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盲校班级成员的特点

布文锋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它是是由若干年龄相同或相近,智力水平相当的个体所组成的。在班级成员之间既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只有对班级成员的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既存在着共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盲校的班级成员与普校的班级成员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具有什么特点呢?

1.年龄参差不齐

普通小学的入学年龄一般在6-8岁,而盲校的入学年龄按1993年国家颁布的《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规定:盲校小学入学年龄一般与当地普通小学入学年龄相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10周岁。但事实上由于家长对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不重视或家庭经济困难等,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造成许多视力残疾儿童错过了入学年龄,导致了目前盲校学生的入学年龄偏大,并出现年龄参差不齐的现象。不过,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普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有望逐步消失。

2.学业水平差异大

学业水平的高低是与视力残疾学生的智力状况和所受教育存在一定关系的。视力残疾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是否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海斯(Hayes)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商与普通儿童差不多,而高智商与低智商都多于普通儿童;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会受到视缺陷一定的影响,达费迪(Daugherty,1982年)研究认为盲童的数学水平比普通学生大约落后一年,阅读能力大约落后两年。其实,造成视觉障碍的因素不同对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不同;此外有没有受过早期干预和教育,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水平也不同。因此,不同的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其学业水平就必然存在差异性。我们不难看到,在许多盲校的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不少,但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甚至什么也不会的学生也有许多。

3.求知欲望不强

视力残疾儿童的求知欲望与普通儿童相比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高,很多视力残疾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失明认识不足,认为孩子眼睛看不见了,还能干什么?只要将来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甚至不期望孩子能独立工作,现在读点书就可以了;二是教师的教育成就动机不高,视力残疾儿童教育没有普校的那种升学压力,同时教育评估体系也不完善,因而教师对学生要求也不高,学生的求知动力自然也不高;三是视力残疾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们认为自己可选择的工作太少,只要学好按摩、钢琴调音等,能赚点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而且视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多数较困难,所以对升入高等学府感到高不可攀。以上的种种因素,造成视残疾学生的求知欲往往较低,许多学生比较注重实际,喜欢学习一些实用的科目和技能,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缺少学习的动力。

4.个性差异较大

视力残疾儿童个性发展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不同的因素对视力残疾儿童的个性影响也不同。例如,视力残疾儿童本身对失明的态度不同,所形成的个性也不同:接受失明现实的学生,表现出开朗、进取、乐观的个性;不接受失明现实的,则表现出自负、自大或自卑、消沉等的个性。此外,先天失明的和后天失明的个性差异也较大,而全盲生与低视生的个性也有所不同。以上的种种因素造成了视力残疾儿童的不同个性,当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班级中时,便体现出成员间的不同个性。当然,普通学校的班级成员也有不同的个性,但视力残疾儿童的这种个性差异显得更为独特些。

5.心理稳定性差

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是由于视觉的障碍,许多视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加上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所以视力残疾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特别是情绪容易波动。例如,当视力残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躁、困惑不安、无所适从和消沉等心理状况。正如伯斯德认为,有一些视力残疾儿童属于无调整类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情感不稳定。

By:布文锋 | 阅读全文(28) | 回复(1)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布文锋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它是是由若干年龄相同或相近,智力水平相当的个体所组成的。在班级成员之间既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只有对班级成员的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既存在着共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盲校的班级成员与普校的班级成员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具有什么特点呢?

1.年龄参差不齐

普通小学的入学年龄一般在6-8岁,而盲校的入学年龄按1993年国家颁布的《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规定:盲校小学入学年龄一般与当地普通小学入学年龄相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10周岁。但事实上由于家长对视力残疾儿童教育的不重视或家庭经济困难等,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造成许多视力残疾儿童错过了入学年龄,导致了目前盲校学生的入学年龄偏大,并出现年龄参差不齐的现象。不过,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普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有望逐步消失。

2.学业水平差异大

学业水平的高低是与视力残疾学生的智力状况和所受教育存在一定关系的。视力残疾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是否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海斯(Hayes)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商与普通儿童差不多,而高智商与低智商都多于普通儿童;但是后来的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会受到视缺陷一定的影响,达费迪(Daugherty,1982年)研究认为盲童的数学水平比普通学生大约落后一年,阅读能力大约落后两年。其实,造成视觉障碍的因素不同对视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也不同;此外有没有受过早期干预和教育,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水平也不同。因此,不同的视力残疾儿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其学业水平就必然存在差异性。我们不难看到,在许多盲校的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不少,但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甚至什么也不会的学生也有许多。

3.求知欲望不强

视力残疾儿童的求知欲望与普通儿童相比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高,很多视力残疾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失明认识不足,认为孩子眼睛看不见了,还能干什么?只要将来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甚至不期望孩子能独立工作,现在读点书就可以了;二是教师的教育成就动机不高,视力残疾儿童教育没有普校的那种升学压力,同时教育评估体系也不完善,因而教师对学生要求也不高,学生的求知动力自然也不高;三是视力残疾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们认为自己可选择的工作太少,只要学好按摩、钢琴调音等,能赚点钱养活自己就可以了,而且视力残疾儿童的家庭多数较困难,所以对升入高等学府感到高不可攀。以上的种种因素,造成视残疾学生的求知欲往往较低,许多学生比较注重实际,喜欢学习一些实用的科目和技能,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缺少学习的动力。

4.个性差异较大

视力残疾儿童个性发展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等,不同的因素对视力残疾儿童的个性影响也不同。例如,视力残疾儿童本身对失明的态度不同,所形成的个性也不同:接受失明现实的学生,表现出开朗、进取、乐观的个性;不接受失明现实的,则表现出自负、自大或自卑、消沉等的个性。此外,先天失明的和后天失明的个性差异也较大,而全盲生与低视生的个性也有所不同。以上的种种因素造成了视力残疾儿童的不同个性,当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班级中时,便体现出成员间的不同个性。当然,普通学校的班级成员也有不同的个性,但视力残疾儿童的这种个性差异显得更为独特些。

5.心理稳定性差

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他们有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是由于视觉的障碍,许多视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加上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所以视力残疾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特别是情绪容易波动。例如,当视力残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躁、困惑不安、无所适从和消沉等心理状况。正如伯斯德认为,有一些视力残疾儿童属于无调整类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情感不稳定。

By:布文锋 | 阅读全文(28) | 回复(1)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相关内容

  • 学雷锋主要事迹
  • 3月5日,是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随着这个日子的来临,雷锋――这个洪亮的名字又一次在我们的耳边响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 ...

  • 1钱志亮讲座简介
  • 外圆内方品人生 明志亮眼看教育 --北京师大教育学部 钱志亮讲座简介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1966年底生于江苏海安,北师大86级毕业留校,90年和91年分别在杭州大学心理系.东北师大教育系进修,93-94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教育学院学习.帕金斯盲校工作,95年硕士师从中国特教奠基人 ...

  •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三)
  •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他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 ...

  • 外附小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 外附小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期中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4%) (一)看拼音,写词语.5% wū yán shuāi lǎo qī líng xián yǐ lǚ tú ( ) ( ) ( ) ( ) ( ) gào jiâ zuǐ chún gǔ lì cí xiǎng jí c ...

  • 感恩实践营调研报告
  • 关于广州盲人技术学校学生 生活现状的调研报告 调查人:青训营α狼队 调查时间:2015年1月10日 调查地点:广州盲人技术学校 调查对象:该学校初一的盲童 青训营 α狼队 2015年3月6日 一.前言 "中国每天有700多本新书上架,但对1263万盲胞来说,这个数字为零,盲胞的阅读需求远远 ...

  • 志愿者心得
  • 盲校志愿活动志愿心得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它代表着一个乐于奉献,用心服务的"学雷锋"的团体.而我作为一名四川大学制造学院的普通青年志愿者,很开心今天参加了帮助盲校孩子的志愿活动. 这一次的活动在成都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我们的工作是陪伴盲校的孩子一起学习与玩耍,本次活动 ...

  • 我们对世界是有用的
  • 13年前,来自德国的萨布瑞亚,在拉萨建起世界上第一所藏族盲童学校.她本人就是一位盲女,在丈夫保罗协助下,这所学校越办越好.他们还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日喀则,建立了盲童学校的后花园--盲童农场.她让更多的盲童在农场里织地毯.打毛衣.放牧.种地.挤牛奶.制作奶酪.萨布瑞亚很清醒,盲人最开心的处所,不仅是学习 ...

  • 实习工作总结2
  • 2、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通过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讲座、讨论、写观后感及开展读书阅报时下政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阅读收听新闻的好习惯,培养政治敏锐性和正确 ...

  • 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传教的l历史影响
  • 考察20世纪西方汉学的起点,必须谈到清末传教士在这方面的活动.同时研究在华传教事业也不能忽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的意义上,传教士不仅在华传播西学,而且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学,在中国和西方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近代西方最初是通过传教士来了解中国的.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