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镇初级中学
留守儿童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 ,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前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富水镇初级中学现有416人。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经过“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131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1.5%,其中男63人,女68人,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32%;二是父母单方监护型,就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63%;三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5%。“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吴海龙组长、教导主任刘堂春、团委书记何广普为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党员、教干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在班级内、少先队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学校构建了立体育人网络,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关爱制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开展“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以“阳光关爱活动室”为“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两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下午4:30——6:10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自己或父母生日、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各班班主任是代理家长
各班班主任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所有教师有义务为每位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或生活中的帮助。
4、每周五课间操时间是我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日。各班每周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8、每周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关
心、支持,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
3、留守儿童的父母工作流动性强,联系方式比较困难。
(三)努力方向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富水镇初级中学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富水镇初级中学
留守儿童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 ,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前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摸清现状,分析实情
富水镇初级中学现有416人。学生来源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经过“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总数为131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1.5%,其中男63人,女68人,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32%;二是父母单方监护型,就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63%;三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约占5%。“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育人至上、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吴海龙组长、教导主任刘堂春、团委书记何广普为副组长,各班主任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党员、教干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在班级内、少先队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学校构建了立体育人网络,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关爱制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开展“十个一”活动
1、建好一个“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以“阳光关爱活动室”为“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两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下午4:30——6:10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自己或父母生日、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各班班主任是代理家长
各班班主任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所有教师有义务为每位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或生活中的帮助。
4、每周五课间操时间是我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日。各班每周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儿童”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写一封亲情书信。代理家长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8、每周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师、代理家长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还不令人满意。如何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关
心、支持,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
3、留守儿童的父母工作流动性强,联系方式比较困难。
(三)努力方向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富水镇初级中学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