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1
1
1
1
1
0
0
0
0
本报通讯员侯天臻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宜昌市政协与市委党校联合开展了宜昌抗战历史照片的收集工作。此次刊发的照片,是从中日两方的多家机构、民间单位与个人处收集到的。
照片上,英勇的中国士兵在漫天炮火中冲锋,宜昌人在街头为抗战救亡捐款,也有日军在宜昌发射毒气弹、进行大轰炸。
历史影像是对历史真实而生动的记录。照片真实、直观再现了宜昌抗战历史图景。
历史不可忘却。 (图由宜昌市委党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 枣宜会战要图。宜昌街头的抗战宣传。 1938年码头拥挤的情景。守军士兵为支援前线作战的民工点烟。1943年5月底,中国军队在炮火中追击敌人。日军在宜昌上空投弹。十万百姓为张自忠将军送行。守卫在长江两岸的第六战区整装待发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在西陵峡石牌保卫战时留下的石刻:石牌峨峨,江水荡荡。英名不灭,地久天长。 1940年5月7日,枣宜会战,湖北襄阳东部,渡过滚河的侵华日军。
2
2
1
1
1
1
1
0
0
0
0
本报通讯员侯天臻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宜昌市政协与市委党校联合开展了宜昌抗战历史照片的收集工作。此次刊发的照片,是从中日两方的多家机构、民间单位与个人处收集到的。
照片上,英勇的中国士兵在漫天炮火中冲锋,宜昌人在街头为抗战救亡捐款,也有日军在宜昌发射毒气弹、进行大轰炸。
历史影像是对历史真实而生动的记录。照片真实、直观再现了宜昌抗战历史图景。
历史不可忘却。 (图由宜昌市委党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 枣宜会战要图。宜昌街头的抗战宣传。 1938年码头拥挤的情景。守军士兵为支援前线作战的民工点烟。1943年5月底,中国军队在炮火中追击敌人。日军在宜昌上空投弹。十万百姓为张自忠将军送行。守卫在长江两岸的第六战区整装待发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在西陵峡石牌保卫战时留下的石刻:石牌峨峨,江水荡荡。英名不灭,地久天长。 1940年5月7日,枣宜会战,湖北襄阳东部,渡过滚河的侵华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