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1期(下)
2013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29No.1
Jan.2013
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赵葵军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如何做好高校的学风建设,已成为家长、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教学环节与教风、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来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来力求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不良现象;成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180-02
末或者选课前的规定动作,评教的结果是学生经常
抱怨教师教学不负责任,照本宣科,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大有微词,认为现在的学生只知道玩,学习不上进.
(6)徘徊在读书无用论的边缘.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与之相反,有的同学想用心学习,但自控能力又十分差,导致心态矛盾加剧.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2形成不良学风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
有的少数家长认为:“就一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孩子今后的工作没问题,孩子能学多少算多少,能顺利毕业就可以”.他们把孩子送到大学,希望学校管理严一点,比自己管要好得多.这种思想对学生影响极大.同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对学生发生着相当消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化2.2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学风建设的根本所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为了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学习基础.
(1)有的学生在入学不久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有的学生文明素养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等.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在高中阶段形成的各种习惯,迈进大学校门后,又没有新的奋斗方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主动地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
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和一种习惯,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高校的治校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基础,好的学风是一种软实力,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水平的无形力量.
1学风的不良现象
(1)学习自律性不强.学生旷课经常性,迟到早退算好的.即使是来上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睡大觉、看小说、发信息.有的学生甚至连教材都不带,做笔记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利用上计算机基础课的机会,不练习国二上机操作,而是偷偷的上网玩游戏.
(2)学习主动性不强.相对高中而言,进入大学的学生很少自觉预习课程,课后复习的学生也是少数,课后作业是某个同学先上网去“百度一下”,然后在群里面共享或发到公共邮箱共享,直接导致选同一个老师的同一门课的同学作业雷同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出现过连名字都懒得改的笑话.作业都是网上搜,而图书特别是专业图书的利用率极低.
(3)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途径:实验,但是学生不重视,只有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上实验课时只是看热闹,对平时的实际操作机会不能从分利用.
(4)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终于迈入大学的校门,有的学生认为在也不用学习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有的热衷于游戏,大部分时间沉溺于网吧等等,只求活得逍遥、自在.白白浪费了本应学习的大好时光.
(5)师生双向不满.学评教是每所高校在学期
-180-
第29卷第1期(下)
2013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29No.1
Jan.2013
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赵葵军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如何做好高校的学风建设,已成为家长、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教学环节与教风、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来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来力求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不良现象;成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180-02
末或者选课前的规定动作,评教的结果是学生经常
抱怨教师教学不负责任,照本宣科,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大有微词,认为现在的学生只知道玩,学习不上进.
(6)徘徊在读书无用论的边缘.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毕业即失业,这种现象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读书无用;与之相反,有的同学想用心学习,但自控能力又十分差,导致心态矛盾加剧.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2形成不良学风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
有的少数家长认为:“就一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孩子今后的工作没问题,孩子能学多少算多少,能顺利毕业就可以”.他们把孩子送到大学,希望学校管理严一点,比自己管要好得多.这种思想对学生影响极大.同时,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对学生发生着相当消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化2.2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学风建设的根本所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为了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学习基础.
(1)有的学生在入学不久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有的学生文明素养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等.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在高中阶段形成的各种习惯,迈进大学校门后,又没有新的奋斗方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主动地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
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和一种习惯,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高校的治校精神和治学态度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基础,好的学风是一种软实力,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水平的无形力量.
1学风的不良现象
(1)学习自律性不强.学生旷课经常性,迟到早退算好的.即使是来上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睡大觉、看小说、发信息.有的学生甚至连教材都不带,做笔记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利用上计算机基础课的机会,不练习国二上机操作,而是偷偷的上网玩游戏.
(2)学习主动性不强.相对高中而言,进入大学的学生很少自觉预习课程,课后复习的学生也是少数,课后作业是某个同学先上网去“百度一下”,然后在群里面共享或发到公共邮箱共享,直接导致选同一个老师的同一门课的同学作业雷同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出现过连名字都懒得改的笑话.作业都是网上搜,而图书特别是专业图书的利用率极低.
(3)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途径:实验,但是学生不重视,只有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上实验课时只是看热闹,对平时的实际操作机会不能从分利用.
(4)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终于迈入大学的校门,有的学生认为在也不用学习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有的热衷于游戏,大部分时间沉溺于网吧等等,只求活得逍遥、自在.白白浪费了本应学习的大好时光.
(5)师生双向不满.学评教是每所高校在学期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