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计划
通过数学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争取在今后的考试中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制定数学第一轮备考计划。
一 2015全国高考数学(2)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2)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高考试题突出考察“三角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且难度适当,依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基础中考察能力”的要求,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和难度,是学生在高三复习时的训练中常见的类型。同时,在立体几何、导数等题目上进行了一些微创新。理科的1、2、4、5、7、8、13、14、17题,文科的1、2、4、8、14、15、17题,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既体现了题目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又保证同学在考场上能够尽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与往年辽宁卷相对比,全国高考数学(2)的选择题前10题的难度略高于辽宁卷,第11题和12题较辽宁卷低,大部分学生容易解答正确。填空题都属于基础、可得分题。第17题理科比较难,但文科属于基础题。第18题理科的概率统计题是历年最简单的一道题。第19题理科是一个常规的立体几何题。第20、21的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今年的考题更注重了识的广度而简化试题的深度。总之,2015全国高考数学(2),以知识为载体,在考察基础的过程中,适度创新,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时兼顾的试卷的
难度和区分度。合理地区分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体现也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有利于科学的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015全国高考数学试卷(2)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
三、复习内容、计划 、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总体部署以及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我们备课组拟定以下复习备考
学生经历了两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空前高涨,学习能力相应提高。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底子很薄,计算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的题型都不能自如的解决。有很多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 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习惯。缺乏自主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等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不能够自己动手搞好提前预习,在平时练习中简单题不需要动手写,难一点的题目,毫无办法,无法动手。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大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总是在一类问题上重复犯错误
三 复习建议
(一)、用好课本。第一轮的复习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
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 复习时,学生要“回归”课本,重新研究一遍课本,搞懂每个考点 ,注意知识点的融会,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学生复习课本时,既要注意内容、符号表达
上的统一,也要注意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不留死角和盲点。许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教师更要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重视知识的交汇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者,通病之一就是对基础知识缺乏透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例题习题一无所知。所以,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是搞好复习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
(二)研究《大纲》、《说明》研究往年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高三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给复习定位。《考试大纲》是普通高考的纲领,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试题题型,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高考复习和教师备课的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制订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案,规范复习内容和能力要求,避免盲目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备课中要注意把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把研究教师教法与研究学生学法结合起来,把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与研究师生互动结合起来,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考试题结合起来,因为高考试卷客观地体现着《考试大纲》的精神。高考试题体现了命题专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可以说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升化,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对科学预测试题变化,及时调整复习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更要注重《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好复习的范围重点、难点、热点。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正确控制知识的难度,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一切依赖复习资料,脱离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和高考实际的现象发生。把握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紧扣考纲、保持传统、平稳过渡、重视基础、贴近教材、力求创新。具体为:(1) 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内容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都比较全面考
查《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涉及。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平面向量、概率、导数。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很多题目源于课本(2) 倡导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突出能力要求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很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能力要求。
(三)关注学生弱点进行专题训练
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提高数学能力。(一)结合《小题大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题填空题训练。选择题填空题又是学生易失分的题目,尤其是填空题失分率更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填空题的训练。填空题不是大题,它不需要解答过程,只要求答案准确。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一些解填空题的方法,如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对于高考数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易错内容、新增内容,可采取专题复习的形式加强训练,提升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进行三角、数列、立体、解析、概率四个板块的专题训练(三)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规范训练。解题规范就是要学生在答题表述上做到清晰、到位、严谨,减少跳跃性,并注重通性通法,以符合批卷的采分点的要求,达到学生在解题时不无谓失分的目的。
(四)认真分析学生月考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月考作为一次阶段性测试,是了解考生掌握知识水平最好方法。错题以及扣分点是月考总结中最需要关注的。如果不总结,考生就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再遇到这样一道试题,可能还会在同样的地方失分。通过考试发现、弥补漏洞,月考是高三学生阶段复习检测的基本方式,月考的目的在于及时诊断和发现,促进与提高。考试的过程固然重要,但考后的后续任务也不能忽视。根据月考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总结,1. 及时收集错题。按照不同的章节分类收集错题,进行计录2. 及时分析错题的错因在哪里。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解题技巧、答题规范性 3.及时把错题重做一遍。边做边思考,边做边回忆,以加深印象。把错题编成新的练习题。力求
做到错题新编,错题重组,错题回顾.4及时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不要轻易放过还没有过关的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不存半点侥幸心理。
2015-2016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计划
通过数学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争取在今后的考试中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制定数学第一轮备考计划。
一 2015全国高考数学(2)试卷分析
201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2)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高考试题突出考察“三角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且难度适当,依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基础中考察能力”的要求,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和难度,是学生在高三复习时的训练中常见的类型。同时,在立体几何、导数等题目上进行了一些微创新。理科的1、2、4、5、7、8、13、14、17题,文科的1、2、4、8、14、15、17题,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既体现了题目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又保证同学在考场上能够尽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与往年辽宁卷相对比,全国高考数学(2)的选择题前10题的难度略高于辽宁卷,第11题和12题较辽宁卷低,大部分学生容易解答正确。填空题都属于基础、可得分题。第17题理科比较难,但文科属于基础题。第18题理科的概率统计题是历年最简单的一道题。第19题理科是一个常规的立体几何题。第20、21的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今年的考题更注重了识的广度而简化试题的深度。总之,2015全国高考数学(2),以知识为载体,在考察基础的过程中,适度创新,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时兼顾的试卷的
难度和区分度。合理地区分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体现也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有利于科学的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015全国高考数学试卷(2)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分布统计表
三、复习内容、计划 、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总体部署以及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我们备课组拟定以下复习备考
学生经历了两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空前高涨,学习能力相应提高。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底子很薄,计算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的题型都不能自如的解决。有很多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 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习惯。缺乏自主复习的习惯,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等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不能够自己动手搞好提前预习,在平时练习中简单题不需要动手写,难一点的题目,毫无办法,无法动手。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大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总是在一类问题上重复犯错误
三 复习建议
(一)、用好课本。第一轮的复习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
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 复习时,学生要“回归”课本,重新研究一遍课本,搞懂每个考点 ,注意知识点的融会,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学生复习课本时,既要注意内容、符号表达
上的统一,也要注意定义、定理、公式等叙述上的规范。不留死角和盲点。许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教师更要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重视知识的交汇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者,通病之一就是对基础知识缺乏透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例题习题一无所知。所以,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是搞好复习提高成绩的重要一环
(二)研究《大纲》、《说明》研究往年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高三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给复习定位。《考试大纲》是普通高考的纲领,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试题题型,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高考复习和教师备课的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制订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案,规范复习内容和能力要求,避免盲目复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备课中要注意把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把研究教师教法与研究学生学法结合起来,把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与研究师生互动结合起来,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研究《考试大纲》与研究高考试题结合起来,因为高考试卷客观地体现着《考试大纲》的精神。高考试题体现了命题专家对《考试大纲》的理解,可以说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升化,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对科学预测试题变化,及时调整复习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更要注重《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好复习的范围重点、难点、热点。各位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正确控制知识的难度,复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防止一切依赖复习资料,脱离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和高考实际的现象发生。把握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紧扣考纲、保持传统、平稳过渡、重视基础、贴近教材、力求创新。具体为:(1) 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突出主干内容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都比较全面考
查《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涉及。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如函数、不等式、数列、直线与平面、圆锥曲线、平面向量、概率、导数。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很多题目源于课本(2) 倡导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突出能力要求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很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能力要求。
(三)关注学生弱点进行专题训练
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提高数学能力。(一)结合《小题大做》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题填空题训练。选择题填空题又是学生易失分的题目,尤其是填空题失分率更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填空题的训练。填空题不是大题,它不需要解答过程,只要求答案准确。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一些解填空题的方法,如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训练。对于高考数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易错内容、新增内容,可采取专题复习的形式加强训练,提升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进行三角、数列、立体、解析、概率四个板块的专题训练(三)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规范训练。解题规范就是要学生在答题表述上做到清晰、到位、严谨,减少跳跃性,并注重通性通法,以符合批卷的采分点的要求,达到学生在解题时不无谓失分的目的。
(四)认真分析学生月考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月考作为一次阶段性测试,是了解考生掌握知识水平最好方法。错题以及扣分点是月考总结中最需要关注的。如果不总结,考生就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再遇到这样一道试题,可能还会在同样的地方失分。通过考试发现、弥补漏洞,月考是高三学生阶段复习检测的基本方式,月考的目的在于及时诊断和发现,促进与提高。考试的过程固然重要,但考后的后续任务也不能忽视。根据月考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总结,1. 及时收集错题。按照不同的章节分类收集错题,进行计录2. 及时分析错题的错因在哪里。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解题技巧、答题规范性 3.及时把错题重做一遍。边做边思考,边做边回忆,以加深印象。把错题编成新的练习题。力求
做到错题新编,错题重组,错题回顾.4及时对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不要轻易放过还没有过关的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不存半点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