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程序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及时发现并纠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符合,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集团部室过程的监视、测量及纠正控制的要点及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部室管理体系运行及质量、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 术语

监视: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进行定性的管理,保证各类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测量:对管理体系过程的目标指标等进行定量测量,以判别管理工作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各类目标指标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 4 职责与权限

4.1分管领导主持所分管专业的监视和测量工作,并对所分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4.2企管部是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程序的制定、修订并组织实施。

4.2.1负责组织集团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并向总裁、管理者代表汇报。

4.2.2负责对集团各部室的工作动态进行监视。 4.3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内的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1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运行、产品质量、能源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2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3计划管理部负责集团经营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同时每日监视和测量集团的主4.4二级集团(公司)

要生产运营点,并向总裁报告。

4.4.1负责制定本单位《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及年度监视和测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4.4.2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生产运行产品质量、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 5 管理流程及要求 5.1集团级监视和测量 5.1.1集团监视和测量流程图

5.1.2监视和测量的策划

各部门每年初(一般在元月份)对本职责范围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制定监视、测量计划并执行。分清哪些要监视,哪些要测量,哪些既要监视又要测量。策

划时要结合单位的目标指标、管理基本要求等,策划的内容包括: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质量要求、目标指标等;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项目包括:目标指标的统计考核,管理方案的验收,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工作质量的检查,产品质量的检验,稽核人员对日常工作的稽核,内部审核等;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方法、频次、范围;

----确定采用或编制的监控文件,含作业指导书、记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1.3 测量

至少按下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测量,各部室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加:

5.1.4监视

5.1.4.1监视的内容:

对集团层面监视的内容主要有:各部室职能发挥情况,各项工作是否按照文件的要求运行,包括监视和测量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二级集团(公司)层面监视的内容主要有:

a质量、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和能源等管理工作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其他要求;产品实物质量、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关键耗能设备和耗能工序受控情况;各类事故的处理情况以及能否从事故、事件中吸取教训,消除事故隐患;

b各项工作是否按照文件的要求运行,包括监视和测量制度的执行情况。 c各部室对二级集团(公司)监视/考核的重点是二级集团(公司)各处室职能发挥情况和考评机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而不是一线;一线的考核是二级集团(公司)内部的责任。 5.1.4.2监视的频次

每年年初制定《监视与考核工作计划》,包括考核单位、内容(要素)、地点、时间等,严格按计划实施。在计划中规定具体频次,要求至少一年两次要涵盖所有单位、所有专业。

5.1.4.3监视的实施

5.1.4.3.1监视一般有如下形式:

a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检查,按照组织单位的要求的程序进行,由负责接待的部门记录检查情况结果;

b集团分管领导是集团部室的直接监视者,定期或不定期对部室和部室总经理履行情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进行考评;

c审计部按计划对集团部室的职能发挥进行监察;

d企管部按计划代表总裁对各部室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5.1.4.3.2监视要建立记录,并在现场及时将监视考核情况与被监视考核单位沟通,在2个工作日内以考核通报的形式,将监视考核中发现的不符合以通报的形式上网,在通报中要对整改时间、整改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5.1.4.3.3纠正与验证

责任单位对不符合项按照《纠正和改善控制程序》进行评审、纠正、制订纠正/改善措施,并跟踪验证完成情况。 5.1.5数据分析

各部室负责收集本专业或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绩效监视和测量信息,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完不成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编制成专业管理月报,于每月5号前上OA网并报送给相关领导与单位。 5.1.6监督与考核

5.1.6.1企管部对本程序的运行和各单位监视和测量的工作质量等进行监督和考核,每月和年底对集团部室和二级集团(公司)的监视与测量,对监视与测量(考核)质量进行排名通报。

5.1.6.2各部室依据内部检查结果和《专业基础管理基本要求及考评标准》对二级集团(公司)处室及分管副总的监视和测量职能发挥情况进行考核。

5.1.6.3对积极钻研业务,熟悉掌握本岗位质量、安全、健康、环保、能源管理技能,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等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管理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5.1.7 记录的管理

本程序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2二级集团(公司)监视和测量

5.2.1各二级集团(公司)制定本单位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2.2各二级集团(公司)年初(元月份)按要求制定本单位的监视、测量计划并发布实施。

5.2.3监视、测量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留。 6 相关文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纠正和改善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 《目标与指标管理标准》

《专业基础管理基本要求及考评标准》 7 相关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监视和测量记录》

1 目的

按程序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及时发现并纠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符合,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集团部室过程的监视、测量及纠正控制的要点及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部室管理体系运行及质量、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 术语

监视: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进行定性的管理,保证各类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测量:对管理体系过程的目标指标等进行定量测量,以判别管理工作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各类目标指标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 4 职责与权限

4.1分管领导主持所分管专业的监视和测量工作,并对所分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4.2企管部是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程序的制定、修订并组织实施。

4.2.1负责组织集团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并向总裁、管理者代表汇报。

4.2.2负责对集团各部室的工作动态进行监视。 4.3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内的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1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运行、产品质量、能源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2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3计划管理部负责集团经营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同时每日监视和测量集团的主4.4二级集团(公司)

要生产运营点,并向总裁报告。

4.4.1负责制定本单位《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及年度监视和测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4.4.2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生产运行产品质量、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 5 管理流程及要求 5.1集团级监视和测量 5.1.1集团监视和测量流程图

5.1.2监视和测量的策划

各部门每年初(一般在元月份)对本职责范围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制定监视、测量计划并执行。分清哪些要监视,哪些要测量,哪些既要监视又要测量。策

划时要结合单位的目标指标、管理基本要求等,策划的内容包括: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质量要求、目标指标等;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项目包括:目标指标的统计考核,管理方案的验收,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工作质量的检查,产品质量的检验,稽核人员对日常工作的稽核,内部审核等;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方法、频次、范围;

----确定采用或编制的监控文件,含作业指导书、记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1.3 测量

至少按下表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测量,各部室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加:

5.1.4监视

5.1.4.1监视的内容:

对集团层面监视的内容主要有:各部室职能发挥情况,各项工作是否按照文件的要求运行,包括监视和测量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二级集团(公司)层面监视的内容主要有:

a质量、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和能源等管理工作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其他要求;产品实物质量、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关键耗能设备和耗能工序受控情况;各类事故的处理情况以及能否从事故、事件中吸取教训,消除事故隐患;

b各项工作是否按照文件的要求运行,包括监视和测量制度的执行情况。 c各部室对二级集团(公司)监视/考核的重点是二级集团(公司)各处室职能发挥情况和考评机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而不是一线;一线的考核是二级集团(公司)内部的责任。 5.1.4.2监视的频次

每年年初制定《监视与考核工作计划》,包括考核单位、内容(要素)、地点、时间等,严格按计划实施。在计划中规定具体频次,要求至少一年两次要涵盖所有单位、所有专业。

5.1.4.3监视的实施

5.1.4.3.1监视一般有如下形式:

a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检查,按照组织单位的要求的程序进行,由负责接待的部门记录检查情况结果;

b集团分管领导是集团部室的直接监视者,定期或不定期对部室和部室总经理履行情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进行考评;

c审计部按计划对集团部室的职能发挥进行监察;

d企管部按计划代表总裁对各部室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度执行情况、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5.1.4.3.2监视要建立记录,并在现场及时将监视考核情况与被监视考核单位沟通,在2个工作日内以考核通报的形式,将监视考核中发现的不符合以通报的形式上网,在通报中要对整改时间、整改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5.1.4.3.3纠正与验证

责任单位对不符合项按照《纠正和改善控制程序》进行评审、纠正、制订纠正/改善措施,并跟踪验证完成情况。 5.1.5数据分析

各部室负责收集本专业或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绩效监视和测量信息,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分析,包括完成情况、完不成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编制成专业管理月报,于每月5号前上OA网并报送给相关领导与单位。 5.1.6监督与考核

5.1.6.1企管部对本程序的运行和各单位监视和测量的工作质量等进行监督和考核,每月和年底对集团部室和二级集团(公司)的监视与测量,对监视与测量(考核)质量进行排名通报。

5.1.6.2各部室依据内部检查结果和《专业基础管理基本要求及考评标准》对二级集团(公司)处室及分管副总的监视和测量职能发挥情况进行考核。

5.1.6.3对积极钻研业务,熟悉掌握本岗位质量、安全、健康、环保、能源管理技能,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等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管理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5.1.7 记录的管理

本程序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2二级集团(公司)监视和测量

5.2.1各二级集团(公司)制定本单位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2.2各二级集团(公司)年初(元月份)按要求制定本单位的监视、测量计划并发布实施。

5.2.3监视、测量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留。 6 相关文件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纠正和改善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 《目标与指标管理标准》

《专业基础管理基本要求及考评标准》 7 相关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监视和测量记录》


相关内容

  •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
  •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控制与证实 笔者在审核中发现,不少组织在应用ISO 9001:2000标准7.6条款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本文就监视和测量装置的识别.控制与证实提出几个建议. 一.正确识别监视和测量装置 7.6条款要求,"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 ...

  • 19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工作程序
  • 过程与绩效监视和测量工作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及质量.环境与安全管理的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控制过程的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能力,为改进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及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保障.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 ...

  • 监测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 1目的 a) 通过对所有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合格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检测设备"). b) 通过对用于检验.测量环境和安全控制方面的检测设备进行校准.维护和有效管理,确保检测设备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

  • MB006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 1. 目的: 确保监视和测量资源,且能有效地控制.校正与保养,对产品和服务实现所需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用于监视和测量结果所需要的资源. 3. 权责: 3.1. 质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资源校正计划的拟定与校正管理作 ...

  •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SF-QP8.2.3/8.2.4-2005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视,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测量和监控 ...

  •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过程的控制要点
  •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过程的控制要点发布日期:2013-10-25 19:39:54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设备equipment使用过程的控制要点一.使用中防止监视和测量设备equipment的失效―在监视和测量设备equipment使用过程中防止随意调整以免造成测量结果的失效:―采取防 ...

  • 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 ...

  •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cms04-2010
  • 一.计量法制要求 1 总则 2 计量单位 3 计量人员 4 计量标准 5 强制检定 6 特定要求 二.技术能力要求 1 总则 2 检测能力 3 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总要求 5管理职责 5.1 计量职能 5.2 以 ...

  • 服务业管理体系质量手册01
  • 服务业质量手册 ××××年×月××日发布 ××××年×月××日实施 目 录 前言 颁布令 1 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