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兵.法-道家管理思想的流变

老子的思想,在先秦的社会大动荡中很快就衍射到了各个方面,并对各种治理国家的方略产生了影响。从道家自身而言,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建立在以“无”为本体的哲学理念之上,但要达到有用,无为方法很快就走向了“术”。《道德经》本身,就有丰富的“术”资源。老子的“术”提出了古代的动态管理思想,力求做到管理变化与情境变化的同步,同时又使“术”逐渐脱离“道”的约束而不断向权术转变,由此而带来了管理中的“伪”。儒家同道家在管理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诚”与“诈”的矛盾上。在道家思想的流变过程中,兵家和法家推动着道家思想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老子思想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性,所以,当兵家的战略战术显示出背离“道”而自成一家的倾向时,即兵家由“孙子兵法”向“三十六计”演变时,兵家就不再具有“道法自然”的母体思维;当法家走向商鞅韩非的富国强兵道路时,也已经背弃了老子思想的基本宗旨。不过,老子的“静虚”、“道”等概念,在其他学派中得到了广泛传承。

无为而治与权术之治

关于无为而治,除了从方法论角度考察外,还需要从管理的本体论角度加以认知。工业化以来,功利主义使人们的眼光越来越转向有用,而忽视了无用的意义。而从本体论角度看,没有无用的衬托,有用也会黯然失色。老子对此作了独到的说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车轮辐条之间的“无”,成就了车轮转动之“用”;陶器中空的“无”,成就了陶器盛物之“用”;墙壁上门窗处凿开的“无”,成就了房屋的居住之“用”。因此,“有”可以带来利益,而“无”才能产生功用。现实中,随着“有”对“无”的挤压,“无”的价值被许多人忽视。所以,参照老子的说明对“无”加以辨析,可以使管理活动中的冗余、无效等问题得到新的界定。从本体上重新给定“无”的地位,有助于在方法上准确把握无为而治的意义。

按照无为而治的思路,道家发展出了一整套“知雄守雌”的管理之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复归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这种知雄守雌,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动态管理,二是权术之变。

现在谈动态管理的人很多,但如何实现管理中的动态,仍然需要有思想上的突破。在现实管理活动中,人们往往截取一个时空横断面来处理事务。某一产品,市场需求时时在变,然而,建立与市场变化同步的生产决策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经营者确定这种产品到底生产多少数量时,他不会也无法做到与市场需求同步变化。生产任务的设计和下达,要根据经验提供的销售量,综合原料、工时、资本、产能,一直到考虑仓储、运输等因素,把某一时间段的需求量作为一个不变量来考虑。例如,制造电视机,厂家会根据自己产品在过去每月、每年的销量,加上各种已知因素的权值,确定出一个按月或者按年的生产计划。这时,他尽管知道情况时时在变,但计划安排只能假定“不变”。所以,经营者在现实中是“固化”某一时段某一情境来从事管理的,变革只能间歇进行。在关于变革的论证中,往往可以看到“启动→变革→固化→不适应→再度启动”这一循环,实际上这是动态管理的静态化。

正因为这种静态化,会使管理决策与情境变化并不完全吻合。当市场变化尚在决策者的预期范围内时,一般不会造成重大失误,然而,市场变化超出了决策者的预期,就有可能承受不了。所以,决策者只能拼命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使预测尽量同将来的情境一致。但这会给管理者带来两大难题:一是在做决策时投鼠忌器,二是难以确定固化变革的区段大小。所谓投鼠忌器,是因为任何变革都会造成旧有东西的损害,一旦这种成本超出了变革带来的收益,成本高昂的东西就变成了神庙中供奉的器物而不容变革,而何为“器”则很难确定。例如,在近代中国的变法过程中,一开始,当局把体制界定为不能变更的神器,只能学“船坚炮利”;甲午失败,不得已放开了体制变化,但不能学立宪政体;在革命压力下,不得已又开放了立宪领域,仅仅把帝制作为最后死守的底线;辛亥革命又打破了当局的这一底线,使得执政的皇族权贵不得不抱恨喊屈,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认为国家管理的不确定性太大。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每次变革的适应期区段会越来越短,而这种适应期区段的变短,又会极大降低变革的收益,或者迅速增加变革成本,致使变革失败。

对此,老子的对策有二:一是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动态管理;二是自由裁量,这就是权术之变。

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承认情境在不断变化,放弃截取横断面式的固化思维,从哲学层面上强调时空二维的变化都是动态不间断的,对应的管理措施,不是等到决策落后于外界变化时再进行变革,而是把决策本身置于不变的变动之中。老子说过一段很多人都理解不够的话:“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第15章)这段话的意思是:真正能称得上是士的人,其精微、玄妙、通达、神奇是深不可识也说不出来的(正如“道”之“不可道”一样),勉强描述一下可以这样说:他做事犹豫不决就像冬天过河,不敢高声就像担心惊动四邻;庄重如同到别处做客,而涣散如同冰雪消释;敦厚如同原生态朴木,旷达如同原生态山谷,外人看不透他就像混浊的河水。怎样才可使混浊之水澄清?靠徐徐之静。怎样才能使静止状态变化?靠缓缓之生。守住这个“道”,就不会走到极端,不会因充盈而物极必反。因为老子看到事物的变化总是走向反面,所以他强调以“不盈”来应对事物的变化。这样,就能使自己适应各种变化。

老子的这种思想,是以不求变而应变,以不求知而感知。在事物的不断变化中,他尤其反对那种积极的应对。老子反问世人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專(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10章)人们之所以内心不安,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欲望,对外界有太多的追求。能不能形神合一、守住本性?能不能抟聚柔顺,如同婴儿之躯?能不能虚心静气清除欲念,像洗涤镜子那样没有疵点?能不能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治理国家?(在第5章中,老子更加直接地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能不能用直觉感知事物(天门指人的感官),而不是以理智压抑感觉,做到雌伏而不雄起?能不能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表现为无知状态?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就能做到防止灵魂外驰,无知无欲,排除偏见而冥观事物,以无为驾驭天下,用直觉支配理智,大智若愚。如此类推,老子强调,只要自己处于一种无知无欲无求无为状态,就可适应一切外界变化。

这样,老子就把管理变成完全消极的随波逐流。既然决策跟不上形势,那就不做决策;既然计划跟不上变化,那就不要计划。“绝学无忧”,无知无畏,婴儿不知道危险,那就不会有危险。“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如此,管理就没有任何神秘、高妙可言,不会干预不断变化中的自然状态。即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第60章)。煎鱼最怕不停地铲和翻,千万不要按自己的意图折腾,治国道理一样,贵在顺其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特别推崇婴儿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很多人可能对这种描述不以为然,难道天真烂漫的婴儿真的就“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难道婴儿的无知真能使其无畏?显然,老子在这里以大量的经验观察为依据,看到了各种冲突的相向性。婴儿无知使其不知道害怕,不害怕就不会对外界产生敌意行为,他会在没有性意识的情况下勃起,会成天啼哭号叫而嗓音不哑,究其原因,是因为婴儿没有企求,从而使自身处于自然的柔顺状态,没有敌意就不会带来外界的攻击,这种内外和顺是人生的常态,了解这种婴儿般的常态是真正的聪明。超越这种常态的过分追求,过分逞能,就会“物壮则老”“强梁而死”。自然界的水流,人类中的儿童,由此成为老子经验归纳的基础。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就是由此而展开的。老子不是依据形而上的分析推理,而是依据形而下的经验观察和总结类比,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在完全不依赖现代科学方法的条件下,他从经验中感知到行为的适度应对策略和消减对抗性反应的准则。

老子认识到了管理的动态性,他的应对策略跳出了把动态分解为局部静态的局限,尊重现实的自发秩序。然而,老子又是完全消极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是反现代性的。他认为,正是现代性的声色刺激,使人变得想入非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但是,对于普通人的追求予以干预,又违背了老子的无为宗旨,于是,他主张管理者应该给下面予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第79章)古人的契约以竹木制之,分为两块,侧面刻印记以验,执右契者是权利方,执左契者为义务方。所谓“圣人”执左契,就把治国者置于被动验证一方,不为主而为客,实现管理中的主客易位。由此,把管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属下,这就是本文说的自由裁量。这一点,对中国的管理传统有重大影响。至今,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这种交由部下决策的管理方式。即便是上级下达指令,还会用适量、酌情、少许等等表面上很不确定的言辞,以适应当事人面对的动态情境。这种模糊性,往往会让欧美人不知所云;然而,欧美的那种确定性追求,也往往会使中国人极不习惯。一个留学欧洲某国的学生,最不适应的一件事,就是同学聚餐时,德国学生会拿着量杯天平进厨房,而中国学生则对精确到以克计量的菜单视而不见,简单约摸各种调料。也许,中国人的“马大哈”传统,同老子思想多少有点关联。

关于“权术”一词,需要稍加辨析。从本意上看,权是权变,是衡量变化的秤砣,而不是延申而来的权力。术是技巧(術的本义是行在道上),是他人不具备的艺能,而不是见不得阳光的诡谋。当然,现在所谓的权术,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强调其中的“谋”而不是强调其中的“权”和“艺”。老子的思想从自由裁量出发,肯定会走向“术”。上司要掌握把自由裁量权下放到什么程度,下级要明白这种自由裁量权能够给自己多大余地。

如果真正按照老子的思路,完全的消极适应是不需要权衡的,而老子的目标在于“南面而治”,所以,老子的术,从一开始就带有谋的色彩,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策略。所谓“大智若愚”,本质就是一种装。比较一下道家和儒家,这种差别就一目了然。儒家不乏讲权,但很少讲术。道家则很少讲权,却对术津津乐道。所以,讲老子管理思想者,多会走向谋略,甚至走向用计,这虽然不是老子的初意,却是他的逻辑延伸。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很快就会看到不同于前的另外一个老子。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不是真正的缺、冲(虚)、屈、拙、讷,而是特意克制、掩饰成、盈、直、巧、辩。现实中不难发现,有些十分聪明的人会故意装傻,非常机灵的人会显露笨拙,这种人正是老子思想的践行者。但无论其做得多么好,都是一种“伪”。这种“伪”,实际上往往比内外一致的有为和企求野心更大。

老子很不满意孔子的进取精神,曾经严厉地批评孔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段话,可以反映出道家和儒家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差别。诚然,儒家也强调“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卷而怀之”,与道家的“得时则驾,不得时蓬累而行”基本相同,但儒家是积极的,而道家是消极的。如果说,老子确实坚守消极自然之道,对孔子的这一批评则无可厚非。但是,老子并不是完全消极,他实际上是要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柔和弱并不是老子真正要坚守的目的,而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示人以弱,装聋作哑,就成为一种技巧和艺术。所以,老子的反智,不是一种彻底的反智,而是要保持自己的“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刻意就不再是自然,老子崇尚自然,然而知雄守雌,明明是“雄”却硬要把自己装扮成“雌”却是人为,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内在矛盾。在他教训孔子的话语里,人们可以看到崇尚自然的老子变成了高扬人为的老子,他要求孔子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掩饰本来面目,放弃了顺应自然。

所以,老子的术,可以概括为一种知雄守雌的权谋表演,目的是争天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而且在术的具体运用上,老子说得更直白:“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予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36章)这里,老子思想就已表露出明显的诡道,明处和暗处截然相反,目的和手段相反相成。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走上与道无关的“纯技术”权谋,而一旦脱离了“道”只讲“术”,这种“术”就很有可能厚黑化。赞许老子管理思想者,往往对这种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给予高度肯定。有必要指出,即便是真的“弱”,一旦用“以”字把它变成用来“胜强”的手段和工具,那它就不再是自然之道,就会背叛老子的初衷。而老子本人也走上了这条道路。可以说,在《道德经》中有两个老子,一个是自然的、无为的老子,另一个是人工的、以无为掩饰有为的老子。前一个老子在逻辑上肯定会走到后一个老子,而后一个老子又会在逻辑上推翻前一个老子,这才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命门所在。他自己也知道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才发出了“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告诫。

既然不可示人,就要尽可能不使别人发现自己的作伪。所以,老子的术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和真实目的牢牢包裹起来。他再三告诫人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56章)正因为老子的“术”存在着这样的不诚实,所以,历代儒家在讲解《春秋》时,往往用“郑伯克段于鄢”作为批判老子思想的佐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之教,实是共叔段丧命的根源。《公羊传》称这一事件彰显了郑庄公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谷梁传》则直接称“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范雍在注释中更明确地说:“段恃宠骄恣,强足当国,郑伯不能防閒以礼,教训以道,纵成其罪,终致大辟,处心积虑,志欲杀弟。”《左传》虽然主要是记录史实,但所记郑庄公对下属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等说法,也反映出郑庄公的用心险恶。对于老子思想中这种“钓鱼式管理”,朱熹说得最透彻,“《老子》一书意思都是如此。它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应自有馀。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闲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着那刚强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张子房亦是如此。如云‘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云‘以无为取天下’,这里便是它无状处。据此,便是它柔之发用功效处。”(《朱子语类》卷137)“老子心最毒”,一个“毒”字,把儒家对道家之术的不以为然作出了通彻表达。王夫之干脆称老子为“持机械变诈以侥幸之祖也”。近代曾国藩也有类似感慨,他在《求阙斋日记类抄》卷下说:“吴子序言:‘圣人言:“保国,保天下。”老氏言:“取国,取天下。”吾道只自守,老氏有杀机!’云云,其义甚精。好学深思,子序不愧。”章太炎比较儒家和道家,直接斥责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其所以制人者,虽范蠡、文种,不阴鸷于此矣。故吾谓儒与道辨,当先其阴鸷,而后其清静。”“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掌故,约《金版》《六弢》之旨,箸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其治天下同,其术甚异于儒者矣。”(《訄书·儒道》)儒家对道家的这种批判,有助于防范道家管理思想向阴谋陷阱的滑落。

但是,这种批判,尚不足以彻底否定老子管理思想中“术”的意义。如果“术”有伦理约束,有契约规范,有诚信垫底,有善意支配,那么,老子的“术”,仍不失为对管理的智慧性启示,有利于人们感悟管理的真谛。例如,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就是对管理之术的一个绝妙比喻。所以,“术”亦正亦邪,可正可邪。作为管理的工具,术要看掌握在谁手里,用什么价值观念来支配和使用。

道术与兵法

老子是为社会政治出谋划策的,所以,他的无为,最后落脚于有为。老子思想向有为方向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兵法。

一说兵法,人们一般首先想起的是《孙子兵法》,然而,在学界,把《道德经》看作兵书的大有人在。宋代苏辙曾经说《道德经》的用智“与管仲孙武何异”;清初王夫之说“言兵者师之”;近代魏源也把《老子》看作“言兵之书”;章太炎则称《老子》的主题相当于兵书《金版》和《六韬》。甚至瑞士的胜雅律在他专门研究三十六计的《智谋》一书中也说:“(《道德经》)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把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因而也比《孙子兵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当代学者何炳棣则专门写有《中国思想史上一项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辩证思维源于〈孙子兵法〉的论证》,他在李泽厚《孙老韩合说》的启发下,对《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词汇和语句进行比较研究,把老子之道和孙子之兵在逻辑上串了起来。学界还有人认为,《道德经》的上篇“道经”是对军事思想在世界观层面的理论概括,下篇“德经”是对战略战术和战争规律的论述。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道德经》,就会对老子思想转向兵法毫不奇怪。因为老子思想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兵法论证。而且老子的无为,要在实践中转向有为,兵法是最接近的通道。

从一定意义上看,《道德经》采用的刚柔、强弱、生死、吉凶、攻守、轻重等两两对立的比较论证,处处都有着两军对垒的影子。以兵法而论,《道德经》的军事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认识到“兵凶战危”。在关于军事活动的凶险方面,先秦诸贤几乎有着共同的认识。这种共识来自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致感受。道是和平的,克制的。天下有道就没有战争,天下无道才会战乱不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46章)强调用兵之不祥,同老子守雌贵柔的思路完全吻合。老子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所以,《道德经》即便是兵书,也是把用兵之道置于十分谨慎的角度来陈述的。为了在制度上表现出兵之“不祥”,老子还特意指出尚左与尚右的区别,“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31章)古代以左为上还是以右为上有变化(楚国有尚左的传统,《左传》桓公八年季良语:“楚人尚左”),在老子这里,表述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史官出身的老子,这样区分左右肯定有相应的依据。在涉及军事时以右为上,目的就在于强调用兵的不祥。这种不祥,不仅有对失败的恐惧,而且有对杀戮的不忍。所以,用兵作战,即便是获胜,仍然要“以丧礼处之”。这一点,对今日还在大讲用兵之道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警示。凡是把经营当作打仗的领导人,始终要记住,打仗是“不得已而为之”。能避免就要尽量避免。弄清这一点,对于那些有战争瘾的经营者能够降降温。

其次,即便能够以军事取胜,代价也是巨大的。现实中的战争告诉人们,军事胜利的背后是累累白骨,壮观场面需要巨大财力支撑。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30章)所以,作战必须考虑成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是完全理性不考虑情感的统帅,也会算账。所以,对于管理来说,战争手段轻易不能动用,起码不是首选手段,这就是“不以兵强天下”。万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用兵,也要学会适可而止。“故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30章)只要有“果”(王弼注:“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即一旦克敌制胜,就要罢兵,而且不得强横,不得矜夸,不得炫耀,不得骄纵。获胜出于不得已,该收手时就收手。如果挟持胜势,还想扩大战果,“宜将剩勇追穷寇”,就会走向反面,“物壮则老”,穷兵黩武,违背了“道”,“不道”肯定导致玩完。对于运用兵法进行“商战”的经营者来说,老子的提示是学会及时刹车比开足马力更重要。尤其是经营者不能以商战的胜利为乐趣。“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31章)如果对市场上倒下的同行没有同情心和怜悯心,那么,你在未来也会被同行所抛弃。嗜血者不可能得民心,更不可能靠嗜血治天下,即便得到了天下,也会由于其残暴而迅速垮台。

第三,战争有相应的用兵之术。哪怕掌握了用兵之道,还需要有用兵之术配套。用兵之术主要表现在战术策略、出奇制胜方面。

老子要求人们排斥情感干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种冷峻,是老子反复要求的,不被情感支配行动的人,才能有效使用战略战术。所以,老子强调,“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68章)要做到以柔克刚,就不能有丝毫激动、愤怒、威猛。只有克制情感,才可用术。

在具体的战略和策略方面,老子的“三宝”值得一说。他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第67章)所谓慈,即恩惠关爱,所谓俭,即节欲克制,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由于老子反对仁义,所以他说的慈不同于儒家的仁爱,而是一种没有亲情差等、没有私欲偏向的无私之爱。有人对“三宝”予以很高评价,但要注意的是,“三宝”属于术而不属于道。因为“三宝”不是目的,而是老子用来实现更大目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得到天下,慈用来激发勇,俭用来保证资源,不敢为天下先用来获取天下。所以,可以把“三宝”看作老子的基本策略。

对于不为天下先,老子有较多论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第69章)要做到后发制人,就必须摆正主客位置,两军对垒,不能把自己置于主位,而要置于宾位。后手比先手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后手是一种示弱的应对,可以充分针对先手采取对策。先手表面主动,却在示强后会受制于人。善用兵者,能够以退守造成对方的骄横和空隙。行动却不留痕迹,出手却不让对方发现胳膊,牵引对方却不让敌军看到对手,严阵以待却不让对方发现兵器。在战略的执行中,最重要的是不能轻敌。一旦轻敌,“三宝”就几近于丧失。当兵力相当时,哀兵的胜算更大。

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从以弱胜强的治国方略中演化而来。然而,治理国家和军事行动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正奇不同。“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治理国家需要堂堂正正,哪怕是用术也要正派,而用兵作战则兵不厌诈,其方略一概追求出奇制胜。对此,人们已经有较多认识,此不赘述。但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管理中,更需要把奇正区分开来,尤其要防范把奇术用在组织内部,即便是针对外在的竞争者,也要注意用奇的限制条件,警惕把友人变作敌人。

老子与孙武的不同之处,是孙武把辩证思维运用于指导战争,而老子把用兵之道上升到“君人南面之术”。正是这种兵法背景,使得老子的消极无为上升为积极进取。表面上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行为准则是后发制人以弱胜强,追求的效果是由圣人统驭天下。有了兵法,老子思想就有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后来的庄子虽然在强调清静无为上同老子一致,但正是在不讲兵法这一点上与老子划清了界限。所以,如果管理者要读老子和庄子,应该明白,老子讲是治理领域的进入机制,而庄子讲的是退出机制。

从道家到法家

老子思想向有为方向变化的另一表现,就是法家的诞生。法家的思想渊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最主要的思想渊源,就是来源于道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老子和韩非合传,而且把申不害也归入其中,自有其道理。

从道家向法家的演变,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个重要环节。战国时期,稷下学派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而稷下学派中治黄老之学的相当多。据司马迁记载,“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岂可胜道哉。”(《史记 · 孟子荀卿列传》)这些人中,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皆学黄老道德之术”,而司马迁没在这里点名的稷下道家人物,还有宋钘、尹文、彭蒙等人。他们多数是从道家到法家的中介人物。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以虚无为本”,强调本原性的道,那么,稷下的黄老之徒就是“以因循为用”,强调应用性的术。学界多认为,《管子》一书中有数篇集中体现了稷下黄老学者的思想。其法治学说的形成途径是“事督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管子 · 心术上》)。《吕氏春秋》一书中,也有战国晚期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相关篇章。从道家向法家的转变,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慎到、申不害、韩非。

慎到主张“弃知去己”、“笑天下之尚贤”(《庄子 · 天下》语),同时又强调“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慎子 · 逸文》)。在他的主张中,法源于道,“以道变法”,把二者联系为一体。尤其是在权势方面,慎到奠定了法家学说中的“势”论,发挥了老子学说中的“君逸臣劳”观点。他说:“故腾蛇游雾,飞龙承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慎子 · 威德》)老子在谈到圣人或者君主时,强调消极的低姿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而慎到则放弃了这种消极观点,转为积极的运用权势控制臣下。由此,道家思想向君主更靠近了一步。但是,在主张“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的君臣之道方面,慎到仍然比较接近老子的本意。

申不害在韩国为相,《史记》称“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他的主要贡献,是对老子之术的发展,由“静因之道”衍生出君主驾驭臣下的“静因之术”。可能是他曾经主政的缘故,申不害的思想要比慎到更靠拢君主。他强调,“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若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俊操其柄,臣事其常。”(《申子 · 大体》)尽管申不害也说“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但是,他把术推向了君主专制的工具一面。按照韩非的说法,申不害建议君主要慎言慎行,因为君主一旦向臣下显露过多,臣下就会附和、奉承君主,或者窥探、算计君主,只有君主深藏不露,让臣下看不到底,才能更好地控制臣下。对臣下“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评论申不害语)。到这里,老子的术已经变成了计谋性的权术。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中受老子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他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老子的“道法自然”,而且专门写了《喻老》《解老》说明自己对老子思想的认知。韩非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理者,万物之所稽也。”(《解老》)从“道”延伸出“理”,“理”是万物各自的规矩,人可根据道来稽查万物之理。“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物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解老》)表现在治理国家上,规矩就是法制。

关于法家的管理思想,需要另文陈述。本文只是指出,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道家。总体上看,战国法家对道的运用,是把老子那种抽象概括的准则性的道,变为操作性的治国规则。这一发展演变过程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共同点是放弃了老子倡导的无为精神,扩展了老子的治国之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法制,保留了老子论道的躯壳,失去了尊崇自然的内核,丰富了老子的权术,摆脱了老子的原初基调。

老子管理思想的不断演变,反证了其思想的丰富性,同时这种演变也距老子的本意渐行渐远。尤其是法家,最终走上了同老子完全不同的道路。

管理的退出途径——养生和庄学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体系,没有完全封闭的组织。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因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不适需要调整或者退出,道家提供了相应的途径。这一点是道家的特色,除道家之外,先秦诸子都没有这样的设计。后来的管理者,信奉儒家者往往会鞠躬尽瘁,信奉墨家者也会倡导摩顶放踵,唯有信奉道家者可以回归自然。

道家退出管理,有两种方式,一是由《道德经》倡导的养生之道,二是由庄子渲染的自然之道。这两种途径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如果管理者不打算更换职业,只是调适心情或者身体,多半会践行道家的养生方法。如果管理者打算彻底离开管理领域,那么多半会迷恋庄学。

老子对个体生命非常重视,他看到世上的人有生有死,如何才能“长生久视”,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子发现,当时人们能够正常生存的大约十分之三,将要终结自然生命的大约十分之三,还有努力长生却因为行为不当而提前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这最后一类人是最可悲的,他们之所以死亡,恰恰是“以其生生之厚”(第50章)。所以,善于养生者,其养生方法主要靠清心寡欲,顺其自然。养生与治国是同一个道理。“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第59章)治国也好,养生也好,俭啬是最重要的。“啬以治民,则民不老;啬以治身,则精不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奚侗注)。能早日收敛心志控制欲望,就能早日顺应大道;早日顺应大道,就能更多积德;积德厚重,就能延长终点;延长生命,就能拥有国家;国家根基牢固,就能益寿延年。河上公对此解释道:“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老,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从此发源。

如果豁达到看透人生,彻底退出管理,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庄学提供了这一途径。庄子尽管也是道家一派,但他彻底告别了老子思考的社会政治问题,把自己放归自然。面对楚王的重金聘请和卿相之位,庄子声称“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所以,庄子给人们养生提出了另一条道路。他以寓言方式告诉人们,山里的大树,因为有用,所以早早就被木匠砍伐,反而是那些没用的树木,免除了被砍伐的命运而得终天年。但有人养鹅以看家,会叫的鹅因为有用而活命,不会叫的鹅却被杀掉招待客人。两个例子截然相反,那么,该选哪一个?庄子自己的选择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难免过累,真正的超脱是不为物累,无誉无訾,与时俱化(《庄子 · 山木》)。庄子所追求的,并不是肉体的长生,而是精神的自由。所以,现实中的失意者,往往在庄子那里寻找精神寄托。老子的养生术给入世者提供了一种减压方法,而庄子的逍遥游给出世者提供了一种心灵解放途径。

老子的思想,在先秦的社会大动荡中很快就衍射到了各个方面,并对各种治理国家的方略产生了影响。从道家自身而言,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建立在以“无”为本体的哲学理念之上,但要达到有用,无为方法很快就走向了“术”。《道德经》本身,就有丰富的“术”资源。老子的“术”提出了古代的动态管理思想,力求做到管理变化与情境变化的同步,同时又使“术”逐渐脱离“道”的约束而不断向权术转变,由此而带来了管理中的“伪”。儒家同道家在管理上的争论,主要表现在“诚”与“诈”的矛盾上。在道家思想的流变过程中,兵家和法家推动着道家思想由无为向有为的转化,老子思想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性,所以,当兵家的战略战术显示出背离“道”而自成一家的倾向时,即兵家由“孙子兵法”向“三十六计”演变时,兵家就不再具有“道法自然”的母体思维;当法家走向商鞅韩非的富国强兵道路时,也已经背弃了老子思想的基本宗旨。不过,老子的“静虚”、“道”等概念,在其他学派中得到了广泛传承。

无为而治与权术之治

关于无为而治,除了从方法论角度考察外,还需要从管理的本体论角度加以认知。工业化以来,功利主义使人们的眼光越来越转向有用,而忽视了无用的意义。而从本体论角度看,没有无用的衬托,有用也会黯然失色。老子对此作了独到的说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车轮辐条之间的“无”,成就了车轮转动之“用”;陶器中空的“无”,成就了陶器盛物之“用”;墙壁上门窗处凿开的“无”,成就了房屋的居住之“用”。因此,“有”可以带来利益,而“无”才能产生功用。现实中,随着“有”对“无”的挤压,“无”的价值被许多人忽视。所以,参照老子的说明对“无”加以辨析,可以使管理活动中的冗余、无效等问题得到新的界定。从本体上重新给定“无”的地位,有助于在方法上准确把握无为而治的意义。

按照无为而治的思路,道家发展出了一整套“知雄守雌”的管理之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复归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这种知雄守雌,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动态管理,二是权术之变。

现在谈动态管理的人很多,但如何实现管理中的动态,仍然需要有思想上的突破。在现实管理活动中,人们往往截取一个时空横断面来处理事务。某一产品,市场需求时时在变,然而,建立与市场变化同步的生产决策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经营者确定这种产品到底生产多少数量时,他不会也无法做到与市场需求同步变化。生产任务的设计和下达,要根据经验提供的销售量,综合原料、工时、资本、产能,一直到考虑仓储、运输等因素,把某一时间段的需求量作为一个不变量来考虑。例如,制造电视机,厂家会根据自己产品在过去每月、每年的销量,加上各种已知因素的权值,确定出一个按月或者按年的生产计划。这时,他尽管知道情况时时在变,但计划安排只能假定“不变”。所以,经营者在现实中是“固化”某一时段某一情境来从事管理的,变革只能间歇进行。在关于变革的论证中,往往可以看到“启动→变革→固化→不适应→再度启动”这一循环,实际上这是动态管理的静态化。

正因为这种静态化,会使管理决策与情境变化并不完全吻合。当市场变化尚在决策者的预期范围内时,一般不会造成重大失误,然而,市场变化超出了决策者的预期,就有可能承受不了。所以,决策者只能拼命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使预测尽量同将来的情境一致。但这会给管理者带来两大难题:一是在做决策时投鼠忌器,二是难以确定固化变革的区段大小。所谓投鼠忌器,是因为任何变革都会造成旧有东西的损害,一旦这种成本超出了变革带来的收益,成本高昂的东西就变成了神庙中供奉的器物而不容变革,而何为“器”则很难确定。例如,在近代中国的变法过程中,一开始,当局把体制界定为不能变更的神器,只能学“船坚炮利”;甲午失败,不得已放开了体制变化,但不能学立宪政体;在革命压力下,不得已又开放了立宪领域,仅仅把帝制作为最后死守的底线;辛亥革命又打破了当局的这一底线,使得执政的皇族权贵不得不抱恨喊屈,感叹计划赶不上变化,认为国家管理的不确定性太大。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每次变革的适应期区段会越来越短,而这种适应期区段的变短,又会极大降低变革的收益,或者迅速增加变革成本,致使变革失败。

对此,老子的对策有二:一是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动态管理;二是自由裁量,这就是权术之变。

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承认情境在不断变化,放弃截取横断面式的固化思维,从哲学层面上强调时空二维的变化都是动态不间断的,对应的管理措施,不是等到决策落后于外界变化时再进行变革,而是把决策本身置于不变的变动之中。老子说过一段很多人都理解不够的话:“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第15章)这段话的意思是:真正能称得上是士的人,其精微、玄妙、通达、神奇是深不可识也说不出来的(正如“道”之“不可道”一样),勉强描述一下可以这样说:他做事犹豫不决就像冬天过河,不敢高声就像担心惊动四邻;庄重如同到别处做客,而涣散如同冰雪消释;敦厚如同原生态朴木,旷达如同原生态山谷,外人看不透他就像混浊的河水。怎样才可使混浊之水澄清?靠徐徐之静。怎样才能使静止状态变化?靠缓缓之生。守住这个“道”,就不会走到极端,不会因充盈而物极必反。因为老子看到事物的变化总是走向反面,所以他强调以“不盈”来应对事物的变化。这样,就能使自己适应各种变化。

老子的这种思想,是以不求变而应变,以不求知而感知。在事物的不断变化中,他尤其反对那种积极的应对。老子反问世人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專(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10章)人们之所以内心不安,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欲望,对外界有太多的追求。能不能形神合一、守住本性?能不能抟聚柔顺,如同婴儿之躯?能不能虚心静气清除欲念,像洗涤镜子那样没有疵点?能不能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治理国家?(在第5章中,老子更加直接地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能不能用直觉感知事物(天门指人的感官),而不是以理智压抑感觉,做到雌伏而不雄起?能不能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表现为无知状态?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就能做到防止灵魂外驰,无知无欲,排除偏见而冥观事物,以无为驾驭天下,用直觉支配理智,大智若愚。如此类推,老子强调,只要自己处于一种无知无欲无求无为状态,就可适应一切外界变化。

这样,老子就把管理变成完全消极的随波逐流。既然决策跟不上形势,那就不做决策;既然计划跟不上变化,那就不要计划。“绝学无忧”,无知无畏,婴儿不知道危险,那就不会有危险。“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如此,管理就没有任何神秘、高妙可言,不会干预不断变化中的自然状态。即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第60章)。煎鱼最怕不停地铲和翻,千万不要按自己的意图折腾,治国道理一样,贵在顺其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特别推崇婴儿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嚘,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很多人可能对这种描述不以为然,难道天真烂漫的婴儿真的就“毒虫不螫,猛兽不据,玃鸟不搏”?难道婴儿的无知真能使其无畏?显然,老子在这里以大量的经验观察为依据,看到了各种冲突的相向性。婴儿无知使其不知道害怕,不害怕就不会对外界产生敌意行为,他会在没有性意识的情况下勃起,会成天啼哭号叫而嗓音不哑,究其原因,是因为婴儿没有企求,从而使自身处于自然的柔顺状态,没有敌意就不会带来外界的攻击,这种内外和顺是人生的常态,了解这种婴儿般的常态是真正的聪明。超越这种常态的过分追求,过分逞能,就会“物壮则老”“强梁而死”。自然界的水流,人类中的儿童,由此成为老子经验归纳的基础。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就是由此而展开的。老子不是依据形而上的分析推理,而是依据形而下的经验观察和总结类比,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在完全不依赖现代科学方法的条件下,他从经验中感知到行为的适度应对策略和消减对抗性反应的准则。

老子认识到了管理的动态性,他的应对策略跳出了把动态分解为局部静态的局限,尊重现实的自发秩序。然而,老子又是完全消极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是反现代性的。他认为,正是现代性的声色刺激,使人变得想入非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但是,对于普通人的追求予以干预,又违背了老子的无为宗旨,于是,他主张管理者应该给下面予以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第79章)古人的契约以竹木制之,分为两块,侧面刻印记以验,执右契者是权利方,执左契者为义务方。所谓“圣人”执左契,就把治国者置于被动验证一方,不为主而为客,实现管理中的主客易位。由此,把管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属下,这就是本文说的自由裁量。这一点,对中国的管理传统有重大影响。至今,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这种交由部下决策的管理方式。即便是上级下达指令,还会用适量、酌情、少许等等表面上很不确定的言辞,以适应当事人面对的动态情境。这种模糊性,往往会让欧美人不知所云;然而,欧美的那种确定性追求,也往往会使中国人极不习惯。一个留学欧洲某国的学生,最不适应的一件事,就是同学聚餐时,德国学生会拿着量杯天平进厨房,而中国学生则对精确到以克计量的菜单视而不见,简单约摸各种调料。也许,中国人的“马大哈”传统,同老子思想多少有点关联。

关于“权术”一词,需要稍加辨析。从本意上看,权是权变,是衡量变化的秤砣,而不是延申而来的权力。术是技巧(術的本义是行在道上),是他人不具备的艺能,而不是见不得阳光的诡谋。当然,现在所谓的权术,含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强调其中的“谋”而不是强调其中的“权”和“艺”。老子的思想从自由裁量出发,肯定会走向“术”。上司要掌握把自由裁量权下放到什么程度,下级要明白这种自由裁量权能够给自己多大余地。

如果真正按照老子的思路,完全的消极适应是不需要权衡的,而老子的目标在于“南面而治”,所以,老子的术,从一开始就带有谋的色彩,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策略。所谓“大智若愚”,本质就是一种装。比较一下道家和儒家,这种差别就一目了然。儒家不乏讲权,但很少讲术。道家则很少讲权,却对术津津乐道。所以,讲老子管理思想者,多会走向谋略,甚至走向用计,这虽然不是老子的初意,却是他的逻辑延伸。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很快就会看到不同于前的另外一个老子。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45章),不是真正的缺、冲(虚)、屈、拙、讷,而是特意克制、掩饰成、盈、直、巧、辩。现实中不难发现,有些十分聪明的人会故意装傻,非常机灵的人会显露笨拙,这种人正是老子思想的践行者。但无论其做得多么好,都是一种“伪”。这种“伪”,实际上往往比内外一致的有为和企求野心更大。

老子很不满意孔子的进取精神,曾经严厉地批评孔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段话,可以反映出道家和儒家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差别。诚然,儒家也强调“邦有道则仕,无道则卷而怀之”,与道家的“得时则驾,不得时蓬累而行”基本相同,但儒家是积极的,而道家是消极的。如果说,老子确实坚守消极自然之道,对孔子的这一批评则无可厚非。但是,老子并不是完全消极,他实际上是要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柔和弱并不是老子真正要坚守的目的,而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这样,示人以弱,装聋作哑,就成为一种技巧和艺术。所以,老子的反智,不是一种彻底的反智,而是要保持自己的“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刻意就不再是自然,老子崇尚自然,然而知雄守雌,明明是“雄”却硬要把自己装扮成“雌”却是人为,这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内在矛盾。在他教训孔子的话语里,人们可以看到崇尚自然的老子变成了高扬人为的老子,他要求孔子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掩饰本来面目,放弃了顺应自然。

所以,老子的术,可以概括为一种知雄守雌的权谋表演,目的是争天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而且在术的具体运用上,老子说得更直白:“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予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36章)这里,老子思想就已表露出明显的诡道,明处和暗处截然相反,目的和手段相反相成。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走上与道无关的“纯技术”权谋,而一旦脱离了“道”只讲“术”,这种“术”就很有可能厚黑化。赞许老子管理思想者,往往对这种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给予高度肯定。有必要指出,即便是真的“弱”,一旦用“以”字把它变成用来“胜强”的手段和工具,那它就不再是自然之道,就会背叛老子的初衷。而老子本人也走上了这条道路。可以说,在《道德经》中有两个老子,一个是自然的、无为的老子,另一个是人工的、以无为掩饰有为的老子。前一个老子在逻辑上肯定会走到后一个老子,而后一个老子又会在逻辑上推翻前一个老子,这才是老子管理思想的命门所在。他自己也知道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才发出了“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告诫。

既然不可示人,就要尽可能不使别人发现自己的作伪。所以,老子的术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和真实目的牢牢包裹起来。他再三告诫人们:“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56章)正因为老子的“术”存在着这样的不诚实,所以,历代儒家在讲解《春秋》时,往往用“郑伯克段于鄢”作为批判老子思想的佐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之教,实是共叔段丧命的根源。《公羊传》称这一事件彰显了郑庄公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谷梁传》则直接称“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范雍在注释中更明确地说:“段恃宠骄恣,强足当国,郑伯不能防閒以礼,教训以道,纵成其罪,终致大辟,处心积虑,志欲杀弟。”《左传》虽然主要是记录史实,但所记郑庄公对下属言“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等说法,也反映出郑庄公的用心险恶。对于老子思想中这种“钓鱼式管理”,朱熹说得最透彻,“《老子》一书意思都是如此。它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应自有馀。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闲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着那刚强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张子房亦是如此。如云‘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云‘以无为取天下’,这里便是它无状处。据此,便是它柔之发用功效处。”(《朱子语类》卷137)“老子心最毒”,一个“毒”字,把儒家对道家之术的不以为然作出了通彻表达。王夫之干脆称老子为“持机械变诈以侥幸之祖也”。近代曾国藩也有类似感慨,他在《求阙斋日记类抄》卷下说:“吴子序言:‘圣人言:“保国,保天下。”老氏言:“取国,取天下。”吾道只自守,老氏有杀机!’云云,其义甚精。好学深思,子序不愧。”章太炎比较儒家和道家,直接斥责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其所以制人者,虽范蠡、文种,不阴鸷于此矣。故吾谓儒与道辨,当先其阴鸷,而后其清静。”“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掌故,约《金版》《六弢》之旨,箸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其治天下同,其术甚异于儒者矣。”(《訄书·儒道》)儒家对道家的这种批判,有助于防范道家管理思想向阴谋陷阱的滑落。

但是,这种批判,尚不足以彻底否定老子管理思想中“术”的意义。如果“术”有伦理约束,有契约规范,有诚信垫底,有善意支配,那么,老子的“术”,仍不失为对管理的智慧性启示,有利于人们感悟管理的真谛。例如,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就是对管理之术的一个绝妙比喻。所以,“术”亦正亦邪,可正可邪。作为管理的工具,术要看掌握在谁手里,用什么价值观念来支配和使用。

道术与兵法

老子是为社会政治出谋划策的,所以,他的无为,最后落脚于有为。老子思想向有为方向变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兵法。

一说兵法,人们一般首先想起的是《孙子兵法》,然而,在学界,把《道德经》看作兵书的大有人在。宋代苏辙曾经说《道德经》的用智“与管仲孙武何异”;清初王夫之说“言兵者师之”;近代魏源也把《老子》看作“言兵之书”;章太炎则称《老子》的主题相当于兵书《金版》和《六韬》。甚至瑞士的胜雅律在他专门研究三十六计的《智谋》一书中也说:“(《道德经》)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把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因而也比《孙子兵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当代学者何炳棣则专门写有《中国思想史上一项基本性的翻案:〈老子〉辩证思维源于〈孙子兵法〉的论证》,他在李泽厚《孙老韩合说》的启发下,对《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词汇和语句进行比较研究,把老子之道和孙子之兵在逻辑上串了起来。学界还有人认为,《道德经》的上篇“道经”是对军事思想在世界观层面的理论概括,下篇“德经”是对战略战术和战争规律的论述。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道德经》,就会对老子思想转向兵法毫不奇怪。因为老子思想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兵法论证。而且老子的无为,要在实践中转向有为,兵法是最接近的通道。

从一定意义上看,《道德经》采用的刚柔、强弱、生死、吉凶、攻守、轻重等两两对立的比较论证,处处都有着两军对垒的影子。以兵法而论,《道德经》的军事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认识到“兵凶战危”。在关于军事活动的凶险方面,先秦诸贤几乎有着共同的认识。这种共识来自于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致感受。道是和平的,克制的。天下有道就没有战争,天下无道才会战乱不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46章)强调用兵之不祥,同老子守雌贵柔的思路完全吻合。老子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所以,《道德经》即便是兵书,也是把用兵之道置于十分谨慎的角度来陈述的。为了在制度上表现出兵之“不祥”,老子还特意指出尚左与尚右的区别,“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31章)古代以左为上还是以右为上有变化(楚国有尚左的传统,《左传》桓公八年季良语:“楚人尚左”),在老子这里,表述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史官出身的老子,这样区分左右肯定有相应的依据。在涉及军事时以右为上,目的就在于强调用兵的不祥。这种不祥,不仅有对失败的恐惧,而且有对杀戮的不忍。所以,用兵作战,即便是获胜,仍然要“以丧礼处之”。这一点,对今日还在大讲用兵之道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警示。凡是把经营当作打仗的领导人,始终要记住,打仗是“不得已而为之”。能避免就要尽量避免。弄清这一点,对于那些有战争瘾的经营者能够降降温。

其次,即便能够以军事取胜,代价也是巨大的。现实中的战争告诉人们,军事胜利的背后是累累白骨,壮观场面需要巨大财力支撑。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30章)所以,作战必须考虑成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便是完全理性不考虑情感的统帅,也会算账。所以,对于管理来说,战争手段轻易不能动用,起码不是首选手段,这就是“不以兵强天下”。万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用兵,也要学会适可而止。“故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30章)只要有“果”(王弼注:“果,犹济也,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即一旦克敌制胜,就要罢兵,而且不得强横,不得矜夸,不得炫耀,不得骄纵。获胜出于不得已,该收手时就收手。如果挟持胜势,还想扩大战果,“宜将剩勇追穷寇”,就会走向反面,“物壮则老”,穷兵黩武,违背了“道”,“不道”肯定导致玩完。对于运用兵法进行“商战”的经营者来说,老子的提示是学会及时刹车比开足马力更重要。尤其是经营者不能以商战的胜利为乐趣。“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31章)如果对市场上倒下的同行没有同情心和怜悯心,那么,你在未来也会被同行所抛弃。嗜血者不可能得民心,更不可能靠嗜血治天下,即便得到了天下,也会由于其残暴而迅速垮台。

第三,战争有相应的用兵之术。哪怕掌握了用兵之道,还需要有用兵之术配套。用兵之术主要表现在战术策略、出奇制胜方面。

老子要求人们排斥情感干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种冷峻,是老子反复要求的,不被情感支配行动的人,才能有效使用战略战术。所以,老子强调,“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68章)要做到以柔克刚,就不能有丝毫激动、愤怒、威猛。只有克制情感,才可用术。

在具体的战略和策略方面,老子的“三宝”值得一说。他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第67章)所谓慈,即恩惠关爱,所谓俭,即节欲克制,所谓不敢为天下先,即后发制人。由于老子反对仁义,所以他说的慈不同于儒家的仁爱,而是一种没有亲情差等、没有私欲偏向的无私之爱。有人对“三宝”予以很高评价,但要注意的是,“三宝”属于术而不属于道。因为“三宝”不是目的,而是老子用来实现更大目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得到天下,慈用来激发勇,俭用来保证资源,不敢为天下先用来获取天下。所以,可以把“三宝”看作老子的基本策略。

对于不为天下先,老子有较多论述。“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第69章)要做到后发制人,就必须摆正主客位置,两军对垒,不能把自己置于主位,而要置于宾位。后手比先手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后手是一种示弱的应对,可以充分针对先手采取对策。先手表面主动,却在示强后会受制于人。善用兵者,能够以退守造成对方的骄横和空隙。行动却不留痕迹,出手却不让对方发现胳膊,牵引对方却不让敌军看到对手,严阵以待却不让对方发现兵器。在战略的执行中,最重要的是不能轻敌。一旦轻敌,“三宝”就几近于丧失。当兵力相当时,哀兵的胜算更大。

所有这些策略,都是从以弱胜强的治国方略中演化而来。然而,治理国家和军事行动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正奇不同。“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57章)治理国家需要堂堂正正,哪怕是用术也要正派,而用兵作战则兵不厌诈,其方略一概追求出奇制胜。对此,人们已经有较多认识,此不赘述。但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管理中,更需要把奇正区分开来,尤其要防范把奇术用在组织内部,即便是针对外在的竞争者,也要注意用奇的限制条件,警惕把友人变作敌人。

老子与孙武的不同之处,是孙武把辩证思维运用于指导战争,而老子把用兵之道上升到“君人南面之术”。正是这种兵法背景,使得老子的消极无为上升为积极进取。表面上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行为准则是后发制人以弱胜强,追求的效果是由圣人统驭天下。有了兵法,老子思想就有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后来的庄子虽然在强调清静无为上同老子一致,但正是在不讲兵法这一点上与老子划清了界限。所以,如果管理者要读老子和庄子,应该明白,老子讲是治理领域的进入机制,而庄子讲的是退出机制。

从道家到法家

老子思想向有为方向变化的另一表现,就是法家的诞生。法家的思想渊源之一,甚至可以说最主要的思想渊源,就是来源于道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老子和韩非合传,而且把申不害也归入其中,自有其道理。

从道家向法家的演变,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个重要环节。战国时期,稷下学派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而稷下学派中治黄老之学的相当多。据司马迁记载,“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岂可胜道哉。”(《史记 · 孟子荀卿列传》)这些人中,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皆学黄老道德之术”,而司马迁没在这里点名的稷下道家人物,还有宋钘、尹文、彭蒙等人。他们多数是从道家到法家的中介人物。

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以虚无为本”,强调本原性的道,那么,稷下的黄老之徒就是“以因循为用”,强调应用性的术。学界多认为,《管子》一书中有数篇集中体现了稷下黄老学者的思想。其法治学说的形成途径是“事督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管子 · 心术上》)。《吕氏春秋》一书中,也有战国晚期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相关篇章。从道家向法家的转变,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慎到、申不害、韩非。

慎到主张“弃知去己”、“笑天下之尚贤”(《庄子 · 天下》语),同时又强调“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慎子 · 逸文》)。在他的主张中,法源于道,“以道变法”,把二者联系为一体。尤其是在权势方面,慎到奠定了法家学说中的“势”论,发挥了老子学说中的“君逸臣劳”观点。他说:“故腾蛇游雾,飞龙承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慎子 · 威德》)老子在谈到圣人或者君主时,强调消极的低姿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而慎到则放弃了这种消极观点,转为积极的运用权势控制臣下。由此,道家思想向君主更靠近了一步。但是,在主张“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的君臣之道方面,慎到仍然比较接近老子的本意。

申不害在韩国为相,《史记》称“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他的主要贡献,是对老子之术的发展,由“静因之道”衍生出君主驾驭臣下的“静因之术”。可能是他曾经主政的缘故,申不害的思想要比慎到更靠拢君主。他强调,“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若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俊操其柄,臣事其常。”(《申子 · 大体》)尽管申不害也说“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但是,他把术推向了君主专制的工具一面。按照韩非的说法,申不害建议君主要慎言慎行,因为君主一旦向臣下显露过多,臣下就会附和、奉承君主,或者窥探、算计君主,只有君主深藏不露,让臣下看不到底,才能更好地控制臣下。对臣下“惟无为可以规之”(韩非评论申不害语)。到这里,老子的术已经变成了计谋性的权术。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中受老子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他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老子的“道法自然”,而且专门写了《喻老》《解老》说明自己对老子思想的认知。韩非认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理者,万物之所稽也。”(《解老》)从“道”延伸出“理”,“理”是万物各自的规矩,人可根据道来稽查万物之理。“故欲成方圆而随其规矩,则万物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圣人尽随于万物之规矩,故曰‘不敢为天下先’。”(《解老》)表现在治理国家上,规矩就是法制。

关于法家的管理思想,需要另文陈述。本文只是指出,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是道家。总体上看,战国法家对道的运用,是把老子那种抽象概括的准则性的道,变为操作性的治国规则。这一发展演变过程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共同点是放弃了老子倡导的无为精神,扩展了老子的治国之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法制,保留了老子论道的躯壳,失去了尊崇自然的内核,丰富了老子的权术,摆脱了老子的原初基调。

老子管理思想的不断演变,反证了其思想的丰富性,同时这种演变也距老子的本意渐行渐远。尤其是法家,最终走上了同老子完全不同的道路。

管理的退出途径——养生和庄学

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体系,没有完全封闭的组织。对于管理者来说,如果因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不适需要调整或者退出,道家提供了相应的途径。这一点是道家的特色,除道家之外,先秦诸子都没有这样的设计。后来的管理者,信奉儒家者往往会鞠躬尽瘁,信奉墨家者也会倡导摩顶放踵,唯有信奉道家者可以回归自然。

道家退出管理,有两种方式,一是由《道德经》倡导的养生之道,二是由庄子渲染的自然之道。这两种途径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如果管理者不打算更换职业,只是调适心情或者身体,多半会践行道家的养生方法。如果管理者打算彻底离开管理领域,那么多半会迷恋庄学。

老子对个体生命非常重视,他看到世上的人有生有死,如何才能“长生久视”,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子发现,当时人们能够正常生存的大约十分之三,将要终结自然生命的大约十分之三,还有努力长生却因为行为不当而提前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这最后一类人是最可悲的,他们之所以死亡,恰恰是“以其生生之厚”(第50章)。所以,善于养生者,其养生方法主要靠清心寡欲,顺其自然。养生与治国是同一个道理。“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第59章)治国也好,养生也好,俭啬是最重要的。“啬以治民,则民不老;啬以治身,则精不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奚侗注)。能早日收敛心志控制欲望,就能早日顺应大道;早日顺应大道,就能更多积德;积德厚重,就能延长终点;延长生命,就能拥有国家;国家根基牢固,就能益寿延年。河上公对此解释道:“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老,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从此发源。

如果豁达到看透人生,彻底退出管理,在佛教传入中国前,庄学提供了这一途径。庄子尽管也是道家一派,但他彻底告别了老子思考的社会政治问题,把自己放归自然。面对楚王的重金聘请和卿相之位,庄子声称“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 老子韩非列传》)所以,庄子给人们养生提出了另一条道路。他以寓言方式告诉人们,山里的大树,因为有用,所以早早就被木匠砍伐,反而是那些没用的树木,免除了被砍伐的命运而得终天年。但有人养鹅以看家,会叫的鹅因为有用而活命,不会叫的鹅却被杀掉招待客人。两个例子截然相反,那么,该选哪一个?庄子自己的选择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难免过累,真正的超脱是不为物累,无誉无訾,与时俱化(《庄子 · 山木》)。庄子所追求的,并不是肉体的长生,而是精神的自由。所以,现实中的失意者,往往在庄子那里寻找精神寄托。老子的养生术给入世者提供了一种减压方法,而庄子的逍遥游给出世者提供了一种心灵解放途径。


相关内容

  • 道家 目录[生命太极拳_新浪博客]
  • 天合生命教育学院 博文 全部博文(4076) 儒学经典(119) 道家经典(190) 易经(261) 儒学(591) 道家(439) 佛学(462) 中医养生(147) 心理学(279) 西方哲学(313) 现象学(227) 美学(412) 教育(331) 经典拳论推荐(80) 生命太极拳(12) ...

  • 从[神话与诗]看闻一多先生的研究方法
  • 一 "千古文章未尽才"是郭沫若对闻一多的评价,闻先生大才未尽实在是一件憾事.闻一多先生是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运动战士.作为学者,他在"故纸堆里讨生活"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秦以前和唐代的诗与诗人,著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和< ...

  • 道家思想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 作者:许士密 松辽学刊:社科版 1999年09期 世纪之交的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时期.社会的这种变革来得比任何时候更深刻的地方在于:由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生活在由技术和商品支配一切的现代社会里,人不得不更加功利化,人不得不更加发展"计算之心",而 ...

  •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编号:051004 英文名称: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学时学分:108/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开设学期:不限 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国际文化交 ...

  •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文学>选题参考 1."秦世不文"原因探析(黄静) 2.论李斯的人生悲剧及其原因(黄静) 3.西汉政论文兴盛原因考(黄静) 4.贾谊.晁错政论文异同论(黄静) 5.<史记>与<汉书>批判精神之比较(黄静) ...

  • 协和以为体,奇出以为用 - 非常论文网
  • 协和以为体,奇出以为用 来源:非常论文网 www.verylw.com 摘要 在中国古典文体学中,文体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特征 的文章整体.文体的生成遵循着"协和以为体,奇出以为用"和"体一用殊"的规律:以文章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规定 (即"体" ...

  •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积淀,经过无数代人的变革与影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它更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 ...

  • 课时跟踪检测(五) 百家争鸣与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1)
  • 课时跟踪检测(五) 百家争鸣与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盐城摸底)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 ...

  • 道德理想主义的困境--重读[万历十五年]之李贽篇
  • 李贽是从前曾经注意过的人物,是从李敖的书里得来的印象,兴趣所在,不过是慕其特立独行,求其不亦快哉之迹.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万历十五年>,里面有专章论及李贽,阅后稍稍残留了一些其人其时其事的印象.工作后,偶然廉价买来李著<焚书>与<初潭集>,翻看之后,恶其杂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