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综合课,让我悄悄走近你

美术综合课,让我悄悄走近你

——《与蔬菜交朋友》案例分析

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 张敏玉

综合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的《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 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今年我又有幸参加了海宁市美术教研员俞学良老师负责的省级课题《中小学美术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工作,下面我就结合一年级自编教材《与蔬菜交朋友》谈谈我在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的看法与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且还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前的准备酝酿阶段、课后的拓展延伸阶段的综合。我认为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一样有预习有准备,如能提前布置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简单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思考,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收获,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堂只是学生展现所知、所感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与互动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对于我们做美术教师的来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加强美术与学生课外生活的联系,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加以巩固与拓展,真正对学生的生活和身心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这就是我把下面综合与探索案例划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时间段的原因。)

课前——准备酝酿阶段

走进菜场识蔬菜

在教学《与蔬菜交朋友》一课前,我出示了一颗茭菜,但全班只有 的学生能不假思索喊出它的名字。于是,我布置给学生一个有趣的任务:星期六或星期日起个早,陪妈妈去买菜,看见不认识的蔬菜请妈妈教一教,再看一看,摸一摸,回家后再去尝一尝。孩子们欣喜的答应了。

星期一,就有孩子来向我汇报:

“老师,昨天我陪妈妈买菜,认识了花球菜,它看上去圆圆的,摸上去糙糙的,掰开后就变成了一朵朵小花。”

“老师,我认识了芹菜,它长长的,弯弯的,上面长着手掌一样的小叶子,有点像柳条。” “老师,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红红的小辣椒,妈妈说要买一点回家炒菜吃,我偷偷尝了

尝,差点就把舌头辣掉了。”

„„

(无庸置疑,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那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如何让美术深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孩子的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时时有美术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培养学生带着美术的眼光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之中,观察生活的各种变化,引发对生活的各种思考。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要求学生走进菜场,去看一看蔬菜的形与色,摸一摸蔬菜的质与感,不正是在尝试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吗?当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走进生活,他们会看到更多生活的美丽,品尝更多生活的快乐。)

初步调查知蔬菜

我将孩子分成若干个四人组成的合作小组,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蔬菜的用途,看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最丰富。瞧,他们虽然识字不多,但他们会用拼音去学习,还不时争论几句,不相上下时,便请老师做裁判。而有的孩子去请教老人、家长,还有的孩子则请大人帮忙上网查阅资料呢,如沈铭伦小组通过请家长上网查资料知道了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它里面有许多胡萝卜素,多吃对眼睛有好处。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知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如看到的知识(电视上、网上、课外书上)、间接的知识(听老人、父母、同学讲的知识)、也有一些生活经验的知识(如大蒜可以杀菌),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在查寻资料资料的过程中,促进了手、眼脑、口的协调互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孩子作好充分准备,带着自信、从容走进课堂时,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成功、更出色。)

课堂——交流互动阶段

师生游戏猜蔬菜

1、生猜教师爱吃的蔬菜

师:谁想知道老师最爱吃哪一中蔬菜?

(指名一生上台,并蒙上双眼,老师拿出一只番茄,面向全体学生)

师:谁来说说,老师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是圆圆的、红红的。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蛋吃,营养非常丰富。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像只红红的小柿子,可漂亮了。

(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西红柿)

2、老师猜学生爱吃的蔬菜。

师:老师也想猜猜小朋友爱吃的蔬菜是什么,谁愿意请老师来猜猜?

(指名一学生上台拿蔬菜,教师闭上双眼,待该生将蔬菜放回篮中后,教师睁开双眼)

师:谁来说说××同学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

生:××同学爱吃的蔬菜是桔红色的,长长的。

生:××同学爱吃的蔬菜也是小白兔最爱吃的。

师:是胡萝卜吗?

生:对。(掌声)

师:还有谁想请老师猜?

生:××爱吃的蔬菜像小刀,荚上有很多毛。

生:××爱吃的蔬菜毛茸茸的,里面包着两三颗绿油油、圆滚滚的小豆子。

生:××爱吃的蔬菜营养很丰富,妈妈说它有很多蛋白质,可以做豆腐。

师:是毛豆吗?

生:对。(掌声)

„„

3、小组互猜。

4、全班交流。

(美术课堂与语文课、数学课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自由、开放,不拘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能结合教学实际融游戏、表演、竞赛、实验等教学方法为一体,处处给学生主动性,时时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将学得更好,更开心。但在具体实施时,我们更应该在“精”字上下工夫,出成效。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虽仅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但却形成了“自猜——对猜——互猜——交流互补”一条龙,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观察力,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我第二次提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法、技能的传授上,它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应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想的实现。在以上案例中,我利用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有个性地说,把“说”作为训练的重点,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不同寻常的发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结合了美术自身的特点,注重形象性,在与实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素质。)

交流展示说蔬菜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最爱吃的蔬菜,其实所有的蔬菜我们都要吃,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

师:那谁来说说看蔬菜有哪些营养?

生:我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知道冬瓜可以治中暑、发烧,还有助于减肥呢!

生:我听爸爸说菠菜不能和豆腐一块儿烧,会产生一种东西,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我在拼音报上看到芹菜能降高血压呢!

„„

(在这一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美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围绕“蔬菜的营养”做文章,使课堂成为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提高认识。过去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而当代的美术已把美术教学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创设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当文化融入美术之中时,形成一个提高学生内涵的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时,便提升了美术的品味,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如在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再去审视我们的美术创作时,也许他就会想得更多、更深,创造力的翅膀会飞得更远。)

实践操作用蔬菜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交上了自己的蔬菜朋友,现在,让我们来动动双手和大脑,做一做美丽的蔬菜拼盘。

(在音乐声中,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参与活动,并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览。并请学生进行介绍。)

生:我做的是“红老鼠”,用红萝卜做成长耳朵,还有短尾巴,瞧,它多可爱!

生:我们做的是“小乌龟妞妞”,多漂亮啊!

生:我们做的是“金鱼戏水”。

„„

(引导学生动手拼蔬菜拼盘,体现了学会探索是综合课目的的理念。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实际的生活体验,在不断尝试成功中走向成功。)

课后——拓展延伸阶段

亲身体验种蔬菜

由于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种蔬菜的习惯,于是我们就尝试了在教室的画盆里种蔬菜的实践活动。如冬春两季就种上榨菜、青菜,夏天豆类较多,就种上一些蚕豆、豌豆,秋天呢,我们就撒上些萝卜籽,等着它快快长大。这里有播种,有收获,有发现,有惊喜,它成了孩子们最为关注的绿色小天地。偶尔我们也画上一画,记录一下蔬菜的成长过程,描绘一下蔬菜长大后的模样,孩子也乐在其中。

(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但那绝对不是一个圆满成功的句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思考如何把学生这种激情延伸到课外,真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立足于现实,利用农村的独特优势,在教室里种上各类蔬菜,让这些生活在田野里的朋友,走进教室,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一开开心心的活动中,孩子们加深了对蔬菜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步发展内化为关心蔬菜,喜欢蔬菜,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以上我结合课例谈了谈我在“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具体做法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在这里,我认为在实施“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是还要特别注意以

下三点:

1、“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开发,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时我们要把涉及的所有的各门学科知识都罗列进来。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总之,综合课程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

2、我们综合课的前提是保留学科的基本特征(学科知识技能),突出美术课独特魅力和优势,再扩展其外延。

3、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静态的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化为动态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美术综合课,让我悄悄走近你

——《与蔬菜交朋友》案例分析

盐官镇丰士中心小学 张敏玉

综合性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的《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 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今年我又有幸参加了海宁市美术教研员俞学良老师负责的省级课题《中小学美术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的研究工作,下面我就结合一年级自编教材《与蔬菜交朋友》谈谈我在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的看法与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且还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前的准备酝酿阶段、课后的拓展延伸阶段的综合。我认为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应该和语文、数学一样有预习有准备,如能提前布置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简单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与思考,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收获,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堂只是学生展现所知、所感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大胆表现,积极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与互动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对于我们做美术教师的来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如何加强美术与学生课外生活的联系,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加以巩固与拓展,真正对学生的生活和身心产生一些影响,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这就是我把下面综合与探索案例划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时间段的原因。)

课前——准备酝酿阶段

走进菜场识蔬菜

在教学《与蔬菜交朋友》一课前,我出示了一颗茭菜,但全班只有 的学生能不假思索喊出它的名字。于是,我布置给学生一个有趣的任务:星期六或星期日起个早,陪妈妈去买菜,看见不认识的蔬菜请妈妈教一教,再看一看,摸一摸,回家后再去尝一尝。孩子们欣喜的答应了。

星期一,就有孩子来向我汇报:

“老师,昨天我陪妈妈买菜,认识了花球菜,它看上去圆圆的,摸上去糙糙的,掰开后就变成了一朵朵小花。”

“老师,我认识了芹菜,它长长的,弯弯的,上面长着手掌一样的小叶子,有点像柳条。” “老师,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红红的小辣椒,妈妈说要买一点回家炒菜吃,我偷偷尝了

尝,差点就把舌头辣掉了。”

„„

(无庸置疑,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那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如何让美术深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孩子的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时时有美术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培养学生带着美术的眼光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之中,观察生活的各种变化,引发对生活的各种思考。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要求学生走进菜场,去看一看蔬菜的形与色,摸一摸蔬菜的质与感,不正是在尝试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吗?当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走进生活,他们会看到更多生活的美丽,品尝更多生活的快乐。)

初步调查知蔬菜

我将孩子分成若干个四人组成的合作小组,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蔬菜的用途,看哪一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最丰富。瞧,他们虽然识字不多,但他们会用拼音去学习,还不时争论几句,不相上下时,便请老师做裁判。而有的孩子去请教老人、家长,还有的孩子则请大人帮忙上网查阅资料呢,如沈铭伦小组通过请家长上网查资料知道了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它里面有许多胡萝卜素,多吃对眼睛有好处。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知识来源途径的多样化,如看到的知识(电视上、网上、课外书上)、间接的知识(听老人、父母、同学讲的知识)、也有一些生活经验的知识(如大蒜可以杀菌),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在查寻资料资料的过程中,促进了手、眼脑、口的协调互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孩子作好充分准备,带着自信、从容走进课堂时,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成功、更出色。)

课堂——交流互动阶段

师生游戏猜蔬菜

1、生猜教师爱吃的蔬菜

师:谁想知道老师最爱吃哪一中蔬菜?

(指名一生上台,并蒙上双眼,老师拿出一只番茄,面向全体学生)

师:谁来说说,老师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是圆圆的、红红的。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蛋吃,营养非常丰富。

生:老师爱吃的蔬菜像只红红的小柿子,可漂亮了。

(被蒙上眼睛的学生:西红柿)

2、老师猜学生爱吃的蔬菜。

师:老师也想猜猜小朋友爱吃的蔬菜是什么,谁愿意请老师来猜猜?

(指名一学生上台拿蔬菜,教师闭上双眼,待该生将蔬菜放回篮中后,教师睁开双眼)

师:谁来说说××同学爱吃的蔬菜有什么特点?

生:××同学爱吃的蔬菜是桔红色的,长长的。

生:××同学爱吃的蔬菜也是小白兔最爱吃的。

师:是胡萝卜吗?

生:对。(掌声)

师:还有谁想请老师猜?

生:××爱吃的蔬菜像小刀,荚上有很多毛。

生:××爱吃的蔬菜毛茸茸的,里面包着两三颗绿油油、圆滚滚的小豆子。

生:××爱吃的蔬菜营养很丰富,妈妈说它有很多蛋白质,可以做豆腐。

师:是毛豆吗?

生:对。(掌声)

„„

3、小组互猜。

4、全班交流。

(美术课堂与语文课、数学课有着很大的不同,它自由、开放,不拘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能结合教学实际融游戏、表演、竞赛、实验等教学方法为一体,处处给学生主动性,时时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将学得更好,更开心。但在具体实施时,我们更应该在“精”字上下工夫,出成效。如在以上案例中,我虽仅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但却形成了“自猜——对猜——互猜——交流互补”一条龙,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观察力,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语言,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我第二次提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法、技能的传授上,它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应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想的实现。在以上案例中,我利用各种途径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有个性地说,把“说”作为训练的重点,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不同寻常的发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我结合了美术自身的特点,注重形象性,在与实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素质。)

交流展示说蔬菜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最爱吃的蔬菜,其实所有的蔬菜我们都要吃,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

师:那谁来说说看蔬菜有哪些营养?

生:我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知道冬瓜可以治中暑、发烧,还有助于减肥呢!

生:我听爸爸说菠菜不能和豆腐一块儿烧,会产生一种东西,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我在拼音报上看到芹菜能降高血压呢!

„„

(在这一段,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美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围绕“蔬菜的营养”做文章,使课堂成为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提高认识。过去的美术教学过分强调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而当代的美术已把美术教学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我们的美术教学应创设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当文化融入美术之中时,形成一个提高学生内涵的有亲和力的教学环境时,便提升了美术的品味,促进了美术的发展。如在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再去审视我们的美术创作时,也许他就会想得更多、更深,创造力的翅膀会飞得更远。)

实践操作用蔬菜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交上了自己的蔬菜朋友,现在,让我们来动动双手和大脑,做一做美丽的蔬菜拼盘。

(在音乐声中,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参与活动,并将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览。并请学生进行介绍。)

生:我做的是“红老鼠”,用红萝卜做成长耳朵,还有短尾巴,瞧,它多可爱!

生:我们做的是“小乌龟妞妞”,多漂亮啊!

生:我们做的是“金鱼戏水”。

„„

(引导学生动手拼蔬菜拼盘,体现了学会探索是综合课目的的理念。只有通过探索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和实际的生活体验,在不断尝试成功中走向成功。)

课后——拓展延伸阶段

亲身体验种蔬菜

由于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种蔬菜的习惯,于是我们就尝试了在教室的画盆里种蔬菜的实践活动。如冬春两季就种上榨菜、青菜,夏天豆类较多,就种上一些蚕豆、豌豆,秋天呢,我们就撒上些萝卜籽,等着它快快长大。这里有播种,有收获,有发现,有惊喜,它成了孩子们最为关注的绿色小天地。偶尔我们也画上一画,记录一下蔬菜的成长过程,描绘一下蔬菜长大后的模样,孩子也乐在其中。

(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但那绝对不是一个圆满成功的句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思考如何把学生这种激情延伸到课外,真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立足于现实,利用农村的独特优势,在教室里种上各类蔬菜,让这些生活在田野里的朋友,走进教室,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一开开心心的活动中,孩子们加深了对蔬菜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步发展内化为关心蔬菜,喜欢蔬菜,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以上我结合课例谈了谈我在“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具体做法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在这里,我认为在实施“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是还要特别注意以

下三点:

1、“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开发,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时我们要把涉及的所有的各门学科知识都罗列进来。只有当各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时,使儿童易于理解,促进儿童的学习,这才是综合课程的目标。总之,综合课程是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目的。

2、我们综合课的前提是保留学科的基本特征(学科知识技能),突出美术课独特魅力和优势,再扩展其外延。

3、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静态的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化为动态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 美 术 教 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 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 ...

  • 美术课教学情感目标的设定
  • 润物细无声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 美术课教学情感目标的设定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秦 涛 教学案例 <美化人行道>(小学美术第二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位学生已完成了小‚地砖‛的绘制,却特意将折痕折得很深,使‚地砖‛呈现立体效果.教师走近学生,询问她为什么不把‚地砖‛压平.学生说想制 ...

  • _山雨_一课的教学与反思
  • <山雨>一课的教学与反思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上强小学温丰明 [教学流程] 一.初读,把握主旨 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变幻莫测,多姿多彩.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说起雨,我们学过很多写雨的诗句呢! 1.背诵写雨的古诗.2.欣赏名家的好句 ...

  • 悄悄走近你
  • 悄悄走近你 在生命中,我唯一要做的只有死亡:其余的一切只是选择.包括呼吸. --权志龙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一不小心走进了你的回忆,喜欢戴上耳机静静的听着GD.从此,不知不觉,念想簇拥着我悄悄走进了你. 第一次看见你,彩色斑斓的头发,数不清的耳钉耳环,款式奇异的着装,隐约可见的纹身.这种种无一不让我 ...

  • 招生计划书
  • 一.招生计划背景概述: xx学院是一所具有60余年建校历史的学校,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美术专业学校.学院坐落在沈阳南湖高新科技开发区,与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场馆.商务中心等构成沈阳外向型发展前沿.xx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是xx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负责普通高等教育外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适应社会 ...

  • [最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 ...

  • 走近"泥人张"
  •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由张明山创始,历经六代传承,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高峰."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来自民问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l ...

  • 嘉定区苏民学校综合督导自查报告
  • 嘉定区苏民学校综合督导自查报告 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 嘉定区苏民学校综合督导自查报告 嘉定区苏民学校座落于古镇南翔,拥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兴教历史。2001年学校由原来的公办初级中学转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舍设备陈旧、师资队伍老化、生源质量下降等困难,曾一度延缓了学校的发展步伐。但是我们 ...

  • 美术课堂上的地方文化
  • 美术课堂上的地方文化 美术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美术课程的文化价值,要能体现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地方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掘地方文化的价值,以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地方文化的辉光映照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