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

学习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职业生活越来越处于组织中或者通过组织来进行。 最近二十年,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组织”命题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有些人甚至倾向于把它作为迄今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最有效范例:

一方面是由于组织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较易于与实践经验中的现实性做比较;

另一方面这些成果鉴定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现象之一,即在共同的、集体的事业中个体自由行为的整合。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推行过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及公司制组织形式等,这些组织类型都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无论民营、私有、公有及合营企业,都存在着严重的组织问题。 其次,中国社会无论在哪个行业和哪一级组织都会滋生小宗派、小团体和小集团。

因此组织社会学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

在这一定义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二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三是研究的基本变项。

(一)研究客体: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

1、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比如人体系统就是一种组织,再如细胞组织);从狭义上讲,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2、组织的形式: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1)正式组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学中所使用的组织概念)

2)非正式组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提问:以下属于正式组织的有:

学校、机关、医院、家庭、社区、友好团体、市场。 

(2)专业组织形式与一般的社会组织

3、与组织有关的其他问题

(1)组织的任务 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正式组织?人们为什么会放弃自由加入正式组织并且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首先,正是组织的存在延伸了人类自身的能力;

其次,人们之所以加入组织,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 第三, 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共同目标实现了,每个人的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

最后,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较高的社会活动效率(与市场相比) 因此组织的任务就在于:

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

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

(2)组织的边界问题

组织环境是指组织周围决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的所有外部力量的总和,环境给组织提供必要的输入因素,包括:人、材料、能量、信息等,以使组织能够输出环境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为了保持环境和组织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就需要组织有明确的边界网,从而区别于环境和其他组织。

在传统社会,每个组织的边界网是围绕着自身的核心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核心技术就是组织为生产其基本有用之物而采用的系统。但不同的组织边界不同,例:DHL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

(3)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1)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才有可能去成就一系列的社会工程,但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外在特征,从而产生不同的效率和结果。 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是社会复杂性与进步性的标志。

2)现代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

(二)研究的内容:(四个方面)

1、对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的认识

一方面要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等。

2、对基本结构的功能进行分析:

(1)正功能与反功能: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隐功能与显功能:是否是有意设计的功能

3、对组织的运转过程与规律的研究:

(1)取得实现组织目标或发挥组织功能所需要的资源:

获得资源主要是通过合同。合同有产品合同与就业合同之分。

对不同类型的组织来说,获取资源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贷款投资时最重要的机制,此外还有税收和自愿捐款两种机制。

(2)组织自身必须有制度化的程序

1)政策决策:如决定产品的性质与质量标准,改变工作规模,研究产品或劳务对象和组织内部活动的规模等等,它是组织发展的首要功能。 2)部署决策:包括关于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施的决定。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涉及人事、财务以及必需的物资设施的分配过程

二是:涉及预算

3)协作决策:通过促进合作和加强组织内部关系的动力问题,以此来保证组织的整合。例:福利、报酬、晋升制度、组织文化、规章制度等。 组织的协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强制:对不协调的行为进行处罚

②诱导:对有价值的操作行为给予奖励

③治疗:采用科学的方式,在寻找个人陷入困境的基础上,排除其障碍,满足组织的要求。

(3)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制度化的模式。

组织在确定内部整合条件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与社会制度结构相整合,即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

1)合同:主要是雇佣合同,包括:公开成文的合同和非合同要素(控制合同制订与实施的规范)

2)强制合同

3)各种规章制度或规范:任何人违反这些规范而签订的合同都是不合法的,同时也不能行使权威强迫人们违反规定。

4、对组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

(三)研究的基本变项

1、人的变项:可变性最大的因素,也是对组织运转影响最大的因素,

包括:人的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与价值体系等;

2、组织变项: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影响,包括组织的目标、基本结

构、可调动的资源、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权力状况等;

3、环境变项:是前两种变项的条件和基础,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类。

宏观环境变项包括如组织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历史等; 

微观环境变项包括组织工作所面临的市场、内部关系、人力资源等。 

二、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

 第二,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关于组织过程(等级关系机制、水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上下左右的关系机制)的研究。

第四,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

三、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交叉性)

组织现象本身就是一个交叉领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与其他分支社会学或社会学理论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对此我们要注意加以区别,从中便可体会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 

社会学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共同接受的理论。因此它会为在这一领域中从事研究活动的学者留下一个非常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有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在等着我们去开发,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社会学的优势。 四、组织社会学的意义

 第一,学会整体思考问题的方法。

 第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解放前的组织状况:一方面是高度封闭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机构,另一方面是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 金字塔型机构

 权力的行使和传递都是由高而低,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过程;  维系纵向型结构的动力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采取人治为主的运作方式。

(2)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纵向型组织结构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他组织结构形态则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

1)掌握国家资源的行政管理组织;

2)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

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

 (1)创立了以行政管理为职能的各级政府组织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专业组织;

(2)国家对整个社会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管理方式,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

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从1978年以后,我国社会组织分化基本上是在原有组织形态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78年前:由国家、单位到个人的纵向控制方式

78年后: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最初表现在农村地区,在城市社区主要是国有单位组织的分化。 

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

(1)分权制度的实施:由中央逐级分派到“分灶吃饭” (2)政府组织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1)政府组织把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与纯行政部门分离开来; 2)政府组织与专业组织之间“政企分开,让利放权”; 3)政府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新型组织。 3.新型组织的出现

(1)出现了大量的中介组织:

1)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

2)介于国家(政府)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社团组织形式 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解放前的组织状况:一方面是高度封闭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机构,另一方面是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 金字塔型机构

 权力的行使和传递都是由高而低,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过程;  维系纵向型结构的动力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采取人治为主的运作方式。

(2)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纵向型组织结构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他组织结构形态则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

1)掌握国家资源的行政管理组织;

2)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

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

 (1)创立了以行政管理为职能的各级政府组织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专业组织;

(2)国家对整个社会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管理方式,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

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从1978年以后,我国社会组织分化基本上是在原有组织形态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78年前:由国家、单位到个人的纵向控制方式

78年后: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最初表现在农村地区,在城市社区主要是国有单位组织的分化。 

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

(1)分权制度的实施:由中央逐级分派到“分灶吃饭” (2)政府组织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1)政府组织把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与纯行政部门分离开来; 2)政府组织与专业组织之间“政企分开,让利放权”; 3)政府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新型组织。 3.新型组织的出现

(1)出现了大量的中介组织:

1)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

2)介于国家(政府)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社团组织形式 

(2)所有制类型的分化:除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

(3)组织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地方所属的组织快速增长,而且组织逐渐摆脱了原有的隶属关系,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

三、对“单位现象”的研究

单位制度是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在这种体制中,一切设组织都是单位,单位是控制和调节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

1、“单位”的概念与类别

(1)党和国家的机构、合法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机构等。

(2)各类事业单位,所谓不创造物质财富的机构。 

(3)国有企业组织,所谓创造物质财富的机构,包括各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国营部门的机构被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上述三类机构即人们常说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2.单位组织的特点

(1)单位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

(2)非独立性

(3)功能多元化:一个单位既是“小社会”,也是一级政府机构。中国城市市民只有进入某个单位,其地位和权利才能有所保障。 

(4)单位之间的“行政”差别:一方面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相对获得的资源份额就越多,另一方面,单位所具有的权力和资源特征,也是决定单位地位的主要因素。 

3.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资源所有关系:在公有制条件下,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是属于国家所有,单位实际上扮演着委托经营者的角色。

(2)资源供给关系:企业单位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组织。 

(3)权力支配关系:国家具有支配资源的权力,改革开放后如果单位组织都成为独立的法人,在企事业单位中就不存在支配关系。 

4.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单位成员依附于单位)

(1)基本生活保障的国家-单位分配体系:一是满足了人们大部分基本生活需要;二是对社会成员构成相当大的约束。

(2)福利单位化 

(3)人员管理制度:(档案:一是获得国家分配的相应资源的证明;二是在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证明)

(4)个人合法性的证明

5、单位现象研究的意义:

(1)单位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中国社会面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本身也有它致命的缺陷(缺乏流动性、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单位研究的方法论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单位现象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许多行为特征。 总之,单位制度既是深化改革的阻力因素,也是改革成功的突破点,这是我国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是个非常年轻的学科,组织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而现在所说的组织社会学则是从二战之后才开始,因此组织社会学本身只有一个简短的历史,但是不可否认在组织社会学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流派,他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纷繁复杂的组织现象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在这里我们先简单的整理下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主要学术活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和霍桑试验之后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 这一时期的主题是人和机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工程学家和人文学家针锋相对。前者认为大工业就是要把程序严格化、标准化来提高工作效率;后者则认为应该关心人和人的关系,而不是把人看做机器的一部分。 

两个黄金时期

第一个黄金时期:二战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引进美国社会学,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美国社会学家的极大注意,组织研究成为当时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形成两个大的流派:哥伦比亚学派(在不同的科层制中做了一系列的个案研究)和卡纳基—梅隆学派(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去研究组织行为) 

两个黄金时期

第二个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主题: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1、我们现在组织研究领域中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现在成为主流的理论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并形成了流派:如制度学派、组织学习理论等。

2、事件史研究手段的出现为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这些组织理论和研究工作使得组织社会学不仅成为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且走出了社会学,对其他学科(如:组织研究、政治学、心理学)产生了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挑战和发展

1、组织社会学当时的研究主题是组织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很少有人关注其他的组织现象;

2、组织社会学趋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忽略了组织的微观基础;

3、社会学研究受到资料的限制,对经济组织(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究困难重重。

但是社会网络学派可以有针对性的弥补这些问题,但是它本身也有局限性,对此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工厂制度的建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由此人们开始了对组织管理理论的探索。 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理论准备

 (1)亚当斯密

其管理思想主要是关于劳动组织的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的观

点。他提出要提高生产率应该依靠分工劳动分工,即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

(2)查尔斯•巴贝奇

注重工业中的组织和技术,他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成本记录等,因此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祖。 

他认为工人与工厂主之间能够存在利益的共同点。由此他竭力提倡一种工资加利润分成的报酬制度。工人可以按照他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工厂利润的一部分,主张工人的收人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按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

2、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强烈影响。

19世纪末之前,工业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办法,它的特点在于工厂的管理主要是凭工厂主个人的经验。

企业主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采用的手段不外乎是延长绝对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而随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企业主的这两种办法激起了工人阶级越来越强烈的反抗。这就迫使企业主不得不放弃这两种办法 。

 另一方面,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过剩现象,随着积累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自己的方式急待改变。 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试图创造出一种理性技术,以便构建那些能使组织各分支之间关系协调的机构和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找到确定的理性技术和方法,组织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它的目标。 

科学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使组织运行保留其合理性,研究客体是工商企业组织。这一理论由四大块构成:劳动分工、等级

过程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和管理跨度。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 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1)泰罗的出发点。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最根本的重大管理原则”

第一,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所能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为此,他提出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泰勒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工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工人的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另一方面是该工人必须愿意做这种工作。

第三,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第四,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和经久的合作。泰勒认为,工人凭经验很难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计划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和工人负责,这样有助于采科学的工作方法。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

3、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贡献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所推行的一套制度和方法被称为“泰勒制”,泰勒本人也被奉为“科学管理之父”。

A、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B、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泰勒所倡导的精神革命,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

 C、科学管理理论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 精神革命

劳资双方的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革命是,双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看成头等大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加盈余的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不必为如何分配而进行争吵。……他们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足够给工人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给雇主大量增加利润。” 局限性 

A.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经济人”。这种人性假设是片面的,因为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动机,也有许多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动机。

B.科学管理理论的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C.泰勒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D.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存在局限性,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泰勒确实是组织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时代的领路人,正如丹尼尔.雷恩所说:“科学管理反映了时代精神,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发展铺下了光明大道”。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有的则将法约尔的思想称为一般管理理论)

•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些人在美国倡导科学管理的时候,欧洲也出现了一些古典的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嘱目。法约尔和泰勒的经历不同。研究管理的着眼点也与泰勒不同。泰勒是以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工厂的,因此,他所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而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所以他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他的理论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法约尔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

•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 •①技术性工作——生产、制造和加工

•②商业性工作——采购、销售与交换

•③财务性工作——资金的筹措、运用与控制

•④安全性工作——设备维护和人员、货物的安全

•⑤会计性工作——成本核算、统计与盘点

•⑥管理性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法约尔指出,无论是管理者或执行者,都需要培养完成六种

工作的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基层的工人,主要要求其具备技术能力。随着组织中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则要求不断地加大。 •法约尔最大的贡献是他首先提出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工作。

•2、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一般管理有十四条原则,即:

•(1)劳动分工。劳动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种分工同时适用于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专业化分工要适度,并非愈细愈好。 •(2)权力与责任。法约尔将管理人员的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职位权力是上级组织赋予的,而个人权力则是由个人的智慧、知识、品德和能力等个性因素所形成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以个人权力去补充职位权力,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责任。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这就是著名的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

•(3)纪律。严明的纪律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哪个社会组织,其纪律的状况都取决于领导者的道德状况。因此,高层领导者应和下属一样,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 •(4)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就是指无论什么行动,每个职工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这是一条普遍和永恒的原则。

•(5)统一领导。对于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只应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

• 统一领导是统一指挥的前提,统一指挥只有在统一领导下才能存在。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不能置于整体利益之上,但应注意集体目标应包含员工的个人目标。

•(7)合理的报酬。法约尔指出报酬制度应当公平,与工作成绩和绩效挂钩。但奖励应有一定的限度,即应以能激发起职工的热情为限,否则将会出现副作用。

•(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法约尔认为,集权与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

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两者适用的组织特点不同。组织的集权程度是由管理层和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因此领导者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9)等级制度:是指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 •(10)任何组织都要建立秩序,没有秩序的工作将会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他要求组织的每一要素(包括人、财、物等)都应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即凡事各就其位。

•(11)公平。公平是组织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道德价值准则。在如何对待下属人员的问题上,领导者要特别注意他们要求平等和公平的愿望。既使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同时又不忽视和违反组织的总体利益。 •(12)人员的稳定。保持组织中人员的稳定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人员不必要的流动是企业管理不善的结果。任何组织都应鼓励职工从事长期服务并不断补充新的员工。

•(13)首创精神。管理人员不仅自己要有首创精神,而且还要尽可能地鼓励和发展职工的首创精神。高明的领导者可以牺牲自己的荣誉心去满足下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14)团结。法约尔指出,一个机构内集体精神的强弱取决于机构内部职工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它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所以领导者应尽一切可能,维护和巩固组织中人员的团结。 • 最后,法约尔他强调,这些原则并不完整,也不能回答特殊问题;他也不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盲目地刻板地运用。他认为,如何使这些原则灵活地适应于各种环境和特殊情况,要依靠管理人员的¡°艺术¡±,管理人员的精神特性将决定最终成果。

3、对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主要贡献

•①指出管理是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独特因素,是协调组织、努力达到组织目的的过程。它如同法律、医学等一样,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而这些原则是可以用科学方法来发现的。

•②分析了管理过程,明确了各项职能。在泰勒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开来的基础上,法约尔把管理划分为五个要素,实际上也就是管理的五项职能,为后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提高打下了基础,指出了一种研究方向。

•③提出了实现管理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准则。实现各项职能

决不是是随意进行的,而应该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指导路线进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强,对管理的五大职级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其来源于长期实践实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利用,因此,继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般管理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2)主要局限性

•①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工人是“生产工具”、“活的机器”,是一种“机械因素”。这些观点,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 •②根据上述基本出发点,在组织结构上,基本倾向于独裁式的管理。强调上下级系统不得破坏,劳动者只能听命于管理人员的训练、安排。 •③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把外部环境同组织的生存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功能的改善和职能的提高,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就可以实现。这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是有效的,各个企业为了谋求最佳利益,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组织,使企业的组织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作为早期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对组织理论和管理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理性技术和规则,法约尔的理论则是对其的补充,二者结合在一起增加了人们对组织的车间层次和行政层次的理解。

•科学管理理论学者相信,围绕着劳动分工、等级过程与职能过程、结构和管理幅度可以构建一个健全的组织理论。他们的这些观点和信条直到今天仍是某些学者研究的出发点,甚至科学管理理论的许多原理和做法仍然被许多国家或组织参照采用。当代西方学者还有人提出“回到泰罗去”的口号,表示要对早期组织理论重新进行深入地研究。

有一位住在汉堡的中国朋友,在住处申请上网。汉堡网络公司的规矩是,每月初向用户寄送上月网络费用的账单,用户据此缴费。朋友说,他家的网络接通后,连续6个月没有收到账单,他就只好一直不缴费。此后,网络公司寄来了律师函,催他缴费。他于是去网络公司说明,自己从未收到账单。原来,寄送账单的部门把他的地址搞错了,但寄送律师函的部门拿到的地址是正确的,只是,这两个部门都只做自己的事,决不多

做一点儿分外的工作。

•后来,朋友要回国了,便要求取消网络服务。他本可以在月底注销网络并回国,而账单要到下月初才会寄到,网络公司就收不到这最后一个月的钱。朋友不好意思占便宜,于是跟网络公司商量,提前把这最后一个月的账单打出来,他好提前缴费。没想到,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态度温和、语气坚决地告诉他:绝对不行,即使钱收不到,流程也不能改。结果,这位本想 “诚信为本”的老兄,只好“欠费回国”。 •德国人恪守的流程,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百分之百地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比如德国人铺马路,要铺多少层材料,每层多厚,都有严格的标准。德国人会不时用尺子去量,以保证每一层的厚度绝对符合规定。这样铺出来的马路,多少年都不会坏。当然,要想用上这个马路,你也得先等上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一个著名的德国人马克斯²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讲起

•马克斯²韦伯 (Max Weber,1864-1920),著名,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科层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科层组织又被称为官僚组织,最早是由韦伯提出来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他的著述大多采用了德国哲学家的那种令人枯燥乏味的文体,从而不能为一般的人所接受。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 •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 在当时由英国开始世界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工业革命,与此相适应的是出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

•(2)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出现使大批农民进入城市虽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规模和场所都变得庞大,需要把大量人力和资源集中到一起从事专门化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组织结构,这些大型组织结构之

间由于社会分工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分化,同时它们之间又需要彼此协调,韦伯对此很感兴趣,开始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构一个有序而稳定的社会。

•(3)普鲁士军队的组织结构又给了韦伯以启发,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中有三个核心概念:权力、合法性以及权威。 •权力是一个人率领另一个人的能力,即统率行为的能力。

•权威是权力的一种类型,是合法的权力。

•“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

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即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而对命令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马克斯•韦伯曾探讨过合法权力的三种权威基础:个人魅力型(或叫里斯马型)、传统型和法理型权威。这三种统治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与特性。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

•第一种合法权力是神授权力。与这类权力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在这种组织形态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基于领袖人物的个人人格。这些领袖人物具有“超凡魅力”的特征。

•领袖成为超脱凡人,并且被赋予超自然的、超人的权力的人,像先知、救世主、政治领袖就属于这类神秘化的人物。

•典型的“神秘化组织”是以宗教的或政治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组织的基础并不是稳固的。头头在世时,或一旦去世,组织内部都会因为争夺接班人而发生分裂。即使领袖生前就指派了接班人,这个继承人也不一定就能被组织的其他成员所完全接受。假如,继承人是通过血统的遗传来实现的,那么,这一组织就会演化成为“传统组织”;而当领袖的继承人是“神秘化的组织通过一定的法则来行事的”,那么,就会发展成为“官僚组织”。

•第二种合法权力是传统权力,与其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在这种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或者说成员的服从是坚信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对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力者的不可怀疑性。

•在“传统的”组织中,存在着两种制度:一种是世袭制;一种是封建制。在前者那里,官员只是领袖的个人奴仆,并因其忠诚而从领袖那里领到报酬;而在后者那里,官员则有自己的收入,他们对领袖保持着一种传统上的忠诚关系,从而比世袭制下的官员具有较多的自主权。 •第三种合法权力是法定权力,与其对应的组织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它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现的。

•其基础是正规形式的法律以及对处于掌权地位的人依据法律所发布的命令的信任。在韦伯看来,这种组织是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并且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三、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1、科层制的特征

•(1)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科层组织所必须从事的正常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人的权力与责任,并把这些权力与责任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

•(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务遵循程序的原则,即下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和协作。

•(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在任何情况下,官员们都要遵循一套抽象的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有助于组织各部门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的对待一切人和事。 •(4)官员的非人格化。理想官员在办事时,应本着严肃而拘谨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掺杂个人的好恶爱憎,保证工作从理性出发。

•(5)量才用人。科层组织招聘人员是按照技术资格录用,并且不得任意解雇。职业意味着终生事业。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科层组织

内部还有一套按年资、工资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

•(6)行政效率。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度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他根据经验表明,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纯粹的官僚制形式的行政组织是能够实现最高效率的。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实行强制性官僚制是最合理的已知手段。

科层制为什么更有效率呢?

•①精确性

•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②稳定性

•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

•③纪律的严格性

•在科层制组织中,每个人无论是职员还是官员,遵循的都是等级制和一系列规则,都必须秉公办事,保持情感中立,所有组织成员在法律法规、组织制度面前都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地位。形式化的、非个人性的、普遍主义精神成了科层制组织的主导。科层组织严格按照已有的程序和规则处理公务,在处理事务时,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不得掺入个人因素。忠实于非私人规则和正当程序是科层组织的标志。

•④可靠性

•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韦伯指出:在纯粹的官僚制度中,“精确性、工作的速度、任务的明确性、对文件的熟悉程度、活动的连续性、权限的划分、指挥的统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对人员摩擦的控制,以及在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成本的减少”等等都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而事实上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

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尽管科层制已被证明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科层制的运作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逆向机能。因此,自从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以后,其观点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2、对科层制的争论

•(1)默顿的反功能

•默顿指出,在科层制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它也具有明显的反功能。主要表现是:刻板僵化,墨守成规,效率只针对例性事务,一旦特殊事件发生,既定条件改变,便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这被称作“训练性无能”(trained incapacity)。

•这主要因为科层制为了维护自身的行为能力和一致性,极力强调对规章的遵守。按章办事成为一切活动的首要准则,工具价值成了最终价值,目的的重要性被手段取代

•一方面,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们受到了严格遵守成文的规则和程序的训练,并养成了机械地照章办事的习惯,科层制不鼓励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或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求按照一系列客观标准来处理问题,这种僵化将导致所谓的“科层制仪式主义”。

•另一方面,遵守科层制的规则,可能导致程序优先于实现组织目标。过于强调正确的程序,可能失去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失去对“大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公众与科层制之间的紧张关系。 •默顿认为"科层制可以使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但这种效率只对例行公事而言,一旦偶然事件发生,既定条件改变,这些习惯于墨守成规的行政人员便会反应迟钝。这些现象在默顿看来便是反功能。

•事实上,即使是例行公事,科层制也可能会造成低效率。德国经济研究所2004年4月21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官僚主义作风每年给德国造成4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在德国,一个新公司从申请到公司被允许成立和雇用工人要经过从财政局到工商机构等9个部门,整个过程要45天的时间。而相同的事务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只需两个部门批准,所有申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一到两天内完成。

四、古德纳对科层制与现实关系的研究

•阿尔文-古德纳(Alvin W.Gouldner)是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他曾在“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中从事社会问题的研究。他最初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工业组织方面的。另外,古德纳还担任过新泽西州美孚石油公司的顾问。

•《工业组织的科层制类型》

•《工业组织的科层制类型》一书是韦伯之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著作之一。以一家石膏矿厂的管理模式和组织规则变迁为线索,古尔德纳为读者展现了从个人化信任基础上的组织运行到程序化和规范化组织运行的转变过程,并着重分析了组织内部不同群体适应或改造组织规则的方式,从而将韦伯的抽象科层制具体化。因此他着重讨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科层规则可以被启用和强化,以及科层规则的实施需要何种条件、会带来何种影响。

•全书的故事是这样开展的:由于石膏矿厂效益不好,新任经理背负着上级公司指派的效益提升任务;同时,因为无法融入工厂原有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他的正规职位权力无法顺利转变为下级的权威认同和服从。为了确保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赢得组织成员的忠诚,他只能制定详细的正式组织规则,对工人进行更为严密的监管,并逐渐培养听命于自己的“管理者群体”。然而,由于缺乏共同经历和信任,这些举措却进一步疏远了他与下级的关系,从而导致他通过加速科层化进程来确保组织变革的实现。

•以上对于科层化进程的描述是借助于比较分析方法实现的。石膏厂分地下矿场和地上加工厂两个部门,前者受到更多的非正式关系、密切互动的小群体和面对面协作的传统工作方式影响,后者则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化特征和正式职位关系的约束。在管理继替发生之前,由于同质化的员工构成和共同生活在传统型城镇社区,石膏厂企业员工的职业关系和社会关系是高度交叠的;相应地,工厂的管理是仁慈的,遵循具体判断和情感化的处理原则。这就是科层化进程启动的基本背景,也是作者对比分析两个部门科层化差异的前提条件。

•古尔德纳在该书中着重分析了工厂中地上、地下两个部门工人对待具体组织规则(关于旷工、安全、抽烟、晋升和换岗的规则)的态度和反应,以此来区分两个部门应对规则变化的差异,进而阐释导致不同“科层制类型”的原因。

•作为全书讨论的重点,为了细化对正式科层规则的分析,古尔德纳分三种类型对石膏厂的科层规则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第一种,他称之为“虚幻式 ”(Mock),即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真正执行不引起双方冲突的规则,比如“禁烟规则”;第二种为“代表型”(Representative),即管理上虽然可以强制实施,但工人群体也接受其合法性的规则,表现为工人对这些规则的自愿服从,比如“安全生产规则”;第三种科层规则被称为“惩罚中心型”(Punishment centered),即管理层以强制方式迫使工人接受的规则,但工人可以通过将其他惩罚

手段加诸于管理者而进行抵制,比如新的“考勤规则”(在工人群众中引发了“限制工作量”的非正式规范)。

•古德纳认为,在上述的三种行为模式中,应用最广的是“以惩罚为主式”的模式,因为它强调的是利用普遍的和非人格化的规则,而不是过分地强调权威人士的个人权力,从而减少了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保证组织的高效率。但是,这种“以惩罚为主式”的行为模式也存在问题。惩罚必须同严密的监督相结合,但在进行监督时,组织成员之间的权力上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不平等。比如,上级监督下级是易行的,而下级要监督上级就不那么容易。有时,靠正式组织去监督效果不大,相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却较大,但在监督问题上,又会因此而产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

•古德纳比较重视官僚制组织的平衡问题。他认为组织的平衡中存在一种二律背反。当组织的高层加强控制,组织群体内部出现紧张关系时,必须依靠非人格化的规则调整来实现平衡。但这类规则的实施又降低了群体内部权力关系的可见度,从而影响管理职位的合法性。

•为了保持组织的上述平衡状态,在官僚组织的运行中,上层领导总是要不断强化工作规则。然而工作规则会提供给权力范围以外的组织成员一定的线索,使他们获得关于可接受行为的最低界限的知识,从而将行为抑制到最低限度。因而,组织的功效也就必定是低的,这就必然造成组织成就与组织目标之间的不一致。

•当官僚组织的上层领导一旦发现功效降低时,他们就会加强监督,增加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可见度,提高群体中的紧张程度。这样一来,最初的以制定工作规则为基础的平衡又被破坏了。因此,对于官僚组织来说,其运行只能处在这种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之中。 •德纳还一直注意区分管理者之间不同观点,并试图说明这些不同的观点对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专业态度、组织态度以及与同事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古德纳还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者:世界主义者和地方主义者。

五、科层组织理论的影响

•科层组织是组织社会学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组织社会学早期的研究大都以科层制现象为思考对象,有人这样形容“时至今日,人们对官僚组织的批评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现实中的管理运作,还是在书斋里的理论探索,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我们都无法跳出韦伯的组织模型窠

组织社会学

学习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职业生活越来越处于组织中或者通过组织来进行。 最近二十年,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组织”命题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有些人甚至倾向于把它作为迄今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最有效范例:

一方面是由于组织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较易于与实践经验中的现实性做比较;

另一方面这些成果鉴定有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现象之一,即在共同的、集体的事业中个体自由行为的整合。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推行过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及公司制组织形式等,这些组织类型都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无论民营、私有、公有及合营企业,都存在着严重的组织问题。 其次,中国社会无论在哪个行业和哪一级组织都会滋生小宗派、小团体和小集团。

因此组织社会学研究对于中国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

在这一定义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二是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三是研究的基本变项。

(一)研究客体: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

1、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比如人体系统就是一种组织,再如细胞组织);从狭义上讲,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2、组织的形式:

(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1)正式组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学中所使用的组织概念)

2)非正式组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提问:以下属于正式组织的有:

学校、机关、医院、家庭、社区、友好团体、市场。 

(2)专业组织形式与一般的社会组织

3、与组织有关的其他问题

(1)组织的任务 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正式组织?人们为什么会放弃自由加入正式组织并且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首先,正是组织的存在延伸了人类自身的能力;

其次,人们之所以加入组织,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 第三, 组织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只有共同目标实现了,每个人的需求才能够得到满足;

最后,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较高的社会活动效率(与市场相比) 因此组织的任务就在于:

1)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2)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

3)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4)有效率,至少要做得比市场好。

(2)组织的边界问题

组织环境是指组织周围决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的所有外部力量的总和,环境给组织提供必要的输入因素,包括:人、材料、能量、信息等,以使组织能够输出环境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为了保持环境和组织之间的这种和谐关系,就需要组织有明确的边界网,从而区别于环境和其他组织。

在传统社会,每个组织的边界网是围绕着自身的核心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核心技术就是组织为生产其基本有用之物而采用的系统。但不同的组织边界不同,例:DHL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

(3)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1)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才有可能去成就一系列的社会工程,但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外在特征,从而产生不同的效率和结果。 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是社会复杂性与进步性的标志。

2)现代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

(二)研究的内容:(四个方面)

1、对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的认识

一方面要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等。

2、对基本结构的功能进行分析:

(1)正功能与反功能: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隐功能与显功能:是否是有意设计的功能

3、对组织的运转过程与规律的研究:

(1)取得实现组织目标或发挥组织功能所需要的资源:

获得资源主要是通过合同。合同有产品合同与就业合同之分。

对不同类型的组织来说,获取资源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贷款投资时最重要的机制,此外还有税收和自愿捐款两种机制。

(2)组织自身必须有制度化的程序

1)政策决策:如决定产品的性质与质量标准,改变工作规模,研究产品或劳务对象和组织内部活动的规模等等,它是组织发展的首要功能。 2)部署决策:包括关于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施的决定。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涉及人事、财务以及必需的物资设施的分配过程

二是:涉及预算

3)协作决策:通过促进合作和加强组织内部关系的动力问题,以此来保证组织的整合。例:福利、报酬、晋升制度、组织文化、规章制度等。 组织的协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强制:对不协调的行为进行处罚

②诱导:对有价值的操作行为给予奖励

③治疗:采用科学的方式,在寻找个人陷入困境的基础上,排除其障碍,满足组织的要求。

(3)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制度化的模式。

组织在确定内部整合条件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与社会制度结构相整合,即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

1)合同:主要是雇佣合同,包括:公开成文的合同和非合同要素(控制合同制订与实施的规范)

2)强制合同

3)各种规章制度或规范:任何人违反这些规范而签订的合同都是不合法的,同时也不能行使权威强迫人们违反规定。

4、对组织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

(三)研究的基本变项

1、人的变项:可变性最大的因素,也是对组织运转影响最大的因素,

包括:人的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与价值体系等;

2、组织变项: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影响,包括组织的目标、基本结

构、可调动的资源、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权力状况等;

3、环境变项:是前两种变项的条件和基础,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类。

宏观环境变项包括如组织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历史等; 

微观环境变项包括组织工作所面临的市场、内部关系、人力资源等。 

二、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

 第二,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关于组织过程(等级关系机制、水平关系、正式和非正式、上下左右的关系机制)的研究。

第四,关于各类新型组织的研究。

三、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交叉性)

组织现象本身就是一个交叉领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与其他分支社会学或社会学理论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对此我们要注意加以区别,从中便可体会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 

社会学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共同接受的理论。因此它会为在这一领域中从事研究活动的学者留下一个非常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有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在等着我们去开发,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社会学的优势。 四、组织社会学的意义

 第一,学会整体思考问题的方法。

 第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解放前的组织状况:一方面是高度封闭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机构,另一方面是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 金字塔型机构

 权力的行使和传递都是由高而低,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过程;  维系纵向型结构的动力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采取人治为主的运作方式。

(2)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纵向型组织结构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他组织结构形态则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

1)掌握国家资源的行政管理组织;

2)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

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

 (1)创立了以行政管理为职能的各级政府组织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专业组织;

(2)国家对整个社会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管理方式,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

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从1978年以后,我国社会组织分化基本上是在原有组织形态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78年前:由国家、单位到个人的纵向控制方式

78年后: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最初表现在农村地区,在城市社区主要是国有单位组织的分化。 

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

(1)分权制度的实施:由中央逐级分派到“分灶吃饭” (2)政府组织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1)政府组织把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与纯行政部门分离开来; 2)政府组织与专业组织之间“政企分开,让利放权”; 3)政府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新型组织。 3.新型组织的出现

(1)出现了大量的中介组织:

1)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

2)介于国家(政府)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社团组织形式 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解放前的组织状况:一方面是高度封闭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机构,另一方面是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

 金字塔型机构

 权力的行使和传递都是由高而低,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过程;  维系纵向型结构的动力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采取人治为主的运作方式。

(2)表现多样化的组织结构:纵向型组织结构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其他组织结构形态则呈现出两极化的特征:

1)掌握国家资源的行政管理组织;

2)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

 2、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

 (1)创立了以行政管理为职能的各级政府组织和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各类专业组织;

(2)国家对整个社会实行分层次、分部门的管理,即“条块”式管理方式,采取了一种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

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从1978年以后,我国社会组织分化基本上是在原有组织形态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78年前:由国家、单位到个人的纵向控制方式

78年后: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最初表现在农村地区,在城市社区主要是国有单位组织的分化。 

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

(1)分权制度的实施:由中央逐级分派到“分灶吃饭” (2)政府组织的职能部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1)政府组织把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与纯行政部门分离开来; 2)政府组织与专业组织之间“政企分开,让利放权”; 3)政府将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给新型组织。 3.新型组织的出现

(1)出现了大量的中介组织:

1)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

2)介于国家(政府)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社团组织形式 

(2)所有制类型的分化:除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

(3)组织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地方所属的组织快速增长,而且组织逐渐摆脱了原有的隶属关系,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

三、对“单位现象”的研究

单位制度是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在这种体制中,一切设组织都是单位,单位是控制和调节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

1、“单位”的概念与类别

(1)党和国家的机构、合法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机构等。

(2)各类事业单位,所谓不创造物质财富的机构。 

(3)国有企业组织,所谓创造物质财富的机构,包括各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国营部门的机构被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上述三类机构即人们常说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2.单位组织的特点

(1)单位资源的公有制或国有制

(2)非独立性

(3)功能多元化:一个单位既是“小社会”,也是一级政府机构。中国城市市民只有进入某个单位,其地位和权利才能有所保障。 

(4)单位之间的“行政”差别:一方面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相对获得的资源份额就越多,另一方面,单位所具有的权力和资源特征,也是决定单位地位的主要因素。 

3.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资源所有关系:在公有制条件下,一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都是属于国家所有,单位实际上扮演着委托经营者的角色。

(2)资源供给关系:企业单位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组织。 

(3)权力支配关系:国家具有支配资源的权力,改革开放后如果单位组织都成为独立的法人,在企事业单位中就不存在支配关系。 

4.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单位成员依附于单位)

(1)基本生活保障的国家-单位分配体系:一是满足了人们大部分基本生活需要;二是对社会成员构成相当大的约束。

(2)福利单位化 

(3)人员管理制度:(档案:一是获得国家分配的相应资源的证明;二是在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证明)

(4)个人合法性的证明

5、单位现象研究的意义:

(1)单位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中国社会面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本身也有它致命的缺陷(缺乏流动性、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单位研究的方法论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单位现象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许多行为特征。 总之,单位制度既是深化改革的阻力因素,也是改革成功的突破点,这是我国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社会学是个非常年轻的学科,组织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而现在所说的组织社会学则是从二战之后才开始,因此组织社会学本身只有一个简短的历史,但是不可否认在组织社会学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流派,他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纷繁复杂的组织现象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在这里我们先简单的整理下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主要学术活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和霍桑试验之后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 这一时期的主题是人和机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工程学家和人文学家针锋相对。前者认为大工业就是要把程序严格化、标准化来提高工作效率;后者则认为应该关心人和人的关系,而不是把人看做机器的一部分。 

两个黄金时期

第一个黄金时期:二战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韦伯的研究著作被大量引进美国社会学,尤其是韦伯对科层制的重要研究,得到美国社会学家的极大注意,组织研究成为当时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形成两个大的流派:哥伦比亚学派(在不同的科层制中做了一系列的个案研究)和卡纳基—梅隆学派(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去研究组织行为) 

两个黄金时期

第二个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主题: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影响:1、我们现在组织研究领域中所使用的许多重要的、现在成为主流的理论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并形成了流派:如制度学派、组织学习理论等。

2、事件史研究手段的出现为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这些组织理论和研究工作使得组织社会学不仅成为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且走出了社会学,对其他学科(如:组织研究、政治学、心理学)产生了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挑战和发展

1、组织社会学当时的研究主题是组织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很少有人关注其他的组织现象;

2、组织社会学趋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忽略了组织的微观基础;

3、社会学研究受到资料的限制,对经济组织(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究困难重重。

但是社会网络学派可以有针对性的弥补这些问题,但是它本身也有局限性,对此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主要就是工厂制度的建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由此人们开始了对组织管理理论的探索。 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理论准备

 (1)亚当斯密

其管理思想主要是关于劳动组织的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的观

点。他提出要提高生产率应该依靠分工劳动分工,即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

(2)查尔斯•巴贝奇

注重工业中的组织和技术,他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成本记录等,因此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祖。 

他认为工人与工厂主之间能够存在利益的共同点。由此他竭力提倡一种工资加利润分成的报酬制度。工人可以按照他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工厂利润的一部分,主张工人的收人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按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按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

2、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强烈影响。

19世纪末之前,工业上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办法,它的特点在于工厂的管理主要是凭工厂主个人的经验。

企业主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采用的手段不外乎是延长绝对劳动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而随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企业主的这两种办法激起了工人阶级越来越强烈的反抗。这就迫使企业主不得不放弃这两种办法 。

 另一方面,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高速度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过剩现象,随着积累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自己的方式急待改变。 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试图创造出一种理性技术,以便构建那些能使组织各分支之间关系协调的机构和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找到确定的理性技术和方法,组织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它的目标。 

科学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使组织运行保留其合理性,研究客体是工商企业组织。这一理论由四大块构成:劳动分工、等级

过程与职能过程、组织结构和管理跨度。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 科学管理之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1)泰罗的出发点。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最根本的重大管理原则”

第一,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所能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为此,他提出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泰勒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工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该工人的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另一方面是该工人必须愿意做这种工作。

第三,将经过科学挑选和训练的工人与科学的劳动过程相结合。

第四,管理者和工人之间亲密和经久的合作。泰勒认为,工人凭经验很难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把计划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和工人负责,这样有助于采科学的工作方法。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内容:1、时间和动作研究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

3、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贡献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所推行的一套制度和方法被称为“泰勒制”,泰勒本人也被奉为“科学管理之父”。

A、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B、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泰勒所倡导的精神革命,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

 C、科学管理理论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 精神革命

劳资双方的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革命是,双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看成头等大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增加盈余的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不必为如何分配而进行争吵。……他们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足够给工人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给雇主大量增加利润。” 局限性 

A.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经济人”。这种人性假设是片面的,因为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动机,也有许多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动机。

B.科学管理理论的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C.泰勒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

D.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存在局限性,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泰勒确实是组织管理思想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时代的领路人,正如丹尼尔.雷恩所说:“科学管理反映了时代精神,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发展铺下了光明大道”。

第一节 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有的则将法约尔的思想称为一般管理理论)

•在以泰勒为代表的一些人在美国倡导科学管理的时候,欧洲也出现了一些古典的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嘱目。法约尔和泰勒的经历不同。研究管理的着眼点也与泰勒不同。泰勒是以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工厂的,因此,他所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而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所以他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他的理论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法约尔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

•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六种工作: •①技术性工作——生产、制造和加工

•②商业性工作——采购、销售与交换

•③财务性工作——资金的筹措、运用与控制

•④安全性工作——设备维护和人员、货物的安全

•⑤会计性工作——成本核算、统计与盘点

•⑥管理性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法约尔指出,无论是管理者或执行者,都需要培养完成六种

工作的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对于基层的工人,主要要求其具备技术能力。随着组织中职位的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则要求不断地加大。 •法约尔最大的贡献是他首先提出将管理活动划分为五大职能(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工作。

•2、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一般管理有十四条原则,即:

•(1)劳动分工。劳动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种分工同时适用于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专业化分工要适度,并非愈细愈好。 •(2)权力与责任。法约尔将管理人员的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职位权力是上级组织赋予的,而个人权力则是由个人的智慧、知识、品德和能力等个性因素所形成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以个人权力去补充职位权力,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责任。责任是权力的孪生物,是权力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这就是著名的权力与责任相符的原则。

•(3)纪律。严明的纪律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哪个社会组织,其纪律的状况都取决于领导者的道德状况。因此,高层领导者应和下属一样,必须接受纪律的约束。 •(4)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就是指无论什么行动,每个职工只应接受一个领导人的命令,这是一条普遍和永恒的原则。

•(5)统一领导。对于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只应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

• 统一领导是统一指挥的前提,统一指挥只有在统一领导下才能存在。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不能置于整体利益之上,但应注意集体目标应包含员工的个人目标。

•(7)合理的报酬。法约尔指出报酬制度应当公平,与工作成绩和绩效挂钩。但奖励应有一定的限度,即应以能激发起职工的热情为限,否则将会出现副作用。

•(8)适度的集权与分权。法约尔认为,集权与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

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两者适用的组织特点不同。组织的集权程度是由管理层和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因此领导者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9)等级制度:是指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 •(10)任何组织都要建立秩序,没有秩序的工作将会是杂乱无章的。因此他要求组织的每一要素(包括人、财、物等)都应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即凡事各就其位。

•(11)公平。公平是组织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道德价值准则。在如何对待下属人员的问题上,领导者要特别注意他们要求平等和公平的愿望。既使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同时又不忽视和违反组织的总体利益。 •(12)人员的稳定。保持组织中人员的稳定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人员不必要的流动是企业管理不善的结果。任何组织都应鼓励职工从事长期服务并不断补充新的员工。

•(13)首创精神。管理人员不仅自己要有首创精神,而且还要尽可能地鼓励和发展职工的首创精神。高明的领导者可以牺牲自己的荣誉心去满足下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14)团结。法约尔指出,一个机构内集体精神的强弱取决于机构内部职工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它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所以领导者应尽一切可能,维护和巩固组织中人员的团结。 • 最后,法约尔他强调,这些原则并不完整,也不能回答特殊问题;他也不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盲目地刻板地运用。他认为,如何使这些原则灵活地适应于各种环境和特殊情况,要依靠管理人员的¡°艺术¡±,管理人员的精神特性将决定最终成果。

3、对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1)主要贡献

•①指出管理是任何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独特因素,是协调组织、努力达到组织目的的过程。它如同法律、医学等一样,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而这些原则是可以用科学方法来发现的。

•②分析了管理过程,明确了各项职能。在泰勒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开来的基础上,法约尔把管理划分为五个要素,实际上也就是管理的五项职能,为后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提高打下了基础,指出了一种研究方向。

•③提出了实现管理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准则。实现各项职能

决不是是随意进行的,而应该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指导路线进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强,对管理的五大职级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其来源于长期实践实验的管理原则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利用,因此,继泰勒的科学管理之后,一般管理也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2)主要局限性

•①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工人是“生产工具”、“活的机器”,是一种“机械因素”。这些观点,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状况。 •②根据上述基本出发点,在组织结构上,基本倾向于独裁式的管理。强调上下级系统不得破坏,劳动者只能听命于管理人员的训练、安排。 •③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没有把外部环境同组织的生存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功能的改善和职能的提高,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就可以实现。这当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是有效的,各个企业为了谋求最佳利益,不断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组织,使企业的组织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三、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作为早期的组织社会学理论对组织理论和管理的作用与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理性技术和规则,法约尔的理论则是对其的补充,二者结合在一起增加了人们对组织的车间层次和行政层次的理解。

•科学管理理论学者相信,围绕着劳动分工、等级过程与职能过程、结构和管理幅度可以构建一个健全的组织理论。他们的这些观点和信条直到今天仍是某些学者研究的出发点,甚至科学管理理论的许多原理和做法仍然被许多国家或组织参照采用。当代西方学者还有人提出“回到泰罗去”的口号,表示要对早期组织理论重新进行深入地研究。

有一位住在汉堡的中国朋友,在住处申请上网。汉堡网络公司的规矩是,每月初向用户寄送上月网络费用的账单,用户据此缴费。朋友说,他家的网络接通后,连续6个月没有收到账单,他就只好一直不缴费。此后,网络公司寄来了律师函,催他缴费。他于是去网络公司说明,自己从未收到账单。原来,寄送账单的部门把他的地址搞错了,但寄送律师函的部门拿到的地址是正确的,只是,这两个部门都只做自己的事,决不多

做一点儿分外的工作。

•后来,朋友要回国了,便要求取消网络服务。他本可以在月底注销网络并回国,而账单要到下月初才会寄到,网络公司就收不到这最后一个月的钱。朋友不好意思占便宜,于是跟网络公司商量,提前把这最后一个月的账单打出来,他好提前缴费。没想到,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态度温和、语气坚决地告诉他:绝对不行,即使钱收不到,流程也不能改。结果,这位本想 “诚信为本”的老兄,只好“欠费回国”。 •德国人恪守的流程,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百分之百地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比如德国人铺马路,要铺多少层材料,每层多厚,都有严格的标准。德国人会不时用尺子去量,以保证每一层的厚度绝对符合规定。这样铺出来的马路,多少年都不会坏。当然,要想用上这个马路,你也得先等上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一个著名的德国人马克斯²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讲起

•马克斯²韦伯 (Max Weber,1864-1920),著名,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科层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科层组织又被称为官僚组织,最早是由韦伯提出来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他的著述大多采用了德国哲学家的那种令人枯燥乏味的文体,从而不能为一般的人所接受。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 •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 在当时由英国开始世界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工业革命,与此相适应的是出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

•(2)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出现使大批农民进入城市虽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规模和场所都变得庞大,需要把大量人力和资源集中到一起从事专门化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组织结构,这些大型组织结构之

间由于社会分工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分化,同时它们之间又需要彼此协调,韦伯对此很感兴趣,开始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构一个有序而稳定的社会。

•(3)普鲁士军队的组织结构又给了韦伯以启发,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中有三个核心概念:权力、合法性以及权威。 •权力是一个人率领另一个人的能力,即统率行为的能力。

•权威是权力的一种类型,是合法的权力。

•“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

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即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而对命令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马克斯•韦伯曾探讨过合法权力的三种权威基础:个人魅力型(或叫里斯马型)、传统型和法理型权威。这三种统治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与特性。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

•第一种合法权力是神授权力。与这类权力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在这种组织形态中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基于领袖人物的个人人格。这些领袖人物具有“超凡魅力”的特征。

•领袖成为超脱凡人,并且被赋予超自然的、超人的权力的人,像先知、救世主、政治领袖就属于这类神秘化的人物。

•典型的“神秘化组织”是以宗教的或政治的形式出现的。 •这种组织的基础并不是稳固的。头头在世时,或一旦去世,组织内部都会因为争夺接班人而发生分裂。即使领袖生前就指派了接班人,这个继承人也不一定就能被组织的其他成员所完全接受。假如,继承人是通过血统的遗传来实现的,那么,这一组织就会演化成为“传统组织”;而当领袖的继承人是“神秘化的组织通过一定的法则来行事的”,那么,就会发展成为“官僚组织”。

•第二种合法权力是传统权力,与其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在这种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或者说成员的服从是坚信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对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力者的不可怀疑性。

•在“传统的”组织中,存在着两种制度:一种是世袭制;一种是封建制。在前者那里,官员只是领袖的个人奴仆,并因其忠诚而从领袖那里领到报酬;而在后者那里,官员则有自己的收入,他们对领袖保持着一种传统上的忠诚关系,从而比世袭制下的官员具有较多的自主权。 •第三种合法权力是法定权力,与其对应的组织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它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现的。

•其基础是正规形式的法律以及对处于掌权地位的人依据法律所发布的命令的信任。在韦伯看来,这种组织是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并且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三、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1、科层制的特征

•(1)基本职能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科层组织所必须从事的正常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即明确每一人的权力与责任,并把这些权力与责任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

•(2)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务遵循程序的原则,即下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实际上,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大规模的责任制和协作。

•(3)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在任何情况下,官员们都要遵循一套抽象的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有助于组织各部门协调一致,也有利于公平合理、平等的对待一切人和事。 •(4)官员的非人格化。理想官员在办事时,应本着严肃而拘谨的非人格化精神,不掺杂个人的好恶爱憎,保证工作从理性出发。

•(5)量才用人。科层组织招聘人员是按照技术资格录用,并且不得任意解雇。职业意味着终生事业。为了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科层组织

内部还有一套按年资、工资表现或两者兼顾的提薪晋职制度。

•(6)行政效率。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度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他根据经验表明,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纯粹的官僚制形式的行政组织是能够实现最高效率的。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实行强制性官僚制是最合理的已知手段。

科层制为什么更有效率呢?

•①精确性

•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②稳定性

•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

•③纪律的严格性

•在科层制组织中,每个人无论是职员还是官员,遵循的都是等级制和一系列规则,都必须秉公办事,保持情感中立,所有组织成员在法律法规、组织制度面前都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地位。形式化的、非个人性的、普遍主义精神成了科层制组织的主导。科层组织严格按照已有的程序和规则处理公务,在处理事务时,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不得掺入个人因素。忠实于非私人规则和正当程序是科层组织的标志。

•④可靠性

•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韦伯指出:在纯粹的官僚制度中,“精确性、工作的速度、任务的明确性、对文件的熟悉程度、活动的连续性、权限的划分、指挥的统一、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对人员摩擦的控制,以及在物质和人员方面的成本的减少”等等都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而事实上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

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尽管科层制已被证明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科层制的运作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逆向机能。因此,自从韦伯提出科层制理论以后,其观点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2、对科层制的争论

•(1)默顿的反功能

•默顿指出,在科层制提高了效率的同时,它也具有明显的反功能。主要表现是:刻板僵化,墨守成规,效率只针对例性事务,一旦特殊事件发生,既定条件改变,便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这被称作“训练性无能”(trained incapacity)。

•这主要因为科层制为了维护自身的行为能力和一致性,极力强调对规章的遵守。按章办事成为一切活动的首要准则,工具价值成了最终价值,目的的重要性被手段取代

•一方面,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们受到了严格遵守成文的规则和程序的训练,并养成了机械地照章办事的习惯,科层制不鼓励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或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求按照一系列客观标准来处理问题,这种僵化将导致所谓的“科层制仪式主义”。

•另一方面,遵守科层制的规则,可能导致程序优先于实现组织目标。过于强调正确的程序,可能失去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失去对“大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公众与科层制之间的紧张关系。 •默顿认为"科层制可以使行政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但这种效率只对例行公事而言,一旦偶然事件发生,既定条件改变,这些习惯于墨守成规的行政人员便会反应迟钝。这些现象在默顿看来便是反功能。

•事实上,即使是例行公事,科层制也可能会造成低效率。德国经济研究所2004年4月21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官僚主义作风每年给德国造成4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在德国,一个新公司从申请到公司被允许成立和雇用工人要经过从财政局到工商机构等9个部门,整个过程要45天的时间。而相同的事务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只需两个部门批准,所有申请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一到两天内完成。

四、古德纳对科层制与现实关系的研究

•阿尔文-古德纳(Alvin W.Gouldner)是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他曾在“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中从事社会问题的研究。他最初研究的课题是关于工业组织方面的。另外,古德纳还担任过新泽西州美孚石油公司的顾问。

•《工业组织的科层制类型》

•《工业组织的科层制类型》一书是韦伯之后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著作之一。以一家石膏矿厂的管理模式和组织规则变迁为线索,古尔德纳为读者展现了从个人化信任基础上的组织运行到程序化和规范化组织运行的转变过程,并着重分析了组织内部不同群体适应或改造组织规则的方式,从而将韦伯的抽象科层制具体化。因此他着重讨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科层规则可以被启用和强化,以及科层规则的实施需要何种条件、会带来何种影响。

•全书的故事是这样开展的:由于石膏矿厂效益不好,新任经理背负着上级公司指派的效益提升任务;同时,因为无法融入工厂原有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他的正规职位权力无法顺利转变为下级的权威认同和服从。为了确保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赢得组织成员的忠诚,他只能制定详细的正式组织规则,对工人进行更为严密的监管,并逐渐培养听命于自己的“管理者群体”。然而,由于缺乏共同经历和信任,这些举措却进一步疏远了他与下级的关系,从而导致他通过加速科层化进程来确保组织变革的实现。

•以上对于科层化进程的描述是借助于比较分析方法实现的。石膏厂分地下矿场和地上加工厂两个部门,前者受到更多的非正式关系、密切互动的小群体和面对面协作的传统工作方式影响,后者则表现出更多的理性化特征和正式职位关系的约束。在管理继替发生之前,由于同质化的员工构成和共同生活在传统型城镇社区,石膏厂企业员工的职业关系和社会关系是高度交叠的;相应地,工厂的管理是仁慈的,遵循具体判断和情感化的处理原则。这就是科层化进程启动的基本背景,也是作者对比分析两个部门科层化差异的前提条件。

•古尔德纳在该书中着重分析了工厂中地上、地下两个部门工人对待具体组织规则(关于旷工、安全、抽烟、晋升和换岗的规则)的态度和反应,以此来区分两个部门应对规则变化的差异,进而阐释导致不同“科层制类型”的原因。

•作为全书讨论的重点,为了细化对正式科层规则的分析,古尔德纳分三种类型对石膏厂的科层规则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第一种,他称之为“虚幻式 ”(Mock),即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真正执行不引起双方冲突的规则,比如“禁烟规则”;第二种为“代表型”(Representative),即管理上虽然可以强制实施,但工人群体也接受其合法性的规则,表现为工人对这些规则的自愿服从,比如“安全生产规则”;第三种科层规则被称为“惩罚中心型”(Punishment centered),即管理层以强制方式迫使工人接受的规则,但工人可以通过将其他惩罚

手段加诸于管理者而进行抵制,比如新的“考勤规则”(在工人群众中引发了“限制工作量”的非正式规范)。

•古德纳认为,在上述的三种行为模式中,应用最广的是“以惩罚为主式”的模式,因为它强调的是利用普遍的和非人格化的规则,而不是过分地强调权威人士的个人权力,从而减少了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保证组织的高效率。但是,这种“以惩罚为主式”的行为模式也存在问题。惩罚必须同严密的监督相结合,但在进行监督时,组织成员之间的权力上的差异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不平等。比如,上级监督下级是易行的,而下级要监督上级就不那么容易。有时,靠正式组织去监督效果不大,相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却较大,但在监督问题上,又会因此而产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

•古德纳比较重视官僚制组织的平衡问题。他认为组织的平衡中存在一种二律背反。当组织的高层加强控制,组织群体内部出现紧张关系时,必须依靠非人格化的规则调整来实现平衡。但这类规则的实施又降低了群体内部权力关系的可见度,从而影响管理职位的合法性。

•为了保持组织的上述平衡状态,在官僚组织的运行中,上层领导总是要不断强化工作规则。然而工作规则会提供给权力范围以外的组织成员一定的线索,使他们获得关于可接受行为的最低界限的知识,从而将行为抑制到最低限度。因而,组织的功效也就必定是低的,这就必然造成组织成就与组织目标之间的不一致。

•当官僚组织的上层领导一旦发现功效降低时,他们就会加强监督,增加组织内部权力关系的可见度,提高群体中的紧张程度。这样一来,最初的以制定工作规则为基础的平衡又被破坏了。因此,对于官僚组织来说,其运行只能处在这种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之中。 •德纳还一直注意区分管理者之间不同观点,并试图说明这些不同的观点对管理者的工作态度、专业态度、组织态度以及与同事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古德纳还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管理者:世界主义者和地方主义者。

五、科层组织理论的影响

•科层组织是组织社会学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组织社会学早期的研究大都以科层制现象为思考对象,有人这样形容“时至今日,人们对官僚组织的批评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现实中的管理运作,还是在书斋里的理论探索,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我们都无法跳出韦伯的组织模型窠


相关内容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
  • 作者:杨丽赵小平游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03期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5)06-0005-08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参与.理性协商的过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既是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政社合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 ...

  •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作者:郑会霞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08期 摘 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到工业化.信息化以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心理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国的社会治理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适应变化以及迎接 ...

  •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路径探析
  •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路径探析 摘 要: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赋予社会组织以重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但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却相当薄弱.在分析我国现行社会组织管理的体制性缺陷和机制性缺陷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构成和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

  • 社会协同:社会管理的重大创新
  • 社会科学研究2013. 5. 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社会协同:社会管理的重大创新 朱 力 葛 亮 社会协同是指社会各行动主体之间形成紧密配合的和谐关系与相互支持的合作 行动.社会协同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由此需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协同是社会 [摘要] 组织与政府.企业.社区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协 ...

  • 论组织理性
  • 论组织理性 赵孟营 一.引言 鉴于作为汉语术语的"组织理性"含义丰富,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名词作一语义讨论.汉语中的"组织"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 所以"组织理性"这一术语既包含有作为过程(动作状态) 的组织的理性, 也包含有作为 ...

  •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问题研究
  •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强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作为党建领域中伴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新事物,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该从工作伊始就站在时代的高度,建立适应社会组织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意识的崭新的基层党组织并在其中开展党建工作.这就要求在切实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 ...

  • 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_
  • 党 建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全面了解民政系统基层单位及社会组织党建情况,2015年11月10日-14日,民政部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司副司长杨岳带队到广东省调研民政系统机关党建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组先 ...

  • 转型期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对策探析
  • 转型期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对策探析 林丽芳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针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普遍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政府必须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这是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发 ...

  •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现状研究��
  • [摘要]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重视社区社会组织这一基层社会治理载体.本文以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社会组织为例进行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组织具有补充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社区政治参与平台.提高社区组织化程度.化解社区矛盾冲突.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培育新型市民等功能,同时也面临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发展.参 ...

  • 社会区域治理与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公民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完善社会区域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本文客观考察了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缘起及意义,深入分析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