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份惊喜

——一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第三小学:陈建军

( 邮政编码:311121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目中有人”,给学生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事实上,教师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往往会还给教师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就以一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案例】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小菲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3,十位上的3错写成8,算得的和是100。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二、备课时的想法:

在备课时,我看了一遍题目,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题的解法:“先算出没有错写的那个加数(100-83=17),再复原错写的加数‘37’,最后把17+37=54,正确的答案就是‘54’。”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这道习题时,决大多数学生都采用了我在备课时想到的这种解法进行解答。 正当我要结束这一题开始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一位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小脸涨得通红,嘴里还大声地说:“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本来我觉得没必要在此题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可是又怕不让他说,他会无心接下去的学习,于是就给了他一次机会。(现在,我庆幸当时自己给了他这一次机会,而他还给我的是一份惊喜。)

生1:我是这样想的,小菲把一个加数由“37”错写成“83”,83大于37,那他就多加了——“83-37=46”,然后,我们从“100”中减去“46”,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计算:83-37=46,100-46=54。

(嘿,没想到这小家伙的方法还真比我简单。)我被他的灵气感染了,大大表扬了他。(这时我已经准备结束这道题的讲解了。)

刚想接下去上课,又有一个小女孩举起了小手,轻轻地说:老师,还可以这样算„„ (难道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该不会是把前面用过的方法进行重复吧?)我忍不住说了一句:相同的就不要说了。

可是那位女同学执意不肯放弃。看她是那么的坚决,于是我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请她回答,没想到,她给我带来的是更大的一份惊喜。

生2: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小菲在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3,那么就少加了4;十位上的3错写成8,那么多加了50。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计算:

100-50+4=54。

(哇,好巧妙的解法!我不禁为孩子思维的独创性所折服,为孩子们的聪明而感动。)我不禁为她鼓起掌来,瞬时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深深地感到: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教师给学生机会,学生还给我们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数学学习。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坚信学生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事实上,只有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我们教师才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地给学生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创造、获得发展。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表达想法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既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如果连表达的机会都不给他们,显然是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向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自己富有个性的想法,促使全体学生在诉说与倾听中取得进步,得到发展。前面所讲的案例中,我正是因为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才使自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有预先的教学设计,但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我们说,教案是“死”的,但教学是“活”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因此,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预设,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预设,而应该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及时地对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大胆地突破自己的预设,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试想一下,在前面所说的案例中,如果我始终固步自封于预定的教案框框之中,那么我就绝对不会给这几个学生说的机会,而如果我不让学生说出他们富有个性的想法,那么又怎么会得到那一次又一次意外的惊喜呢?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正因为如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为我们给学生的是一次机会,而学生还我们的是一份惊喜。

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份惊喜

——一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第三小学:陈建军

( 邮政编码:311121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到“目中有人”,给学生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事实上,教师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往往会还给教师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就以一道“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习题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案例】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小菲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3,十位上的3错写成8,算得的和是100。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二、备课时的想法:

在备课时,我看了一遍题目,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题的解法:“先算出没有错写的那个加数(100-83=17),再复原错写的加数‘37’,最后把17+37=54,正确的答案就是‘54’。”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这道习题时,决大多数学生都采用了我在备课时想到的这种解法进行解答。 正当我要结束这一题开始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一位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小脸涨得通红,嘴里还大声地说:“老师,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本来我觉得没必要在此题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可是又怕不让他说,他会无心接下去的学习,于是就给了他一次机会。(现在,我庆幸当时自己给了他这一次机会,而他还给我的是一份惊喜。)

生1:我是这样想的,小菲把一个加数由“37”错写成“83”,83大于37,那他就多加了——“83-37=46”,然后,我们从“100”中减去“46”,就能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计算:83-37=46,100-46=54。

(嘿,没想到这小家伙的方法还真比我简单。)我被他的灵气感染了,大大表扬了他。(这时我已经准备结束这道题的讲解了。)

刚想接下去上课,又有一个小女孩举起了小手,轻轻地说:老师,还可以这样算„„ (难道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该不会是把前面用过的方法进行重复吧?)我忍不住说了一句:相同的就不要说了。

可是那位女同学执意不肯放弃。看她是那么的坚决,于是我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请她回答,没想到,她给我带来的是更大的一份惊喜。

生2: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小菲在计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3,那么就少加了4;十位上的3错写成8,那么多加了50。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计算:

100-50+4=54。

(哇,好巧妙的解法!我不禁为孩子思维的独创性所折服,为孩子们的聪明而感动。)我不禁为她鼓起掌来,瞬时间,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深深地感到: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教师给学生机会,学生还给我们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数学学习。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坚信学生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事实上,只有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我们教师才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地给学生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创造、获得发展。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表达想法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既然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如果连表达的机会都不给他们,显然是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向学生提供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自己富有个性的想法,促使全体学生在诉说与倾听中取得进步,得到发展。前面所讲的案例中,我正是因为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才使自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有预先的教学设计,但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我们说,教案是“死”的,但教学是“活”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因此,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预设,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预设,而应该根据教学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及时地对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大胆地突破自己的预设,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试想一下,在前面所说的案例中,如果我始终固步自封于预定的教案框框之中,那么我就绝对不会给这几个学生说的机会,而如果我不让学生说出他们富有个性的想法,那么又怎么会得到那一次又一次意外的惊喜呢?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正因为如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为我们给学生的是一次机会,而学生还我们的是一份惊喜。


相关内容

  •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还你一分惊喜
  •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还你一分惊喜 在备<荷叶圆圆>这一课时,看到教学用书中有这么一个建议: 以"荷叶是我的„„"为题,说一说,看谁说得多.当时,我眼睛 一亮,心想:这个环节好,既能拓展孩子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 力,还能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又一想:算了吧,别浪费时 ...

  • 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 学生怕写作文, 每到作文课 , 学 生 们 总 是 一 片 哀 叹 :啊 ! 态, 似乎消除了对写作文的排斥. 一 名 学 生 这 样 写道 :她 开 朗 幽 " 又-- 要 写作 文 了.长 长的 " " 又 字 , 露 出他 们 的排斥和 无奈 . 透 默 , 句 ...

  • "惊喜点儿"网店创业策划书
  • 第一部分 项目简介 如今,我们对"礼物"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然而,普普通通的礼物是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讲究送礼的方式和送出的礼品是否让他人喜出望外.基于此趋势,我们决定成立"惊喜点儿"网店,以"给我们您的需要,还您一个满意的惊 ...

  • 怎么奖励学生
  • 怎么奖励学生,效果最好? 导语: 期中考后,很多老师都因为如何奖罚学生而苦恼.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倡导鼓励.反对惩罚的.老师们在一拨又一拨的奖励后,似乎学生们已经疲惫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奖励学生呢? 奖励方法第一波 1.抓住你了 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quo ...

  • 欢迎你到塔州阅读答案
  • 篇一:欢迎你到塔州阅读答案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l ...

  •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酒店实习
  •   寒假到家,我给妈妈说我们要进行社会实践。妈妈告诉我说我家附近的田园酒楼正在招收服务员,让我去试试。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应聘啦,谁知酒店经理听说我寒假实习还挺支持,就答应让我做一名短工。   第一天穿上工装你别看还真有些员工的样,经理让我当服务员,也就是把菜从后厨端到前厅指定的桌位就可以,如果前厅 ...

  • 六年级毕业班赠言
  • 本届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作为老师.班主任的我已经陆续地找一些同学谈话了.总的意思是对他们说一说以后的路该如何走的话题,也不免有啰嗦无用的语言.但我只想表达我的心意,期望着能对他们有所裨益. ­ 1.阳梦娇,本班的英语课代表,在五.六年级中,获得过年级第一.二.三.四等很多好的名次,单从这点来看,已经 ...

  • 19 晒晒和父母的合影 讲述动人故事
  • 热线新闻 九九重阳郑州晚报.郑州19楼送祝福 晒晒和父母的合影讲述动人故事 给父母一个惊喜 给全家一次团聚的机会 金秋十月,刚刚送走中秋国庆,10月23日又将迎来九九重阳节. "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重阳节又是老人的节日. 如果你因为工作太忙, ...

  • 最佳奖励方法
  • 最齐全的奖励方法 主题一:奖励(1) ■抓住你了 每周都努力"当场抓住"表现好或做好事的学生.让被"抓住"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和所做的事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放入一个"好事罐"里.每到星期五,从"好事罐"里随机取出几张纸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