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达10%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0-3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涂端玉

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从而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糖尿病重灾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约60%的糖友直到患病晚期才发现。日前,记者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的“蓝光行动”中获悉,其子项目“糖尿病关怀行动”正通过全国18个大中城市开展一年两轮的免费血糖筛查等活动,广州也在其中。

七成Ⅱ型糖友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

“广东省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大内科主任蔡德鸿教授介绍,虽然通过多年宣教,市民们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检测标准也逐渐被患者了解,但糖化血红蛋白的知晓和达标情况仍不容乐观。“超过七成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这极大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蔡德鸿说。

据介绍,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因此,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早期干预其并发症、改善糖尿病的关键。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糖友以为查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光做到这样还远远不够。”蔡德鸿介绍,作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反映出检测前90~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以提示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且几乎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干扰。不会因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而受影响,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专家建议,对于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使血糖控制已达标,患者每年也应至少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此外,空腹血糖的检测依然不能缺位。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0-3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涂端玉

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国际糖尿病联盟今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从而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糖尿病重灾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约60%的糖友直到患病晚期才发现。日前,记者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的“蓝光行动”中获悉,其子项目“糖尿病关怀行动”正通过全国18个大中城市开展一年两轮的免费血糖筛查等活动,广州也在其中。

七成Ⅱ型糖友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

“广东省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大内科主任蔡德鸿教授介绍,虽然通过多年宣教,市民们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检测标准也逐渐被患者了解,但糖化血红蛋白的知晓和达标情况仍不容乐观。“超过七成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这极大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蔡德鸿说。

据介绍,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因此,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早期干预其并发症、改善糖尿病的关键。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糖友以为查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光做到这样还远远不够。”蔡德鸿介绍,作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反映出检测前90~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以提示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且几乎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干扰。不会因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而受影响,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专家建议,对于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者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即使血糖控制已达标,患者每年也应至少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此外,空腹血糖的检测依然不能缺位。


相关内容

  •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10% 患者数量全球居首
  • 在 加班加点追赶西方生活品质之后,中国现在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世界最大的糖尿病人群. 最新调查显示,每十名成年中国人中有一人已经是糖尿病患者,另有16%的人已处在患病的边缘.这一结果与美国11%的患病率已十分接近,超过了德国和加拿大等其它西方国家. 你属于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吗? 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包 ...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 )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学习目的: 1.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的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在我国 的流行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 2. 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治策 略和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3.掌握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的定义.相关的指标,熟悉高血压 ...

  • 诱发慢性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 摘要: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病从口入"的含义仅仅是这些吗?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 ...

  • 糖尿病疾病分析 文档
  • 团结镇卫生院 糖尿病疾病分析及干预措施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的共同特征. 一. 糖尿病分型 型糖尿病 (1)1 指由 ...

  • 肾脏病知识宣传普及
  • The Lancet:王海燕等对中国慢性肾脏病 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新调查 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2012-3-9 13:08:49 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刊登了北大医院肾脏内科王海燕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qu ...

  • 高血压发病率统计
  • 新的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新闻稿 2012年5月16日 | 日内瓦 - 今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着重突出了日益严重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问题.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种病症的死亡人数约达中风和心脏病所导致的总死亡人数的一半.十分 ...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 408 ·特别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 代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摘要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 ...

  • 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 疾病离我们有多远? 疾病 (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保险业通常称为"重大疾病".重大疾病成为人类疾病谱中继传染病以来的又一特征性疾病群,其中的慢性疾病具有起病缓慢.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愈后较差 ...

  • 常见疾病营养防治
  • 第一节 肥胖 一.概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肥胖在发达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蔓延: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流行,肥胖即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与其说肥胖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疾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多发疾病,肥胖不仅对患者的身心有较大的损害,而且还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