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中,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胃肠道肿瘤的类型。为了研究对比何种新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食管腺癌疗效,为此设计了本项新辅助放化疗和单纯化疗的倾向评分匹配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原发灶和淋巴结的治疗反应率,次要终点是R0切除率和总生存期。让我们一起简读下这篇文献吧!
KEY POINTS
背景:多模式综合治疗是晚期食管和胃食管交界腺癌的治疗标准,然而,目前只有三项临床研究对比术前放化疗及单纯化疗的疗效。
目的:我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研究,分析了局部晚期食管癌和贲门腺癌(AEG)I 型和II型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者单纯化疗,随后手术的患者。
方法:研究2011年至2015年间入组了137例局部晚期(cT3NxcM0)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70%接受放化疗,30%接受单纯化疗。经过倾向评分匹配,40例纳入分析,其术后组织病理学及患者预后也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对两组按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手术时间的匹配标准进行比较。放化疗组R0切除率97%,单纯化疗组为85%。(p = 0.049)。原发灶的治疗反应率放化疗组(17/40 43%)优于单纯化疗组(11/40 27%),此外,淋巴结的阴性率也优于单纯化疗组(ypN0 =68% VS ypN0=40%) (p = 0.014)。但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阴性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相比单纯新辅助化疗,食管贲门交接处腺癌的新辅助放化疗可提高原发灶肿瘤的治疗反应率、减少淋巴结转移率,但未有生存获益。
原文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chemoradiation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 propensityscore-matched study.
食管癌中,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胃肠道肿瘤的类型。为了研究对比何种新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提高食管腺癌疗效,为此设计了本项新辅助放化疗和单纯化疗的倾向评分匹配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原发灶和淋巴结的治疗反应率,次要终点是R0切除率和总生存期。让我们一起简读下这篇文献吧!
KEY POINTS
背景:多模式综合治疗是晚期食管和胃食管交界腺癌的治疗标准,然而,目前只有三项临床研究对比术前放化疗及单纯化疗的疗效。
目的:我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研究,分析了局部晚期食管癌和贲门腺癌(AEG)I 型和II型的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或者单纯化疗,随后手术的患者。
方法:研究2011年至2015年间入组了137例局部晚期(cT3NxcM0)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70%接受放化疗,30%接受单纯化疗。经过倾向评分匹配,40例纳入分析,其术后组织病理学及患者预后也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对两组按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手术时间的匹配标准进行比较。放化疗组R0切除率97%,单纯化疗组为85%。(p = 0.049)。原发灶的治疗反应率放化疗组(17/40 43%)优于单纯化疗组(11/40 27%),此外,淋巴结的阴性率也优于单纯化疗组(ypN0 =68% VS ypN0=40%) (p = 0.014)。但两组预后无显著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阴性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相比单纯新辅助化疗,食管贲门交接处腺癌的新辅助放化疗可提高原发灶肿瘤的治疗反应率、减少淋巴结转移率,但未有生存获益。
原文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chemoradiation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 propensityscore-matched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