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公文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一、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

对于主题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前面提到,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似乎主题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只有这样的认识还是片面的,主题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辩证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按照这个原理,主题作为正确思想,只能来自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这一概念,带入写作学之中,主要靠材料来体现。首先,材料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事实、数据和局部认识,对于写作来说,就是材料。其次,不管是记忆中的材料还是文字化的材料,都不过是实践的观念化形态或物化形态。因此,我们既可以说主题来源于实践,也可以说主题来源于材料——它是在深入的社会实践或者说是在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经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之后形成的。

这样看来,材料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主题尚未产生、确定之前,材料是第一位的,它代表着存在和现实,而主题是意识,是第二位的。而主题一旦确定,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主题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能有效表现和支持主题的材料就使用,相反则不用。这时,主题又取得了支配材料的统帅地位。

在主题产生的过程中,材料是否全面、丰富(实质上也就是实践是否深入),直接决定着主题是否正确、深刻。所以我们说,主题的提炼,首先要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

二、深入开掘事物本质

人的感官所反映的,永远只能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提炼主题,要摒弃表面现象,努力开掘事物内在的本质,这就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加工提练,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提练主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

三、时代的眼光和新颖的角度

提炼主题,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精确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意义。这首先要求要把反映对象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去考察、去思索、去表现。譬如,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全民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这样的时代精神,在任何公文中都应该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缺少了这一时代精神,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提炼主题还要求寻找新的角度,以便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写出新意。

四、主题的获得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毛泽东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这样深刻的哲理性认识,但他们对文章主题需要反复提炼,也有自己的认识。元代人就曾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陈绎曾:《文说》(引戴师初语),见《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127页。当然,古人所说的三番过程,只是一个大致规 律,不可理解得过于 拘泥。对于有些作者或题材而言,也许“第一番来者”就是精意——因为作者对这一题材早 已有反复的深刻思考,不必在作文时再从头开始。对于一些阅世不深、经验欠缺的作者来说 ,“第三番来者”有可能依然是陈言,还需要继续提炼下去。总之,提炼主题一般需要一个 多次反复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公文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一、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

对于主题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前面提到,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似乎主题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只有这样的认识还是片面的,主题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辩证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按照这个原理,主题作为正确思想,只能来自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这一概念,带入写作学之中,主要靠材料来体现。首先,材料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事实、数据和局部认识,对于写作来说,就是材料。其次,不管是记忆中的材料还是文字化的材料,都不过是实践的观念化形态或物化形态。因此,我们既可以说主题来源于实践,也可以说主题来源于材料——它是在深入的社会实践或者说是在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经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之后形成的。

这样看来,材料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在主题尚未产生、确定之前,材料是第一位的,它代表着存在和现实,而主题是意识,是第二位的。而主题一旦确定,也就是说,一旦完成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主题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能有效表现和支持主题的材料就使用,相反则不用。这时,主题又取得了支配材料的统帅地位。

在主题产生的过程中,材料是否全面、丰富(实质上也就是实践是否深入),直接决定着主题是否正确、深刻。所以我们说,主题的提炼,首先要基于深入的实践和丰富的材料。

二、深入开掘事物本质

人的感官所反映的,永远只能是事物的外部形态。提炼主题,要摒弃表面现象,努力开掘事物内在的本质,这就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加工提练,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提练主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

三、时代的眼光和新颖的角度

提炼主题,还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精确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意义。这首先要求要把反映对象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去考察、去思索、去表现。譬如,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全民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这样的时代精神,在任何公文中都应该有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缺少了这一时代精神,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提炼主题还要求寻找新的角度,以便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写出新意。

四、主题的获得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毛泽东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这样深刻的哲理性认识,但他们对文章主题需要反复提炼,也有自己的认识。元代人就曾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陈绎曾:《文说》(引戴师初语),见《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127页。当然,古人所说的三番过程,只是一个大致规 律,不可理解得过于 拘泥。对于有些作者或题材而言,也许“第一番来者”就是精意——因为作者对这一题材早 已有反复的深刻思考,不必在作文时再从头开始。对于一些阅世不深、经验欠缺的作者来说 ,“第三番来者”有可能依然是陈言,还需要继续提炼下去。总之,提炼主题一般需要一个 多次反复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相关内容

  •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关键要素(1)
  • 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兼谈提升公文写作能力 的几个关键要素(上)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副秘书长张学栋.今天我和大家共享交流的是公文写作的技巧与艺术--兼谈一下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 大概从这么几个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讲讲公文的概述,公文写作的属性.基本功和一般的技巧.下 ...

  • 公文小标题提炼方法
  • 公文小标题提炼方法 公文的小标题,以工整对称.结构统一.言简意赅.概括准确.中心突出.特色鲜明.易读好记.琅琅上口为佳,是一篇文章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是点睛之笔,是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判断标志. 小标题和工作实践紧密相关,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和结构安排紧密相关,和正文内容紧密相关,和修辞手法紧密相关 ...

  • 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
  • 申论技巧 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 忠于材料.紧扣题意是申论作答的基本立足点.因此,申论文章写作一定要从材料出发,依据材料确立论点. 申论文章写作要围绕问题展开.既要判断问题性质,又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后果.影响.作用,从而提出对策.不同的作答要素.同一要素的不同侧面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材料中可供使用和提取的 ...

  • 文章写作之道
  • 积累·运作·创新 ---谈谈文章写作之道 (2012年4月26日) 如何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作为一个资深"文字匠",积半辈子人生积淀,与大家做个交流与分享. 首先,要坚定信念,相信"我能行",把写作当做事业.当做生命,乐此不疲. 其次,要把握要点,聪明+勤奋. ...

  • 如何做好公文处理中的主题词标引
  • 公文的主题词是适应机关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规范化的需要,从公文标题选取转换出来的,能反映公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公文主题词的标引主要依据是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制定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此外,各地区和各行业都结合自身公文处理实际,制订了各自的主题词表.我们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公文处理的 ...

  • 大学应用文写作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二章 调查报告--------------------------------3 第三章 总结------------------------------------5 第四章 计划----------- ...

  • 新闻写作培训报告:记通讯员投稿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新闻写作培训报告:记通讯员投稿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本次新闻培训,我收获颇丰,现就一些内容进行整理,记录下来,以供今后学习.每一份报纸都会根据报纸的性质和读者群确定报纸的定位,也会根据社会.媒体发展趋势以及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报道形式和内容.读者是第一位的,而编辑是你稿件的第一读者.报纸能够采用某篇稿件 ...

  • 农村信用社公文主题词表
  • 农村信用社公文主题词表 一、计划统计 资金 现金 利率 信用 头寸 准备金 再贷款 再贴现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债券市场 公开市场 资金融通 有价证券 债券 回购 贴息 投资 拆借 调拨 资本金 比例管理 存款 储蓄 存单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 衍生业务 调查 资金流量 报表 分祈 预测 等级管理 经 ...

  • 2016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 2016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根据灌人社[2016]79号通知要求,为深入实施新一轮"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不断提升我局公务员基本理论水平和基本业务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组织开展全局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