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各有差异,运行的情况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国外进行比较,找出具体制度的运行环境及其优劣势,并期望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以下的比较主要是基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现实中的具体运行情况,与之比较的主要是西方英、美、法等国。

一、公务员的起源比较

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还没有公务员或文官的概念。之后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在市民阶级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出现了君主直接任命的文职人员,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方式才宣布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随后各国逐渐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

我国自古重视官吏的选拔,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官吏选拔制度,特别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但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在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但由于战争不断,并没能很好的实施。新中国的人事制度建设一直比较曲折,指导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才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上日程,结果不断努力,最终2006年施行较为完善的《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

二、公务员的范围比较

国外公务员的范围有大中小之分:大范围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比如法国和日本;中范围指国家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但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以及军事人员,比如美国和德国;小范围指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在政府机关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才,但不包括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总理、大臣、政务次官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比如英国。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三、公务员的基本原则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和科学管理原则,但西方公务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政治中立”和“两官分途”。一方面文官独立于政党之外,与政党脱钩。比如文官不得兼任议员 ,不得参加政党和工会;另一方面把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事务官的“职业化”。

我国《公务员法》第四条强调公务员制度要贯彻中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施受制于党的领导,这也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和执政党站在同一政治立场上。

四、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比较

职位分类起源于美国,美国是典型的职位分类制,文官管理以精密细致的职位分类体系而著称于世。1949年将职位由减少至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位分类表,分为18等,包括以前的专门及科学类、事务、行政及财务类,另一类是技艺保管类,分为10等,包括以前的手艺、保管、灯塔、仓库等职务。据1958年对职位分类的调查,上述两大类职位共为23个职组,524个职系。而英国主要是品位分类。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实行职位分类制,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官吏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上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12个职务等级共27个级别。实际上我国公务员分类采取了品位和职位分类两者兼顾的原则,而且以上较为简单,尤其综合管理类的覆盖范围较大。

五、公务员录用、考核和奖惩的比较

在录用上,中外公务员制度的规定都较为严格,都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入取。各国都有专门的考试机构, 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和选拔。英国考试利用的范围从行政级到助理办事员级,德国和日本则包括高级到初级。我国考试录用的大多数是中低级公务员,中高级的往往是考任、委任、选任、考核任命等相结合,相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在考核上,国外公务员制度的考核侧重于能绩,也称考绩,我国对公务员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定期考核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在奖惩上,西方国家的考核等级与奖惩直接挂钩。如美国,考核优等的提薪一级,并有优先晋升的机会;评为满意的,提薪一级;不满意的酌情减薪、降级或免职。而我国《公务员法》中第三十七条虽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奖励、培训和辞退的依据,但没有明确两者的关系。在现实中公务员被称为“铁饭碗”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工作的稳定性,一般不犯原则性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六、公务员晋升制度比较

当前,中外公务员的晋升机制主要有四种: 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与越级晋升制。国外公务员制度大多采用功绩晋升制,特别是实行品位分类的英国也由年资晋升制改革委功绩晋升制。我国之前一直是年资晋升制,但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公务员法》颁布后也引入了功绩晋升制。

七、培训交流制度的比较

国外强调公务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而且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其中法国最为完善。法国政府要求各部门按照公职确定的的培训计划,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中短期计划。各部门人事司都设有培训科、处,基本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涵盖各种专业的完善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在培训方式上强调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单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的结合。

我国公务员培训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与国外各国差距较大, 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培训系统,主要分为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两个系列。

在交流上中外都强调公务员的调任、转任、和轮换,在我国比较特殊的就是挂职锻炼。公务员可以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双向交流。

八、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的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强调功绩制、定期提升和物价补偿。在工资标准上,西方国家的参照标准是私营企业的平均水平,而我国参照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公务员与本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差距水平。

九、国外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我国公务员制度还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

1、要细化公务员职位的分类,对每一职位要有详细的职位说明,强调公务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有效制约公务人员,保持;廉洁和公正性。要切实贯彻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让舆论和公众进行监督。

3、要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引入和借鉴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强调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及时对考核不合格进行降职、降薪等处罚。

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只有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日渐完善和发展。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各有差异,运行的情况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国外进行比较,找出具体制度的运行环境及其优劣势,并期望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以下的比较主要是基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现实中的具体运行情况,与之比较的主要是西方英、美、法等国。

一、公务员的起源比较

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还没有公务员或文官的概念。之后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在市民阶级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出现了君主直接任命的文职人员,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方式才宣布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随后各国逐渐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

我国自古重视官吏的选拔,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官吏选拔制度,特别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但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在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但由于战争不断,并没能很好的实施。新中国的人事制度建设一直比较曲折,指导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才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上日程,结果不断努力,最终2006年施行较为完善的《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

二、公务员的范围比较

国外公务员的范围有大中小之分:大范围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比如法国和日本;中范围指国家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但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以及军事人员,比如美国和德国;小范围指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在政府机关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才,但不包括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总理、大臣、政务次官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比如英国。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三、公务员的基本原则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和科学管理原则,但西方公务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政治中立”和“两官分途”。一方面文官独立于政党之外,与政党脱钩。比如文官不得兼任议员 ,不得参加政党和工会;另一方面把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事务官的“职业化”。

我国《公务员法》第四条强调公务员制度要贯彻中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施受制于党的领导,这也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和执政党站在同一政治立场上。

四、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比较

职位分类起源于美国,美国是典型的职位分类制,文官管理以精密细致的职位分类体系而著称于世。1949年将职位由减少至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位分类表,分为18等,包括以前的专门及科学类、事务、行政及财务类,另一类是技艺保管类,分为10等,包括以前的手艺、保管、灯塔、仓库等职务。据1958年对职位分类的调查,上述两大类职位共为23个职组,524个职系。而英国主要是品位分类。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实行职位分类制,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官吏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上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12个职务等级共27个级别。实际上我国公务员分类采取了品位和职位分类两者兼顾的原则,而且以上较为简单,尤其综合管理类的覆盖范围较大。

五、公务员录用、考核和奖惩的比较

在录用上,中外公务员制度的规定都较为严格,都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入取。各国都有专门的考试机构, 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和选拔。英国考试利用的范围从行政级到助理办事员级,德国和日本则包括高级到初级。我国考试录用的大多数是中低级公务员,中高级的往往是考任、委任、选任、考核任命等相结合,相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在考核上,国外公务员制度的考核侧重于能绩,也称考绩,我国对公务员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定期考核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在奖惩上,西方国家的考核等级与奖惩直接挂钩。如美国,考核优等的提薪一级,并有优先晋升的机会;评为满意的,提薪一级;不满意的酌情减薪、降级或免职。而我国《公务员法》中第三十七条虽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奖励、培训和辞退的依据,但没有明确两者的关系。在现实中公务员被称为“铁饭碗”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工作的稳定性,一般不犯原则性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六、公务员晋升制度比较

当前,中外公务员的晋升机制主要有四种: 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与越级晋升制。国外公务员制度大多采用功绩晋升制,特别是实行品位分类的英国也由年资晋升制改革委功绩晋升制。我国之前一直是年资晋升制,但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公务员法》颁布后也引入了功绩晋升制。

七、培训交流制度的比较

国外强调公务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而且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其中法国最为完善。法国政府要求各部门按照公职确定的的培训计划,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中短期计划。各部门人事司都设有培训科、处,基本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涵盖各种专业的完善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在培训方式上强调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单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的结合。

我国公务员培训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与国外各国差距较大, 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培训系统,主要分为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两个系列。

在交流上中外都强调公务员的调任、转任、和轮换,在我国比较特殊的就是挂职锻炼。公务员可以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双向交流。

八、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的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强调功绩制、定期提升和物价补偿。在工资标准上,西方国家的参照标准是私营企业的平均水平,而我国参照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公务员与本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差距水平。

九、国外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我国公务员制度还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

1、要细化公务员职位的分类,对每一职位要有详细的职位说明,强调公务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有效制约公务人员,保持;廉洁和公正性。要切实贯彻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让舆论和公众进行监督。

3、要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引入和借鉴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强调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及时对考核不合格进行降职、降薪等处罚。

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只有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日渐完善和发展。


相关内容

  • 中外公务员权利与救济的比较分析
  • 毕业论文[摘要]新生效的<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权利和救济仍徘徊在原有的模式之中,显然已不适应宪政和行政法治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宪政和行政法治的背景,从权利与救济良性互动的视角,对中外公务员的权利与救济比较,以抛砖引玉,促进公务员行政法治化的进程.[关键词]公务员:权利:救济:比较 众所期待 ...

  •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选题 1. 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2. 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3. 公共行政中的生态因素研究 4. 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 5. 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 6. 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 7. 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8. 当前我国政 ...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 注:以下提供的并非是论文题目,只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参考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 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研究 公共行政中的生态因素研究 当代中国行政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制约和影响研究 行政管 ...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参考题目 1 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2 行政文化革新与廉政建设 3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4 城市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 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行政效率 6 行政道德建设与反腐倡廉 7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 8 政府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9 危机管理 ...

  • 中外行政救济制度及相关问题思考
  • 文史博览(理论) 2008年4月CultureAndHistoryVision(Theory)Apr.2008 中外行政救济制度及相关问题思考 谢 [摘 蔚 要]国情的不同,法治化程度的高低使得各国的救济相对应的制度也不同.比较中外行政救济制度的异同,我国现行行政 制度在机制.制度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不 ...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函授点,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1个教学学院(含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342人,全日制本科生21137人,博士生110 ...

  • 张艳苓-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和反思
  • 第4课 一.课程内容标准科举制的创立教学设计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4 课的教 学内容.本节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 键作用.并介绍了科举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隋朝废除了以前按门第 ...

  • 李美蓉 甄贞:从检察制度的历史与比较论我国检察官之定位与保障
  •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频繁,特别是受美国制度影响,一直有将检察官行政官化的呼声.但是,从检察制度的历史渊源以及各国检察官类型的比较研究可以得知,纯粹行政官化的检察官并不契合我国社会.我国应将检察官定位为司法官,并仿效大陆法系国家,给予其充分的身份保障. 关键词:检察制度/历史与比 ...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