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周公世家 知识点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虔诚)

2.无坠天之降葆命(同“宝”,宝贵的)

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奉送)

4.金縢匮(同“柜”,柜子)

5.武王蚤终(同“早”)

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同“襁褓”)

7、反周公(同“返”,召回)

8.治有所淫佚(同“逸”,安乐)

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同“爪”,指甲)

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同“享”,享有)

11、岁则大孰(同“熟”,丰收)

12、异母同颖(同“亩”)

13.东土以集(同“已”,已经)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东伐至盟津(名词作状语,向东)

史策祝曰(名词作状语,用简策)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2.使动用法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使动,使„„安定)

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返回)

密靖殷国(使动,使„„安定)

3.名词作动词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名词作动词,散布流言)

4.意动用法

曰吉,遂国之(意动,把„„成为国都

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为臣,把„„当作臣子)

诸侯咸服宗周(意动,以„„为宗,把„„当作宗主)

三、古今异义词

1.用事具多(古义:当权,处理政务;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态度和蔼或文章浅显易懂。)

6.明日,武王有瘳。(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7、臣妾逋逃(古义:男女奴隶。)

四、特殊句式

1、维长终是图。(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标志)

2、异于群子。(状语后置)

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判断句)

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判断句)

五、实词解释

1、无敢不逮:达到

2、无敢寇攘:偷盗

3、马牛其风:走失

4、奸神命者乃旦也:冒犯

5、严恭敬畏天命:庄重

6、武王有瘳:病愈

7、武王有疾,不豫:快乐

8、旦为子孝,笃仁:笃(dǔ)仁

字音

钺(yuè) 召(shào)公 名奭(shì) 缪(bù)卜 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 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 祉(zhǐ)福 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 飨(xiǎng)国 鳏(guān)寡 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 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 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 糗(xiǔ)粮 濞(bì)立忠诚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虔诚)

2.无坠天之降葆命(同“宝”,宝贵的)

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奉送)

4.金縢匮(同“柜”,柜子)

5.武王蚤终(同“早”)

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同“襁褓”)

7、反周公(同“返”,召回)

8.治有所淫佚(同“逸”,安乐)

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同“爪”,指甲)

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同“享”,享有)

11、岁则大孰(同“熟”,丰收)

12、异母同颖(同“亩”)

13.东土以集(同“已”,已经)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东伐至盟津(名词作状语,向东)

史策祝曰(名词作状语,用简策)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2.使动用法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使动,使„„安定)

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使动,使„„返回)

密靖殷国(使动,使„„安定)

3.名词作动词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名词作动词,散布流言)

4.意动用法

曰吉,遂国之(意动,把„„成为国都

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意动,以„„为臣,把„„当作臣子)

诸侯咸服宗周(意动,以„„为宗,把„„当作宗主)

三、古今异义词

1.用事具多(古义:当权,处理政务;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态度和蔼或文章浅显易懂。)

6.明日,武王有瘳。(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7、臣妾逋逃(古义:男女奴隶。)

四、特殊句式

1、维长终是图。(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标志)

2、异于群子。(状语后置)

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判断句)

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判断句)

五、实词解释

1、无敢不逮:达到

2、无敢寇攘:偷盗

3、马牛其风:走失

4、奸神命者乃旦也:冒犯

5、严恭敬畏天命:庄重

6、武王有瘳:病愈

7、武王有疾,不豫:快乐

8、旦为子孝,笃仁:笃(dǔ)仁

字音

钺(yuè) 召(shào)公 名奭(shì) 缪(bù)卜 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 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 祉(zhǐ)福 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 飨(xiǎng)国 鳏(guān)寡 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 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 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 糗(xiǔ)粮 濞(bì)立忠诚


相关内容

  • 鲁周公世家 知识点(史上最全)
  • <鲁周公世家>知识点 一.字音 笃(dǔ)仁 大钺(yuâ) 召(Shào)公奭(Shì) 缪(穆mù)卜 归(馈kuì) 屏(bǐnɡ) 开籥(yuâ) 金縢(tãnɡ)匮(柜ɡuì) 有瘳(chōu) 强葆(襁褓qiǎnɡ bǎo) 践阼(zuî) 弗辟(避bì) 蚤(早zǎo)终 ...

  •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问题
  • 第10卷 第3期 2016年7月 古代文明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July, 2016 Vol. 10 No.3 [中国先秦史]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 --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 ...

  • 鲁周公世家
  • <鲁周公世家>基础知识(答案) 溧阳市竹箦中学洪超 ⑴一词多义: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 辅翼:佐助辅弼.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 把:手持. 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继殷祀 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 用能定 ...

  • 维基百科:周成王
  • 周成王 清代所绘周成王画像 姓姬 名诵 谥号成王 时代西周 国家西周 身份西周天子 父周武王 母邑姜 正妻王姒 子女周康王 太子周康王 都城镐京 周成王,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 ...

  • 鲁周公世家教案
  • 鲁周公世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重要的文言字.词.句. 教学难点: 周公形象.对比手法. ...

  • 鲁周公世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 ...

  • 2013元旦答案
  • 语文 摘自<史记选读>的常考疑难文言实词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3.典:①掌管. 例如:典掌机要.(<颜氏家训>) 司马氏世典周史.(<太史公自序>) ②典 ...

  • 史记读书笔记
  • <史记>读书笔记 理学院 黄恒 2013201347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又被称为第一部"正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 ...

  • 摘自[史记选读]的常考疑难文言实词
  • 1.司:掌管.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2.绍:继承.例如:绍复先王之大业.(<尚书>) 3.典:①掌管. 例如:典掌机要.(<颜氏家训>) 司马氏世典周史.(<太史公自序>) ②典当,抵押. 4.徇:①巡行,攻占. 例如:蒯聩玄孙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