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放下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也不行
一生能不能成就?能!《华严经》讲的是一生成就,善财童子做了榜样;《法华经》讲一生成就,龙女做榜样。惠能大师一生成就,像惠能大师这种我刚才讲,我的看法在中国应当有三千人以上。放下就是!所以学佛不能不放下,我们之所以说困难,就是不容易放下、不肯放下。头一个是什么?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头一个想自己,你说糟不糟糕。所以在这个地方,真正想成就的人,常常想到世尊,常常想到惠能大师,近代的常常想到印光大师,他们示现什么?他们示现放下。我们天天修忏悔,忏悔是什么?忏悔就是放下。为什么天天忏悔?没有真放下。每天放下一点,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不行,放下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也不行,你那一念就还是六道凡夫,你不究竟,你不彻底,也就是你没有真放下。那要怎样真放下?没有丝毫为自己的念头,真放下了,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
虽为一切众生,记住,一定是三轮体空,这是真放下了,三轮不空没放下。为什么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与性德完全相应。也就是大乘经里常常教给我们的,《金刚经》大家常念,「一切有为法」,我常说「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头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佛教给我们的。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实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跟如来一样应化到世间,那是他们的境界,他们丝毫没有一点执著,真的是无我。《金刚经》前半部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行一切法,度化众生,做种种示现;后半部不但是相放下了,念头都没有了,「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是什么?入境界了。一切放下之后,一切才能提得起。提起是什么?《还源观》上讲的四德是提起,「随缘妙用、威仪有则(给众生做好样子)、柔和质直、代众生苦」。这个合起来,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那是什么?那就是三轮体空。做不做?真做!做了没有?没做。怎么没做?没有一样是为自己做的。这当中无我,那就是佛菩萨;当中有我,记住,六道凡夫。你在佛法里做种种佛法,将来在六道里是人天福报,出不去!
真学佛没有别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有标准,都是用的世间法,《弟子规》是世间法,《感应篇》、《十善业道》世间法。什么叫世间法?起心动念就是世间法。不起心不动念你出世间了,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就不在十法界。这个我们这些年来,在《华严》、大乘经里面讲了很多很多,都耳熟了。你看,不执著就出六道轮回。我们要记住,我们还有执著,换句话说,轮回这个关没出去。不分别、不起心动念才出十法界。所以我们要细心想一想,我们连出轮回这个本事都没有。佛所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佛把这些理跟事讲这么透彻、讲这么清楚,是什么?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欢欢喜喜放下,再也不沾边了。我这放下还能活得下去吗?活得比哪个都自在。释迦牟尼佛一切放下了,他也没饿死、也没冻死,他活得多自在,他活得多快乐。我们世间人学了佛,为什么不敢放下?一想到那是释迦牟尼佛,那是济公,他是阿罗汉,我们不行,我们放下肯定饿死、冻死,所以永远不敢放下,那就麻烦了。这是学佛最大的一个难关,头一个瓶颈非常不容易突破,这个瓶颈突破之后就一帆风顺。
头一关难,真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有没有?有,心地清净,边都不沾,但是在事上,事上可以和光同尘。心地,心地是清净,确实边都不沾,为什么?知道所有现象都是念头累积的,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科学家讲的是意念累积的,佛法告诉你,意念都没有。意念是什么?意念是无明。你才能真的把真性找到,佛法叫真如,你才把这个东西找到,这是真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根源,能生、能现、能变,把这个找到,这就叫成佛。所以最难最难的就是放下。所以我劝同学,那是引导,引导你到佛门,没进去,在门口。我劝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到哪里?到佛的门口,没进去。进去那要依佛的条件,放下见思烦恼、放下尘沙烦恼、放下无明烦恼。放下见思就是放下六道,六道就没有了,四圣法界现前;放下分别,四圣法界里面你到最高层,佛法界;再放下起心动念,那叫根本无明,放下起心动念,你就进入实报土,十法界没有了。
摘自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六集)
净空老法师主讲 2010/9/23 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净空法师:放下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也不行
一生能不能成就?能!《华严经》讲的是一生成就,善财童子做了榜样;《法华经》讲一生成就,龙女做榜样。惠能大师一生成就,像惠能大师这种我刚才讲,我的看法在中国应当有三千人以上。放下就是!所以学佛不能不放下,我们之所以说困难,就是不容易放下、不肯放下。头一个是什么?自私自利,起心动念头一个想自己,你说糟不糟糕。所以在这个地方,真正想成就的人,常常想到世尊,常常想到惠能大师,近代的常常想到印光大师,他们示现什么?他们示现放下。我们天天修忏悔,忏悔是什么?忏悔就是放下。为什么天天忏悔?没有真放下。每天放下一点,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这不行,放下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也不行,你那一念就还是六道凡夫,你不究竟,你不彻底,也就是你没有真放下。那要怎样真放下?没有丝毫为自己的念头,真放下了,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
虽为一切众生,记住,一定是三轮体空,这是真放下了,三轮不空没放下。为什么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与性德完全相应。也就是大乘经里常常教给我们的,《金刚经》大家常念,「一切有为法」,我常说「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头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是佛教给我们的。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实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跟如来一样应化到世间,那是他们的境界,他们丝毫没有一点执著,真的是无我。《金刚经》前半部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行一切法,度化众生,做种种示现;后半部不但是相放下了,念头都没有了,「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是什么?入境界了。一切放下之后,一切才能提得起。提起是什么?《还源观》上讲的四德是提起,「随缘妙用、威仪有则(给众生做好样子)、柔和质直、代众生苦」。这个合起来,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那是什么?那就是三轮体空。做不做?真做!做了没有?没做。怎么没做?没有一样是为自己做的。这当中无我,那就是佛菩萨;当中有我,记住,六道凡夫。你在佛法里做种种佛法,将来在六道里是人天福报,出不去!
真学佛没有别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善恶有标准,都是用的世间法,《弟子规》是世间法,《感应篇》、《十善业道》世间法。什么叫世间法?起心动念就是世间法。不起心不动念你出世间了,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就不在十法界。这个我们这些年来,在《华严》、大乘经里面讲了很多很多,都耳熟了。你看,不执著就出六道轮回。我们要记住,我们还有执著,换句话说,轮回这个关没出去。不分别、不起心动念才出十法界。所以我们要细心想一想,我们连出轮回这个本事都没有。佛所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佛把这些理跟事讲这么透彻、讲这么清楚,是什么?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欢欢喜喜放下,再也不沾边了。我这放下还能活得下去吗?活得比哪个都自在。释迦牟尼佛一切放下了,他也没饿死、也没冻死,他活得多自在,他活得多快乐。我们世间人学了佛,为什么不敢放下?一想到那是释迦牟尼佛,那是济公,他是阿罗汉,我们不行,我们放下肯定饿死、冻死,所以永远不敢放下,那就麻烦了。这是学佛最大的一个难关,头一个瓶颈非常不容易突破,这个瓶颈突破之后就一帆风顺。
头一关难,真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有没有?有,心地清净,边都不沾,但是在事上,事上可以和光同尘。心地,心地是清净,确实边都不沾,为什么?知道所有现象都是念头累积的,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科学家讲的是意念累积的,佛法告诉你,意念都没有。意念是什么?意念是无明。你才能真的把真性找到,佛法叫真如,你才把这个东西找到,这是真的。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根源,能生、能现、能变,把这个找到,这就叫成佛。所以最难最难的就是放下。所以我劝同学,那是引导,引导你到佛门,没进去,在门口。我劝大家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到哪里?到佛的门口,没进去。进去那要依佛的条件,放下见思烦恼、放下尘沙烦恼、放下无明烦恼。放下见思就是放下六道,六道就没有了,四圣法界现前;放下分别,四圣法界里面你到最高层,佛法界;再放下起心动念,那叫根本无明,放下起心动念,你就进入实报土,十法界没有了。
摘自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六集)
净空老法师主讲 2010/9/23 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