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笔下生

  大家对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的“风流”多有误解,认为他虽然文采出众,却是个追逐于花丛中、卖弄才情的浪荡公子。其实,唐伯虎之风流是在仕途失意之后参悟了人生真我的真风流,那就是“适志”。   唐伯虎生于苏州的一个富商之家。明朝视商人为“贱民”,因此唐伯虎的家族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唐伯虎也不负众望,16岁便考中秀才,随后又高中解元,一夜之间,名噪天下。他曾经毫不掩饰地表白:“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可见他有强烈的进取心,准备学而优则仕。   后来,他策马扬鞭进京赶考。一路上和徐霞客的高祖江阴富豪子弟徐经同行。明代考场腐败,考前试题被徐经用银子从考官那里买来,唐伯虎也知道这件事。   在考试结束后,徐经贿赂考官之事败露,唐伯虎也被抓进大狱。后来,虽然查实此事与他无关,他被无罪释放,但仕途自是断了。   改换门庭已成画饼,家人自然不喜,给他的只有冷眼和嘲讽。唐伯虎性情狂放,怎能受此屈辱?于是愤然离家,搬到了姑苏城外的桃花坞,一个人,几间草屋,万树桃花,过着清苦但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幸,唐伯虎是最能顺适之人。他卖画为生,写诗自娱,生生将一片清苦过出万种浪漫。他居桃花庵,写桃花诗,卖桃花画,开始自食其力的新生活。在《桃花庵歌》中,他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桃花仙”也得吃饭穿衣。刚开始自立时,生活相当艰苦,他却毫不沮丧,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可见当时他家徒四壁,萧条若僧,风雨如晦,饥寒交迫。但他天性达观,竟说皇帝拥有一个天下,他也拥有自己的“万里江山”。   唐伯虎曾说:“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可见,“适志”是他的人生追求。为“适志”,他不慕富贵,不愿跪迎恭送。他认为奔忙挣富贵,不如贫贱而悠闲。他“安贫”却不“乐道”,把八股文丢个精光。他自命“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风流”二字就大为道统所不容。   他曾和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等人扮成乞丐,唱着“莲花落”沿街讨钱。一次扮乞丐出游,遇到文人们聚会作诗,他便上前凑热闹,却遭到耻笑。但他作出的诗,那些文人却自愧不如。   他的所作所为被道学先生所不齿,可他偏偏不以为然,潇洒自适。他丝毫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低下卑贱,反觉自豪。   越是贴近底层,越是生活清苦,越开启了他的灵性。他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寻获了自己追求的。他将过去“误落尘网中”的一页轻轻翻过,在自己的青山桃红中适志自为,活出了真我,活成一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大家对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的“风流”多有误解,认为他虽然文采出众,却是个追逐于花丛中、卖弄才情的浪荡公子。其实,唐伯虎之风流是在仕途失意之后参悟了人生真我的真风流,那就是“适志”。   唐伯虎生于苏州的一个富商之家。明朝视商人为“贱民”,因此唐伯虎的家族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唐伯虎也不负众望,16岁便考中秀才,随后又高中解元,一夜之间,名噪天下。他曾经毫不掩饰地表白:“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可见他有强烈的进取心,准备学而优则仕。   后来,他策马扬鞭进京赶考。一路上和徐霞客的高祖江阴富豪子弟徐经同行。明代考场腐败,考前试题被徐经用银子从考官那里买来,唐伯虎也知道这件事。   在考试结束后,徐经贿赂考官之事败露,唐伯虎也被抓进大狱。后来,虽然查实此事与他无关,他被无罪释放,但仕途自是断了。   改换门庭已成画饼,家人自然不喜,给他的只有冷眼和嘲讽。唐伯虎性情狂放,怎能受此屈辱?于是愤然离家,搬到了姑苏城外的桃花坞,一个人,几间草屋,万树桃花,过着清苦但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幸,唐伯虎是最能顺适之人。他卖画为生,写诗自娱,生生将一片清苦过出万种浪漫。他居桃花庵,写桃花诗,卖桃花画,开始自食其力的新生活。在《桃花庵歌》中,他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桃花仙”也得吃饭穿衣。刚开始自立时,生活相当艰苦,他却毫不沮丧,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可见当时他家徒四壁,萧条若僧,风雨如晦,饥寒交迫。但他天性达观,竟说皇帝拥有一个天下,他也拥有自己的“万里江山”。   唐伯虎曾说:“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可见,“适志”是他的人生追求。为“适志”,他不慕富贵,不愿跪迎恭送。他认为奔忙挣富贵,不如贫贱而悠闲。他“安贫”却不“乐道”,把八股文丢个精光。他自命“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风流”二字就大为道统所不容。   他曾和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等人扮成乞丐,唱着“莲花落”沿街讨钱。一次扮乞丐出游,遇到文人们聚会作诗,他便上前凑热闹,却遭到耻笑。但他作出的诗,那些文人却自愧不如。   他的所作所为被道学先生所不齿,可他偏偏不以为然,潇洒自适。他丝毫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低下卑贱,反觉自豪。   越是贴近底层,越是生活清苦,越开启了他的灵性。他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寻获了自己追求的。他将过去“误落尘网中”的一页轻轻翻过,在自己的青山桃红中适志自为,活出了真我,活成一个“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相关内容

  • 书法用语集锦
  • [书法用语集锦] <写字歌> 百艺有书法,相传数千春.墨色彩如画,悦目又怡神. 前人留遗产,批判加继承.古为今时用,喜写万象新. 书法分五体,篆隶楷草行.结构各有异,笔法亦殊甚.篆体虽古雅,画重而难认.实用价值少,遂事而隐沉.隶比篆体简,结构与楷近.笔画波势大,急时难工整.楷体用途广,画 ...

  • 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课堂实录[沁园春.雪]
  • 第五届"中华杯"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诗人毛泽东--<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授课:王益民 一.检查预习及导入 (课前:播放歌唱家刘秉义的歌曲<沁园春 雪>,配以毛泽东各个时期相片和诗词书法) (行礼毕,出示课题: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师:我们今天 ...

  • [长城赞]教学设计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巍峨丰碑"和"壮丽奇观"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盛赞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介 ...

  • 金庸笔下奇女子
  • 金庸笔下47位奇女子(珍藏版)8) 不是人间凡种花,相思偶染漫天涯. 缁衣消尽千山月,却向江心忆晚霞. --------阿九 英气少年刁蛮女, 三生已定山中人. 看尽红尘江湖事, 相伴远行破浪帆. --温青青 绿光白影山中现, 疑是仙子下凡间. 由情生恨剑气厉, 败于洛神红颜前 ---------- ...

  • 关于爱情的论文[爱情]
  • 爱--与你相对皓首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写在前面. 爱情,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人类感情世界中最美的风景.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爱情永远是人一生中的必需品.于是,让这件必需品可以与众不同,光彩炫目便成了我们终生奋斗的课题. 爱是一种永无休止的思念,是 ...

  • [咏怀古迹]教案
  •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 ...

  • 沁园春雪阅读答案
  • 沁园春 雪 (14分)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

  • 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情况
  •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2]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写& ...

  • 人生"适志"自风流
  • 说起明朝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大家对他的风流多有误解,认为他虽然文采出众,却喜欢女色,效仿蜂蝶追逐花丛,不过一卖弄才情的浪子而已.其实,唐伯虎之风流绝不是大家理解之风流,而是在仕途失意之后参悟了人生的真风流--适志. 唐伯虎生于当时的商业中心苏州的一个富商之家,自小聪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