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及效果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及效果

摘要:现如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面临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教育引导工作中负担着重要的使命,其工作的开展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但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应结合高校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努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的教育素质,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大学生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和教学工作一起成为了推动高校发展的两大基本元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因此,辅导员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讨是社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 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现状

1. 在制定辅导员的工作计划之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日常大学生的生活中,辅导员对其的心理辅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大多数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日常生活接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开展微乎其微,在相对实践的工作环节仍然需要加强。

2. 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素质的调查局结果来看,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改进相关的教育方法是必然的趋势。部分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学的掌握、应用程度以及自身的身心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3. 调查结果也显示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扩展空间,高校学生辅导员身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者和领导者,平时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了解的层面也相对更深,这为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便利。并且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也希望能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日常接触,成为知心朋友,这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好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二、 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属于心理学中的一个类别,它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与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在日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采用于学生直面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生活的方式走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价值观,并能切实的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时期,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逐渐形成了成人价值观,在这个无比重要的时期,是蜕变为社会人才的重要阶段,学生的人格、性格、价值观都趋近于完善,是确定学生将来发展方向、人生走向的重要阶段。近些年来,随着价值观念的更替、交往模式的变换,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承受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大学生在此阶段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事件的打击,从而造成学生情绪上的不稳定,造成意志的动摇,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对事情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非常不利,使大学生无法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源自于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源源不断的压迫着学生的内心,这种情势长此以往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心理上的压抑,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相继出现,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心理问题高发人群日渐低龄化,大学生正是处于高发人群中。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事时极易冲动或悲观,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或者产生轻生的情况。大学生中存在的此类心理问题若能得到辅导员及时的发现和引导,将会挽救一个学生,防止学生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但若因为工作没有做到位,忽略了

学生的心理问题,则会对学生乃至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近些时间因为社会上屡次报道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而酿成的大祸,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所以各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仍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负责。

三、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的建议

在高校中,辅导员这一职位因为其最贴近于基层,能够方便快捷的了解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多高校中心理导师的角色大多由辅导员担任。通过职业特性所带来的便利,辅导员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中全方位的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并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圈中,成为学生中的榜样,从侧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各个班级中有着相当数量的班级委员、学生干部,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委员和学生干部定期的汇报监控大量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班级干部定期的向辅导员汇报的过程中,辅导员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有利于在有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同时,校园内还拥有多种媒体宣传方式,辅导员可以借助相关的媒体宣传渠道,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信息渠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防患于未然。

但是在辅导员利用自身便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的同时,仍发现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要求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业水平,以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切实的处理并引导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必然也是经历过大学时期,借助这一点,辅导员可以切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学生存在的切实问题对学生加以心理疏通和引导,而且因为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够做到切身实际的体会学生对事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手段,从而做到以标治本,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辅导员自身的修养也不能落下,需要不断的学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借助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彻底掌握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学辅导知识结构,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当中。

四、 提倡使用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在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应当灵活的使用各种媒体宣传手段,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和教育。同时学校应当利用好电台、网络、校报等宣传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 定期自我检查,提倡自我保健

当今有许多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因为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导致心理长时间保持在“亚健康”状态,压抑自我身心的同时又意识不到应当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各个班级安排心理委员非常重要,心理委员身为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相比辅导员能够更便利的了解到问题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心理委员将班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具体情况定期的向辅导员报告,做到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结语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同时,接受心理教育也是学生成长、踏入社会之前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以健康的身心走出校园,以强大的内心、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的信心踏入社会,迎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勇敢的直面人生,为社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君. 优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覃欢.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软实力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张志永.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252+256.

[4]王东.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 现代交际,2015,06:152.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及效果

摘要:现如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面临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教育引导工作中负担着重要的使命,其工作的开展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但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为此,应结合高校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努力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的教育素质,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大学生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和教学工作一起成为了推动高校发展的两大基本元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因此,辅导员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讨是社会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 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现状

1. 在制定辅导员的工作计划之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日常大学生的生活中,辅导员对其的心理辅导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大多数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日常生活接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出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开展微乎其微,在相对实践的工作环节仍然需要加强。

2. 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素质的调查局结果来看,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改进相关的教育方法是必然的趋势。部分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学的掌握、应用程度以及自身的身心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3. 调查结果也显示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扩展空间,高校学生辅导员身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者和领导者,平时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了解的层面也相对更深,这为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便利。并且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也希望能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日常接触,成为知心朋友,这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好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二、 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属于心理学中的一个类别,它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与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在日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采用于学生直面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生活的方式走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价值观,并能切实的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时期,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逐渐形成了成人价值观,在这个无比重要的时期,是蜕变为社会人才的重要阶段,学生的人格、性格、价值观都趋近于完善,是确定学生将来发展方向、人生走向的重要阶段。近些年来,随着价值观念的更替、交往模式的变换,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承受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大学生在此阶段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事件的打击,从而造成学生情绪上的不稳定,造成意志的动摇,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对事情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非常不利,使大学生无法正确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源自于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压力源源不断的压迫着学生的内心,这种情势长此以往会使一些大学生感到心理上的压抑,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相继出现,有些学生甚至因此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心理问题高发人群日渐低龄化,大学生正是处于高发人群中。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事时极易冲动或悲观,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或者产生轻生的情况。大学生中存在的此类心理问题若能得到辅导员及时的发现和引导,将会挽救一个学生,防止学生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但若因为工作没有做到位,忽略了

学生的心理问题,则会对学生乃至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近些时间因为社会上屡次报道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而酿成的大祸,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所以各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容忽视,仍需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负责。

三、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的建议

在高校中,辅导员这一职位因为其最贴近于基层,能够方便快捷的了解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多高校中心理导师的角色大多由辅导员担任。通过职业特性所带来的便利,辅导员应当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工作中全方位的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变化,并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圈中,成为学生中的榜样,从侧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各个班级中有着相当数量的班级委员、学生干部,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委员和学生干部定期的汇报监控大量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班级干部定期的向辅导员汇报的过程中,辅导员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有利于在有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同时,校园内还拥有多种媒体宣传方式,辅导员可以借助相关的媒体宣传渠道,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等信息渠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防患于未然。

但是在辅导员利用自身便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的同时,仍发现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要求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业水平,以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切实的处理并引导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必然也是经历过大学时期,借助这一点,辅导员可以切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学生存在的切实问题对学生加以心理疏通和引导,而且因为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能够做到切身实际的体会学生对事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手段,从而做到以标治本,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辅导员自身的修养也不能落下,需要不断的学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借助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彻底掌握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学辅导知识结构,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当中。

四、 提倡使用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在信息交流飞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应当灵活的使用各种媒体宣传手段,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和教育。同时学校应当利用好电台、网络、校报等宣传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 定期自我检查,提倡自我保健

当今有许多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因为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导致心理长时间保持在“亚健康”状态,压抑自我身心的同时又意识不到应当寻求帮助,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所以,在各个班级安排心理委员非常重要,心理委员身为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相比辅导员能够更便利的了解到问题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心理委员将班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具体情况定期的向辅导员报告,做到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结语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同时,接受心理教育也是学生成长、踏入社会之前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以健康的身心走出校园,以强大的内心、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的信心踏入社会,迎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勇敢的直面人生,为社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君. 优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覃欢.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队伍软实力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张志永.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4:252+256.

[4]王东.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 现代交际,2015,06:152.


相关内容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之我见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之我见 摘要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同辈间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过程,并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朋辈心理辅导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为 ...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 论高校辅导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队伍.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及具体开展途径两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强调了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的重要性. 关键字 心 ...

  • 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精细化管理探析
  •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精细化管理机制的构建措施.要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与职责定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流程体系建设:切实遵循构建管理机制的四大准则:提升辅导员日常事务精细化管理意识. [关键词 ...

  • 专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利弊与完善对策
  • 摘 要:在我国,专职辅导员是高校内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了解就(创)业政策,熟悉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期望,也具有开展常态化教育指导的便利.然而,辅导员受自身条件和岗位特点的限制,对不同行业的就业状况.发展规律等信息缺乏 ...

  • 高校辅导员培训方案
  • 高校辅导员培训及开发设计方案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 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开展辅导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辅导员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继续做好我院 ...

  • 井冈山精神系列文章
  • 井冈魂·红土情·中国梦 南昌航空大学辅导员 谢大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谢大进,是南昌航空大学一名普通辅导员.井冈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今天,就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从一名辅导员的视角,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出生在大山,井冈山精神伴我成长 我家保存着一个箩筐 ...

  • 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
  • 心理学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为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习惯于硬性的"刚性"管理,因此难以摆脱方法上"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效果不佳.针 ...

  • 职业选择与发展理论
  • 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 (供本.专科使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 印发 编写说明: 按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组织人员编写了这份教案,本教案共有16个课内学时,每次课2学时,供本.专科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 ...

  • 2015年高校辅导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15年高校辅导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