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及主我要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http://www.zwkao.com 2008年11月04日 10:04 中文考研网

教材: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 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著)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备注:开书单总是个麻烦的事。每个书单出来以后总会有人说:为什么没有这本,为什么没有那本,某书不在,何言书单。我这份简单的书单与其自诩在本专业学识精深,不如讲是没羞没臊地公然露怯。既然是露怯,那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些书是我个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受益颇深的著作,它们带着我一步步入门,一步步了解当代文学这个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它的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等。这里为了大家查找方便,用的是著者加书名的简单罗列,而非我的阅读顺序,可能后者对于大家理解我这份书单更有帮助。另外像什么《文学思潮史》(朱寨)《新诗史》(洪子诚等)《散文史》(佘树森等),读也读过,基本上只是对史实有个了解而已,无论是体例上还是文学史写作的观念上,都没有什么打动或震撼我的地方,就当工具书看好了。

这些书目中,重点推荐洪子诚、李杨、陈晓明三位老师的著作,洪子诚老师不用说了,既然“当代文学(教育)之父”的名号都有人说,我再怎么称颂也都不过是低劣的复制。陈晓明和李杨两位老师作为我的前任和现任导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尽的,而这五本书是他们的典范性著作,无论是从写作的深度还是探讨问题的角度来说,都给人以学力深厚并耳目一新之感。戴锦华老师的学问当然没的说,她的书写得也是异常严谨扎实、富有学理气息,她和张颐武老师同做文化研究,对比起来看,会非常有意思。韩老师和曹老师的著作个人气息极强,姑且将他们的论述本身放在一边不予评判,至少从他们的行文之中就能够看到他们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就学人写作而言,这一点非常难得。邵燕君老师的著作对于理解当下文坛的生产方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陈顺馨的书算是弥补当代文学研究中女性主义一支的空白。除了北大的老师以外,陈思和的“整体观”也是一种路数,当时给我启发非常大,打破了很多定形的观念和枷锁,也许这些结论都有问题,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再思考的契机。而王晓明的伟大编辑能力让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贺桂梅与旷新年老师的著作是由其他同学建议补充的。

不得不指出的是,本人当初阅读这些书的初衷是准备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考试,虽然最后走了保送的这条路,但这一初衷必然影响了这份书单的视野和轻重取舍。其他大学很多老师的书目,比如汪晖老

师的书,现在还没有涉猎到,想来十分惭愧,自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在给北大研究生丢人抹黑,这里检讨一下,希望还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迎头赶上。另外西方理论的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当然帮助也很大,但有那么多专门搞理论的同学前辈在,自己不敢造次,因此只在书单的最后略提几句。说来说去,自己看的理论书也不算少,但真正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是福柯,一个是柄谷行人。前者的著作我看过的有《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古典时代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性经验史》,它不但影响了我的问题意识,更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态度,而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与其在某些地方有不谋而合之处,我这个学期才读到这本书,几乎手不释卷,而且读后马上又看了一遍,真的与我心有戚戚焉。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写得也无比精彩,可以把那样多的繁复的文学理论举重若轻地叙述出来并加以评判,暂且不管伊格尔顿立场如何,这份功力本身就足以令人钦佩。另外,《想象的共同体》能够成为一个学界热点,不是没有理由的。或许某日我会专门为文学理论以及西方文学理论课程再列一个书单,不过虽然当代文学与理论著作关联甚密,毕竟本人对于人家的学术前沿以及学科背景与发展了解有限,因此难免疏漏,到时候当再请达人不吝赐教。

再次声明:这份书单很不全面,个人性很强,为避免贻害后人,欢迎大家与我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彼此交换书单,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至少对我而言当是非常之幸事。

另根据读者反馈,补充几本当代文学史参考书目(其实这些书从我当初列的那些书的参考文献里都能找到,我一向觉得,参考书太多了,也就没人一本本看了……):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http://www.zwkao.com 2008年11月04日 10:04 中文考研网

教材: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 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著)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备注:开书单总是个麻烦的事。每个书单出来以后总会有人说:为什么没有这本,为什么没有那本,某书不在,何言书单。我这份简单的书单与其自诩在本专业学识精深,不如讲是没羞没臊地公然露怯。既然是露怯,那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些书是我个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受益颇深的著作,它们带着我一步步入门,一步步了解当代文学这个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它的背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等。这里为了大家查找方便,用的是著者加书名的简单罗列,而非我的阅读顺序,可能后者对于大家理解我这份书单更有帮助。另外像什么《文学思潮史》(朱寨)《新诗史》(洪子诚等)《散文史》(佘树森等),读也读过,基本上只是对史实有个了解而已,无论是体例上还是文学史写作的观念上,都没有什么打动或震撼我的地方,就当工具书看好了。

这些书目中,重点推荐洪子诚、李杨、陈晓明三位老师的著作,洪子诚老师不用说了,既然“当代文学(教育)之父”的名号都有人说,我再怎么称颂也都不过是低劣的复制。陈晓明和李杨两位老师作为我的前任和现任导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不是三言两语说得尽的,而这五本书是他们的典范性著作,无论是从写作的深度还是探讨问题的角度来说,都给人以学力深厚并耳目一新之感。戴锦华老师的学问当然没的说,她的书写得也是异常严谨扎实、富有学理气息,她和张颐武老师同做文化研究,对比起来看,会非常有意思。韩老师和曹老师的著作个人气息极强,姑且将他们的论述本身放在一边不予评判,至少从他们的行文之中就能够看到他们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就学人写作而言,这一点非常难得。邵燕君老师的著作对于理解当下文坛的生产方式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陈顺馨的书算是弥补当代文学研究中女性主义一支的空白。除了北大的老师以外,陈思和的“整体观”也是一种路数,当时给我启发非常大,打破了很多定形的观念和枷锁,也许这些结论都有问题,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再思考的契机。而王晓明的伟大编辑能力让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贺桂梅与旷新年老师的著作是由其他同学建议补充的。

不得不指出的是,本人当初阅读这些书的初衷是准备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考试,虽然最后走了保送的这条路,但这一初衷必然影响了这份书单的视野和轻重取舍。其他大学很多老师的书目,比如汪晖老

师的书,现在还没有涉猎到,想来十分惭愧,自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在给北大研究生丢人抹黑,这里检讨一下,希望还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迎头赶上。另外西方理论的著作对于当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当然帮助也很大,但有那么多专门搞理论的同学前辈在,自己不敢造次,因此只在书单的最后略提几句。说来说去,自己看的理论书也不算少,但真正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是福柯,一个是柄谷行人。前者的著作我看过的有《规训与惩罚》《知识考古学》《古典时代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性经验史》,它不但影响了我的问题意识,更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态度,而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与其在某些地方有不谋而合之处,我这个学期才读到这本书,几乎手不释卷,而且读后马上又看了一遍,真的与我心有戚戚焉。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写得也无比精彩,可以把那样多的繁复的文学理论举重若轻地叙述出来并加以评判,暂且不管伊格尔顿立场如何,这份功力本身就足以令人钦佩。另外,《想象的共同体》能够成为一个学界热点,不是没有理由的。或许某日我会专门为文学理论以及西方文学理论课程再列一个书单,不过虽然当代文学与理论著作关联甚密,毕竟本人对于人家的学术前沿以及学科背景与发展了解有限,因此难免疏漏,到时候当再请达人不吝赐教。

再次声明:这份书单很不全面,个人性很强,为避免贻害后人,欢迎大家与我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彼此交换书单,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至少对我而言当是非常之幸事。

另根据读者反馈,补充几本当代文学史参考书目(其实这些书从我当初列的那些书的参考文献里都能找到,我一向觉得,参考书太多了,也就没人一本本看了……):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相关内容

  • 北大中文系考研必备书目
  • 北大中文系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科目出题范围): 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修辞.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包括:音韵.训诂.古代语法.古文字: 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包括:基本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史: 比 ...

  • 燕园枝枝叶叶
  • 陈老萌 长夏多暇,清荫下听蝉之时,闲忆往事,记起早年负笈燕园的时光.燕园如一株大树,繁茂扶疏,我这里写下的,只是自己当时所见所遇的枝枝叶叶. 图书馆 久闻北大图书馆盛名,李大钊是最有名的馆长.办完入学手续,等不得正式上课,便带着崭新的借书证,匆匆找到未名湖边的大馆(第一馆).大馆是原先燕京大学的老楼 ...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关于我的复习计划目前暂时是这样的: 关于专业课方面,我认为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仔细,不要追求太快,要注重效果.应该一门一门展开,但也要安排时间,一本书一般说来20天也就够了,首先要用五天统一遍,然后用十天系统学习,最后五天巩固.这样经 ...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最低限度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难度,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就业,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学费,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五.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 ...

  • [转载]关于古典文献学考研的参考书目
  • , 转载]关于古典文献学考研的参考书目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 ...

  • 铭记师恩博览勤学
  • 铭记师恩 博览勤学 仲林(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在2002年"华英奖学金"继续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我2000年毕业于常州市第二中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2001年起,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经济学双学位的学习. 在北大三年了,我不敢说我了 ...

  • 优秀团员申请材料(参考版)
  • 尊敬的领导: 我,xx,系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xx级学生,现任泉城学院中文系主席,泉城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沁芳文学社社长,泉城学院《学院快讯》编辑之一。 在本次评优活动中,我申请校优秀团员。从一开始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来勉励自己,我一直深信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是 ...

  • 文学的自我评价
  • 作家自我评价 文学的优雅让人沉醉,让人流连浸润在中国古代的书香中,看着文字,我看到了残酷的 战场,我看到了磅礴的大河,我经常在文字中忘记自己.文字,它时常感动着我,它的气质, 它的味道,是我一一生最求的梦想.对于它的痴爱,让我在文字中寻找自我.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范文 范文1. 四年的大学生活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