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
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
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
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
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
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
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
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
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
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
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 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
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
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
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
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
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 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
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
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
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
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
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
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
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
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
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
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
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
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
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
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
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
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
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尹 金 艳 2012.元篇二: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遇事互相谦让的社
会公德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本人承担了二、四、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
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 本学期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计划。全学
期依照教学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华罗庚学习。在学习上要
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
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
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 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
“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
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
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
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 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
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
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二、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
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作为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
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
效率,将德育工作更好的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2013.7.19篇三: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理化初级中学 陈会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看需要,亦是我国
教育方针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各学科教学实施德育渗透。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教师必须了解:
一、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1、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 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3、 渗透社会美德教育
4、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信息和内容。教师针对教材进行
挖掘利用。列入备课必须环节之中。
2、 教师自身学识和教学风范对学生的影响。大到教师治学的严谨性,规范性,远大志
向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小到仪表形象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文科类重点是传承中华美德、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等
方面,对于理科类重点是从科学探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4、开展学科活动。我校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广泛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
会、演讲、“唱响红歌”合唱比赛等。
5、德育渗透工作与德育科研紧密结合。在十一五德育科研工作中,将十一五课题:传承
中华美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研究与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进行研究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
多篇优秀论文。进一步促进了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
6、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将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观念转变为既教书更要育人!
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师行为要求,包括组织教学环节、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为人处世
的方法、文明礼仪的示范等。
7、加强对广大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制定了《佳春中学教师仪表规范要求》,组织教师
学习《师德规范》,开展师德演讲会,评选师德先进等活动,
8、要求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经验。目前,我校已有多篇文章在各科教育学会上
获奖。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
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
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德育是教育的一
个永恒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在各学科教育活动
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
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的培养。潜移默化、点滴
浸润在教学之中来实现的。篇四:生物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生物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花园学校 方立香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时机,开动脑筋,切实抓好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
展。如何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将生物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生物
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现 总结如下:
一、结合教材内容,把“三热爱”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始终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
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赞颂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及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应该包括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生物课在
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初中植物学、动物学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教育;生理卫生中的计划生育教育;每本书
的绪论及许多章节,本身就是“三热爱”教育的极好内容,应该进一步充实并写出相对稳定
的德育教材,列为重点章节讲授.有些章节,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德育很难联系起来,但只要勤
于学习,善于思考,时时留意国内外大事,做到正确选材并在与教材的结合上下功夫 ,教育
内容还是不难解决的。例如,我在讲生物的变异内容时,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袁隆
平教授等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繁殖和选育,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培育了多个高产而优质
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从而激励学生爱祖国,爱科学。
二、有的放矢,联系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 要使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乐趣与苦恼,摸清他们思想
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是当前在学生中存在的普遍
问题。由此表现出两种倾向: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认为升入好的大学无望,厌学情绪严重;
成绩好的同学,目标瞄准中考,只知道埋头苦读,国家大事很少关心。两种倾向对生物课又
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重视,前者认为自己反正学不好,因而学习无动力。后者表现为学
习时死记硬背,缺少学习的灵活性。这是生物教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是使学
生明确生物科学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重视绪论课的讲授,全面阐述现代化社会和科学技术
中诸如环境、粮食、能源等重大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学的特点,是无论从
广度还是深度上,与其他学科都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同时,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教材
内容,更具体地阐述这种关系。二是充分介绍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新成就,培养民族自
豪感,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把个人的出路与祖国的前途割裂开来,是缺乏理想的
另一种表现。针对在部分同学中所存在的向往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倾向,配合理想教育,教
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掌握科技知识是为了报效祖国的思想,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物学
家的爱国事迹。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和追求,是事业成功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源泉,社会
主义的优越制度为每个人的进取提供了平等和机会,只有明确了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才
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三、了解、学习科学史,激励进取精神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是科学史的谱写者。了解科学家的科学史,是生动而富有
成效的德育。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科学家,但科学家在理想、情操、胆识、毅力、
勤奋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 例如,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有不少同学为成绩总是上不去而苦恼,并由此产生自卑。
为了激励他们勇于进取,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特别突出和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
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但都以独特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没
有学历、靠自学成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读书时更是成绩平平,但他以令人叹服的坚强
意志勤恳奋斗了70余年,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成为“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
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仍不可忘记对学生的“三热爱”教育。为此,我常用反衬手法,讲述
科学家成功之前的无数次失败及其在腐朽制度下所受到的迫害,使他们认识到科学之路的崎
岖艰险,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篇五:学科渗透德育
工作总结
大兴学校小教部《纲要》工作总结 《纲要》实施后,我校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围绕我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狠抓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理念、力求办出特色。广大教师爱
岗敬业、锐意进取;全校学生主动合作、勇于创新;课题实验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
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还应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
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
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
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
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
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一、 我校德育渗透的途径的情况
(一)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介很好的德育教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
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
质、意志、性格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
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
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
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
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教师教学 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
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
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
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 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所编写的学
科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选择、组织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倾向,
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的有关知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因此,
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
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
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
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
产生积极的影响。
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
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 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
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
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
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
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
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
任务。
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
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
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注重学科的平衡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注重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将学校的骨干教师分布在各学科中,
以点带面,起到辐射作用,积极带领其他教师作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品德与生
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配备,如:刘银珠老师任品德组教研组长,以带动提高该学科的教育
教学工作。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
使其更能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紧密联 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常识的教育,重视社会公德
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等,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科教学中,
我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情感与德育体验。在心灵
对话中享受品德教育的真与诚。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校本培训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我们主要采用集体培训
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还利用一切机会,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有派德育骨干参加
市、县、学区班主任工作培训,如总辅导员骆良水老师参加市辅导员培训和县班主任培训、
孙少如老师(现调螺阳中心小学)参加县班主任培训。
4、建立“学习型组织”,创“书香校园”。学校坚持每学期向全体教师推荐书籍,如《反
思性教学策略》、《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爱的教育》、《把
信送给加西亚》等,让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
四、挖掘学科德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全过程
1、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以身教立德
(1)我校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以身作则,
自觉将育人职责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
(2)全校教师将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做到以蓬勃旺盛的工作热情感
染学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3)教师们从认真备课开始,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规范板书、严
格作业批改要求。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
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
起着主导作用。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
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
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
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
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
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
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
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
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 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
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
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
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
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
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 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
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
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
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
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
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
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
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大家知道,课堂教学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
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
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不仅提高教育教
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
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使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
对行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教
师可以通过评语,知道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
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
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
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
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尹 金 艳 2012.元篇二: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遇事互相谦让的社
会公德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本人承担了二、四、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
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 本学期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计划。全学
期依照教学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华罗庚学习。在学习上要
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
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
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 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
“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
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
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
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 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
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
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二、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
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作为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
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
效率,将德育工作更好的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2013.7.19篇三: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理化初级中学 陈会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看需要,亦是我国
教育方针的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各学科教学实施德育渗透。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教师必须了解:
一、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1、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2、 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3、 渗透社会美德教育
4、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信息和内容。教师针对教材进行
挖掘利用。列入备课必须环节之中。
2、 教师自身学识和教学风范对学生的影响。大到教师治学的严谨性,规范性,远大志
向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小到仪表形象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文科类重点是传承中华美德、时事政治、法律知识等
方面,对于理科类重点是从科学探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4、开展学科活动。我校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广泛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艺术节活动、辩论
会、演讲、“唱响红歌”合唱比赛等。
5、德育渗透工作与德育科研紧密结合。在十一五德育科研工作中,将十一五课题:传承
中华美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研究与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进行研究探索,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
多篇优秀论文。进一步促进了德育渗透的有效实施。
6、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即,将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观念转变为既教书更要育人!
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师行为要求,包括组织教学环节、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为人处世
的方法、文明礼仪的示范等。
7、加强对广大教师师德规范的要求。制定了《佳春中学教师仪表规范要求》,组织教师
学习《师德规范》,开展师德演讲会,评选师德先进等活动,
8、要求教师总结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经验。目前,我校已有多篇文章在各科教育学会上
获奖。
综上所述,学科德育目标是教学大纲和中小学德育纲要的综合要求。学科教师在日常教
学中应加强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及政治思想品德、意志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
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加强德育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实处。德育是教育的一
个永恒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在各学科教育活动
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
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的培养。潜移默化、点滴
浸润在教学之中来实现的。篇四:生物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生物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花园学校 方立香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时机,开动脑筋,切实抓好德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发
展。如何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将生物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生物
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现 总结如下:
一、结合教材内容,把“三热爱”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始终坚持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放在首位,贯穿于
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赞颂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及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应该包括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生物课在
这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初中植物学、动物学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教育;生理卫生中的计划生育教育;每本书
的绪论及许多章节,本身就是“三热爱”教育的极好内容,应该进一步充实并写出相对稳定
的德育教材,列为重点章节讲授.有些章节,表面看起来似乎与德育很难联系起来,但只要勤
于学习,善于思考,时时留意国内外大事,做到正确选材并在与教材的结合上下功夫 ,教育
内容还是不难解决的。例如,我在讲生物的变异内容时,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袁隆
平教授等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繁殖和选育,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培育了多个高产而优质
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从而激励学生爱祖国,爱科学。
二、有的放矢,联系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 要使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乐趣与苦恼,摸清他们思想
上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是当前在学生中存在的普遍
问题。由此表现出两种倾向: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认为升入好的大学无望,厌学情绪严重;
成绩好的同学,目标瞄准中考,只知道埋头苦读,国家大事很少关心。两种倾向对生物课又
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重视,前者认为自己反正学不好,因而学习无动力。后者表现为学
习时死记硬背,缺少学习的灵活性。这是生物教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是使学
生明确生物科学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重视绪论课的讲授,全面阐述现代化社会和科学技术
中诸如环境、粮食、能源等重大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学的特点,是无论从
广度还是深度上,与其他学科都有着交错渗透的关系。同时,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教材
内容,更具体地阐述这种关系。二是充分介绍我国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新成就,培养民族自
豪感,树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把个人的出路与祖国的前途割裂开来,是缺乏理想的
另一种表现。针对在部分同学中所存在的向往西方国家生活方式的倾向,配合理想教育,教
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掌握科技知识是为了报效祖国的思想,结合教材讲述一些生物学
家的爱国事迹。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和追求,是事业成功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源泉,社会
主义的优越制度为每个人的进取提供了平等和机会,只有明确了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才
会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三、了解、学习科学史,激励进取精神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是科学史的谱写者。了解科学家的科学史,是生动而富有
成效的德育。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科学家,但科学家在理想、情操、胆识、毅力、
勤奋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 例如,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有不少同学为成绩总是上不去而苦恼,并由此产生自卑。
为了激励他们勇于进取,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特别突出和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
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但都以独特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没
有学历、靠自学成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读书时更是成绩平平,但他以令人叹服的坚强
意志勤恳奋斗了70余年,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成为“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
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仍不可忘记对学生的“三热爱”教育。为此,我常用反衬手法,讲述
科学家成功之前的无数次失败及其在腐朽制度下所受到的迫害,使他们认识到科学之路的崎
岖艰险,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篇五:学科渗透德育
工作总结
大兴学校小教部《纲要》工作总结 《纲要》实施后,我校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围绕我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狠抓课堂教学、构建全新理念、力求办出特色。广大教师爱
岗敬业、锐意进取;全校学生主动合作、勇于创新;课题实验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
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还应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
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
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
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
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
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一、 我校德育渗透的途径的情况
(一)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介很好的德育教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
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
质、意志、性格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
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
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
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
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教师教学 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
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
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
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 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所编写的学
科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选择、组织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倾向,
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的有关知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因此,
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学生
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
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
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亦是
说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
产生积极的影响。
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
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其中“知”是指对思 想、道德的认识,是一个学习掌握基本道德概念、原理的认识过程。因为课堂教学是完
成智能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科教学加强德育工作,
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
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直接原因。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教师教育的结果。
教学中思想教育因素的发掘,学生正确思想观点的形成,思想觉悟的提高无一不是教师教育
指导的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德育指导,完成教书育人的
任务。
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学科教学内容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把德育
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就要根据学科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知识教学与
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注重学科的平衡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注重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将学校的骨干教师分布在各学科中,
以点带面,起到辐射作用,积极带领其他教师作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品德与生
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配备,如:刘银珠老师任品德组教研组长,以带动提高该学科的教育
教学工作。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
使其更能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紧密联 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常识的教育,重视社会公德
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等,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科教学中,
我们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情感与德育体验。在心灵
对话中享受品德教育的真与诚。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校本培训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我们主要采用集体培训
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还利用一切机会,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有派德育骨干参加
市、县、学区班主任工作培训,如总辅导员骆良水老师参加市辅导员培训和县班主任培训、
孙少如老师(现调螺阳中心小学)参加县班主任培训。
4、建立“学习型组织”,创“书香校园”。学校坚持每学期向全体教师推荐书籍,如《反
思性教学策略》、《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爱的教育》、《把
信送给加西亚》等,让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研究的习惯。
四、挖掘学科德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全过程
1、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以身教立德
(1)我校积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以身作则,
自觉将育人职责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
(2)全校教师将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做到以蓬勃旺盛的工作热情感
染学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
(3)教师们从认真备课开始,规范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规范板书、严
格作业批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