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对他们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折射。下面主要谈谈家庭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父母残缺家庭或不和睦家庭

父母残缺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或被判刑、离婚、遗弃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关系破裂、缺损的家庭。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父或母因忙于重新组建家庭或生活压力过大而顾不上或放松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在离异后再婚的家庭,而新组建的家庭容不下他们,对他们缺乏关心教育;失去双亲的孩子,有的被别人收养,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缺乏感情而无心教育或因收养人自身原因而没有能力教育。这样使子女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必要的家庭教育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缺乏稳定感,失去精神支柱,情绪低落,产生多疑、孤僻、感情冷漠和玩世不恭等心理缺陷,一旦遇有不良诱惑,很容易误入歧途。

家庭不睦,家庭关系较为紧张,父母长期对抗,对子女照顾教育相对放松,缺少对子女认真负责的关心和体贴,有的家长甚至对子女粗暴地打骂或虐待。在得不到父爱、母爱的情况下,一些人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或烦躁不安、任性。愤而报复社会他人,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教育管理方法不当

1. 放任不管。这样的家庭结构较为松散,以互不干涉为基础。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忙于官场上的繁琐事务或商场上赚钱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把对子女责任,只看作是为子女提供一个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注重抚养功能却淡化了家庭教育功能。

2.溺爱袒护。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的父母或亲属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的迁就孩子的意愿,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助长了孩子任性,放荡不羁。

3.简单粗暴。是指家庭教育简单化,专制化或采取惩办主义,教育方法粗暴,实行打骂体罚。家长认为只有在棍棒之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粗暴教育不仅会摧

残青少年的身体,而且会引起心理性格的畸形发展。

4.重智育轻德育和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的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育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遇事胆小,怯懦。

(三)期望水平不符合孩子的实际

1.期望水平太低。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不管不问,认为上学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拿个毕业证,将来能找份工作养活他自己就行,没有其他奢求,放松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还有的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真正能力,给他制定的目标较低,极易完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慢慢孩子就失去了兴趣,感觉乏味,由此造成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精力不能释放,到社会上游荡,成为闲散人员,结成团伙,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形成恶习,走入歧途。

2.期望水平太高。这种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生不逢时,没有升学深造的机缘,为此几乎抱恨终生,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往往不管孩子的能力、兴趣和原有的水平,一心希望子女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设计,强硬在孩子身上做实验,以自己对生活、社会的看法来塑造子女,完全忽视了子女的思想和能力,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与子女正常发育水平的矛盾。当孩子“不争气”时,又采取打骂方式教育,造成孩子心理变态,自暴自弃、逆反心理,甚至轻生、杀人。

(四)家长榜样作用不良

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父母对长辈不敬,不孝顺;有的父母与邻里关系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在单位混天度日,多占多要;有的父母则行贿受贿;还有的父母文化品位低下,酗酒、打牌甚至嫖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等。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最易引起子女的模仿,使子女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发展到犯罪。

(五)弱势家庭、农民工家庭

由于家长下岗、失业、犯罪或收入低等原因处于弱势的家庭,容易引起子女自尊心下降、自信心不足、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已非常普遍,由于经济贫困,教育资源不足,流动人口子女因户口原因,就读学校条件差,或不能随父母住处入学,由其他亲属照料在家乡就读。由于家庭的生活压力较大,很多家庭的子女学习得不到保证,也得不到很好的管教和约束,他们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乃至心里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造成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往往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由于情感缺失而逃学、逛街甚至离家出走,染上不良习性,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节省的途径。如何让家长具备有效教育孩子的能力,还是个家庭教育有待研究的新课题。

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对他们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折射。下面主要谈谈家庭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父母残缺家庭或不和睦家庭

父母残缺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或被判刑、离婚、遗弃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关系破裂、缺损的家庭。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父或母因忙于重新组建家庭或生活压力过大而顾不上或放松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在离异后再婚的家庭,而新组建的家庭容不下他们,对他们缺乏关心教育;失去双亲的孩子,有的被别人收养,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缺乏感情而无心教育或因收养人自身原因而没有能力教育。这样使子女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必要的家庭教育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缺乏稳定感,失去精神支柱,情绪低落,产生多疑、孤僻、感情冷漠和玩世不恭等心理缺陷,一旦遇有不良诱惑,很容易误入歧途。

家庭不睦,家庭关系较为紧张,父母长期对抗,对子女照顾教育相对放松,缺少对子女认真负责的关心和体贴,有的家长甚至对子女粗暴地打骂或虐待。在得不到父爱、母爱的情况下,一些人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或烦躁不安、任性。愤而报复社会他人,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教育管理方法不当

1. 放任不管。这样的家庭结构较为松散,以互不干涉为基础。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忙于官场上的繁琐事务或商场上赚钱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把对子女责任,只看作是为子女提供一个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注重抚养功能却淡化了家庭教育功能。

2.溺爱袒护。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的父母或亲属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的迁就孩子的意愿,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助长了孩子任性,放荡不羁。

3.简单粗暴。是指家庭教育简单化,专制化或采取惩办主义,教育方法粗暴,实行打骂体罚。家长认为只有在棍棒之下才能把孩子教育好。粗暴教育不仅会摧

残青少年的身体,而且会引起心理性格的畸形发展。

4.重智育轻德育和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的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育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遇事胆小,怯懦。

(三)期望水平不符合孩子的实际

1.期望水平太低。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不管不问,认为上学只认识自己的名字、拿个毕业证,将来能找份工作养活他自己就行,没有其他奢求,放松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还有的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真正能力,给他制定的目标较低,极易完成,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慢慢孩子就失去了兴趣,感觉乏味,由此造成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精力不能释放,到社会上游荡,成为闲散人员,结成团伙,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形成恶习,走入歧途。

2.期望水平太高。这种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长生不逢时,没有升学深造的机缘,为此几乎抱恨终生,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往往不管孩子的能力、兴趣和原有的水平,一心希望子女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设计,强硬在孩子身上做实验,以自己对生活、社会的看法来塑造子女,完全忽视了子女的思想和能力,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与子女正常发育水平的矛盾。当孩子“不争气”时,又采取打骂方式教育,造成孩子心理变态,自暴自弃、逆反心理,甚至轻生、杀人。

(四)家长榜样作用不良

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父母对长辈不敬,不孝顺;有的父母与邻里关系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母平时仪表不端;有的父母在单位混天度日,多占多要;有的父母则行贿受贿;还有的父母文化品位低下,酗酒、打牌甚至嫖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等。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最易引起子女的模仿,使子女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发展到犯罪。

(五)弱势家庭、农民工家庭

由于家长下岗、失业、犯罪或收入低等原因处于弱势的家庭,容易引起子女自尊心下降、自信心不足、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已非常普遍,由于经济贫困,教育资源不足,流动人口子女因户口原因,就读学校条件差,或不能随父母住处入学,由其他亲属照料在家乡就读。由于家庭的生活压力较大,很多家庭的子女学习得不到保证,也得不到很好的管教和约束,他们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乃至心里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造成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缺乏信心等。往往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由于情感缺失而逃学、逛街甚至离家出走,染上不良习性,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节省的途径。如何让家长具备有效教育孩子的能力,还是个家庭教育有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关内容

  •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预防.1doc
  • 写 作 提 纲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越显突出,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犯罪特征明显:如犯罪情节恶劣.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犯罪诱因简单.突发性.盲目性突出,从犯罪手段来看,高科技犯罪初见端倪,智能化.成人化犯罪凸现等等.因此,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预防青 ...

  •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 犯罪是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有人类学家曾尖锐地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一个文明趋向于更高或者更有价值的目标时,社会性越轨(犯罪)的可能就越大."而青少年暴力犯罪在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以及青少年自身存在的普遍生理.心理特点(如机体需要增多.性成熟和心理不成熟.容易感情冲 ...

  • 毕业论文:对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好
  • 中共甘肃省党校函授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新形势下对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班 级:省函2009级敦煌法律本科班 学 号:[**************] 姓 名:梁艳花 指导老师:姜生治 二0一一年十二月 论 文 提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青少 ...

  • 青少年犯罪特点浅析
  • 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已成为新世纪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犯罪年龄更趋于低龄化(即刑法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性质更趋于恶劣,犯罪情节更趋严重.从我市看守所今年以来的违法犯罪资料统计中显示:青少年所占比例相当大,年龄25周岁以下(279人)占总案件的43.4.其中未成年人占总 ...

  •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课题组成员:苏新民 张圣如 王海瑞 王一晶 指导教师:南天勋 2012年5月 兰州十四中 牛敏 摘 要 摘 要 本案例对应的内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随着犯罪低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 ...

  •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 2006年第1期总第14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佣目13rIgResearches 0n N0se工ial 1 2肿6 No 141 HigllerFducmi帅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丁建军 (荆门大学法律系,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随着社会剧变,大学生犯罪日趋严重,已经 ...

  •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
  • 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 [摘要] 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立足司法实践,从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据以提出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 ...

  •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社会变革的快速推进,青少年犯罪行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它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家庭.道德等诸多方面,是直接威胁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认真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必须 ...

  •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 理论研究<犯罪研究>2005年第1期 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陈和华 内容提要: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