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梦依旧在酒泉

  2015年12月8日,我受邀前往甘肃省图书馆,一览谭蝉雪先生捐赠的70余种河西宝卷。

  “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自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专题研究孟姜女故事开始,宝卷进入学者视野;30年代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纳入中国文学范畴后,宝卷断续受到了学界的重视。而由于河西宝卷流行于敦煌一带,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受到数位有见识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段平安、谢生保、谭蝉雪、方步和等,其中三位学者与我甚有机缘。

  第一位是段平安老师,笔名段平,是我大学期间的老师,当时为兰州大学中文系资料室主任,大二时,我选修了段老师的《民间文学》课,主要讲授宝卷。那时的选修课没有“学分”一说,完全凭自己喜好。暑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及邻县作有关宝卷的田野调查,抄录了数种在家乡及邻县古浪流行的宝卷,记得有《四姐宝卷》、《牧羊宝卷》等四五种,回来后都交给了段老师。后来,段老师出版《河西宝卷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河西宝卷续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时,都有收录,我也撰写过数篇宝卷研究的文章。平易憨厚的段老师于十几年前就已仙逝,记得他的人很少,唯有他留下的这数本宝卷集及其研究论文被研究者每每提起。

  第二位是谢生保先生,他是酒泉本地人,是我调入敦煌研究院后才有幸认识的。许多人可能只知道谢先生研究敦煌民俗、敦煌服饰,出版过《敦煌之最》等,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一首流传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词作者,这首歌曾红遍全中国。当年,许多年轻的红卫兵就是戴着臂章,扎着军用腰带,手举红宝书,打着红旗,唱着这首歌长征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的。我小学时即会唱这首歌,调入敦煌院后始知谢先生是词作者,惊愕又钦佩。谢先生在调入敦煌研究院前,曾在酒泉地区(今酒泉市)当过文工团编剧,据说他创作的剧目曾数次获奖,还曾与谭蝉雪先生一起收集编纂酒泉宝卷。1991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酒泉市文化馆联合刊印、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酒泉宝卷》,谢先生出力不少。我调入敦煌研究院后,每年赴莫高窟考评,入住阳关宾馆。由于谢先生打鼾特别厉害,其他人多不愿与先生同舍,我虽然也不耐打鼾,但想到和谢先生同舍,能听到许多酒泉掌故、河西奇闻轶事、敦院的历史等,于是几乎每年冬天考评,我都与谢先生同住一舍。今秋,我在敦煌开会,路过时看到那栋建筑尚在,回想起与谢先生相处的日子,颇有收获,而如今,谢先生也已作古十多年了。

  第三位是谭蝉雪先生。谭先生是广东开平人,也毕业于兰大中文系,与我同校同系。她命途多舛,1957年在校时被打成右派,1960年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刑14年,1980年平反后在酒泉就业,后来调入敦煌研究院,有多种论著问世,在敦煌学界有广泛影响。由于研究方向接近,我与谭先生多有接触,知道她曾经收集、整理并研究过酒泉宝卷,但没想到她竟然收藏有如此多的酒泉宝卷!

  1998年,谭先生退休,随女儿居住在上海。据甘肃省图书馆李芬玲副馆长介绍,曾有多家图书馆有意收藏谭先生的这批宝卷,她都没有答应,却主动电话邀约甘肃省图书馆,将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宝卷捐赠给它的故乡,使宝物回归甘肃,被永久珍藏,也为学界研究提供了方便。

  这些宝卷有刻本、印本,大多数为抄本。抄本中有毛笔抄本、钢笔抄本,有清代、民国以及当代的抄本,抄写工整,说明抄写者态度非常恭敬;有些还标有朱点,应是念卷人所标,反映了当地宝卷流行和念卷的历史,是重要的说唱艺术研究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念卷的录音带和当时所记乐谱,这些宝卷应是谭先生在酒泉师范学校当教师期间所收集,弥足珍贵。除此之外,一同被捐赠的还有谭先生研究宝卷的论文手稿以及录音磁带、宝卷乐谱等。

  在甘肃省图书馆举办的谭蝉雪先生捐赠70余种宝卷展览发言中,我谈到了几点这些宝卷的价值:

  其一,宝卷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资源。甘肃拥有在全国叫得响、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厚重的多种文化资源,如敦煌石窟及敦煌文献、彩陶、汉简、岩画、墓葬壁画等,河西宝卷也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独特文化资源之一。

  其二,酒泉是敦煌所在地,是敦煌学的发祥地,酒泉宝卷与敦煌变文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些宝卷可谓敦煌学的“新材料”,必将为敦煌学的深入研究增添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宝卷中的一些词牌及音乐,如《五更词》、《山坡羊》等,为研究敦煌民间音乐及流行词牌音乐提供了直接证据。当年,我在研究敦煌“五更词”时也曾提到过这一点。

  其三,1986年,河西宝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遗产名录的实物体,谭先生的这些收集品可谓河西流行念卷的直接证据。

  其四,谭先生的这些收集品可为甘肃省图书馆增添光彩,成为省图收藏的又一亮点。甘肃省图书馆一向以收藏西北文献为特色,此次入藏的70多件宝卷必将为其再添一项独特之处。

  其五,全国许多图书馆都收藏有各代刻印宝卷,但唯河西宝卷拥有自己的特色。除与敦煌变文具有天然联系外,部分宝卷的题材来自河西,叙述内容为河西历史事件,有些还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对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历史事件等都是珍贵资料。

  目前,河西宝卷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不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有数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论著不时见诸学术刊物。我粗略检索,竟已有60余篇研究论文、数本研究专著,整理出版的宝卷集有十几种之多。我相信,随着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推进,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贯彻,河西宝卷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谭先生捐赠的这批宝卷可谓“宝藏”,必将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015年12月8日,我受邀前往甘肃省图书馆,一览谭蝉雪先生捐赠的70余种河西宝卷。

  “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自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专题研究孟姜女故事开始,宝卷进入学者视野;30年代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纳入中国文学范畴后,宝卷断续受到了学界的重视。而由于河西宝卷流行于敦煌一带,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受到数位有见识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段平安、谢生保、谭蝉雪、方步和等,其中三位学者与我甚有机缘。

  第一位是段平安老师,笔名段平,是我大学期间的老师,当时为兰州大学中文系资料室主任,大二时,我选修了段老师的《民间文学》课,主要讲授宝卷。那时的选修课没有“学分”一说,完全凭自己喜好。暑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及邻县作有关宝卷的田野调查,抄录了数种在家乡及邻县古浪流行的宝卷,记得有《四姐宝卷》、《牧羊宝卷》等四五种,回来后都交给了段老师。后来,段老师出版《河西宝卷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河西宝卷续选》(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时,都有收录,我也撰写过数篇宝卷研究的文章。平易憨厚的段老师于十几年前就已仙逝,记得他的人很少,唯有他留下的这数本宝卷集及其研究论文被研究者每每提起。

  第二位是谢生保先生,他是酒泉本地人,是我调入敦煌研究院后才有幸认识的。许多人可能只知道谢先生研究敦煌民俗、敦煌服饰,出版过《敦煌之最》等,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一首流传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词作者,这首歌曾红遍全中国。当年,许多年轻的红卫兵就是戴着臂章,扎着军用腰带,手举红宝书,打着红旗,唱着这首歌长征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的。我小学时即会唱这首歌,调入敦煌院后始知谢先生是词作者,惊愕又钦佩。谢先生在调入敦煌研究院前,曾在酒泉地区(今酒泉市)当过文工团编剧,据说他创作的剧目曾数次获奖,还曾与谭蝉雪先生一起收集编纂酒泉宝卷。1991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酒泉市文化馆联合刊印、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酒泉宝卷》,谢先生出力不少。我调入敦煌研究院后,每年赴莫高窟考评,入住阳关宾馆。由于谢先生打鼾特别厉害,其他人多不愿与先生同舍,我虽然也不耐打鼾,但想到和谢先生同舍,能听到许多酒泉掌故、河西奇闻轶事、敦院的历史等,于是几乎每年冬天考评,我都与谢先生同住一舍。今秋,我在敦煌开会,路过时看到那栋建筑尚在,回想起与谢先生相处的日子,颇有收获,而如今,谢先生也已作古十多年了。

  第三位是谭蝉雪先生。谭先生是广东开平人,也毕业于兰大中文系,与我同校同系。她命途多舛,1957年在校时被打成右派,1960年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刑14年,1980年平反后在酒泉就业,后来调入敦煌研究院,有多种论著问世,在敦煌学界有广泛影响。由于研究方向接近,我与谭先生多有接触,知道她曾经收集、整理并研究过酒泉宝卷,但没想到她竟然收藏有如此多的酒泉宝卷!

  1998年,谭先生退休,随女儿居住在上海。据甘肃省图书馆李芬玲副馆长介绍,曾有多家图书馆有意收藏谭先生的这批宝卷,她都没有答应,却主动电话邀约甘肃省图书馆,将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宝卷捐赠给它的故乡,使宝物回归甘肃,被永久珍藏,也为学界研究提供了方便。

  这些宝卷有刻本、印本,大多数为抄本。抄本中有毛笔抄本、钢笔抄本,有清代、民国以及当代的抄本,抄写工整,说明抄写者态度非常恭敬;有些还标有朱点,应是念卷人所标,反映了当地宝卷流行和念卷的历史,是重要的说唱艺术研究资料。除此之外,还有念卷的录音带和当时所记乐谱,这些宝卷应是谭先生在酒泉师范学校当教师期间所收集,弥足珍贵。除此之外,一同被捐赠的还有谭先生研究宝卷的论文手稿以及录音磁带、宝卷乐谱等。

  在甘肃省图书馆举办的谭蝉雪先生捐赠70余种宝卷展览发言中,我谈到了几点这些宝卷的价值:

  其一,宝卷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资源。甘肃拥有在全国叫得响、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厚重的多种文化资源,如敦煌石窟及敦煌文献、彩陶、汉简、岩画、墓葬壁画等,河西宝卷也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独特文化资源之一。

  其二,酒泉是敦煌所在地,是敦煌学的发祥地,酒泉宝卷与敦煌变文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些宝卷可谓敦煌学的“新材料”,必将为敦煌学的深入研究增添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宝卷中的一些词牌及音乐,如《五更词》、《山坡羊》等,为研究敦煌民间音乐及流行词牌音乐提供了直接证据。当年,我在研究敦煌“五更词”时也曾提到过这一点。

  其三,1986年,河西宝卷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遗产名录的实物体,谭先生的这些收集品可谓河西流行念卷的直接证据。

  其四,谭先生的这些收集品可为甘肃省图书馆增添光彩,成为省图收藏的又一亮点。甘肃省图书馆一向以收藏西北文献为特色,此次入藏的70多件宝卷必将为其再添一项独特之处。

  其五,全国许多图书馆都收藏有各代刻印宝卷,但唯河西宝卷拥有自己的特色。除与敦煌变文具有天然联系外,部分宝卷的题材来自河西,叙述内容为河西历史事件,有些还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对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历史事件等都是珍贵资料。

  目前,河西宝卷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不仅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有数篇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论著不时见诸学术刊物。我粗略检索,竟已有60余篇研究论文、数本研究专著,整理出版的宝卷集有十几种之多。我相信,随着建设文化大省战略的推进,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贯彻,河西宝卷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谭先生捐赠的这批宝卷可谓“宝藏”,必将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内容

  • 内蒙古额济纳旗
  • 一只羊.二只羊.三只羊.全是羊...... 一部相机.一辆车,行者无疆. 从禾木出山,回到乌鲁木齐后住店休整,第二次给车子做保养.看看地图,从乌鲁木齐到满洲里,这是跨度最大的一程,5300公里,从东经87度37分跑到东经117度20分.如果中国的版图是一只雄鸡,我们差不多是从蓬蓬的尾羽沿着后背跑到了 ...

  • 二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 读必背篇目 1.*草 2.*宿新市徐公店 3.*望庐山瀑布 4.*绝句 5.敕勒歌 6.*绝句 7.*小池 8.山中 9.送灵澈上人 10.题都城南庄 11.春庄 12.登幽州台歌 13.秋风引 14.听弹琴 15.苔 16.泊秦淮 17.山亭夏日 18.城东早春 19.题乌江亭 20.寄扬州韩绰判 ...

  • 唐五代词萃
  • 唐 五 代 词 萃 敦煌曲子词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抛球乐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 摊破浣溪沙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 ...

  • 我的家乡~酒泉
  • 我的名子~叫酒泉,这是我的名片 这是我的自拍辣么的美啊!~ 我的"户口薄" 名称:酒泉市 行政区域:地级市 家庭住址:中国西北甘肃省'河西走廊 家族成员: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 政府驻地:肃州区 家庭电话:0937 邮政编码:735000 面积: ...

  • 校本教材--我的家乡.酒泉
  • 酒泉市第三中学校本教材 我可爱的家乡--酒泉 酒泉三中教科室主编 酒泉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东经93°-103°,北纬38°-43°.酒泉市位于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之间.东与高台县接壤,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 ...

  • 我与酒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 我与酒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我在酒泉电视台的二十年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酒泉的面貌日新月异,酒泉广播电视事业今非昔比.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应该总结的东西太多太多,酒泉值得夸耀的东西不胜枚举,酒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该总结的东西太多太多. ...

  • 所有火箭名称
  • 长征火箭发射记录 编号 1 运载火箭 发射日 有效载荷/卫星 轨道 发射场 酒泉 结果 成功 成功 失败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失败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 成 长征一号 F01 1970.04.24 东方红一号科学试验卫星 LEO 2 长征一号 F02 1971.03.03 实 ...

  • 中国卫星历史
  • 发射时间 卫星型号 火箭名称 发射中心 备注 1970.4.24 东方红 1 号 长征 1 号 酒泉 播送东方红乐曲 1971.3.3 实践 1 号 长征 1 号 酒泉 运行 8 年多 1973.9.10 长空 1 号 风暴 1 号 酒泉 失败 1974.7.12 长空 1 号 风暴 1 号 酒泉 ...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甘肃 ○ 苏延清 承载着从我国第一颗"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升天到 "神舟"7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累计发射41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