敢于谏诤的臣子,在上位的人一定要有敢于说话的知交。子胥是先王的老臣,如果他不忠不信,就不可能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获得先王的信任,并委以重任。”

王孙骆并不是伍子胥的朋友,但他今天为伍子胥说的这几句话却很够意思。可见,乌云虽然经常蔽日,但公道自在人心。

夫差是个心肠很软的人,在气头上下令赐死子胥,冷静下来后,内心已有些不忍。再经王孙骆细语轻言讲了这么一番道理,悲伤顿生,悔意更增,脱口而出,说:“难道不是因为伯嚭诋毁子胥,我才杀了他吗?那我就杀了伯嚭吧!”

夫差想杀伯嚭,是因为经过王孙骆提醒,他认识到杀了伍子胥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对自己立志想要成为的“聪明仁义之君”极为不利。但人死不可复生,只有将伯嚭当成替罪羊杀了,才能消除他内心的认知失调。

人们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时,往往容易矫枉过正,并导致发生另一个向度的错误。

王孙骆一听,吓了一大跳。以他柔和中庸的性格,根本就不敢想象夫差连杀两大重臣的局面,连忙说:“不行。大王如果杀了伯嚭,这就成了第二个子胥了。”

夫差一寻思,自己确实又过激了。杀了伍子胥,后悔了,用杀伯嚭来缓解。那么,杀了伯嚭,后悔了,又该杀谁来缓解呢?也许,只能杀了自己了……

夫差决定不杀伯嚭了。既然如此,那么,根据“决策后失调”,夫差在潜意识中必然不断地强化杀子胥是对的,而伯嚭是好的。这样的认知,又会将夫差带往何处呢?

心理感悟:矫枉必然过正。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相关内容

  • 2013-2014下学期第二周周末练习及答案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初三语文周末练习 编辑:zhang 一. 单项语言技能考查(10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贮蓄(zh ù) 洗濯 (dí ) 寂寥 (liǎo) 玲珑剔透 (tì) B 酝酿 (niàng) 肃杀 (xiüo) 伧俗 (cüng) ...

  • 南方周末专栏 ? 之子在天涯 ? 关于曾国藩的问答
  • 关于曾国藩的问答 mengze123 更新于2011年09月17日 今年是曾国藩诞辰二百周年,常常有媒体朋友希望我对这位重要的乡贤给出直接了断的评价,下面抄撮的就是我的回复. 1.     对曾国藩的评价,百余年来是南辕北辙,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同样的历史资料,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评价如此不同?这是曾国 ...

  • 朱永新:教师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 朱永新:教师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2014-03-05 10:07:39|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许多场合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 阅读是最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之一.我们有过崇尚 ...

  • 浅析[南方周末]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 浅析<南方周末>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 要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崇敬.而媒体正是人文关怀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更应该将人文精神倾注于新闻报道中,真正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努力 ...

  • 职场手册:忠诚是老板最看重的品质
  •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能力和智慧,更需要员工的忠诚.忠诚是企业最重视的美德之一,只有所有的员工都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使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也会有所回报.企业不仅是老板的,它同时也属于员工,企业因忠诚而壮大,员工因忠诚而发 ...

  • 顶级投资大师投资分析
  • 1.追寻外汇大师的足迹:伯纳德·奥佩蒂特 巴黎巴银行隶属于巴黎巴集团,这是一家国际性银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巴黎巴集团的总资产超过2690亿美元.伯纳德·奥佩蒂特是巴黎巴银行全球股票衍生性交易的主管,主要是从事股票选择权与指数选择权等衍生性产品的交易,涵盖所有的主要市场以及一些新兴市场 ...

  • "红岩"告诉了我们什么?(图)
  • --长篇纪实文学<忠诚与背叛>读后 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我认真地读了<忠诚与背叛>一书.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洋洋四十万言,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品通过 ...

  • 公司不会告诉你的50秘密
  • 公司绝不会告诉你的50大秘密 中国近代经济史 明朝的痛 聪明女人要读男人心理学:男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你是否感觉在贵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些东西令你捉摸不透,却又一直在职场上时隐时现,而你又无法将其表述出来?没错,这并不是你的幻觉,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在我们所工作的公司中,每天都会有职员被排 ...

  • 小学中高年级浅阅读研究
  • 小学中高年级"浅阅读"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浅阅读"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阅读材料的意义出发,以"读什么"与"怎么读"两方面来探讨这一现象的解决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