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自己的优势

夯实“守住”基石, 善用“他山之石” ——魏书生坚持“三个守住”做好中国教育补论

作者:胡小军

单位: 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二0一四年十二月

夯实“守住”基石, 善用“他山之石”

——魏书生坚持“三个守住”做好中国教育补论

内容提要

“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教育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我认为在坚持魏书生“三个守住”的基础上,要深入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论述,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全面适应科技革命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真正振兴中国的教育。

关键词

守住 传统常识 教学反思 新课改 创造性思维

听了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报告,我很欣赏他关于做人、做事、做教师、做教育,办好中国教育的主要思想观点,尤其对他的《关于教育应该坚持三个守住》有较深的感慨和体会。我基本赞同他关于做好中国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教育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我认为在坚持魏书生“三个守住”的基础上,要深入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论述,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吸收他们的长处,才能全面适应科技革命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真正振兴中国的教育。

一、要坚持“三个守住”,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

魏书生关于中国教育“三个守住”的基本思想观点如下:

(一)守住传统常识

魏书生老师认为,常识是真理,不可违背。任何一个职业都要弄清楚三个问

题,转化到教师这一职业那就是:(1)为什么教?为人和社会全面发展而教。(2)教什么?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真善美。(3)怎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4)怎么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魏书生对上述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概括与提炼。他认为以下主要思想应该得到永远的坚守与传承。

有教无类。类是类别的意思,有两层理解。一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二是教育之后就没有类别之分了,人在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有贫富,有贤愚,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不管哪一种意思都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重要性,在教育上,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所以今天教育者依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成绩如何,个性怎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权利。在教育面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这不是教育者应该坚持的吗?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所以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是从学习兴趣方面出发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中教育,更有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学和快乐的统一。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更好的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提升,也能促进自己的进步。

教育者在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坚守住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是最好的课改吗?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不仅饱含着一些这样的精髓教育理念,还有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有成效,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不也是需要我们守住的吗?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就是去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这才是知识的价值,而绝对不仅仅是混个文凭。所以,学习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因为生活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知识,生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更是如此,就应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别急躁,一步一步地来,因为简单地学不会,难的更不用提,欲速则不达,学习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提高,才能学有所成,任何在学习上想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持之以恒。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需要一种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持续学习的精神,才能将知识一点点学到手。

这些经过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磨砺与洗练,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教学一般规律,体现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即使在推行新课改中也要坚守这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守住新中国的经验

魏书生认为中国教育了不起、中国教育有问题,中国的教育只有坚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担当重任。笔者对此并无异议。

(三)守住自己的长处

魏书生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要坚守适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坚守我们自己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好好守住自己的优点。守住自己教育的这份寂寞,将自己的事情做精做细,将人做踏实,把自己做的对的守住就是最好的教育,做到这些了你都会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

二、要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吸纳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功做法。

魏书生关于做好中国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这些思想观点笔者完全赞同。但是,魏书生对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敢兴趣,对“海归派”嗤之以鼻,非常地反感“反思”,整个报告没有讲到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功做法的学习借鉴(他似乎不接纳这些东西),他这方面甚至到了“固执”的地步——这无疑地会走向反面。

他强调对我们的教育等要正思,正思,再正思。其实,世界上有正就有反,反思者,即反省、思考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就是指反省、检查自己有什么失误、过失。这里的“反”,应该通“返回”,即反过来,对一天(一周、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回过头来进行反省思索。一位教师,必须要学会对自己的教

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感悟,进而升华成规律性的东西。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用元认知的理论来描述,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因此,反思性学习就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 路、策略等,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为了回顾过去或培养元认知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反思不是对自己成功、正确的东西进行否定,而是在思考、审视的基础上肯定、传扬。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由上所述,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很重要。新课程的实施,非常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它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这样说来,要搞好中国的教育,光靠魏书生的“三个守住”还不够。“三个守住”本身没有错,但搞好中国教育光靠“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还不够,我们自己的长处、特色与优势固然要守住、发扬,但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也要大胆借鉴,为我所用。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开放办教育,要积极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吸收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

我们的教育固然有我们的优势,但建国60多年来,我们体制内的学校还没有

培育出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培养1个比尔.盖茨,没有培养出乔布斯等。在世界上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领域我们还没有占住主导,科技创新成果还较为落后。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三十二)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

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进行了阐述。其中(第四十八项)规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第四十九项则规定: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要做好中国的教育,并通过教育、科技的全面振兴来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模式、成功经验与我们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教学模式。

夯实“守住”基石, 善用“他山之石” ——魏书生坚持“三个守住”做好中国教育补论

作者:胡小军

单位: 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二0一四年十二月

夯实“守住”基石, 善用“他山之石”

——魏书生坚持“三个守住”做好中国教育补论

内容提要

“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教育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我认为在坚持魏书生“三个守住”的基础上,要深入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论述,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全面适应科技革命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真正振兴中国的教育。

关键词

守住 传统常识 教学反思 新课改 创造性思维

听了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报告,我很欣赏他关于做人、做事、做教师、做教育,办好中国教育的主要思想观点,尤其对他的《关于教育应该坚持三个守住》有较深的感慨和体会。我基本赞同他关于做好中国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同时面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与教育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我认为在坚持魏书生“三个守住”的基础上,要深入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论述,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吸收他们的长处,才能全面适应科技革命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真正振兴中国的教育。

一、要坚持“三个守住”,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

魏书生关于中国教育“三个守住”的基本思想观点如下:

(一)守住传统常识

魏书生老师认为,常识是真理,不可违背。任何一个职业都要弄清楚三个问

题,转化到教师这一职业那就是:(1)为什么教?为人和社会全面发展而教。(2)教什么?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真善美。(3)怎么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4)怎么学?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魏书生对上述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概括与提炼。他认为以下主要思想应该得到永远的坚守与传承。

有教无类。类是类别的意思,有两层理解。一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二是教育之后就没有类别之分了,人在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有贫富,有贤愚,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不管哪一种意思都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重要性,在教育上,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所以今天教育者依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成绩如何,个性怎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权利。在教育面前,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这不是教育者应该坚持的吗?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所以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是从学习兴趣方面出发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中教育,更有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教学和快乐的统一。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更好的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提升,也能促进自己的进步。

教育者在教学和育人的过程中坚守住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是最好的课改吗?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不仅饱含着一些这样的精髓教育理念,还有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教师的教更有效,让学生的学更有成效,一些优秀的学习方法不也是需要我们守住的吗?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就是去改造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这才是知识的价值,而绝对不仅仅是混个文凭。所以,学习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因为生活与知识是紧密相连的,离开了知识,生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更是如此,就应该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别急躁,一步一步地来,因为简单地学不会,难的更不用提,欲速则不达,学习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提高,才能学有所成,任何在学习上想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持之以恒。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需要一种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持续学习的精神,才能将知识一点点学到手。

这些经过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磨砺与洗练,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教学一般规律,体现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即使在推行新课改中也要坚守这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守住新中国的经验

魏书生认为中国教育了不起、中国教育有问题,中国的教育只有坚持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担当重任。笔者对此并无异议。

(三)守住自己的长处

魏书生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要坚守适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坚守我们自己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好好守住自己的优点。守住自己教育的这份寂寞,将自己的事情做精做细,将人做踏实,把自己做的对的守住就是最好的教育,做到这些了你都会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成功。

二、要善用他山之石,积极吸纳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功做法。

魏书生关于做好中国教育要坚持“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这是做好中国教育的基石。这些思想观点笔者完全赞同。但是,魏书生对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敢兴趣,对“海归派”嗤之以鼻,非常地反感“反思”,整个报告没有讲到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功做法的学习借鉴(他似乎不接纳这些东西),他这方面甚至到了“固执”的地步——这无疑地会走向反面。

他强调对我们的教育等要正思,正思,再正思。其实,世界上有正就有反,反思者,即反省、思考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就是指反省、检查自己有什么失误、过失。这里的“反”,应该通“返回”,即反过来,对一天(一周、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回过头来进行反省思索。一位教师,必须要学会对自己的教

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感悟,进而升华成规律性的东西。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用元认知的理论来描述,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因此,反思性学习就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 路、策略等,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为了回顾过去或培养元认知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反思不是对自己成功、正确的东西进行否定,而是在思考、审视的基础上肯定、传扬。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由上所述,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很重要。新课程的实施,非常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它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这样说来,要搞好中国的教育,光靠魏书生的“三个守住”还不够。“三个守住”本身没有错,但搞好中国教育光靠“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长处”还不够,我们自己的长处、特色与优势固然要守住、发扬,但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也要大胆借鉴,为我所用。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开放办教育,要积极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做法,吸收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

我们的教育固然有我们的优势,但建国60多年来,我们体制内的学校还没有

培育出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培养1个比尔.盖茨,没有培养出乔布斯等。在世界上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领域我们还没有占住主导,科技创新成果还较为落后。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三十二)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

在教育方面,我们也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进行了阐述。其中(第四十八项)规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第四十九项则规定: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要做好中国的教育,并通过教育、科技的全面振兴来实现“中国梦”,必须把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制度模式、成功经验与我们自己的优势结合起来,建立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教学模式。


相关内容

  • 成功领导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是能够了解知
  • 成功领导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是能够了解知 道并且坚信自己的优势,或者说是可以在恰当的 时间拥有恰当的优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人 能够描述那些成功人士的具体特征.下面的一些 提示,会帮助您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以及你的 利益相关者的优势,最大化贡献,积极的能量和 对于组织的价值. 你的技巧帮你可以做到 ...

  • 成熟优势说
  • 成熟优势说 成熟优势说:强调的是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进行与之相宜的学习活动,反对过多.过早的外部干预. 儿童成熟理论﹙一﹚:思想渊源:他的理论被公认为属于遗传决定论.他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所谓"成熟势力说"或"成熟潜能说".这一理论有其思 ...

  • 议论文优势
  • 作文训练一:"优势与劣势"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 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 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 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 ...

  • 如何用兴趣赚钱,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事业(一)
  • 沃伦.巴菲特说,"我和你们当中的每个人其实没什么不一样.我可能比你们钱多,但是钱并非差别所在.如果你们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话,那 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最好忠告." 但凡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成功人士,无论是教师.律 ...

  • 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 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学生之间相比各有各的优势,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都相信团队的力量,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十分的有限,即便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他也需要一个执行的团队,我们相信海尔只有张瑞敏,华为只有任正非,联想只有柳传志和 ...

  • 如何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
  • 如何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 [内容提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建竞争战略优势.收集竞争情报.明确企业的使命.创建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企业竞争战略的公司.顾客.竞争对手三个主体角色逻辑关系的"战略三角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从立足于产品转向立足于优势资源.向顾客提供卓越价值来 ...

  • 企业竞争优势论
  • 同一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替代品的企业超过二家以上,就会形成企业竞争关系.通过角逐,参与竞争的企业就会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而那些能收获到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往往是那些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现在的企业不但要与本土化的企业竞争,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全球化的企业竞争.无论是竞争激烈程度 ...

  •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编辑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是一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书    名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作    者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 苏鸿雁 译    者谢京秀 ISBN[1**********]38 页    数278页 ...

  • 动态竞争条件下的竞争战略
  • 动态竞争条件下的竞争战略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和国内企业管理者在竞争战略制定上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动态竞争的条件下,通过有效地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和持续地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应用西方学者关于动态竞争的各种观点去分析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 ...

  • 波士顿矩阵.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 简介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分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