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
填空题:10*2=20
选择题:10*3=30
简答题:4*7=28
论述题:2*11=22
复习要点:
1、风险的定义
可能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因素(指引起或促使在风险事故发生、损失增加或扩大的原因和条件)、风险事故(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损失(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 经济价值的减少)
3、风险的分类
(一)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二)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三)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四)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特定风险(特定时、地、人等)、基本风险
(五)按风险的环境分类: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4、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变性、损失性
5、风险成本包括:实际成本、预防或控制风险的成本、无形成本
6、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7、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控制法1、避免2、损失控制
(二)财务处理法1、自留2、转移/转嫁 保险转移
8、保险的定义(《保险法》):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经济赔偿或给付行为。
9、保险与保证的区别
①参与主体:保险(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保证(个人间行为)
②合同性质:保险(独立合同:不以他人行为结果,而以约定的风险事故),保证(从属合同:从属于经济交往,从属于他人的行为结果)
③对价关系:保险(对价关系:一方交保费,另一方承担风险),保证(无对价关系:仅一方支付)
④技术性:保险(基于精算技术理算),保证(无理算)
10、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①支付条件不同:保险(支付不确定,因偶然损失而支付),储蓄(支付确定) ②计算技术要求不同:保险(严格数理计算),储蓄(储金加利息,无需特殊计算) ③财产准备的性质不同:保险(多人共同储备),储蓄(个人单独储备)
④行为性质不同:保险(互助共济),储蓄(个人时间上的分配)
11、保险的功能
基本功能:分散风险功能、经济补偿功能;派生功能:积蓄基金功能、监督风险功能。
12、保险的作用
宏观: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②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①有利于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稳定收入,②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③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④有利于安定人们的生活,⑤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安定;二是发挥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
13、保险合同的特征:射幸性、双务性、 附和性、要式性、 保障性、诚信性
14、保险合同的分类
(一)按保险标的不同 :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
(二)按是否足额投保 :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超额~
(三)按是否约定保险价值 :定值~、不定值~
(四)按实施方式 :自愿~、强制~
(五)按危险转嫁层次 :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
15、保险合同的作用
(一)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从事保险活动的基本规范
(二)保险合同是解决保险争议的重要依据
(三)保险合同不仅有利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风险的转移和规避,而且它还增加了人们的投资项目
16、保险合同的三大要素: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客体是什么
主体:(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1. 保险人、2. 投保人
(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1. 被保险人、2. 受益人
(三)保险合同的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客体:保险标的,保险利益
内容: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基本事项、保险合同的形式
17、保险合同中止及复效(期限)
1. 保险合同的中止 :在保险合同的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承担赔付的责任。宽限期、中止期
2. 保险合同的复效: 申请保险合同复效的条件如下:第一,投保人有申请复效的意思表示。第二,复效应在保险合同中止之日起两年内作出,并且在此期间没有退保。第三,被保险人应该符合投保要求。
18、保险合同的条款解释原则:1. 文义解释原则2. 意图解释原则 3. 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4. 批注优先的解释原则(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前批、手批优于打印) 5. 补充解释原则
19、合同争议处理方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20、保险四大原则及其派生原则
①保险利益原则,②最大诚信原则,③近因原则,④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原则:代为原则(权利代位、物上代位)、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21、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
①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说明义务)、投保人
②保证义务:投保人
③弃权与禁止反言义务:保险人
考试题型:
填空题:10*2=20
选择题:10*3=30
简答题:4*7=28
论述题:2*11=22
复习要点:
1、风险的定义
可能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因素(指引起或促使在风险事故发生、损失增加或扩大的原因和条件)、风险事故(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损失(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 经济价值的减少)
3、风险的分类
(一)按风险的性质分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二)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三)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四)按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特定风险(特定时、地、人等)、基本风险
(五)按风险的环境分类: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4、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变性、损失性
5、风险成本包括:实际成本、预防或控制风险的成本、无形成本
6、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7、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控制法1、避免2、损失控制
(二)财务处理法1、自留2、转移/转嫁 保险转移
8、保险的定义(《保险法》):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经济赔偿或给付行为。
9、保险与保证的区别
①参与主体:保险(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保证(个人间行为)
②合同性质:保险(独立合同:不以他人行为结果,而以约定的风险事故),保证(从属合同:从属于经济交往,从属于他人的行为结果)
③对价关系:保险(对价关系:一方交保费,另一方承担风险),保证(无对价关系:仅一方支付)
④技术性:保险(基于精算技术理算),保证(无理算)
10、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①支付条件不同:保险(支付不确定,因偶然损失而支付),储蓄(支付确定) ②计算技术要求不同:保险(严格数理计算),储蓄(储金加利息,无需特殊计算) ③财产准备的性质不同:保险(多人共同储备),储蓄(个人单独储备)
④行为性质不同:保险(互助共济),储蓄(个人时间上的分配)
11、保险的功能
基本功能:分散风险功能、经济补偿功能;派生功能:积蓄基金功能、监督风险功能。
12、保险的作用
宏观: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②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④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①有利于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稳定收入,②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③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④有利于安定人们的生活,⑤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
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安定;二是发挥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
13、保险合同的特征:射幸性、双务性、 附和性、要式性、 保障性、诚信性
14、保险合同的分类
(一)按保险标的不同 :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
(二)按是否足额投保 :足额保险合同、不足额~,超额~
(三)按是否约定保险价值 :定值~、不定值~
(四)按实施方式 :自愿~、强制~
(五)按危险转嫁层次 :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
15、保险合同的作用
(一)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从事保险活动的基本规范
(二)保险合同是解决保险争议的重要依据
(三)保险合同不仅有利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风险的转移和规避,而且它还增加了人们的投资项目
16、保险合同的三大要素: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客体是什么
主体:(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1. 保险人、2. 投保人
(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1. 被保险人、2. 受益人
(三)保险合同的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客体:保险标的,保险利益
内容: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基本事项、保险合同的形式
17、保险合同中止及复效(期限)
1. 保险合同的中止 :在保险合同的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承担赔付的责任。宽限期、中止期
2. 保险合同的复效: 申请保险合同复效的条件如下:第一,投保人有申请复效的意思表示。第二,复效应在保险合同中止之日起两年内作出,并且在此期间没有退保。第三,被保险人应该符合投保要求。
18、保险合同的条款解释原则:1. 文义解释原则2. 意图解释原则 3. 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4. 批注优先的解释原则(批注优于正文、后批优于前批、手批优于打印) 5. 补充解释原则
19、合同争议处理方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20、保险四大原则及其派生原则
①保险利益原则,②最大诚信原则,③近因原则,④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原则:代为原则(权利代位、物上代位)、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21、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
①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说明义务)、投保人
②保证义务:投保人
③弃权与禁止反言义务: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