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司领导讲话学习体会

  机缘巧合,我从没这么认真地学习过一个人的讲话,包括家规都没有。

  第一遍是接领导指示刻录光盘,顺便粗看了一下;第二遍是采编大会,从头到尾听了一遍;第三遍是接领导指示把讲话一字不落的打出来,我抱着侥幸心理问不是有发言稿嘛,领导说脱稿内容太多,出入太大,于是听一句打一句,和原稿有出入的地方我还标出来,这样我拖着感冒之躯从下午3点一直听到晚上9点;第四遍是粗校,再听一遍看看哪里敲漏了;第五遍……就是现在,我要写个心得,还得再翻翻。大概全中石化比我研究更仔细的也没几个人了吧,哈哈哈。

  什么“皮薄馅大汤多”就不说了,业内奉为经典到处传播呢。我就几点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聊聊。

  一、我们和你们

  我标完出入后,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地方,苏总都加了“我们”两字,比如“我们这支队伍”、“我们石化报社”、“我们记者”、“我们中石化”等等,显然作为一个高层领导,他不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大家作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他在和记者编辑交流的时候,也不认为是训话或者居高临下作指示,否则他会说“你们石化报社”、“你们这支队伍”、“你们记者”。

  我想起余世维先生的讲座,他说:“从今以后,不要常常讲‘你们’‘他们’,而是要讲‘我们’,不要讲‘这是你们的错’,‘这是他们的错’,其实这就是‘我们的错’”。大家在一个公司里是一个团队,把我们你们他们分的太清楚,绝对不可能做到“凝心聚力”促发展的。

  二、上面的圣旨

  苏总在谈到“皮薄”时说,要语言简练、直切主题,提到他在大庆下面采油厂当厂长时候的感受,“上面来个文件来个材料,象圣旨一样捧着读,认认真真一点一点抠着看,翻了三页都画不上个道,那是1994年,同志们想一想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有没有这样子情况的?还有!包括我现在看的东西也有,全是一些正确的空话废话套话,不能说前面这些所有东西没有用,不能说不对,都对,但这些话放到哪年说都行,放到哪个部门说都行,放在哪天说都行,甚至有的放到什么材料上都行,摞了一大堆,左一层右一层,一定要抛开,文风啊!”所以他在当了局长以后要求企管处:“你们这些改革方案这些文件下去,可别不当回事,我们在下面非常当回事!”

  这就是从基层干起的经验。想想这些话,觉得平和中异常犀利。最近我也看了几个红头文件通知,一眼十行下来,一行有用的没有,翻了好几页翻到最后,发现怎么落实都在最后一张表上,何苦浪费纸张和口水来呢?个人建议这段话应该发至所有下发文件的部门阅读学习学习,这一年得节约多少纸张啊。

  三、读材料与脱稿讲

  开了一些会,基本上有讲话稿的都是从头读到尾,我不清楚这样的会议有什么意义,和老师领着一群孩子读课文一样,难道领导不读,底下就不看?如果不看都行的东西,你还召开这么大的会议,是不是在浪费大家时间?如果看了讲话稿和领导说得一字不差,那还用把大家都叫来听领导朗诵课文?一样是在浪费时间。

  苏总的脱稿时在太多了,我在他脱稿的地方用红字标示出来,结果发现,红的比黑的多。而且黑的恰好多数是一些“放到哪年说都行,放到哪个部门说都行,放在哪天说都行,甚至有的放到什么材料上都行”的“空话废话套话”,而且多数都在前半截,可见苏总本身是不喜欢不实在的文风的。

  四、基层与实在

  苏总在谈到“馅大”时,要求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里边得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实用性。特别举例,还是文件,“作为文件,下去以后要有用,要不你文件发下去老让学习传达贯彻落实,怎么落实啊?也好落实,就是我们要求的,会议以后大家回去以后要很好的学习贯彻落实,一个月以后大家写一个汇报,交到办公室,那就写一篇吧,也写一篇三页划不上道的东西,就过关了,这东西不行。”

  从基层干起的领导就是了解基层的情况,我想可以扩大理解到他不喜欢工作上的一切假大空。

  谈到基层,他居然还了解很多一线的照片是摆拍出来的:“我们现在是要反映一线反映干部职工群众,那也得深入到一线职工群众里面去,也得熬,你让他摆出来那个姿势,照不出好的照片来,一会当然我们还得去摆,这摆也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好的片子,是在他不经意间出来的,就那么一次。”

  这我可太有体会了,多少照片时摆拍出来的啊,随便翻翻,基层读报、基层学习、基层讨论……多少的照片是摆出来的啊?太明显太不专业了,可叹的是,我们报纸居然也用它。

  昨天看到敦煌问天的blog里对一张《人民日报》四版的照片提出犀利质问,讲四川农民在田间看《人民日报》,虚化的背景里的农民没有读报纸,而且当天的报纸下午就到了四川偏远地区农民的手里,敦煌问天认为这是“文革式”的照片。

  五、讲政治的方法

  我们考记者证的时候,赫然发现考题全是政治题,没一个和记者职业本身有关的。工作上领导也频频要求讲政治。但这么多年来,我竟然将“讲政治”理解为“无法阅读”,似乎一讲政治,报纸就办的索然无味,其实看看不需要讲政治而需要认真关心民生的副刊,也不是很有味道的。

  苏总讲道:“但是宣传报道坚持讲政治,并不是要把宣传报道变成文件,而是要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新闻事实去教育人、鼓舞人,在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上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原稿内容。

  一直以来,我以为“讲政治”就是“跟领导走”,这有一段脱稿的:“我们大家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地走上不同的岗位,而我们这样的印象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作为领导干部,天天上电视,天天上报纸,再多给几个镜头,他也感觉不出来,给几个特写,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一线的群众一线的职工,我们基层的干部,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在电视里面,能够出现他们的镜头和画面,能够在报纸上出现他们的名字,甚至出现他的单位,在杂志和报纸的图片里面,出现他们的身影,那效果是绝对不一样,那种激励作用,那种鼓舞,是很大的。”

  苏总在讲话里强调了无数次“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我觉得,“讲政治”的方法如果不得当,会离预期的宣传效果差的很远很远的。

  六、让你睡着

  我们经常读报纸,能吸引我们的消息一定是标题就把我们抓住,能吸引我们的通讯一定是写的千折百回荡气回肠,能吸引我们的图片一定是第一时间冲击到我们的心灵,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是一堆文字堆在一张纸上,我们不去浪费时间看的。

  以前领导经常讲“要把读者装在心里”,我觉得那些把报纸办得索然无味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不讲政治”,不把直接领导的话放在心上嘛。苏总也说:“我们的宣传报道是给广大职工群众看的,如果可读性、可视性不强,就缺乏吸引力,职工群众就不爱读、不爱看,或者看不懂,我们的新闻宣传就起不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即使有作用也会大大地打折扣。”

  苏总还说:“汤多就是要有味道,就是思想性强、可读性强、有感染力,要有味道,这样才能把睡的人能讲醒,没有汤,你这个讲话也好,材料也好,能把清醒的人讲困,能把清醒的人看睡着,那就是我们想睡觉的时候看报纸。”

  真是朴素的真理。听到这里,我对名记疯子说“我都是看你稿子睡着的”,疯子很得意“好歹还有点用”。

  以上六点是我第一次正经学习讲话的心得,总结一下,就是:

  一个实在的领导是企业之福。

  机缘巧合,我从没这么认真地学习过一个人的讲话,包括家规都没有。

  第一遍是接领导指示刻录光盘,顺便粗看了一下;第二遍是采编大会,从头到尾听了一遍;第三遍是接领导指示把讲话一字不落的打出来,我抱着侥幸心理问不是有发言稿嘛,领导说脱稿内容太多,出入太大,于是听一句打一句,和原稿有出入的地方我还标出来,这样我拖着感冒之躯从下午3点一直听到晚上9点;第四遍是粗校,再听一遍看看哪里敲漏了;第五遍……就是现在,我要写个心得,还得再翻翻。大概全中石化比我研究更仔细的也没几个人了吧,哈哈哈。

  什么“皮薄馅大汤多”就不说了,业内奉为经典到处传播呢。我就几点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聊聊。

  一、我们和你们

  我标完出入后,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地方,苏总都加了“我们”两字,比如“我们这支队伍”、“我们石化报社”、“我们记者”、“我们中石化”等等,显然作为一个高层领导,他不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大家作为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他在和记者编辑交流的时候,也不认为是训话或者居高临下作指示,否则他会说“你们石化报社”、“你们这支队伍”、“你们记者”。

  我想起余世维先生的讲座,他说:“从今以后,不要常常讲‘你们’‘他们’,而是要讲‘我们’,不要讲‘这是你们的错’,‘这是他们的错’,其实这就是‘我们的错’”。大家在一个公司里是一个团队,把我们你们他们分的太清楚,绝对不可能做到“凝心聚力”促发展的。

  二、上面的圣旨

  苏总在谈到“皮薄”时说,要语言简练、直切主题,提到他在大庆下面采油厂当厂长时候的感受,“上面来个文件来个材料,象圣旨一样捧着读,认认真真一点一点抠着看,翻了三页都画不上个道,那是1994年,同志们想一想现在我们看到的东西有没有这样子情况的?还有!包括我现在看的东西也有,全是一些正确的空话废话套话,不能说前面这些所有东西没有用,不能说不对,都对,但这些话放到哪年说都行,放到哪个部门说都行,放在哪天说都行,甚至有的放到什么材料上都行,摞了一大堆,左一层右一层,一定要抛开,文风啊!”所以他在当了局长以后要求企管处:“你们这些改革方案这些文件下去,可别不当回事,我们在下面非常当回事!”

  这就是从基层干起的经验。想想这些话,觉得平和中异常犀利。最近我也看了几个红头文件通知,一眼十行下来,一行有用的没有,翻了好几页翻到最后,发现怎么落实都在最后一张表上,何苦浪费纸张和口水来呢?个人建议这段话应该发至所有下发文件的部门阅读学习学习,这一年得节约多少纸张啊。

  三、读材料与脱稿讲

  开了一些会,基本上有讲话稿的都是从头读到尾,我不清楚这样的会议有什么意义,和老师领着一群孩子读课文一样,难道领导不读,底下就不看?如果不看都行的东西,你还召开这么大的会议,是不是在浪费大家时间?如果看了讲话稿和领导说得一字不差,那还用把大家都叫来听领导朗诵课文?一样是在浪费时间。

  苏总的脱稿时在太多了,我在他脱稿的地方用红字标示出来,结果发现,红的比黑的多。而且黑的恰好多数是一些“放到哪年说都行,放到哪个部门说都行,放在哪天说都行,甚至有的放到什么材料上都行”的“空话废话套话”,而且多数都在前半截,可见苏总本身是不喜欢不实在的文风的。

  四、基层与实在

  苏总在谈到“馅大”时,要求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里边得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实用性。特别举例,还是文件,“作为文件,下去以后要有用,要不你文件发下去老让学习传达贯彻落实,怎么落实啊?也好落实,就是我们要求的,会议以后大家回去以后要很好的学习贯彻落实,一个月以后大家写一个汇报,交到办公室,那就写一篇吧,也写一篇三页划不上道的东西,就过关了,这东西不行。”

  从基层干起的领导就是了解基层的情况,我想可以扩大理解到他不喜欢工作上的一切假大空。

  谈到基层,他居然还了解很多一线的照片是摆拍出来的:“我们现在是要反映一线反映干部职工群众,那也得深入到一线职工群众里面去,也得熬,你让他摆出来那个姿势,照不出好的照片来,一会当然我们还得去摆,这摆也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好的片子,是在他不经意间出来的,就那么一次。”

  这我可太有体会了,多少照片时摆拍出来的啊,随便翻翻,基层读报、基层学习、基层讨论……多少的照片是摆出来的啊?太明显太不专业了,可叹的是,我们报纸居然也用它。

  昨天看到敦煌问天的blog里对一张《人民日报》四版的照片提出犀利质问,讲四川农民在田间看《人民日报》,虚化的背景里的农民没有读报纸,而且当天的报纸下午就到了四川偏远地区农民的手里,敦煌问天认为这是“文革式”的照片。

  五、讲政治的方法

  我们考记者证的时候,赫然发现考题全是政治题,没一个和记者职业本身有关的。工作上领导也频频要求讲政治。但这么多年来,我竟然将“讲政治”理解为“无法阅读”,似乎一讲政治,报纸就办的索然无味,其实看看不需要讲政治而需要认真关心民生的副刊,也不是很有味道的。

  苏总讲道:“但是宣传报道坚持讲政治,并不是要把宣传报道变成文件,而是要通过具体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新闻事实去教育人、鼓舞人,在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上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原稿内容。

  一直以来,我以为“讲政治”就是“跟领导走”,这有一段脱稿的:“我们大家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地走上不同的岗位,而我们这样的印象应该是非常深刻的,作为领导干部,天天上电视,天天上报纸,再多给几个镜头,他也感觉不出来,给几个特写,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一线的群众一线的职工,我们基层的干部,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在电视里面,能够出现他们的镜头和画面,能够在报纸上出现他们的名字,甚至出现他的单位,在杂志和报纸的图片里面,出现他们的身影,那效果是绝对不一样,那种激励作用,那种鼓舞,是很大的。”

  苏总在讲话里强调了无数次“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我觉得,“讲政治”的方法如果不得当,会离预期的宣传效果差的很远很远的。

  六、让你睡着

  我们经常读报纸,能吸引我们的消息一定是标题就把我们抓住,能吸引我们的通讯一定是写的千折百回荡气回肠,能吸引我们的图片一定是第一时间冲击到我们的心灵,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是一堆文字堆在一张纸上,我们不去浪费时间看的。

  以前领导经常讲“要把读者装在心里”,我觉得那些把报纸办得索然无味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不讲政治”,不把直接领导的话放在心上嘛。苏总也说:“我们的宣传报道是给广大职工群众看的,如果可读性、可视性不强,就缺乏吸引力,职工群众就不爱读、不爱看,或者看不懂,我们的新闻宣传就起不到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即使有作用也会大大地打折扣。”

  苏总还说:“汤多就是要有味道,就是思想性强、可读性强、有感染力,要有味道,这样才能把睡的人能讲醒,没有汤,你这个讲话也好,材料也好,能把清醒的人讲困,能把清醒的人看睡着,那就是我们想睡觉的时候看报纸。”

  真是朴素的真理。听到这里,我对名记疯子说“我都是看你稿子睡着的”,疯子很得意“好歹还有点用”。

  以上六点是我第一次正经学习讲话的心得,总结一下,就是:

  一个实在的领导是企业之福。


相关内容

  • 公司党委工作总结和工作重点
  • 今年以来,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安全、稳定、经营”三大任务,抓班子、带队伍、促活力,全力推动公司整体工作健康协调发展,为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队伍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 ...

  • 2010年企业公司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
  • 忙碌中的2010年即将过去,虽然今年不是那么的稳定 年度还全球经济危机 但是新的一年即将在我们面前展开画卷,回首这一年,在总经理室的领导下,在身边各位同事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综合办公室行政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工作,使自己慢慢成长和完善,使自己的行为标准、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尽快的向公司要求的目标靠 ...

  • 公司人力资源部2010年度工作总结
  • 2010年是收获的一年,是我们飞速发展的一年。今年,本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创业、创新、创造的“三创”主线,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学习,不断开拓 在思想上,我部同志积极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 大连理工大学精美个人简历模板-366
  • 茉莉花 应聘保险类岗位 有金融专业背景,有保险公司的实习经历,熟悉保险公司工作流程 熟练使用Oracle .SQL Server.MySQL 等软件 有多个社团领导工作的经历,有较强的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有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行业研究的实习过程也是东方时 代有一定的涉及: 拥有多项调研类经历, ...

  • 2010年终会先进个人发言稿
  •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时光荏苒,2010年的步伐渐行渐远.这一年,世界金融危机的旋风继续震动我国,危机的汹涌之势也影响着我们的企业.在这步履艰难却又铿锵有力的年头里,在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春风吹拂下,在我司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 2010年行政工作总结及2011年个人工作计划
  • 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在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努力的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思想素质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公司领导安排的各方面的任务。本人作为公司的营销管理部门的职员和行政主管,较好的发挥了职能作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 ...

  • 2010年度人力资源科工作总结
  • 2010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深刻体会到"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的意境.感叹2010年已成为过去,过去时光里的工作画面,抑或尽心尽力.饱含激情,抑或沮丧失落.撞进死胡同,但一幅幅都值得回味:回味之余,更需要的是沉淀自己,站在去年制定目标的角度,衡量2010年的得与失, ...

  • 综合办公室行政助理工作总结
  • 尊敬的公司领导: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本人在高塘大禹公司任行政助理一职已有整整10个月。按照公司工作职能分工,我主要负责《高塘大禹》报的采写编排,做好公司的宣传工作;做好会前准备、会议记录和会后内容整理工作;协助总经理、部门主任、主管处理日常事务;协助策划组织公司各种活动,做好办公室的 ...

  • 机电安装公司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10年上半年对楚源公司机电安装公司来说是不寻常的半年,这半年来,机电安装公司经历了机构的改革,完成了从主业到辅业的跨跃,顺利地实现了队伍的平稳过渡和管理的“无缝对接”,不但最大限度地稳定了队伍,而且也很好地磨合了队伍锤炼了队伍,生产经营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0年上半年机电安装公司共完成机电安 ...

  • 第一讲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辨析
  •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辨析 一.常用文种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规定的公文 种类为十三类.十四种,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国家烟草专卖局 中国烟草总公司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9年)规定的公文种类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