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陈与义

宋代诗人陈与义(1090-1138)写过这样一首诗:

杨柳招人不待媒,

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

不共尘沙一并来。

(《中牟道中》其二)

貌似简单的一首绝句,带来很多问题。诗人道中所见,想必远远不止杨柳、蜻蜓、凉风、尘沙,为什么单单挑选出这几个意象?杨柳与蜻蜓,又和诗人对凉风的祈愿有什么相干?这种愿望本身——不携带尘沙的凉风——暗示了什么?

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古诗,也牵涉到一种在近现代格外流行的文化思想模式。

我们首先注意到,杨柳和蜻蜓,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诗中却构成了反差。杨柳招人;蜻蜓本来飞近,却突然相猜而避开了。在这首诗中,正是诗人自己的机心,造成了大自然的异化:杨柳的牵缠,从杨柳来说是无心的,从诗人方面来看,却好像是在有意招惹,而且因为“不待媒”之故,是一种不合适甚至不合法的举动,出界的挑逗。诗人这样的多心——把人类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自然界——造成了蜻蜓的远离。

在这首诗里,凉风与尘沙构成一对互相对立的概念,这种对立不是对等的,而是具有等级性的差异。尘沙扑面,是凉风造成的,因此,尘沙是第二性的,是果;凉风是第一性的,是因。在概念的层次,因比果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尘沙扑面,是凉风造成的,但在价值的层次,凉风舒适而尘沙肮脏,因此,凉风的价值也大于尘沙。诗人在作出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发生在认识论层次上(凉风不同于尘沙),更发生在价值判断层次上(凉风好而尘沙不好)。这把我们带回到老子、庄子与列子的哲学领域:世界的堕落,正是由具有等级差异的分别造成的。我们回头看到,凉风吹起杨柳,柳枝拂面,令诗人感到懊恼,发出“招人不待媒”的埋怨;而就在诗人用一己的和人类的道德观念来看待自然界的时候,蜻蜓已经感知到了诗人的机心而倏然远离。但诗人依然不悟,渴望凉风可以“不与尘沙一并来”,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渴望,使世界变得不再完美。

宋代诗人陈与义(1090-1138)写过这样一首诗:

杨柳招人不待媒,

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

不共尘沙一并来。

(《中牟道中》其二)

貌似简单的一首绝句,带来很多问题。诗人道中所见,想必远远不止杨柳、蜻蜓、凉风、尘沙,为什么单单挑选出这几个意象?杨柳与蜻蜓,又和诗人对凉风的祈愿有什么相干?这种愿望本身——不携带尘沙的凉风——暗示了什么?

这些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古诗,也牵涉到一种在近现代格外流行的文化思想模式。

我们首先注意到,杨柳和蜻蜓,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诗中却构成了反差。杨柳招人;蜻蜓本来飞近,却突然相猜而避开了。在这首诗中,正是诗人自己的机心,造成了大自然的异化:杨柳的牵缠,从杨柳来说是无心的,从诗人方面来看,却好像是在有意招惹,而且因为“不待媒”之故,是一种不合适甚至不合法的举动,出界的挑逗。诗人这样的多心——把人类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自然界——造成了蜻蜓的远离。

在这首诗里,凉风与尘沙构成一对互相对立的概念,这种对立不是对等的,而是具有等级性的差异。尘沙扑面,是凉风造成的,因此,尘沙是第二性的,是果;凉风是第一性的,是因。在概念的层次,因比果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尘沙扑面,是凉风造成的,但在价值的层次,凉风舒适而尘沙肮脏,因此,凉风的价值也大于尘沙。诗人在作出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发生在认识论层次上(凉风不同于尘沙),更发生在价值判断层次上(凉风好而尘沙不好)。这把我们带回到老子、庄子与列子的哲学领域:世界的堕落,正是由具有等级差异的分别造成的。我们回头看到,凉风吹起杨柳,柳枝拂面,令诗人感到懊恼,发出“招人不待媒”的埋怨;而就在诗人用一己的和人类的道德观念来看待自然界的时候,蜻蜓已经感知到了诗人的机心而倏然远离。但诗人依然不悟,渴望凉风可以“不与尘沙一并来”,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渴望,使世界变得不再完美。


相关内容

  • 宋代福建诗人用韵所反映的十到十三世纪的闽方言若干特点(之一)
  • 作者:刘晓南 语言研究 1998年09期 前言 闽方言是汉语所有方言中最具有魅力的方言之一,它以其丰富的音系.多层面的语音积蕴,成为中外语音学家和方言史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览于闽方言韵书能提供的系统材料只能上溯至明代,现代学者往往凭据现代闽语语音特点构拟闽方言从汉语中分化的早期形态,如罗杰瑞先生&l ...

  • 古诗中花的意象
  • 中国古诗中的花意象 我们中国人对花是情有独钟的,所谓"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如花似玉",多是基于对花的热爱而产生的感叹.中国的花多,咏花的诗作多,爱花的诗人多. 陶渊明爱菊,陆游爱梅,周敦颐爱莲,黄庭坚爱水仙.迈步咏花诗苑,试着把这些 ...

  • 论宋诗阅读答案
  • 论 宋 诗 钱钟书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 ...

  • 文学史知识点
  • "第一"和"最"的文学作品: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3.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4.<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 5.<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

  • 墨香集-诗词书法.唐伯虎行书古诗[二十七首]
  • 墨香集-诗词书法 唐伯虎行书古诗<二十七首> 唐伯虎 <春日>宋. 朱熹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从军行>王昌龄 <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宋代吴涛 <上太行>是明朝政治家于谦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 杜牧<江南春> 韩愈 ...

  • 古代所有名人谥号大全
  •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 ...

  • 登岳阳楼教案陈与义
  • 篇一:登岳阳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诗歌内容. 2.在对诗歌的分析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归纳总结. 3.当堂背诵.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 ...

  • 古代悼亡诗词分析及内涵
  • 梅氏悼亡诗的平淡邃美及其伦理文化 意义 [摘要]梅尧臣悼亡诗倍受选家重视,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丧妻之痛.对亡妻的由衷赞美和绵绵思念:选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于平凡中见真情.通过对悼亡诗的讨论,可深刻认识梅诗平淡深邃特色,亦有助于洞悉生活化.家庭化的宋代文化. [关键词]梅尧臣:悼亡诗:平淡邃美:家庭生活 ...

  • 浅论陆游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
  • 浅论陆游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 作者:姚文洁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4期 摘 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宋代四大诗人之一,中兴四大诗人之 一.虽然陆游词的数量远不及其诗的数量,但在现存的130首词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之作,或婉约缠绵,或慷慨激昂,风格多样.本文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