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赛马机制

海尔的赛马机制

拥有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腾飞的关键

“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成为至今唯一被搬上哈佛大学讲坛加以探讨,诞生于中

国的“东方神话”。十多年前,海尔还是一个亏损一百多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谁也不会想到,海尔人十多年的卧薪尝胆,奇迹出现了。昔日的“丑小鸭”,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产品开发速度最快、规模最全、品种最多、质量最好、服务最优 、市场份额最大、商标价值最高的企业。

神话的诞生,奇迹的出现,是与海尔集团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分不开的。以下是海尔集团在用人实践中的几个例子。

一位中年师傅曾获得国家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经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员工后不久,由于一时疏忽,没将出口与内销冰箱的“跟单号”分开,致使冰箱重号而造成质量事故。于是,他被取消了优秀员工的称号。后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又发明了一项“发泡注料嘴”和一种新型焊枪,获国家专利,才又恢复为优秀员工。

冰箱二厂任全晓是一个农民合同制工人,但他决心将自己的一切献给海尔事业。在海尔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他刻苦钻研技术,聪明才智迸发出来了。合理化建议一件接一件,小改小革一个接一个,自己也由一般员工提升为班长。最近,他又为企业降耗34万多元,由班长晋升为车间主任,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满怀深情的说:“是海尔的用人机制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上升空间!”

冰箱三厂的合格员工鄢祥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铝管节耗的重任,一个月内降耗达2.6万元,很快就被转为优秀员工。

这些事例都是海尔集团提出并实施的用人机制——“斜坡球体人才发展论”和“变相马为赛马”的具体体现。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恰似在斜坡上上行的球体,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规模越大,这个斜坡的角度越大。员工的惰性是人才发展的阻力,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惰性不断向目标前进才能发展自己,否则只能滑落和淘汰。止住人才在斜坡上下滑的动力是人的素质。在海尔谈到素质,人们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在一点一滴中养成,从严格的管理中逼出。为此,海尔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以求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解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就是海尔管理模式,即“OEC管理”。

斜坡球体人才发展理论在海尔集团深入人心,为每个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动力。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自觉地为自己“上坡”加“油”。 “变相马为赛马”,实际上是斜坡体人才发展理论的一种体现、保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海尔领导集体看来,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我们是不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了。为了把每一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海尔人“变相马为赛马”,并且在全体员工高度认同的情况下,不断实践、提高。这是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竞争机制。在竞争中选人才,用人才,就是要将人才推倒属于他的岗位上去赛,去发挥最大的潜力,去最大限度的选出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

合自己价值的位置。正如张瑞敏总裁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这无疑给每个员工提供了一个任其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

海尔集团实践的赛马机制,是一个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一机制最初体现为公司内部实行“三工转换制度”。该制度是将企业员工分为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三种员工实行动态转化。通过细致科学的赛马规则,进行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使所有员工再动态的竞争中提升、降级、取胜、淘汰。努力者,试用员工可以转为合格员工乃至优秀员工。不努力者,就会由优秀员工转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更为严格的是,每次考评后都要按比例确定试用员工,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危机感。一种新的理念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谁砸海尔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这里的赛马,遵循着“优胜劣汰”的铁的规律。任何人,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只有创业,没有守业;谁守业,不进取,谁就要被严酷的竞争所淘汰。在这里,人的竞争上升到了精神的竞争,就是每个员工的心中装着神圣的海尔事业,不断进取,不断创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海尔的赛马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所有的岗位都可参赛,岗岗是擂台,人人可升迁,而且向社会开放。在这里,没有身份的贵贱、年龄的大小、资历的长短,只有技能、活力、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普通而有能力的员工可以升迁为管理人员,平凡而有才华的农民可以走上领导的岗位。升迁不是梦,在海尔,你会被一种竞争向上的氛围、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所深深感染。

相马是将命运交给了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人才,赛中看,在海尔,是每个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就是海尔的用人之道,也是它迈向成功、腾飞的主要原因。

海尔的赛马机制

拥有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腾飞的关键

“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成为至今唯一被搬上哈佛大学讲坛加以探讨,诞生于中

国的“东方神话”。十多年前,海尔还是一个亏损一百多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谁也不会想到,海尔人十多年的卧薪尝胆,奇迹出现了。昔日的“丑小鸭”,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产品开发速度最快、规模最全、品种最多、质量最好、服务最优 、市场份额最大、商标价值最高的企业。

神话的诞生,奇迹的出现,是与海尔集团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分不开的。以下是海尔集团在用人实践中的几个例子。

一位中年师傅曾获得国家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经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员工后不久,由于一时疏忽,没将出口与内销冰箱的“跟单号”分开,致使冰箱重号而造成质量事故。于是,他被取消了优秀员工的称号。后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又发明了一项“发泡注料嘴”和一种新型焊枪,获国家专利,才又恢复为优秀员工。

冰箱二厂任全晓是一个农民合同制工人,但他决心将自己的一切献给海尔事业。在海尔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他刻苦钻研技术,聪明才智迸发出来了。合理化建议一件接一件,小改小革一个接一个,自己也由一般员工提升为班长。最近,他又为企业降耗34万多元,由班长晋升为车间主任,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满怀深情的说:“是海尔的用人机制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上升空间!”

冰箱三厂的合格员工鄢祥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铝管节耗的重任,一个月内降耗达2.6万元,很快就被转为优秀员工。

这些事例都是海尔集团提出并实施的用人机制——“斜坡球体人才发展论”和“变相马为赛马”的具体体现。

他们认为,每一个人恰似在斜坡上上行的球体,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规模越大,这个斜坡的角度越大。员工的惰性是人才发展的阻力,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惰性不断向目标前进才能发展自己,否则只能滑落和淘汰。止住人才在斜坡上下滑的动力是人的素质。在海尔谈到素质,人们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在一点一滴中养成,从严格的管理中逼出。为此,海尔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以求把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解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就是海尔管理模式,即“OEC管理”。

斜坡球体人才发展理论在海尔集团深入人心,为每个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动力。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自觉地为自己“上坡”加“油”。 “变相马为赛马”,实际上是斜坡体人才发展理论的一种体现、保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海尔领导集体看来,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我们是不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了。为了把每一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海尔人“变相马为赛马”,并且在全体员工高度认同的情况下,不断实践、提高。这是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竞争机制。在竞争中选人才,用人才,就是要将人才推倒属于他的岗位上去赛,去发挥最大的潜力,去最大限度的选出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一个人都能在企业里找到适

合自己价值的位置。正如张瑞敏总裁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这无疑给每个员工提供了一个任其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

海尔集团实践的赛马机制,是一个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一机制最初体现为公司内部实行“三工转换制度”。该制度是将企业员工分为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三种员工实行动态转化。通过细致科学的赛马规则,进行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使所有员工再动态的竞争中提升、降级、取胜、淘汰。努力者,试用员工可以转为合格员工乃至优秀员工。不努力者,就会由优秀员工转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更为严格的是,每次考评后都要按比例确定试用员工,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危机感。一种新的理念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谁砸海尔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这里的赛马,遵循着“优胜劣汰”的铁的规律。任何人,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只有创业,没有守业;谁守业,不进取,谁就要被严酷的竞争所淘汰。在这里,人的竞争上升到了精神的竞争,就是每个员工的心中装着神圣的海尔事业,不断进取,不断创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另外,海尔的赛马是全方位开放式的,所有的岗位都可参赛,岗岗是擂台,人人可升迁,而且向社会开放。在这里,没有身份的贵贱、年龄的大小、资历的长短,只有技能、活力、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普通而有能力的员工可以升迁为管理人员,平凡而有才华的农民可以走上领导的岗位。升迁不是梦,在海尔,你会被一种竞争向上的氛围、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所深深感染。

相马是将命运交给了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人才,赛中看,在海尔,是每个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就是海尔的用人之道,也是它迈向成功、腾飞的主要原因。


相关内容

  • 海尔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剖析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阅读次数:21408 海尔--中国家电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不仅在中国,甚至世界,海尔的名字都是家喻户晓.学习GE,冲进世界500强,海尔提出的这些口号曾经令中国企业界为之震动.而正如众人所知,作为第一家登上哈佛商学院讲堂的中国企业,海尔集团已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经营成功的 ...

  • 企业竞争上岗制度
  • 一、前言   xx同志在xx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通过竞争上岗、考评审核、优胜劣汰,是企业人才选拔的成功机制,使 ...

  • "海尔"的扩张之路
  • 市场营销成功案例 --"海尔"的扩张之路 一.扩张的基础 资本是船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资本是船".海尔起初没有船,1984年时它只不过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海尔现在已经拥有一支阵容壮观的"联合舰队".到1997年,它已是一个拥有 ...

  • 张瑞敏的故事
  • 张瑞敏的故事 2015-06-12 09:13阅读:50 张瑞敏的故事 张瑞敏,中国海尔电器集团老总.1449年生,山东莱州人.他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拨乱返正的设计师,成功运作的排头兵.官方说他是海尔之父,其实他堪称中国企业管理之父.他的"骨干职工人人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管理体制,为中国国有 ...

  • 海尔管理理念
  • 一."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二.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 ...

  • 海尔公司调查与研究
  • 海尔公司调查与研究 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 ...

  • 海尔的并购
  • 海尔的并购 一.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些?海尔选择兼并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企业兼并的动机有:(1)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就是达到2+2大于4的效果.兼并后企业的总体效应要大于两个独立企业的效应之和.通过兼并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保持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又可以节约管 ...

  • 海尔课程培训
  • 海尔课程培训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经过20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原国家经贸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海尔经验"以来,每年约有几十万人到海尔集团参观.海尔的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营销创新等成为国内众多企业的学习对象.然而,海尔经验的核心 ...

  • 论华为的崛起与海尔的衰落
  • 论华为的崛起与海尔的衰落 华为和海尔,是两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企业.华为和海尔2004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400亿和1016亿,到了2013年,华为达到2400亿而海尔只有1800亿,利润分别是286亿和108亿,海尔的发展速度.盈利能力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华为.仅仅十年时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