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宋词[鹊桥仙]在"七夕"题材诗词中是最著名的,是吗?

“宋词”源于隋唐。唐代诗歌正盛,是文学艺术的正统,而词起自民间,是非主流,因而地位不高。至宋代,因唐诗水平已登峰造极,李杜二人,形同两座高峰,简直不可逾越。宋人唯有另辟蹊径,专攻唐人所不屑的“词”。从这方面看,亦算是宋人在文学上的一次大创新。

都说“诗庄词媚”。唐诗非常庄重,或抒写怀抱、畅叙理想,或针砭时弊、寄托哀思,一派正气凛然;宋词则轻柔旖旎,多是“优游狭邪、纵情声色”的“艳词”,其中以一生游戏风尘,混迹青楼的柳永为代表。

宋词虽“媚”、“艳”,但绝非下流,尤其是豪放派的出现,宋词便摆脱了“艳科”的藩篱。

“豪放”的苏轼,嘻笑怒骂皆能成词。《碧鸡漫志》盛赞苏轼:“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辛稼轩词序》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谓苏轼一人,将词从“娱宾遣兴”的小众情调发展成与诗一般地位的艺术形式,直接提升了宋代文学的“高度”。

宋词《鹊桥仙》是一个著名词牌,别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宋词的词牌出处与起源,大多不可考。《鹊桥仙》的由来,虽有不同说法,但基本可寻。一说《风俗记》载“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因取以为曲名,二说因欧阳修词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而起。说法虽然不一,但可以肯定:《鹊桥仙》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有关。

因《鹊桥仙》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兼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有传世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故有人称宋词《鹊桥仙》在“七夕”题材诗词中是最著名的。亲爱的读者,您认为呢?

陈淑桦 - 七夕雨2:16

来自琅琅之声

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

1.鹊桥仙·月波清霁

宋·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5.鹊桥仙·七夕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6.鹊桥仙·华灯纵博

宋·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7.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7.鹊桥仙·风清月莹

宋·李之仪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8.鹊桥仙·为岳母庆八十

宋·辛弃疾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

9.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宋·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10.鹊桥仙·说盟说誓

宋·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1.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宋词”源于隋唐。唐代诗歌正盛,是文学艺术的正统,而词起自民间,是非主流,因而地位不高。至宋代,因唐诗水平已登峰造极,李杜二人,形同两座高峰,简直不可逾越。宋人唯有另辟蹊径,专攻唐人所不屑的“词”。从这方面看,亦算是宋人在文学上的一次大创新。

都说“诗庄词媚”。唐诗非常庄重,或抒写怀抱、畅叙理想,或针砭时弊、寄托哀思,一派正气凛然;宋词则轻柔旖旎,多是“优游狭邪、纵情声色”的“艳词”,其中以一生游戏风尘,混迹青楼的柳永为代表。

宋词虽“媚”、“艳”,但绝非下流,尤其是豪放派的出现,宋词便摆脱了“艳科”的藩篱。

“豪放”的苏轼,嘻笑怒骂皆能成词。《碧鸡漫志》盛赞苏轼:“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辛稼轩词序》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谓苏轼一人,将词从“娱宾遣兴”的小众情调发展成与诗一般地位的艺术形式,直接提升了宋代文学的“高度”。

宋词《鹊桥仙》是一个著名词牌,别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宋词的词牌出处与起源,大多不可考。《鹊桥仙》的由来,虽有不同说法,但基本可寻。一说《风俗记》载“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因取以为曲名,二说因欧阳修词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而起。说法虽然不一,但可以肯定:《鹊桥仙》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有关。

因《鹊桥仙》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兼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有传世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故有人称宋词《鹊桥仙》在“七夕”题材诗词中是最著名的。亲爱的读者,您认为呢?

陈淑桦 - 七夕雨2:16

来自琅琅之声

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

1.鹊桥仙·月波清霁

宋·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5.鹊桥仙·七夕

宋·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6.鹊桥仙·华灯纵博

宋·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7.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7.鹊桥仙·风清月莹

宋·李之仪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8.鹊桥仙·为岳母庆八十

宋·辛弃疾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

9.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宋·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10.鹊桥仙·说盟说誓

宋·蜀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1.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相关内容

  • 2010-2015年高考湖北卷语文古诗词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 ...

  •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 <鹊桥仙·七夕>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 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 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 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 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释: 1.传说牛郎耕田,织女纺织.今以七夕良会,故工作都懒了.卢仝<月蚀>:&qu ...

  • 词牌名的来源(66-71)
  • 66.木兰花 这个词牌与<玉楼春>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 顾夐所创的<玉楼春>由于词牌新颖.曲调优美,很快便传流了起来,得到了许多文人的喜爱,其中便有当时前蜀的宰相韦庄. 韦庄(约公元836~910年左右),字端已,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唐末五代诗人,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

  • 鉴赏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
  •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分类鉴赏学案 [高考目标] 1.识记 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观点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题量稳定,一般设2道题,分值有增加的趋势.唐诗鉴赏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轴,直到2005年以前都是独霸天下的.随着地方卷的增多,命题的选材.题型等也随着呈现出百花争艳 ...

  • 唐诗宋词知识竞赛
  •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蚕妇>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 ...

  • 古诗分类大全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写景的古诗| 咏物诗| 节日古诗| 古代抒情诗| 送别诗| 爱情古诗| 励志古诗| 古诗大全 古诗三百首  更多 击壤歌(夏商民歌) 关睢(诗经) 易水歌(荆轲) 垓下歌(项羽) 大风歌(刘邦) 秋风辞(刘彻) 北方有佳 ...

  • 从唐代诗歌看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俗
  • 话文学刊2012年摹6期 从唐代诗歌看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俗 O郁倩文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 农历七月七的晚上俗祢.七夕",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与"七夕节1有关的牛郎{,c女侍说妇蔼 皆知,并在此传说基础上衍生出了民问乞巧.七夕曝衣等民 ...

  • 全国18省市地区诗歌高考题大全
  • 1.(2010·安徽)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 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 ...

  • 写景抒情诗歌专题讲座
  • 专题讲座 高中语文"写景抒情"诗词赏析教学研究 李冬梅(北京市永定路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一.古典诗歌"写景抒情"专题教学之价值 (一)古典诗歌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诗的国度.余秋雨先生说:" 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