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本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与构建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初步确定“五评式”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遵从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2、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3、评价方式的动态化
4、评价实施的日常化
5、评价结果的效益化
二、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其权重值为0.13
2、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其权重值为0.14
3、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其权重值为0.2
4、综合实践活动,其权重值为0.14
5、工作绩效,其权重值为0.24
6、履行职责,其权重值为0.15
三、评价主体
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同事、学校共同参与教师发展性评价。
四、评价方式
1、教师自评
学期末,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本着实事求是,自我激励的原则,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成长进行较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并在教研组的总结分析会上宣读总结与反思材料,在此基础上对照《教师评价量表》为自己做出评价。
2、教师互评
同组教师之间,根据日常工作的交往和学期末教研组的总结分析会,本着对工作对同事负责的态度,通过《教师评价量表》,对同事进行评价。
3、学生评价
每学期末,采用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针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4、家长评价
每学期通过“教学开放日”、致家长公开信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评价。
5、学校评价
由学校职能机构成员组成考评小组,参考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的评价结果,并根据学校各项制度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学期终结,一并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系列。
五、评价实施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教育教学的流程管理评价与教师自我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六、评价方法
1、将原始分数分类加权后累计个人得分。
2、根据教师工作分担的不同划分六块,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各块的比例分别是:①1—2年级班主任50%;②3—6年级班主任50%;③语文、数学学科任课教师50%;④英语教师50%;⑤其它统考学科50%;⑥非统考学科50%(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低于一等高于100分(含100分)为二等,未达100分的为三等。
3、一、二、三等的奖金数额要适当拉开距离。
4、出勤率未达85%的教师不参评。
出勤率未达85%者按三等奖的标准乘以出勤率进行补贴。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本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与构建同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初步确定“五评式”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遵从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2、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3、评价方式的动态化
4、评价实施的日常化
5、评价结果的效益化
二、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其权重值为0.13
2、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其权重值为0.14
3、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其权重值为0.2
4、综合实践活动,其权重值为0.14
5、工作绩效,其权重值为0.24
6、履行职责,其权重值为0.15
三、评价主体
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同事、学校共同参与教师发展性评价。
四、评价方式
1、教师自评
学期末,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本着实事求是,自我激励的原则,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成长进行较深刻的总结和反思。并在教研组的总结分析会上宣读总结与反思材料,在此基础上对照《教师评价量表》为自己做出评价。
2、教师互评
同组教师之间,根据日常工作的交往和学期末教研组的总结分析会,本着对工作对同事负责的态度,通过《教师评价量表》,对同事进行评价。
3、学生评价
每学期末,采用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针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方法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4、家长评价
每学期通过“教学开放日”、致家长公开信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评价。
5、学校评价
由学校职能机构成员组成考评小组,参考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的评价结果,并根据学校各项制度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学期终结,一并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系列。
五、评价实施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教育教学的流程管理评价与教师自我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六、评价方法
1、将原始分数分类加权后累计个人得分。
2、根据教师工作分担的不同划分六块,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各块的比例分别是:①1—2年级班主任50%;②3—6年级班主任50%;③语文、数学学科任课教师50%;④英语教师50%;⑤其它统考学科50%;⑥非统考学科50%(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低于一等高于100分(含100分)为二等,未达100分的为三等。
3、一、二、三等的奖金数额要适当拉开距离。
4、出勤率未达85%的教师不参评。
出勤率未达85%者按三等奖的标准乘以出勤率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