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靖江市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创新理念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推进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该市的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靖江市;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城乡一体 近年来,靖江市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创新理念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推进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1.靖江市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 党员队伍逐年壮大,素质结构持续优化。靖江市目前共有在册党员34844名,近三年平均增幅1.8%,其中35周岁以下党员4774名,36~60周岁党员20253名,61周岁以上党员9817名,研究生党员64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8558名,初中以下党员15739名;在岗职工党员17947名,农村党员10555名。近三年,全市共发展新党员1519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605名,非公企业党员464名,农村党员216名。党员队伍总体呈现数量逐年递增、新增党员素质逐年提高的态势。 党员教育得到加强,组织管理有效覆盖。先后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联席会议等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推进月”活动,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组织管理的覆盖面。开展党员信息普查工作,对每个党员职业、工作、家庭、困难情况逐个登记造册,分类建立党员信息库,实现了对党员信息的动态掌握。 服务平台初步构建,组织凝聚切实增强。在全省率先建设和运行市级党员管理中心,强化教育培训、就业推介、创业支持、权利保障、困难帮扶等职能,构筑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新平台。开通“党信通”工作平台和流动党员关爱服务热线,加强与党务干部、流动党员的信息互动和即时服务。开展“助困一日捐”活动,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捐赠一个工作日工资,充实党员关爱资金,全市共募集党员关爱到账资金70余万元。先后四次举办党员就业专场招聘和创业项目推介会,642名党员实现了再就业。 2.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靖江市的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发展党员源头不足问题突出。去年靖江市新发展党员450名,低于全市党员总数2%的发展标准。一方面,党政机关共发展党员59名,占总数的13%。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机关公务员“逢进必考”,且职数有限,发展对象的来源受到限制。 党员教育培训资源配置不均。主要表现在非公企业和社区。一方面,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地位淡化、作用弱化、工作虚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边缘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在城市社区,由于大量“社会人”身份的党员涌入,社区党组织体量迅速增大。全市城市社区共有党组织24个,其中党员80人以上的19个。一些承载功能较弱的社区党组织面临着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无阵地、无资金、无人力的尴尬境地。 党员管理手段载体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队伍呈现出组成结构复杂化、从事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等特点。原有的将党员作为“单位人”进行“静态”管理的模式,已经远远地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二是党员关爱服务机制不够健全。尚未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关爱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全市共有建国前老党员540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55人,生活补贴为270元/月;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485人,生活补贴为180元/月。这些老党员生活在农村,并且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比较窘迫。全市共有城镇失业党员294名,农村无业党员796名,这些党员无创业技能、无致富项目、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亟需党组织提供帮助和服务。 3.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靖江市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目标,突出“打造一个平台、构建三项机制”重点,实现党建事务统一办理,信息系统统一构建,困难党员关怀统一开展,努力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 整合资源,创新载体,高效运行市级党员管理中心。按照把党员管理中心建设成为基层党组织活动资源的共享场所、党建业务咨询的服务平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党员权利的保障中心、困难党员的帮扶机构的功能定位,将靖江市远程教育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党员义工服务总站、党员服务中心、市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等机构职能整合到位,实行党员管理中心开放运行。中心将开设党务咨询办理、党员就业创业、党员捐赠救助、党员义工服务、非公党建服务五个服务窗口。 调优结构,汇聚合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城乡发展党员的宏观调控指导机制。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调控,把培养发展重点向非公企业一线精英人才、技术骨干、“70后党员后备企业家”倾斜,向农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专业协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倾斜。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责任制,重点“消灭”两年没有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和三年没有发展党员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二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活动范围和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对机关的在职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对农村党员实行以岗定责管理,对进城务工的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承诺制管理,对老龄党员实行指导性管理。对流动党员采取函电联系法和集中活动法进行管理。 创新举措,加大投入,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一是要把集中教育与分散培训结合起来。依托靖江市党员管理中心,对“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实施免费集中培训。进一步拓展培训阵地,整合优势资源,对城乡党员实施区域化、专业化培训。二是要把信仰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对党员实施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委,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主阵地,举办14类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班,对全市有培训需求的党员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力争花两年时间,使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项创业致富技能。 落实保障,强化激励,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关怀服务机制。针对党员组织归属感弱化、荣誉幸福感淡化、服务需求感增强的实际,对党员实施事业、权益、生活三位一体的关怀服务。一是要强化事业关怀。建立党员就业创业援助机制。如,筹资80万元,为全市626名有创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党员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建立失业党员、创业党员信息库,定期举办党员就业专场招聘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采取党费划拨、财政贴息、党员企业家担保的形式,设立党员创业担保基金,为全市有创业愿望的党员提供小额创业资金援助。二是强化权益保护。建立党员维权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市法院、律师事务所有法律专长的党员,以及总工会、劳动局等部门党员义工至市党员管理中心轮流坐班,为党员提供法律维权、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近年来,靖江市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创新理念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推进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该市的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靖江市;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城乡一体 近年来,靖江市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要求,创新理念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推进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1.靖江市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 党员队伍逐年壮大,素质结构持续优化。靖江市目前共有在册党员34844名,近三年平均增幅1.8%,其中35周岁以下党员4774名,36~60周岁党员20253名,61周岁以上党员9817名,研究生党员64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8558名,初中以下党员15739名;在岗职工党员17947名,农村党员10555名。近三年,全市共发展新党员1519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605名,非公企业党员464名,农村党员216名。党员队伍总体呈现数量逐年递增、新增党员素质逐年提高的态势。 党员教育得到加强,组织管理有效覆盖。先后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联席会议等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推进月”活动,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组织管理的覆盖面。开展党员信息普查工作,对每个党员职业、工作、家庭、困难情况逐个登记造册,分类建立党员信息库,实现了对党员信息的动态掌握。 服务平台初步构建,组织凝聚切实增强。在全省率先建设和运行市级党员管理中心,强化教育培训、就业推介、创业支持、权利保障、困难帮扶等职能,构筑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新平台。开通“党信通”工作平台和流动党员关爱服务热线,加强与党务干部、流动党员的信息互动和即时服务。开展“助困一日捐”活动,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捐赠一个工作日工资,充实党员关爱资金,全市共募集党员关爱到账资金70余万元。先后四次举办党员就业专场招聘和创业项目推介会,642名党员实现了再就业。 2.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靖江市的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发展党员源头不足问题突出。去年靖江市新发展党员450名,低于全市党员总数2%的发展标准。一方面,党政机关共发展党员59名,占总数的13%。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机关公务员“逢进必考”,且职数有限,发展对象的来源受到限制。 党员教育培训资源配置不均。主要表现在非公企业和社区。一方面,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地位淡化、作用弱化、工作虚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边缘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在城市社区,由于大量“社会人”身份的党员涌入,社区党组织体量迅速增大。全市城市社区共有党组织24个,其中党员80人以上的19个。一些承载功能较弱的社区党组织面临着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无阵地、无资金、无人力的尴尬境地。 党员管理手段载体相对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队伍呈现出组成结构复杂化、从事行业多样化、活动范围扩大化等特点。原有的将党员作为“单位人”进行“静态”管理的模式,已经远远地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二是党员关爱服务机制不够健全。尚未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关爱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全市共有建国前老党员540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55人,生活补贴为270元/月;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485人,生活补贴为180元/月。这些老党员生活在农村,并且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比较窘迫。全市共有城镇失业党员294名,农村无业党员796名,这些党员无创业技能、无致富项目、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亟需党组织提供帮助和服务。 3.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一段时期,靖江市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目标,突出“打造一个平台、构建三项机制”重点,实现党建事务统一办理,信息系统统一构建,困难党员关怀统一开展,努力增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 整合资源,创新载体,高效运行市级党员管理中心。按照把党员管理中心建设成为基层党组织活动资源的共享场所、党建业务咨询的服务平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党员权利的保障中心、困难党员的帮扶机构的功能定位,将靖江市远程教育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党员义工服务总站、党员服务中心、市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等机构职能整合到位,实行党员管理中心开放运行。中心将开设党务咨询办理、党员就业创业、党员捐赠救助、党员义工服务、非公党建服务五个服务窗口。 调优结构,汇聚合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城乡发展党员的宏观调控指导机制。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调控,把培养发展重点向非公企业一线精英人才、技术骨干、“70后党员后备企业家”倾斜,向农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专业协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倾斜。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责任制,重点“消灭”两年没有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和三年没有发展党员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二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活动范围和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对机关的在职党员实行目标管理,对农村党员实行以岗定责管理,对进城务工的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对非公企业党员实行承诺制管理,对老龄党员实行指导性管理。对流动党员采取函电联系法和集中活动法进行管理。 创新举措,加大投入,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机制。一是要把集中教育与分散培训结合起来。依托靖江市党员管理中心,对“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实施免费集中培训。进一步拓展培训阵地,整合优势资源,对城乡党员实施区域化、专业化培训。二是要把信仰教育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对党员实施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委,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主阵地,举办14类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班,对全市有培训需求的党员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力争花两年时间,使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项创业致富技能。 落实保障,强化激励,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关怀服务机制。针对党员组织归属感弱化、荣誉幸福感淡化、服务需求感增强的实际,对党员实施事业、权益、生活三位一体的关怀服务。一是要强化事业关怀。建立党员就业创业援助机制。如,筹资80万元,为全市626名有创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党员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建立失业党员、创业党员信息库,定期举办党员就业专场招聘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采取党费划拨、财政贴息、党员企业家担保的形式,设立党员创业担保基金,为全市有创业愿望的党员提供小额创业资金援助。二是强化权益保护。建立党员维权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市法院、律师事务所有法律专长的党员,以及总工会、劳动局等部门党员义工至市党员管理中心轮流坐班,为党员提供法律维权、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