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嘎丽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寻访嘎丽娅

作者:赵英斌

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07期

引言

一个时期、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意义上的镌刻历史记忆中的英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是他们胸怀民族,胸怀家国,心怀大众,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之献身的人。这是历史与时代不断阐释和感召人们提升的共识。

1945年8月10日,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和漫长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刻,在中国东北边陲小镇绥芬河打响了一场由苏联红军组织进攻的历时三天三夜的打击日本关东军的战斗。此役异常惨烈,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的最后一役。

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经消逝,当年苏联红军“喀秋莎”的密集炮声在绥芬河上空的炸响成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时代怎样折戟沉浮,历史这位沧桑老人的本真面目永远不会改变。它既承载着过去,昭示未来;又会娓娓道来,让历史在人们的心中得以复活,复活可译为重生,重生意味着重新获得生命。一个人有活泼的生命,一段历史也有顽强的生命。时序自20世纪的1945年开始向后排列组合,至今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历经70年。70年中,人们没有忘记那场残酷的绥芬河战役,没有忘记国家、民族及每个人的悲惨遭遇,更没有忘记一位年仅17岁的中俄混血少女3次赴盘踞在天长山的日本关东军地下要塞劝降而惨遭杀害的嘎丽娅的凄美故事。

追寻历史,就是对历史的尊重。挖掘历史,就是沿着历史的脉络、根须、枝杈去还原历史的本真,使历史在过往沉钩中清晰浮现出来,让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重现光芒。郁达夫曾在《怀鲁迅》一文中说:“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知崇拜的民族,是一个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今天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节点上,怀念和回忆寻访70年前曾以青春求和平的“和平天使”嘎丽娅,旨在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面纱。那么,当年正处青春少女期的嘎丽娅到底怎么深入日军要塞劝降?怎样为拯救一座城市而献身的?这段战后似乎被遗忘的历史真实原貌及后人寻找嘎丽娅、呼唤嘎丽娅的曲折经历值得记取。嘎丽娅是我们远离二战70年后找回的一位英雄,她的回归透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座城市的悲惨命运和历史记忆。

今天,随着时代的呼唤,埋藏在人们心中的嘎丽娅终于复活了,真正得到了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尘封档案:不尽的诉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寻访嘎丽娅

作者:赵英斌

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07期

引言

一个时期、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意义上的镌刻历史记忆中的英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是他们胸怀民族,胸怀家国,心怀大众,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之献身的人。这是历史与时代不断阐释和感召人们提升的共识。

1945年8月10日,人类历史上空前残酷和漫长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辉煌胜利的一刻,在中国东北边陲小镇绥芬河打响了一场由苏联红军组织进攻的历时三天三夜的打击日本关东军的战斗。此役异常惨烈,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的最后一役。

昔日的战火硝烟已经消逝,当年苏联红军“喀秋莎”的密集炮声在绥芬河上空的炸响成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历史就是历史,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时代怎样折戟沉浮,历史这位沧桑老人的本真面目永远不会改变。它既承载着过去,昭示未来;又会娓娓道来,让历史在人们的心中得以复活,复活可译为重生,重生意味着重新获得生命。一个人有活泼的生命,一段历史也有顽强的生命。时序自20世纪的1945年开始向后排列组合,至今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历经70年。70年中,人们没有忘记那场残酷的绥芬河战役,没有忘记国家、民族及每个人的悲惨遭遇,更没有忘记一位年仅17岁的中俄混血少女3次赴盘踞在天长山的日本关东军地下要塞劝降而惨遭杀害的嘎丽娅的凄美故事。

追寻历史,就是对历史的尊重。挖掘历史,就是沿着历史的脉络、根须、枝杈去还原历史的本真,使历史在过往沉钩中清晰浮现出来,让历史中的英雄人物重现光芒。郁达夫曾在《怀鲁迅》一文中说:“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不知崇拜的民族,是一个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今天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节点上,怀念和回忆寻访70年前曾以青春求和平的“和平天使”嘎丽娅,旨在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面纱。那么,当年正处青春少女期的嘎丽娅到底怎么深入日军要塞劝降?怎样为拯救一座城市而献身的?这段战后似乎被遗忘的历史真实原貌及后人寻找嘎丽娅、呼唤嘎丽娅的曲折经历值得记取。嘎丽娅是我们远离二战70年后找回的一位英雄,她的回归透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座城市的悲惨命运和历史记忆。

今天,随着时代的呼唤,埋藏在人们心中的嘎丽娅终于复活了,真正得到了凤凰涅槃式的重生。

尘封档案:不尽的诉说


相关内容

  • 抗战胜利70年晚会中红纱巾故事的由来(百度搜索)
  • 1945年8月12日,就是抗战胜利前夕了,17岁的嘎丽娅为解救天长山日军要塞中的一百多名中国百姓,与苏联红军军官菲多尔琴科来到要塞前,嘎丽娅孤身进入劝降了,从此一直未回.战争结束后,人们在山岗上只找到了一条红纱巾,这是嘎丽娅上山前,她母亲为她亲手围上的. [详细介绍] 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 ...

  • 佟丽娅:和陈思诚每天一定要说我爱你
  • 图1/11 佟丽娅身材干瘦 初见佟丽娅,所有的媒体记者都惊呼"太瘦了",不过这正好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唯一"标准,"纤便轻细,举止翩然"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图2/11 佟丽娅(左)此前暴瘦,腿部走形 海峡都市报8月10日报道 初见佟丽娅, ...

  • [柔弱的人契诃夫]阅读答案
  •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q ...

  • 普希金之死 捍卫妻子名誉决斗而死
  • > 普希金之死 捍卫妻子名誉决斗而死 普希金之死 捍卫妻子名誉决斗而死 山南慕北 2015-08-19275 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被誉为"俄国小说之父",被普遍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早逝让俄国进步文人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

  • 俄国诗歌的太阳
  • 俄国诗歌的太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在俄国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他被沙皇流放,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仍没有 ...

  • 普希金的"阴谋与爱情"
  • 2011年10月16日 11:10:39 来源: 辽沈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1837年1月27日,严寒笼罩圣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这座伟大的城市在朔风中瑟瑟发抖.通往市郊的路上,一辆雪橇疾驰而来,车上一位贵族男子如雕像般一动不动,他面庞英俊 ...

  • 如何挑选钻石知识大全
  • 如何挑选钻石知识大全 如何挑选钻石知识一: 钻石颜色 钻石的颜色分级 : D级:完全无色.极其稀有 .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属于高品质钻石. G -H 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 ...

  • 了解美国历史与现状的理想读本
  • 犹在镜中我想恋爱,想被人爱,想被人需要.我想有自己的孩子--然而我知道,我不想只是找个男人嫁了,然后为他操持家务,成为他孩子的母亲,而自己什么也不是.我想为自己的人生做点儿什么--有自己的嗜好,获得成功和名望. 关于本套书 这些列传的传主皆一时俊彦,堪称国士.其人生跌宕起伏.壮怀激烈,折射出美利坚历 ...

  • 夫妻同心"灌醉"王宝强
  • 前一段时间在陈思诚"出轨"新闻事件中,佟丽娅坚定不移地站在夫婿一边,"发声"力挺,显示出夫妻"团结一心"之深情,最近陈思诚佟丽娅又分别拍摄新剧,难得相聚,日前在一次饭局中他们再显夫妻同心之"威力". 当天晚上,风行摄影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