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老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的一贯支持持和理解在此也表示感谢,是你们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们不断向上的动力。
今天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我向大家介绍学校开展《弟子规》活动的一些情况,然后在家庭教育上和大家做一个交流;二是请各位家长到各班教室,由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近期表现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问题进行交流。
首先我来谈谈为什么要在学生当中进行《弟子规》的教育。有的家长可能对《弟子规》有一定的了解,但有的家长可能还不大清楚《弟子规》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来看看,大家就明白了。它是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有益的学问。(介绍书内容)简单看过书之后,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有的家长可能说了,我那小孩可听话呢,学习又不错,还浪费时间学这《弟子规》有什么用?我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就是在为他的美好人生打好基础。经常关注新闻的家长可能知道,4月1日,上海一名在日本留学5年的23岁的孩子,下飞机后,在机场对迎接他的母亲连捅9刀。是什么深仇大恨让一个儿子对自己的妈妈痛下毒手啊,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钱。为了让儿子在日本上学,这位母亲每年要支出40万左右,所有费用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工资来支出,耗尽了家中积蓄,母亲曾多次向朋友借钱。这次,可能真的凑不够钱了。事情就这么简单。按理说,这个孩子曾经是家里的骄傲,更是家里的希望。发生这种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他的教育中的道德的、人性的巨大缺失。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并不少见啊,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不能只以分数论高低,孩子要成材,必须先成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人。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学校在《弟子规》教育活动的一些工作。一是把《弟子规》作为学校的校本课,校本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二是围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学校从不同方面布置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在东侧围墙设置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主题墙,以成
语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爱国、勤奋、好学、孝敬、尊师、诚信、自信、善良、节俭等九个应该具备的优良传统;西侧围墙设置了《论语》主题墙,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侧围墙是古诗主题墙。教学楼一至三层走廊内,悬挂了《弟子规》的条幅,一层除了“总序”部分,其余四个摘录“余力学文”中的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层摘录“入则孝”中的内容,教育学生感恩父母;三层摘录“谨”中的内容,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教学楼内以“人人参与布置、人人都有作品”为基本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展牌、橱窗等空间,组织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征集以《弟子规》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张贴悬挂,构建一个“《弟子规》就在你我身边”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开展多项活动,力求实效。1、品读《弟子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弟子规》,践行好传统;2、以《弟子规》为必唱歌曲的红歌合唱比赛,让学生通过优美、简洁的乐曲牢记《弟子规》;3、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手抄报征集活动,加深学生对《弟子规》的个性理解;4、《弟子规》书写比赛,一至二年级学生抄写“入则孝”部分,三至六年级默写“余力学文”部分,让学生将学习《弟子规》与书写相结合;5、校本课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观看钱文忠教授主讲的《弟子规》节目。7、与我校常期开展的“星级学生”评比活动相结合,对那些不能达到“四星”却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弟子规》奖章”,具体分为“好学章”、“尚礼章”、“诚信章”、“爱众章”,激励学生将学到的《弟子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8、寒假中布置了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上是我校开展的一些《弟子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感觉我们的校园比以前美了,文化氛围浓厚了,学生们更有礼貌了,行为习惯有进步了。但是离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这学期要继续深入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统
一。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做到知行统一,我们就想到了各位家长。希望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怎么配合?很简单,一是家长也认真读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中的各项要求。当然,不得不说的是,由于这本书是300多年前编著的,有些内容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来说已经不适合了,比如说“入则孝”中的“亲有疾,药先尝”。如果有时间,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背,效果会更好。二是做好《弟子规》力行表的填写。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来填写,让孩子对自己一天的行为有个反省,逐步培养良好习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学校将把《弟子规》力行表装入学生的成长档案。
下面我也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大家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一个交流。我有一个女儿,马上就四周岁了,她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希望。我
想咱们的孩子们也是各位家长的骄傲和希望。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想很多家长都有着一定的成功经验。
关于奥巴马的家规
关于家庭教育的误区
1、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只是老师的事。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读书比较少,在教育孩子上不懂行,有学校和老师就行了。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爱干净,爱收拾屋子,孩子也就爱干净。(女儿帮奶奶收拾茶几)家长爱随地吐痰,孩子也就无所顾及也随地吐痰,家长爱看电视,孩子也就爱看电视,假若家长爱读书,那你的孩子肯定也爱读书。有的家长经常说自己怎么忙怎么忙,没时间管孩子,把孩子交给了电视机,让电视看孩子。我想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一是孩子经常看电视对他的眼睛不好,再有现在的电视节目鱼龙混杂,青春剧、恋爱剧横行,对孩子影响非常不好。二是经常看电视,孩子只是对动态的东西感兴趣,上起课来就感到十分乏味,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再有更深一步,我们辛辛苦苦挣钱为什么,终究是为了孩子,可为了挣钱没时间管孩子,孩子没养成好习惯,不但没成材,也没成人,那我们就要报怨终身了。
现在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有很多,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告诉孩子你真棒》等等。有的家长说不知道从哪儿买,那我告诉你,家万佳超市就有,或者你可以从网上买,网上关于这方面的书更是数不胜数。少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少干一点活动,看看这方面的书,把好的经验应用在我们的孩子的身上,我想值得,而且是十分值得。而且,如果每天晚上家长读读书,孩子也会跟着读书了,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是个好方法。我们很多学生课外读书量很少,这就直接导致阅读和表达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差,有输入才能产出,书的的少,输入的也就少,到哪里去找产出啊。给孩子买些书读读。买什么书?要让孩子及早接触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认字少的可以先买拼音版的。
2、把孩子应该放到首位
近些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有有家长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每次吃虾她都是把虾剥给孩子吃,自己从来不吃,当她有一次随意地把一个虾仁塞进自己嘴里时,没想到孩子立刻会翻了脸,又哭又闹,还逼着她吐出来!很显然,像这样自我中心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要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3、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他们的心灵。其
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少了,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问题是很多父母缺乏临场说不的处理技巧。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上街前说好今天不买东西,但到了街上,面对诱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后撒泼,大人觉得很丢面子就屈服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恶狠狠地说,下不为例否则就收拾你之类,显然这种空洞的威胁永远都不会兑现。另有一对夫妻是这样处理的:孩子撒泼,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妈妈出面说,你愿意赖在这儿就呆这儿,我们先回去了,说完掉头就走,孩子见势不对,拔腿就追。回去后吃完晚饭,父母郑重地和孩子交谈,让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为,并主动作出行为承诺。
4、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
调查显示,各国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该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5、不要平时不管,秋后算账。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为了我们未来和希望,我想,我们家长和学校都应肩负起重任。让我们家校携手,向着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和老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的一贯支持持和理解在此也表示感谢,是你们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们不断向上的动力。
今天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我向大家介绍学校开展《弟子规》活动的一些情况,然后在家庭教育上和大家做一个交流;二是请各位家长到各班教室,由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近期表现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问题进行交流。
首先我来谈谈为什么要在学生当中进行《弟子规》的教育。有的家长可能对《弟子规》有一定的了解,但有的家长可能还不大清楚《弟子规》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来看看,大家就明白了。它是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有益的学问。(介绍书内容)简单看过书之后,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有的家长可能说了,我那小孩可听话呢,学习又不错,还浪费时间学这《弟子规》有什么用?我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就是在为他的美好人生打好基础。经常关注新闻的家长可能知道,4月1日,上海一名在日本留学5年的23岁的孩子,下飞机后,在机场对迎接他的母亲连捅9刀。是什么深仇大恨让一个儿子对自己的妈妈痛下毒手啊,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钱。为了让儿子在日本上学,这位母亲每年要支出40万左右,所有费用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工资来支出,耗尽了家中积蓄,母亲曾多次向朋友借钱。这次,可能真的凑不够钱了。事情就这么简单。按理说,这个孩子曾经是家里的骄傲,更是家里的希望。发生这种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他的教育中的道德的、人性的巨大缺失。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并不少见啊,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不能只以分数论高低,孩子要成材,必须先成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人。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学校在《弟子规》教育活动的一些工作。一是把《弟子规》作为学校的校本课,校本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二是围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学校从不同方面布置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在东侧围墙设置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主题墙,以成
语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爱国、勤奋、好学、孝敬、尊师、诚信、自信、善良、节俭等九个应该具备的优良传统;西侧围墙设置了《论语》主题墙,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侧围墙是古诗主题墙。教学楼一至三层走廊内,悬挂了《弟子规》的条幅,一层除了“总序”部分,其余四个摘录“余力学文”中的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层摘录“入则孝”中的内容,教育学生感恩父母;三层摘录“谨”中的内容,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教学楼内以“人人参与布置、人人都有作品”为基本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的展牌、橱窗等空间,组织全体师生集思广益,征集以《弟子规》为主题的作品,进行张贴悬挂,构建一个“《弟子规》就在你我身边”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开展多项活动,力求实效。1、品读《弟子规》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弟子规》,践行好传统;2、以《弟子规》为必唱歌曲的红歌合唱比赛,让学生通过优美、简洁的乐曲牢记《弟子规》;3、以《弟子规》为主题的手抄报征集活动,加深学生对《弟子规》的个性理解;4、《弟子规》书写比赛,一至二年级学生抄写“入则孝”部分,三至六年级默写“余力学文”部分,让学生将学习《弟子规》与书写相结合;5、校本课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观看钱文忠教授主讲的《弟子规》节目。7、与我校常期开展的“星级学生”评比活动相结合,对那些不能达到“四星”却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弟子规》奖章”,具体分为“好学章”、“尚礼章”、“诚信章”、“爱众章”,激励学生将学到的《弟子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8、寒假中布置了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上是我校开展的一些《弟子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感觉我们的校园比以前美了,文化氛围浓厚了,学生们更有礼貌了,行为习惯有进步了。但是离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这学期要继续深入开展《弟子规》教育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统
一。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做到知行统一,我们就想到了各位家长。希望各位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怎么配合?很简单,一是家长也认真读读《弟子规》。了解《弟子规》中的各项要求。当然,不得不说的是,由于这本书是300多年前编著的,有些内容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来说已经不适合了,比如说“入则孝”中的“亲有疾,药先尝”。如果有时间,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背,效果会更好。二是做好《弟子规》力行表的填写。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来填写,让孩子对自己一天的行为有个反省,逐步培养良好习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学校将把《弟子规》力行表装入学生的成长档案。
下面我也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大家在家庭教育方面做一个交流。我有一个女儿,马上就四周岁了,她是我的骄傲,也是我的希望。我
想咱们的孩子们也是各位家长的骄傲和希望。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想很多家长都有着一定的成功经验。
关于奥巴马的家规
关于家庭教育的误区
1、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只是老师的事。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读书比较少,在教育孩子上不懂行,有学校和老师就行了。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爱干净,爱收拾屋子,孩子也就爱干净。(女儿帮奶奶收拾茶几)家长爱随地吐痰,孩子也就无所顾及也随地吐痰,家长爱看电视,孩子也就爱看电视,假若家长爱读书,那你的孩子肯定也爱读书。有的家长经常说自己怎么忙怎么忙,没时间管孩子,把孩子交给了电视机,让电视看孩子。我想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一是孩子经常看电视对他的眼睛不好,再有现在的电视节目鱼龙混杂,青春剧、恋爱剧横行,对孩子影响非常不好。二是经常看电视,孩子只是对动态的东西感兴趣,上起课来就感到十分乏味,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再有更深一步,我们辛辛苦苦挣钱为什么,终究是为了孩子,可为了挣钱没时间管孩子,孩子没养成好习惯,不但没成材,也没成人,那我们就要报怨终身了。
现在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有很多,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告诉孩子你真棒》等等。有的家长说不知道从哪儿买,那我告诉你,家万佳超市就有,或者你可以从网上买,网上关于这方面的书更是数不胜数。少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少干一点活动,看看这方面的书,把好的经验应用在我们的孩子的身上,我想值得,而且是十分值得。而且,如果每天晚上家长读读书,孩子也会跟着读书了,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是个好方法。我们很多学生课外读书量很少,这就直接导致阅读和表达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差,有输入才能产出,书的的少,输入的也就少,到哪里去找产出啊。给孩子买些书读读。买什么书?要让孩子及早接触名著,(语文新课标必读),认字少的可以先买拼音版的。
2、把孩子应该放到首位
近些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有有家长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每次吃虾她都是把虾剥给孩子吃,自己从来不吃,当她有一次随意地把一个虾仁塞进自己嘴里时,没想到孩子立刻会翻了脸,又哭又闹,还逼着她吐出来!很显然,像这样自我中心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要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3、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
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他们的心灵。其
实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少了,这一点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所以,父母应善于对孩子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受。一项实验表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孩子。
问题是很多父母缺乏临场说不的处理技巧。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上街前说好今天不买东西,但到了街上,面对诱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后撒泼,大人觉得很丢面子就屈服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恶狠狠地说,下不为例否则就收拾你之类,显然这种空洞的威胁永远都不会兑现。另有一对夫妻是这样处理的:孩子撒泼,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妈妈出面说,你愿意赖在这儿就呆这儿,我们先回去了,说完掉头就走,孩子见势不对,拔腿就追。回去后吃完晚饭,父母郑重地和孩子交谈,让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为,并主动作出行为承诺。
4、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
调查显示,各国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间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可以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可以叠衣服、理床铺,6岁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该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5、不要平时不管,秋后算账。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为了我们未来和希望,我想,我们家长和学校都应肩负起重任。让我们家校携手,向着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