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得意不相负

这是我从老家老人那儿听到的故事。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是否是真事,无从考究,但我想,做那样的女子,说不清是聪明还是无奈哪个更多一些?

  女人嫁给了她的夫,媒妁之言,没有幸福欣喜,但也没有不甘不愿。

  她家世不错,性格恬静,通情达理,虽不足倾城,但对于婚姻还是有不少选择。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儿,自然是宠爱倍加,临到嫁人,父母也不忘托媒婆再三筛选。终在同城选了夫家。对方是书香门第,也是大户人家,算是门当户对。

  过门时,母亲再三提醒,嫁过去,成了别人家的人,就要一心一意地待夫君,孝公婆,只要待人好,夫家总有天会看见你的好。

  嫁过去才知道,虽是名门望族,但也衰败得所剩无几,徒留了空名。会选上她,也不过是看上了她娘家的富贵。夫家想借这位新妇,重振家望。她不在乎,娘说的,嫁了就是他家的人,自家人这些就是本分。

  洞房花烛,她见到了自己的夫,那样风流倜傥,英俊挺拔。他没有甜言蜜语,只是冷眼相视,她没有哭天抢地,只是寂寞孤独。

  她开始过她的生活,用他的妻子的身份过生活。每天,第一件是就是向枕边的他请安问好,如果他在枕边的话。起身后,为他端茶递衣,在去向公婆交代自己一天的安排。还好公婆是明理的人,对于她在外为生意奔波,也是感激再三。他们把她当自家的女儿,常为她教训自己的儿子。她总是劝二老不要动气。她对自己说,这没什么,她的夫只是不爱她,没什么错,她还是他的妻,就改做妻该做的。

  日子过着,没有改变。她想自己可以等。

  她的夫从来不正眼看她。在他眼里,她只是商贾之女,满是铜臭,粗俗不堪,怎么配得上自己的五斗才学,满身文采,就连自己流连的青楼里的花娘也比她有情趣。

  “满口眼钱,俗不可耐”,这是她亲耳听到的。他和他的朋友这么评价自己的妻。

  她不言,淡笑。当她的嫁妆将顾家拯救出败落的命运,当她的经商之道使顾家再次成为鼎盛家时,他好像没有抱怨什么。文人骨子里的清高,看不起那股铜臭,也不想想,若不是她为他挣来这铜臭,那些文人骚客有多久没有登他家的大门,多久没喊他一起去烟花之地追寻诗情画意。

  她不在乎她的夫在旁人面前给她难堪,不在乎自己的心意被打在地上,踩在脚下。对内,她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善待小姑,对外,她一介女流,出门言商,面对风言风语,从不抱怨,一心想撑起这个家。她知道别人当她傻,但她也只有这么傻,因为他是爹娘为她选的“良人”。

  一天,他醉了,被花娘送回。

  她看得那花娘转身离开时嘴角的讪笑。

  终于忍不住了,可悲,自己竟沦落到被妓女嘲笑的地步。

  “我要如何,你才能正眼看我,把我当成你的妻?”只有在醉了的他面前,她不用那么忍让知理。

  也许那夜她的夫没有醉,他听见了她的委屈,知道她在等,等他回头看见她的付出。

  从第二天起,他待她如妻,陪她月下赏花,艳阳酌酒,和琴而歌;她出门言商,他相伴左右;戏楼里有新戏文,他带她坐在最显眼的地方,堵住整个宁城人的嘴;招呼他的朋友喊声“嫂夫人”,她也乐意让他那些朋友知道商贾自女也会琴棋书画,虽不精,但也不掉他的价。他陪她回娘家。那是自成亲后的第一次两人一起。他表现出书香门第的优雅,进退有度,连对他不满的父母也开始对女儿今后的生活有所期待。

  终于,出头了。她以为自此,她可以开始她的幸福。不求爱上她,只要善待,不用付出对等,只要有所回应。

  “纳妾?”

  “你没听错,我要纳妾。”

  他优雅和俊美的脸上,剑眉紧锁,面有怒色,脸也不见往日的温柔亲近。

  她无法相信自己的幸福竟如此短暂。她的夫君,只给了一句话,如同一巴掌,打在她的自尊上,碎成一地的辜负。无言,笑自己所托非人。

  “我保证,她进门后,我仍会善待你,绝不会让你受一丝委屈……”

  善待,委屈,那些她自个都不敢提的字,他却脱口而出,轻而易举地掀开她假装无事的毒疮。

  “姐姐,我……”

  她抬头,看见的是张妩媚出色的脸。样貌,身段,就连那声音,无不透出诱惑。这么的女子,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是那么登对。那女子十分眼熟,对方微扬的嘴角,终于让她记起,那夜,送他回来的花娘。

  那一刻,她终于懂了,他不是临时起义,准备好久了吧。挑在在公婆出门的时候,认定了她无靠山可依,也就好摆布吗?他对她的好,原来只是事先铺好的台阶,为她执笔铺纸,和她画眉啮臂,只是做戏,全是为那个她,何时,他会为自己这么费心。

  看看半月前刚修好的池子,他说,喜欢看那些鱼儿总随他四处游走。那上月才移来的假山,山水清雅,亭台楼榭,文人的附庸风雅,说穿了也只是只求假相,无脉的山,无源的水,只不过是人力的造作。可自己更傻,原来自己嫁做人妇的两年,只是在为她人做嫁衣裳。

  “别装聋作哑……”

  她冷眼看着那个她,跪在面前,哭着求情,脂残粉乱,却不减风情。

  他,大为心疼,忍不住上前扶她,那般郎情妾意,真是羡煞旁人,尤其,那个郎还是从未真心相待的丈夫。

  “若我不答应呢?”她静静的问。

  “停妻再娶。”全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怕被休离的,走投无路,她会是会答应的,他想。

  她没有回答,转身离开。

  他以为她怕了,服了,认命了。

  他扶起那个花娘,“我们下月成亲。”

  她又折回来了,递来一张纸,“从我嫁到你家,衣食住行,我从未让你顾大少爷亲自动过手,今日,我连休书都为你代笔写好,我是商贾之女,文采自是入不了夫君的眼,望夫见谅,还好,这休书只是我自个收着的。”

  ……无子……悍妒……休离……从此婚嫁各不相干……

  他不信,以为会怕,最后,怕的是自己,是自己怕到连张纸都不敢接。

  那一刻,她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只是看他,看到他畏惧地转头回避。

  原配向他讨要休书,就算他不愿,但大丈夫的自尊也逼他签好了名字。

  ……此次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你的东西?”他开口,是想留她,还是怕她带走由她带来的财富。

  好笑,市侩,铜臭,不是他用来嫌弃她的理由吗,最后还是他最牵挂的。

  “顾家少爷,奴家在此祝你和新夫人,白头到老。”

  她迈着她的步子,走出他的人生。

  当年,她,八抬大轿,三媒六聘,风风光光进了顾家,今天,她,只带着一张讨来的休书,外带一身骄傲,冷冷清清的走出顾家。

  全宁城,把她当笑话,她知道。

  回到娘家,知道逃不过长辈的训斥,邻居的奚落,她有料到。一拨又一拨,连上前来搭救的爹娘都受到指责。

  “姐姐,你为什么不忍忍,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你又何苦不低头呢?”同族的姐妹问。

  “我不爱他,三妻四妾,自是随他,我只是……”

  真的不恨,从来没爱过,只是气,他可以不爱,可以辜负,但不可以欺骗。自己从来就骄傲,聪明如此,却还被他的虚情假意骗到心甘情愿,更恨自己看不透。

  “孩子,为娘的懂你,所以不劝你。你还有娘家,娘在这。”

  “娘,天下的女子,为何是我,这般歹命吗?”

  “是爹娘的错,千挑万选,把你送进了狼窝。”

  “孩子,听爹的话,好好过日子,爹娘还是你的爹娘。”

  那刻,她终于把成亲两年来的泪流出来,爹娘懂她。

  不久,她听到他迎娶那个花娘的消息。

  家人朋友都想安慰她。她反到不解,当时会痛,只因为他还是她的夫,现在,休书一写,两人再无纠葛。一个外人成亲,与她何干。

  渐渐,她回到没有遇见他时的日子,原以为自己在也不用见他的,谁知道,她怀了身孕。

  她知道这天下是没有秘密的。

  “我把嫁妆,还有这两年多的积蓄都留在顾家,还有我为顾家开的生意,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够顾家再挺些年了。若你以后的生意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来找我。当然,前提是你还愿意碰那些庸俗之物。”

  “为何……”

  “为了我的孩子,只要你不跟我抢这个孩子。”

  签字,画押,孩子归她。

  她以为自己可以忍住的,可临走时,她还是问了,“我有如此遭人厌恶吗,纵使我是商贾之女,在你眼里,真的比青楼妓女还低贱?”

  “不,不是,是我对不住你,只是,我……我堂堂顾家子孙,满腹诗书,自认高人一等,可还要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换个……”

  终于,她明白了,原来不是她不好,不是她有错,她……只是不走运罢了。

  他曾有机会拒绝的,是他放不下娶她所带来的利益!原来在他自命清高之下,也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她从那刻才知道,自己家的夫不仅负情,还自欺,庆幸自己脱身早。

  “我欠你的……”

  “孩子归我,你不在欠我什么。”

  她回到娘家,父亲把家交给她。因为她对她爹娘说,今生就嫁这一次,够了。她把余生给这个家和腹中的孩子。那年,她十九,未满。

  一个因悍妒被休掉的女人,肚子里还怀着前夫的孩子,在外做生意,多少双眼看着,多少张嘴等着,只要是一个捕风捉影,全宁城的唾沫也能把她娘俩儿淹死。可她做得天衣无缝,落不下半个口舌给好事之人。

  她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她母代夫职,为孩子取名,晰,从母姓,晁唽。因为她是被夫家休离的女人,族里的大家长不许她和孩子的名字入族谱。她哭了第二次。她知道自己是被休了的女人,让家族蒙羞,可孩子是无辜的。旁人是不会明白她的苦。若是求来的慈悲,她是不会要的。她自认自己欠孩子,所以加倍为孩子挣家产。她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孩子,教他自重自爱。她是聪明的,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她让她的娘家成了宁城首富,她用她孩子的名字办学堂,开作坊。晁晰,成了宁城最有功德的名字,虽然孩子只有四岁。

  在同一个城里经商,总是有遇见的时候。

  她从不回避他,自认从未亏欠他任何。反是他,每当看到她带着孩子,总是想到当年她的温柔,自己负她太深。

  一次,在个商会上,她和他狭路相逢了。

  旁人假装不在意,可都竖起耳朵,眯起眼睛,等看好戏。好戏,无外呼,她给他一巴掌,大骂“负心汉”,他给她一巴掌,“悍妻妒妇”。

  但众人失望了。

  她微笑,“安好”。

  “还好。”

  错身相过,再无交谈。

  只有他知道,这就“安好”是他给她的毒瘤之一。当年,她总是比他先起,为他准备一切,然后等在床前,等他睁开眼,问声,“相公,昨夜可睡的安好?”可那时的他却只是回应一个嫌弃的眼神。再也听不到了,自己造的孽。

  宁城里,嚼是非的人太多。孩子开始知道自己还有爹。

  孩子问外婆,爹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要自己。外婆只是哭,说不许提爹,娘会伤心的。

  孩子懂事,怕惹娘不快,就偷偷见“爹”。

  他也想见自己骨肉。可自己有何面目去见孩子,是自己把和孩子的牵绊硬生生地化成真金白银卖给她了。还记得当时她的微笑,“自此,你和我的孩子再无瓜葛,你不可以未经我同意和孩子自行相认。”签字,画押,就像他在休书上签字,毁不了。

  孩子知道他的爹有两个老婆,三个还孩子,最大儿子比自己同龄。

  在娘开办的学堂里,晁家孩子是老师的宠儿。而爹的另一个儿子总是被欺负。他想,如果帮那个孩子,也算是在对爹尽孝吧。因为那个孩子,他们两父子见面了。假装不知道对方是谁,同演一方戏给宁成的人看。

  她做她的生意,养她自己的儿子,知道有些事不点破也就不是最坏。

  直到孩子七岁,他突染重病,托人来信,求见她娘俩儿。

  孩子看着娘,她只是温柔地扶着他的发,“演不下去了。你,我,他。”

  一见,平静的表象,破了。

  “你去见他吧,堂堂正正地去见,我们没有欠他什么。

  那声“爹”,竟奇迹般地挽回了他的病势。愈后,他性情大变,不复以往的自命不凡,开始学会谦卑待人。

  他看着自小住的院子,都是她当年的样子。池子里的鱼,早被淘气的孩子捞去当玩具,亭子四周的假山也因雨打日晒的,早不复当年的高度。人真的到失去,才会珍惜。她不在了,才念她的好。对儿子说,好好孝敬你娘,我欠她的和你的,怕是……

  “娘,爹他……”

  “你可以去见他,他是你爹,但不要求我去见他,他只是你爹。”

  七八岁的孩子也明白,外表温柔的娘亲,心是比谁都狠。

  偷偷地叫孩子带东西给她,深怕她知道是他送的,会不要。她病了,他第一个去求药,腊月寒冬的也敢去山上的庙里求愿;只要是她有意的生意,他绝对不插手并且暗中相助;戏园子里上新戏了,他托三拜似地弄来票子……

  他对她的情意,又把她推到了是非的风口浪尖。她是不怕别人传她口舌,但她还是无法容忍自己因为同个人被耻笑第二次。

  “孩子,转告他,不用再费心。我假装不知道,接受他的东西,只是讨你欢心,可现在,他惹到我不开心。我心淡漠了,他才殷勤,大可不必。”

  听完孩子都转告,他呆呆地看着天。笑自己怎么看不懂,她就是那样的女子,举棋不毁,绝无后路。自己的前半生是个大笑话,饱读诗书,自命清高,还不是抵不住娶妻带来的利益诱惑,出卖婚姻,卖了自己,更误了她的人生;对文人来说,为了个虚情假意的花娘,逼走自己的发妻,到头来,是花娘卷款出逃;父母仙逝,两老念着不是他们养育的自己,而是被自己休离的前妻……

  写满了错误的人生,唯一对的,却被自己当成了错,悔,追不回。

  她和他成了宁成最富有的商人。她是拜她有个好头脑,他则拜他儿子有个念情份的娘。

  他六十大寿,门庭若市。他穿着大红的喜服站在门前,牵挂了几十年的人还是没来。他看着身后的人群,他们欢欢喜喜地为他祝寿,酒足饭饱,也就退座离席。最后空留他一个人面对冷冷清清。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伴……”他自言自语。

  “爹,这是娘要我转交的礼物。”

  漂亮的锦盒里是对卮。这对酒杯,年代久远,也许已是无数夫妻的定情之物,洞房花烛,举卮相敬,说好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最后,情不复在,空留这对酒杯。杯子就只是杯子,托不起愿望。

  儿子看见老父举起一卮向另一卮敬酒的落寞,“爹,娘……”

  儿子知道,那对古杯是爹当年对娘下的娉礼,还上了。

  她也不复当年的魄力,每天也只是品茶赏花,怡享天伦。她的一世,除了婚姻,毫无遗憾。她是这个小城了最受尊敬的女人,比男人不差分毫,振兴家族,让自己儿子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坐在族谱最高的位置——族长,让看不起他们孤儿寡母的人自打嘴巴。

  风烛残年,是人就逃不了。

  她拉着儿子的手,“娘好强,从不求人。但娘现在求你一件事。”

  “儿不敢,娘吩咐吧。”

  “不要他上我的坟,我不许。”

  “娘……”

  当他知道她仙逝的时候,她已经下葬了。

  他跌跌撞撞,失魂落魄地到了坟前。

  “爹,您别……求你别过去。”

  “这么……”

  “娘说,她,她不许……你上她的……她的坟,连点支香……也不成。”儿子说完,转头不看老父脸上的难以置信。

  “她,她还是恨我的,是我亏对她,是我错……”

  他发疯地想冲过人墙。

  都是少年壮汉,却都不忍对这满头白发的老人下重手。

  “你好恨的心,我欠你的,我要还,你不要。我这辈子欠你的这辈子还,下辈子,我先去找你,让你欠我的,就当还你,可好?”

  他趁旁人分神,冲到碑前,用头猛撞那个写着她没有冠夫姓的名字,鲜血,流在石碑上。

  “爹,别……”

  他听不见,只求现在随她去,“我的命给你,这血,流在碑上,渗进坟里,混着你的血肉,咱们一起去投胎,做不成老来伴,我也要死同穴。”

  “爹,别,……没意义的,……娘不想……见你……娘不在这……”儿子看到半疯的爹,也只好据实一报。

  “……”

  “这是个空坟,是娘说的,知道你会不甘心,所以,用座空坟……”

  “你娘……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什么……都……”

  “爹,起来吧,娘不想你来,你就随她的意思吧。”

  “她是想人让我一个人,永远一个人,她不要我陪,不要……”

  “爹,我们回去吧。”

  “她葬在……”老人抓着儿子的衣服,让儿子扶

  “我不知道,娘没告诉我。”

  “我不信,你是他唯一的儿子……她……”

  “只有我知道,爷爷。”稚声打断他们。

  “奶奶告诉我了,就告诉我一个人。”那个五六岁的女孩。

  “孙女,奶奶……”

  娘知道儿子孝,不忍为难他,就告诉了她的孙女。

  “奶奶说,她睡的地方就我知道,谁都不许告诉。”孩子得意地的笑。

  他从孩子那里收到她给他的两样东西——婚书,绝笔。

  婚书,当年他满腹才学,出口成章,却只肯用寥寥数笔,写对她的承诺,可就是这几笔还没做到。等到她伤心退场,他才后悔当初。

  信:

  我恨你,你可以不爱,可以辜负,但不可以欺骗。自己从来就骄傲,聪明如此,却还被你的虚情假意骗到心甘情愿,我更恨自己看不透。我以为就此忘了。你对我的伤害就到我拿到休书为止。可因为我自求被休离,却害得我连名字都不可以留在族谱里,百年之后,我的亲生儿子也不可以为我上坟。

  终了,你就是我的孽债一场。这辈子,你欠我的,你是还不上了,下辈子,如果我们遇见,不要招惹我,就算还我了。

  晁家,顾家,在宁城,浮浮沉沉,纠葛不断。纵使是百年望族,可还是抵不过历史。一场文革,族坟,牌坊,祠堂,都只是残垣断壁。子孙逃的,躲的,直到几年前,在四处的后代都回到宁城相聚。大家商量要去族坟拜祭祖先。可没有人可以记地那是在哪里。

  “我这里有一个地图。”

  是个册子,写着奇怪的家规,而且注明,只可以由族长和家族里的长女保管。

  一、晁家女儿有与男儿同等权利和机会,晁家女儿还可出门求学,行商。

  二、晁家女儿出嫁,但凡对方真心相待,人品正直善良,其父母不可以门户不对为由加以阻挡。

  三、晁家女儿嫁入夫家,若自认对方不可许终身,可自行求去。父母不可以“有辱家门”为由,将其拒收门外。

  四、晁家女儿不可与同城顾家男儿结缘,若灵顽不灵,自嫁入之日至被休离之时,不可会晁家,期间,娘家不可提供任何帮助。

  然后,是是一张地图,标着一座孤坟,在旁边写着一首诗。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哪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自此,我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老家,孩子背的第一句李白诗不是“床前明月光”。

这是我从老家老人那儿听到的故事。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是否是真事,无从考究,但我想,做那样的女子,说不清是聪明还是无奈哪个更多一些?

  女人嫁给了她的夫,媒妁之言,没有幸福欣喜,但也没有不甘不愿。

  她家世不错,性格恬静,通情达理,虽不足倾城,但对于婚姻还是有不少选择。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儿,自然是宠爱倍加,临到嫁人,父母也不忘托媒婆再三筛选。终在同城选了夫家。对方是书香门第,也是大户人家,算是门当户对。

  过门时,母亲再三提醒,嫁过去,成了别人家的人,就要一心一意地待夫君,孝公婆,只要待人好,夫家总有天会看见你的好。

  嫁过去才知道,虽是名门望族,但也衰败得所剩无几,徒留了空名。会选上她,也不过是看上了她娘家的富贵。夫家想借这位新妇,重振家望。她不在乎,娘说的,嫁了就是他家的人,自家人这些就是本分。

  洞房花烛,她见到了自己的夫,那样风流倜傥,英俊挺拔。他没有甜言蜜语,只是冷眼相视,她没有哭天抢地,只是寂寞孤独。

  她开始过她的生活,用他的妻子的身份过生活。每天,第一件是就是向枕边的他请安问好,如果他在枕边的话。起身后,为他端茶递衣,在去向公婆交代自己一天的安排。还好公婆是明理的人,对于她在外为生意奔波,也是感激再三。他们把她当自家的女儿,常为她教训自己的儿子。她总是劝二老不要动气。她对自己说,这没什么,她的夫只是不爱她,没什么错,她还是他的妻,就改做妻该做的。

  日子过着,没有改变。她想自己可以等。

  她的夫从来不正眼看她。在他眼里,她只是商贾之女,满是铜臭,粗俗不堪,怎么配得上自己的五斗才学,满身文采,就连自己流连的青楼里的花娘也比她有情趣。

  “满口眼钱,俗不可耐”,这是她亲耳听到的。他和他的朋友这么评价自己的妻。

  她不言,淡笑。当她的嫁妆将顾家拯救出败落的命运,当她的经商之道使顾家再次成为鼎盛家时,他好像没有抱怨什么。文人骨子里的清高,看不起那股铜臭,也不想想,若不是她为他挣来这铜臭,那些文人骚客有多久没有登他家的大门,多久没喊他一起去烟花之地追寻诗情画意。

  她不在乎她的夫在旁人面前给她难堪,不在乎自己的心意被打在地上,踩在脚下。对内,她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善待小姑,对外,她一介女流,出门言商,面对风言风语,从不抱怨,一心想撑起这个家。她知道别人当她傻,但她也只有这么傻,因为他是爹娘为她选的“良人”。

  一天,他醉了,被花娘送回。

  她看得那花娘转身离开时嘴角的讪笑。

  终于忍不住了,可悲,自己竟沦落到被妓女嘲笑的地步。

  “我要如何,你才能正眼看我,把我当成你的妻?”只有在醉了的他面前,她不用那么忍让知理。

  也许那夜她的夫没有醉,他听见了她的委屈,知道她在等,等他回头看见她的付出。

  从第二天起,他待她如妻,陪她月下赏花,艳阳酌酒,和琴而歌;她出门言商,他相伴左右;戏楼里有新戏文,他带她坐在最显眼的地方,堵住整个宁城人的嘴;招呼他的朋友喊声“嫂夫人”,她也乐意让他那些朋友知道商贾自女也会琴棋书画,虽不精,但也不掉他的价。他陪她回娘家。那是自成亲后的第一次两人一起。他表现出书香门第的优雅,进退有度,连对他不满的父母也开始对女儿今后的生活有所期待。

  终于,出头了。她以为自此,她可以开始她的幸福。不求爱上她,只要善待,不用付出对等,只要有所回应。

  “纳妾?”

  “你没听错,我要纳妾。”

  他优雅和俊美的脸上,剑眉紧锁,面有怒色,脸也不见往日的温柔亲近。

  她无法相信自己的幸福竟如此短暂。她的夫君,只给了一句话,如同一巴掌,打在她的自尊上,碎成一地的辜负。无言,笑自己所托非人。

  “我保证,她进门后,我仍会善待你,绝不会让你受一丝委屈……”

  善待,委屈,那些她自个都不敢提的字,他却脱口而出,轻而易举地掀开她假装无事的毒疮。

  “姐姐,我……”

  她抬头,看见的是张妩媚出色的脸。样貌,身段,就连那声音,无不透出诱惑。这么的女子,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是那么登对。那女子十分眼熟,对方微扬的嘴角,终于让她记起,那夜,送他回来的花娘。

  那一刻,她终于懂了,他不是临时起义,准备好久了吧。挑在在公婆出门的时候,认定了她无靠山可依,也就好摆布吗?他对她的好,原来只是事先铺好的台阶,为她执笔铺纸,和她画眉啮臂,只是做戏,全是为那个她,何时,他会为自己这么费心。

  看看半月前刚修好的池子,他说,喜欢看那些鱼儿总随他四处游走。那上月才移来的假山,山水清雅,亭台楼榭,文人的附庸风雅,说穿了也只是只求假相,无脉的山,无源的水,只不过是人力的造作。可自己更傻,原来自己嫁做人妇的两年,只是在为她人做嫁衣裳。

  “别装聋作哑……”

  她冷眼看着那个她,跪在面前,哭着求情,脂残粉乱,却不减风情。

  他,大为心疼,忍不住上前扶她,那般郎情妾意,真是羡煞旁人,尤其,那个郎还是从未真心相待的丈夫。

  “若我不答应呢?”她静静的问。

  “停妻再娶。”全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怕被休离的,走投无路,她会是会答应的,他想。

  她没有回答,转身离开。

  他以为她怕了,服了,认命了。

  他扶起那个花娘,“我们下月成亲。”

  她又折回来了,递来一张纸,“从我嫁到你家,衣食住行,我从未让你顾大少爷亲自动过手,今日,我连休书都为你代笔写好,我是商贾之女,文采自是入不了夫君的眼,望夫见谅,还好,这休书只是我自个收着的。”

  ……无子……悍妒……休离……从此婚嫁各不相干……

  他不信,以为会怕,最后,怕的是自己,是自己怕到连张纸都不敢接。

  那一刻,她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只是看他,看到他畏惧地转头回避。

  原配向他讨要休书,就算他不愿,但大丈夫的自尊也逼他签好了名字。

  ……此次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你的东西?”他开口,是想留她,还是怕她带走由她带来的财富。

  好笑,市侩,铜臭,不是他用来嫌弃她的理由吗,最后还是他最牵挂的。

  “顾家少爷,奴家在此祝你和新夫人,白头到老。”

  她迈着她的步子,走出他的人生。

  当年,她,八抬大轿,三媒六聘,风风光光进了顾家,今天,她,只带着一张讨来的休书,外带一身骄傲,冷冷清清的走出顾家。

  全宁城,把她当笑话,她知道。

  回到娘家,知道逃不过长辈的训斥,邻居的奚落,她有料到。一拨又一拨,连上前来搭救的爹娘都受到指责。

  “姐姐,你为什么不忍忍,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你又何苦不低头呢?”同族的姐妹问。

  “我不爱他,三妻四妾,自是随他,我只是……”

  真的不恨,从来没爱过,只是气,他可以不爱,可以辜负,但不可以欺骗。自己从来就骄傲,聪明如此,却还被他的虚情假意骗到心甘情愿,更恨自己看不透。

  “孩子,为娘的懂你,所以不劝你。你还有娘家,娘在这。”

  “娘,天下的女子,为何是我,这般歹命吗?”

  “是爹娘的错,千挑万选,把你送进了狼窝。”

  “孩子,听爹的话,好好过日子,爹娘还是你的爹娘。”

  那刻,她终于把成亲两年来的泪流出来,爹娘懂她。

  不久,她听到他迎娶那个花娘的消息。

  家人朋友都想安慰她。她反到不解,当时会痛,只因为他还是她的夫,现在,休书一写,两人再无纠葛。一个外人成亲,与她何干。

  渐渐,她回到没有遇见他时的日子,原以为自己在也不用见他的,谁知道,她怀了身孕。

  她知道这天下是没有秘密的。

  “我把嫁妆,还有这两年多的积蓄都留在顾家,还有我为顾家开的生意,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够顾家再挺些年了。若你以后的生意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来找我。当然,前提是你还愿意碰那些庸俗之物。”

  “为何……”

  “为了我的孩子,只要你不跟我抢这个孩子。”

  签字,画押,孩子归她。

  她以为自己可以忍住的,可临走时,她还是问了,“我有如此遭人厌恶吗,纵使我是商贾之女,在你眼里,真的比青楼妓女还低贱?”

  “不,不是,是我对不住你,只是,我……我堂堂顾家子孙,满腹诗书,自认高人一等,可还要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换个……”

  终于,她明白了,原来不是她不好,不是她有错,她……只是不走运罢了。

  他曾有机会拒绝的,是他放不下娶她所带来的利益!原来在他自命清高之下,也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她从那刻才知道,自己家的夫不仅负情,还自欺,庆幸自己脱身早。

  “我欠你的……”

  “孩子归我,你不在欠我什么。”

  她回到娘家,父亲把家交给她。因为她对她爹娘说,今生就嫁这一次,够了。她把余生给这个家和腹中的孩子。那年,她十九,未满。

  一个因悍妒被休掉的女人,肚子里还怀着前夫的孩子,在外做生意,多少双眼看着,多少张嘴等着,只要是一个捕风捉影,全宁城的唾沫也能把她娘俩儿淹死。可她做得天衣无缝,落不下半个口舌给好事之人。

  她的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她母代夫职,为孩子取名,晰,从母姓,晁唽。因为她是被夫家休离的女人,族里的大家长不许她和孩子的名字入族谱。她哭了第二次。她知道自己是被休了的女人,让家族蒙羞,可孩子是无辜的。旁人是不会明白她的苦。若是求来的慈悲,她是不会要的。她自认自己欠孩子,所以加倍为孩子挣家产。她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孩子,教他自重自爱。她是聪明的,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她让她的娘家成了宁城首富,她用她孩子的名字办学堂,开作坊。晁晰,成了宁城最有功德的名字,虽然孩子只有四岁。

  在同一个城里经商,总是有遇见的时候。

  她从不回避他,自认从未亏欠他任何。反是他,每当看到她带着孩子,总是想到当年她的温柔,自己负她太深。

  一次,在个商会上,她和他狭路相逢了。

  旁人假装不在意,可都竖起耳朵,眯起眼睛,等看好戏。好戏,无外呼,她给他一巴掌,大骂“负心汉”,他给她一巴掌,“悍妻妒妇”。

  但众人失望了。

  她微笑,“安好”。

  “还好。”

  错身相过,再无交谈。

  只有他知道,这就“安好”是他给她的毒瘤之一。当年,她总是比他先起,为他准备一切,然后等在床前,等他睁开眼,问声,“相公,昨夜可睡的安好?”可那时的他却只是回应一个嫌弃的眼神。再也听不到了,自己造的孽。

  宁城里,嚼是非的人太多。孩子开始知道自己还有爹。

  孩子问外婆,爹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要自己。外婆只是哭,说不许提爹,娘会伤心的。

  孩子懂事,怕惹娘不快,就偷偷见“爹”。

  他也想见自己骨肉。可自己有何面目去见孩子,是自己把和孩子的牵绊硬生生地化成真金白银卖给她了。还记得当时她的微笑,“自此,你和我的孩子再无瓜葛,你不可以未经我同意和孩子自行相认。”签字,画押,就像他在休书上签字,毁不了。

  孩子知道他的爹有两个老婆,三个还孩子,最大儿子比自己同龄。

  在娘开办的学堂里,晁家孩子是老师的宠儿。而爹的另一个儿子总是被欺负。他想,如果帮那个孩子,也算是在对爹尽孝吧。因为那个孩子,他们两父子见面了。假装不知道对方是谁,同演一方戏给宁成的人看。

  她做她的生意,养她自己的儿子,知道有些事不点破也就不是最坏。

  直到孩子七岁,他突染重病,托人来信,求见她娘俩儿。

  孩子看着娘,她只是温柔地扶着他的发,“演不下去了。你,我,他。”

  一见,平静的表象,破了。

  “你去见他吧,堂堂正正地去见,我们没有欠他什么。

  那声“爹”,竟奇迹般地挽回了他的病势。愈后,他性情大变,不复以往的自命不凡,开始学会谦卑待人。

  他看着自小住的院子,都是她当年的样子。池子里的鱼,早被淘气的孩子捞去当玩具,亭子四周的假山也因雨打日晒的,早不复当年的高度。人真的到失去,才会珍惜。她不在了,才念她的好。对儿子说,好好孝敬你娘,我欠她的和你的,怕是……

  “娘,爹他……”

  “你可以去见他,他是你爹,但不要求我去见他,他只是你爹。”

  七八岁的孩子也明白,外表温柔的娘亲,心是比谁都狠。

  偷偷地叫孩子带东西给她,深怕她知道是他送的,会不要。她病了,他第一个去求药,腊月寒冬的也敢去山上的庙里求愿;只要是她有意的生意,他绝对不插手并且暗中相助;戏园子里上新戏了,他托三拜似地弄来票子……

  他对她的情意,又把她推到了是非的风口浪尖。她是不怕别人传她口舌,但她还是无法容忍自己因为同个人被耻笑第二次。

  “孩子,转告他,不用再费心。我假装不知道,接受他的东西,只是讨你欢心,可现在,他惹到我不开心。我心淡漠了,他才殷勤,大可不必。”

  听完孩子都转告,他呆呆地看着天。笑自己怎么看不懂,她就是那样的女子,举棋不毁,绝无后路。自己的前半生是个大笑话,饱读诗书,自命清高,还不是抵不住娶妻带来的利益诱惑,出卖婚姻,卖了自己,更误了她的人生;对文人来说,为了个虚情假意的花娘,逼走自己的发妻,到头来,是花娘卷款出逃;父母仙逝,两老念着不是他们养育的自己,而是被自己休离的前妻……

  写满了错误的人生,唯一对的,却被自己当成了错,悔,追不回。

  她和他成了宁成最富有的商人。她是拜她有个好头脑,他则拜他儿子有个念情份的娘。

  他六十大寿,门庭若市。他穿着大红的喜服站在门前,牵挂了几十年的人还是没来。他看着身后的人群,他们欢欢喜喜地为他祝寿,酒足饭饱,也就退座离席。最后空留他一个人面对冷冷清清。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伴……”他自言自语。

  “爹,这是娘要我转交的礼物。”

  漂亮的锦盒里是对卮。这对酒杯,年代久远,也许已是无数夫妻的定情之物,洞房花烛,举卮相敬,说好举案齐眉,白头到老。最后,情不复在,空留这对酒杯。杯子就只是杯子,托不起愿望。

  儿子看见老父举起一卮向另一卮敬酒的落寞,“爹,娘……”

  儿子知道,那对古杯是爹当年对娘下的娉礼,还上了。

  她也不复当年的魄力,每天也只是品茶赏花,怡享天伦。她的一世,除了婚姻,毫无遗憾。她是这个小城了最受尊敬的女人,比男人不差分毫,振兴家族,让自己儿子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坐在族谱最高的位置——族长,让看不起他们孤儿寡母的人自打嘴巴。

  风烛残年,是人就逃不了。

  她拉着儿子的手,“娘好强,从不求人。但娘现在求你一件事。”

  “儿不敢,娘吩咐吧。”

  “不要他上我的坟,我不许。”

  “娘……”

  当他知道她仙逝的时候,她已经下葬了。

  他跌跌撞撞,失魂落魄地到了坟前。

  “爹,您别……求你别过去。”

  “这么……”

  “娘说,她,她不许……你上她的……她的坟,连点支香……也不成。”儿子说完,转头不看老父脸上的难以置信。

  “她,她还是恨我的,是我亏对她,是我错……”

  他发疯地想冲过人墙。

  都是少年壮汉,却都不忍对这满头白发的老人下重手。

  “你好恨的心,我欠你的,我要还,你不要。我这辈子欠你的这辈子还,下辈子,我先去找你,让你欠我的,就当还你,可好?”

  他趁旁人分神,冲到碑前,用头猛撞那个写着她没有冠夫姓的名字,鲜血,流在石碑上。

  “爹,别……”

  他听不见,只求现在随她去,“我的命给你,这血,流在碑上,渗进坟里,混着你的血肉,咱们一起去投胎,做不成老来伴,我也要死同穴。”

  “爹,别,……没意义的,……娘不想……见你……娘不在这……”儿子看到半疯的爹,也只好据实一报。

  “……”

  “这是个空坟,是娘说的,知道你会不甘心,所以,用座空坟……”

  “你娘……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什么……都……”

  “爹,起来吧,娘不想你来,你就随她的意思吧。”

  “她是想人让我一个人,永远一个人,她不要我陪,不要……”

  “爹,我们回去吧。”

  “她葬在……”老人抓着儿子的衣服,让儿子扶

  “我不知道,娘没告诉我。”

  “我不信,你是他唯一的儿子……她……”

  “只有我知道,爷爷。”稚声打断他们。

  “奶奶告诉我了,就告诉我一个人。”那个五六岁的女孩。

  “孙女,奶奶……”

  娘知道儿子孝,不忍为难他,就告诉了她的孙女。

  “奶奶说,她睡的地方就我知道,谁都不许告诉。”孩子得意地的笑。

  他从孩子那里收到她给他的两样东西——婚书,绝笔。

  婚书,当年他满腹才学,出口成章,却只肯用寥寥数笔,写对她的承诺,可就是这几笔还没做到。等到她伤心退场,他才后悔当初。

  信:

  我恨你,你可以不爱,可以辜负,但不可以欺骗。自己从来就骄傲,聪明如此,却还被你的虚情假意骗到心甘情愿,我更恨自己看不透。我以为就此忘了。你对我的伤害就到我拿到休书为止。可因为我自求被休离,却害得我连名字都不可以留在族谱里,百年之后,我的亲生儿子也不可以为我上坟。

  终了,你就是我的孽债一场。这辈子,你欠我的,你是还不上了,下辈子,如果我们遇见,不要招惹我,就算还我了。

  晁家,顾家,在宁城,浮浮沉沉,纠葛不断。纵使是百年望族,可还是抵不过历史。一场文革,族坟,牌坊,祠堂,都只是残垣断壁。子孙逃的,躲的,直到几年前,在四处的后代都回到宁城相聚。大家商量要去族坟拜祭祖先。可没有人可以记地那是在哪里。

  “我这里有一个地图。”

  是个册子,写着奇怪的家规,而且注明,只可以由族长和家族里的长女保管。

  一、晁家女儿有与男儿同等权利和机会,晁家女儿还可出门求学,行商。

  二、晁家女儿出嫁,但凡对方真心相待,人品正直善良,其父母不可以门户不对为由加以阻挡。

  三、晁家女儿嫁入夫家,若自认对方不可许终身,可自行求去。父母不可以“有辱家门”为由,将其拒收门外。

  四、晁家女儿不可与同城顾家男儿结缘,若灵顽不灵,自嫁入之日至被休离之时,不可会晁家,期间,娘家不可提供任何帮助。

  然后,是是一张地图,标着一座孤坟,在旁边写着一首诗。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哪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自此,我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老家,孩子背的第一句李白诗不是“床前明月光”。


相关内容

  • 八上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答谢中书书> [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自幼聪明异常,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 ...

  •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将进酒 李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5. ...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 ...

  • 李白的诗酒情结
  • 李白的诗酒情结 仲伟玉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斗酒诗百篇",一生中与"酒"相伴,创作了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歌,他的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他的诗歌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酒香. 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 ...

  • 兰陵美酒郁金香
  • "酒醉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相聚的酒.离别的酒.沙场的酒.喜庆的酒.忧伤的酒.相思的酒--淡淡一杯薄酒,盛满五味生活. FGk知言网-分享优质的原创文章 在灿若星辰的古诗词中,多少文人墨客风雅之士,籍着一杯薄酒述说着离别的不舍,游子的牵挂,故人的相思?又有多少旖旎的故事,动人的情 ...

  • _将进酒_朗读教学课堂实录_郝龙
  • 实用案例 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流畅,语音正确 2.感悟朗读:读出情感.3.深入朗读:读懂李白一.初步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许多人沟通交流,我们用来交流的这些口语都发自内心,富有情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大家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么? 生:会一点,更过的时候表达不准确,不到位 ...

  •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卷(A卷)
  • 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 8.下列文学人物中,不属于<红楼梦>里的人物是( ) A 贾政 贾宝玉 B 林冲 林黛玉 C 薛姨妈 宝钗 D 王熙凤 贾琏 9.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 B.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

  • 从将进酒中赏析李白的豪迈气质
  • 从将进酒中赏析李白的豪迈气质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 ...

  • 将进酒教案2015.3.8
  • 将进酒(1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诵读诗歌,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诵读诗歌的技巧,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赏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法与教具:送读法 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 一.引入新课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劝酒更是酒桌上常见的场景,劝酒之词或幽默.或风趣.或豪迈.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