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一、选择题
1.(2010·临沂·3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
A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日用生活用品也必须统一发放,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2.(2010·南京·2模) 《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
A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一则材料不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但该研究者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结论也符合史实。
3.“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
( )
A .议会民主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议会君主政体 D .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开明专制化”并不是他的选择,所以有君主参与的政权都是其反对的对象,排除B 、C 、D 三项,故正确答案为A 项。
4.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B .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C .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本题重点落在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理解上,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选项A 、D 错误;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选项B 不正确;只有C 项正确,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2010·潍坊·3月) 工业革命使“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有(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使一些落后国家被动地学习这些文明成果。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体现了题干中的观点。太
平天国运动后期虽然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付诸实践。
6.(2010·清江) 某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完全照搬美国宪法 D .具有民主平等思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史论结合的原则,材料体现了民主平等思想。
7.(2010·清江)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是我国的第三首国歌,它颁布于( )
A .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
B .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五色旗,五色旗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国旗。
8.(2010·深圳·3月)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
A .实行议会共和制 B .权力过于分散
C .注重权力的制衡 D .实现了全国普选
【答案】C
【解析】既有政府,又有议院,这体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注重权力的制衡。
9.(2010·河南六市联考)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说明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管,这体现了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了民主意识。
10.(2010·本溪)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C 项。
11.(2010·惠州模拟) 以下文字是摘自近代某历史人物自传序言:“余与陆子兴(徵祥) 外长,权衡利害,折冲樽俎,虽未全部承认,终屈于日本之最后通牒。„„其后巴黎和会失败,亦归咎于我;于是群起而攻,掀起五四风潮,指我为卖国贼,然而事实经过,何尝如此!徒以三人成虎,世不加察,以致恶性宣传,俨如铁案,甚矣,积非成是之可惧也!”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 .由于谣言作者被冤枉
B .在对日交涉中作者并未卖国
C .文中“最后通牒”所涉条约为《辛丑条约》
D .此书可能是曹汝霖或章宗祥所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历史人物自传”、“余与陆子兴(徵祥) ”,“指我为卖国贼”等信息可知,此人参与了巴黎和会,并屈从于列强的压力,应为曹汝霖或章宗祥,故选D 项。A 、B 、C 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2.(2010·烟台·3月文综)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答案】A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诱因是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给了日本,民族危机加深,故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二、非选择题
13.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 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理想) 。
(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
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
【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和历史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比较容易概括,第(2)问注意史论结合并运用阶级分析法,第(3)问和第(4)问要注意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知识。
14.(2010·潍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2)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四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据此有的同学说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评价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民主革命的任务;民主革命的影响。
(2)思想解放;启迪革命。
(3)不正确。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一、选择题
1.(2010·临沂·3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
A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日用生活用品也必须统一发放,这体现了太平天国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2.(2010·南京·2模) 《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
A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一则材料不能充分的说明观点,但该研究者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结论也符合史实。
3.“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
( )
A .议会民主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议会君主政体 D .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开明专制化”并不是他的选择,所以有君主参与的政权都是其反对的对象,排除B 、C 、D 三项,故正确答案为A 项。
4.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巨变,同时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这主要是指(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
B .瓦解了自然经济,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C .推翻了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结束了封建制度,传播了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本题重点落在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理解上,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选项A 、D 错误;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选项B 不正确;只有C 项正确,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2010·潍坊·3月) 工业革命使“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有(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使一些落后国家被动地学习这些文明成果。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体现了题干中的观点。太
平天国运动后期虽然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付诸实践。
6.(2010·清江) 某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完全照搬美国宪法 D .具有民主平等思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史论结合的原则,材料体现了民主平等思想。
7.(2010·清江)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是我国的第三首国歌,它颁布于( )
A .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
B .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 .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五色旗,五色旗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国旗。
8.(2010·深圳·3月)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同月,临时参议院也成立。这说明中华民国( )
A .实行议会共和制 B .权力过于分散
C .注重权力的制衡 D .实现了全国普选
【答案】C
【解析】既有政府,又有议院,这体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注重权力的制衡。
9.(2010·河南六市联考)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说明中国的事应该由中国人管,这体现了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体现了民主意识。
10.(2010·本溪) 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注意提取题干部分的四个小标题。“动荡了”是指辛亥革命以后至191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传播了”是指五四运动的思想条件;“愤怒了”是指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强烈反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故选C 项。
11.(2010·惠州模拟) 以下文字是摘自近代某历史人物自传序言:“余与陆子兴(徵祥) 外长,权衡利害,折冲樽俎,虽未全部承认,终屈于日本之最后通牒。„„其后巴黎和会失败,亦归咎于我;于是群起而攻,掀起五四风潮,指我为卖国贼,然而事实经过,何尝如此!徒以三人成虎,世不加察,以致恶性宣传,俨如铁案,甚矣,积非成是之可惧也!”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 .由于谣言作者被冤枉
B .在对日交涉中作者并未卖国
C .文中“最后通牒”所涉条约为《辛丑条约》
D .此书可能是曹汝霖或章宗祥所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历史人物自传”、“余与陆子兴(徵祥) ”,“指我为卖国贼”等信息可知,此人参与了巴黎和会,并屈从于列强的压力,应为曹汝霖或章宗祥,故选D 项。A 、B 、C 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2.(2010·烟台·3月文综)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答案】A
【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诱因是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给了日本,民族危机加深,故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二、非选择题
13.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 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理想) 。
(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
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
【解析】本题以太平天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和历史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比较容易概括,第(2)问注意史论结合并运用阶级分析法,第(3)问和第(4)问要注意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知识。
14.(2010·潍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
(2)据材料三、四,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3)材料四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据此有的同学说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评价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民主革命的任务;民主革命的影响。
(2)思想解放;启迪革命。
(3)不正确。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