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现在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有金融大幅度的退出农村市场,但是农村信用社却无法支撑起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当下来说,要进行对中国农村的金融的改革,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将目光放在引起我们重视的一点,开放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要将底层的金融交易这一行为发展成为市场所需要的上层组织。底层自发性的对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逐步取代国家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外在供给要,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平稳安定的农村金融机构。   关键词:金融 农村融资困难 金融发展 农村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23-02   农村金融市场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它其实是由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这三个部分所组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这三个缺一不可。农村金融在我们看来就是由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所组成的需要承担向农村居住人提供类似存款,借贷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大系统,并且要保质保量的重任。我们都知道农村金融市场有三个主要功能:其一是生产信贷的功能,这一功能也就是金融市场生产信贷给借贷者,从而借贷者的收入和周转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第二,是消费信贷的功能,金融市场提供信贷给借贷者,从而维持借贷者的收入稳定和消费平滑;第三,是保险功能,农村金融市场为提高了农村居民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采取提高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这一举措。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是我国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为了保证实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就要求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金融的支持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类似于资金严重短缺等的许多金融问题阻碍。引起阻碍的原因有相较城市而言农村融资相对困难、农村的风险机制不够完整,农村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信用环境不好,这些是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接下来笔者将阐述这些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1 农村融资困难   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相较城市而言比较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融资比较困难。现在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小项目的创业资金来源有三个:第一,是家庭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第二,是向高利贷进行借款;第三,就是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但是向正规机构借款的人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下面来看一组数据调查,截至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所贷款的数额中农村居民所贷额数是1.32万亿元,约占总贷额的5.9%,截至2007年,农村居民向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2007年的贷款额数相比较于2006年来说,农村居民贷款金额所占比重有增加,但是还未达到总金额的10%,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问题,许多优秀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创业资金没有来源,没有办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为此放弃了许许多多的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因为融资困难,放弃了很多机会。而农村融资困难的引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它的内部存在许多约束,这些约束直接引发了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现象。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才会对金融机构有利,然而农村贷款的特点却是利率低、款项金额小、信用低、风险大,这一机构与实际的矛盾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没有收益,于是金融机构选择的策略是在农村进行“吸血”,从而把“血”输向城市,也就是将农村居民的存款运向城市,供城市周转使用。不要说在农村设立其他银行,就算是专门为三农服务而设立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也只在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存款业务,然后将大部分的居民存款投资转向到城市,供给到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一举措致使农村可用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但是农村所需的资金数日益增长,流动资金短缺,需要资金增加导致了供需矛盾。   (2)农村担保困难。目前来说,我国能获取贷款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抵押担保”用财物进行抵押,根据其价值进行贷款;另一种是“信用担保”,由其他人为贷款人进行担保。银行为了保证自身风险度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所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于“信用担保”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是农村资产是不透明且较难变现,因此,金融机构也很不想选取“抵押贷款”。农村的“借贷难”说到底其实也就是“担保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向正常的金融机构贷款较为困难,而农民要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就只剩下亲朋好友借钱,或者是向成本高、利率高的非正规机构也就是高利贷贷款。向高利贷借款又大大增加了相关的成本,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2 农村保险功能不完整   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然而这一功能对于农村来说相当于没有。农民只有一些基本的保险类似于人身保险,其他的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是空白,除了最基本的商业保险外,金融市场还有特意针对于农村而设立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但这些项目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空白。农村居民中很少选择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什么灾害,出些什么事,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损失没有办法获得到补偿。在农村常见行业中,养殖业,存在着养殖动物染上疾病、贩卖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风险;种植业,如果遇到较严重天灾人祸,产值下降,农民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一年辛苦都白费。并且这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降低了农民投资到这些产业的积极性,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我国的金融产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种类,产品数量都与发达国家都相差甚远,我国的金融市场现在还是初级发育阶段,所以,农村的金融产品就更加少了。现阶段,在农村里,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金融业务主要是信贷,新出现的中间业务对于农村来说是空白。农民自己对于金融知识的不了解和投资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理财、投资等多种的金融服务产品和保险、股票、债券、等于农村市场隔绝。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银行业,证券、保险等市场所占比重基本为零,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新鲜业务,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好,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投资也逐渐从储蓄开始往多元化投资的方向进行扩张。但是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及自己专业知识匮乏,所以,他们想要投资也只能转向金融机构,他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理财、咨询、投资、消费等金融服务。   4 金融信用环境不好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邻居间长此以往的观察交往,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忙慢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因此,农户获取资金信贷信息的能力更多地依靠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是高度人格化的,因为农户资信依靠人际关系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就是:第一,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金融机构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不易收集信息,村民中物权分配不清晰,而且农村并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所以,金融机构想要准确的获得资金需求方的信用情况比较难。金融机构只有调动很多的人力、物力、用很多的时间去调查才能得到信息,这一点会使得获得信息成本增高,从而交易成本上升;另外,农户本身的文化层次较低,从而导致农户的信用意识淡薄,有很大一部分农户认是不到不按时还款的危害,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为了还以前的贷款选择继续贷款,或者是拒绝还款从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第二,从农民角度来讲,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缺乏对金融产品的了解,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因而获利能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收入不稳定所以还款能力较差,金融机构借贷的信用风险较大,这些都阻碍金融市场的运行。   5 结语   根据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特点以及金融市场的需求和农村居民的需要,笔者分析了一下农村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想要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泽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1):37-43.   [2] 苏明,李敏.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52-54.   [3] 房锐.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08.

  摘 要:现在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有金融大幅度的退出农村市场,但是农村信用社却无法支撑起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当下来说,要进行对中国农村的金融的改革,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将目光放在引起我们重视的一点,开放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要将底层的金融交易这一行为发展成为市场所需要的上层组织。底层自发性的对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的内在需求逐步取代国家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外在供给要,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平稳安定的农村金融机构。   关键词:金融 农村融资困难 金融发展 农村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223-02   农村金融市场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它其实是由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这三个部分所组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来说,这三个缺一不可。农村金融在我们看来就是由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所组成的需要承担向农村居住人提供类似存款,借贷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大系统,并且要保质保量的重任。我们都知道农村金融市场有三个主要功能:其一是生产信贷的功能,这一功能也就是金融市场生产信贷给借贷者,从而借贷者的收入和周转能力就会有所提高;第二,是消费信贷的功能,金融市场提供信贷给借贷者,从而维持借贷者的收入稳定和消费平滑;第三,是保险功能,农村金融市场为提高了农村居民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采取提高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这一举措。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是我国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为了保证实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就要求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都知道金融的支持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类似于资金严重短缺等的许多金融问题阻碍。引起阻碍的原因有相较城市而言农村融资相对困难、农村的风险机制不够完整,农村的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信用环境不好,这些是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接下来笔者将阐述这些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1 农村融资困难   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相较城市而言比较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融资比较困难。现在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小项目的创业资金来源有三个:第一,是家庭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第二,是向高利贷进行借款;第三,就是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但是向正规机构借款的人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下面来看一组数据调查,截至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所贷款的数额中农村居民所贷额数是1.32万亿元,约占总贷额的5.9%,截至2007年,农村居民向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2007年的贷款额数相比较于2006年来说,农村居民贷款金额所占比重有增加,但是还未达到总金额的10%,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问题,许多优秀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创业资金没有来源,没有办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为此放弃了许许多多的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因为融资困难,放弃了很多机会。而农村融资困难的引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它的内部存在许多约束,这些约束直接引发了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现象。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才会对金融机构有利,然而农村贷款的特点却是利率低、款项金额小、信用低、风险大,这一机构与实际的矛盾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没有收益,于是金融机构选择的策略是在农村进行“吸血”,从而把“血”输向城市,也就是将农村居民的存款运向城市,供城市周转使用。不要说在农村设立其他银行,就算是专门为三农服务而设立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也只在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存款业务,然后将大部分的居民存款投资转向到城市,供给到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一举措致使农村可用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但是农村所需的资金数日益增长,流动资金短缺,需要资金增加导致了供需矛盾。   (2)农村担保困难。目前来说,我国能获取贷款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抵押担保”用财物进行抵押,根据其价值进行贷款;另一种是“信用担保”,由其他人为贷款人进行担保。银行为了保证自身风险度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所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于“信用担保”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是农村资产是不透明且较难变现,因此,金融机构也很不想选取“抵押贷款”。农村的“借贷难”说到底其实也就是“担保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向正常的金融机构贷款较为困难,而农民要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就只剩下亲朋好友借钱,或者是向成本高、利率高的非正规机构也就是高利贷贷款。向高利贷借款又大大增加了相关的成本,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2 农村保险功能不完整   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然而这一功能对于农村来说相当于没有。农民只有一些基本的保险类似于人身保险,其他的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是空白,除了最基本的商业保险外,金融市场还有特意针对于农村而设立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但这些项目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空白。农村居民中很少选择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什么灾害,出些什么事,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损失没有办法获得到补偿。在农村常见行业中,养殖业,存在着养殖动物染上疾病、贩卖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风险;种植业,如果遇到较严重天灾人祸,产值下降,农民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一年辛苦都白费。并且这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降低了农民投资到这些产业的积极性,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我国的金融产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种类,产品数量都与发达国家都相差甚远,我国的金融市场现在还是初级发育阶段,所以,农村的金融产品就更加少了。现阶段,在农村里,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金融业务主要是信贷,新出现的中间业务对于农村来说是空白。农民自己对于金融知识的不了解和投资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理财、投资等多种的金融服务产品和保险、股票、债券、等于农村市场隔绝。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银行业,证券、保险等市场所占比重基本为零,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新鲜业务,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好,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投资也逐渐从储蓄开始往多元化投资的方向进行扩张。但是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及自己专业知识匮乏,所以,他们想要投资也只能转向金融机构,他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理财、咨询、投资、消费等金融服务。   4 金融信用环境不好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邻居间长此以往的观察交往,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忙慢慢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因此,农户获取资金信贷信息的能力更多地依靠地缘和人缘关系,信息是高度人格化的,因为农户资信依靠人际关系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就是:第一,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金融机构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居住比较分散,不易收集信息,村民中物权分配不清晰,而且农村并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体系,所以,金融机构想要准确的获得资金需求方的信用情况比较难。金融机构只有调动很多的人力、物力、用很多的时间去调查才能得到信息,这一点会使得获得信息成本增高,从而交易成本上升;另外,农户本身的文化层次较低,从而导致农户的信用意识淡薄,有很大一部分农户认是不到不按时还款的危害,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民为了还以前的贷款选择继续贷款,或者是拒绝还款从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多。第二,从农民角度来讲,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缺乏对金融产品的了解,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因而获利能力相对较小,并且由于收入不稳定所以还款能力较差,金融机构借贷的信用风险较大,这些都阻碍金融市场的运行。   5 结语   根据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特点以及金融市场的需求和农村居民的需要,笔者分析了一下农村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想要农村金融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泽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1):37-43.   [2] 苏明,李敏.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52-54.   [3] 房锐.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08.


相关内容

  • 大学经管类优秀毕业论文
  • '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 关系研究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ic Growth 学 院: 商学院 专业班级: 金融学 金融08 ...

  •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作者:汪修亚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式增长和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农村经济越来越得到各方面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日益显著,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数理分析,提出在不考虑农村经济增长预期的前提 ...

  •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安徽财经大学2010届金融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次贷危机"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2. QDII实施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3. QFII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4. 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关系分析 5. 拨备.资本充足.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6. 成功推 ...

  • 周立: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逻辑与中国经验
  •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逻辑与中国经验[①] 周 立 <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 摘要:融资困境是影响农村实现效率和公平目标的最大金融瓶颈,需要一个合适的农村金融体系去解除这一瓶颈.但为何已有成熟的城市工商金融体系,不能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农村地区,而需要一个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农 ...

  • 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 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摘 要 小额信贷不仅仅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 更是一个重要的扶贫方式.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1999年以来农村地区的小额信用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在大力推进下, 取得很好的成绩.本文通过对农业银行五大连池龙镇分理处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深入剖析了农业银行五大连池龙镇分理 ...

  •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研究
  • 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的成效.问题及建议 李明贤 刘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增多,农户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了解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中取得的主要 ...

  •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比较研究
  • 内容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对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在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组织 比较研究 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 (一)农 ...

  •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 关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滋生了很多的问题.以农村收入为例来看,1978-1985年间,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

  •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 中国农业大学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专 业: 姓 名: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然而目前农业依然是国名经济发展 ...

  • 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 [摘要]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来提供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加快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信用社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