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内涵及培养与提升对策
郭秋月
【摘要】: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在当前教师中仍然存在缺失,本文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入手,分析其含义与重要性,着眼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与策略。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师条件性知识教学过程教师评价系统
【分类号】:G451.1
【DOI】:CNKI:SUN:PXYJ.0.2009-05-036
【正文快照】:
一、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1.教师条件性知识研究的发展。早在1958年,科根的研究就认为教师有条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安排,会使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动机及其它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掌握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相关。例如,有人发现教师对学生
全文下载:CAJ格式(推荐)PDF格式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能。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增强高师教育学教学实效的方略
2010年第5期
在高校,高师教育学课堂却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教学低效现象,学生缺乏主动精神及探究意识,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使教育学更好地发挥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其方略如下:
一、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师教育学课就性质而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必修课”,而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意义上的必修课,是专为师范生单独开设的。从表面看,它不是专业课程,但却具有专业课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如果说专业课的开设主要向学生提供本体性知识,保证高师生将来从事教学所几需„„阅读全文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可发表内容,非注册用户请先注册。
账户名: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作者:赵红霞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647 更新时间:2009-3-1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赵红霞
一、条件性知识的兴起及发展
(一)条件性知识的兴起
自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以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为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1980年起,教师知识已成为迅速增长的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焦点议题。早期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主要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后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教学知识对好的教学来说也是起关键作用的变量,进而提出了教学内容知识的概念。[1]
根据埃尔伯兹(Elbaz,1981,1983)的观点,教师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环境的知识;以及自身的知识。舒尔曼(1987)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1)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2)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3)课程知识;(4)教学内容知识;(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6)教育环境的知识;(7)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格尔斯曼(Grossman,1988,1991)将教师知识分为四种类型:“一般性教学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以及“背景知识”。在1992年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拉潘(Lappan)和西勒-卢宾斯基(Theule-Lubienski)强调教师至少需要三种知识:数学知识、学生知识以及数学教学的知识。布卢姆(Bromme,1994)提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类,其中也包括一般性教学(和心理学知识)知识。[2]
以上对教师知识的分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条件性知识这一名词,但都把条件性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归纳进教师知识结构中去。此后,对教师如何将教学内容心理学化,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二)条件性知识的发展
条件性知识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在1983年帕尔斯(Pairs,1983)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就提出来了,指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但并未对此作详细阐述、归纳,也没有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辛涛等人从教师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指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此时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才作为一种专门术语纳入到教师知识结构中来并被详细阐述。该研究结论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众多研究者所援引。[3]
夏惠贤(2000)在综合了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文献后认为,教师教学知识由本体性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构成,一般通过微格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等获得。[4]以后的诸多研究者开始把研究教师知识的焦点投向条件性知识,这一概念逐渐走
向了蓬勃发展。这一术语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
二、条件性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一)条件性知识的内涵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一种对具体的本体性知识做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的知识,例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设计和实施测验等。它涉及如何教的知识,即如何将本体性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传授给学生。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理论性支撑的作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必备知识。平时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如何把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用教育科学和心理学规律对本体性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同化和顺应,建立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没有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便难以得到保障。
(二)条件性知识的分类
北京师大申继亮等学者认为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保证工作获得成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
(1)教育科学知识,既包括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例如,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本质、目标、任务和内容,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德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的实施过程、组织形式、构成环节,教学的原则、模式、方法、手段、艺术、风格,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等。也包括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的知识,例如,教育教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目前状况、发展趋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革新、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还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例如,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特点和类型,科研课题的选择、计划的编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的选择运用、成果的表达等。
(2)心理科学的知识,例如,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普通心理学中的基本知识,中小学认知与品德发展的条件、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当代认知心理学、课堂教学心理学常识,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及知识结构,还包括学生群体的知识(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各年级学生学习、认知及思考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学生个别差异及班级中特殊儿童学习的知识)等。
这些条件性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都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具备这些知识有利于教师认清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本体性知识进行思考和重组,以使学科知识顺利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从而更加自如地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一个具有丰富的条件性知识的教师,必将极大地增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创新能力。[5]
三、条件性知识的培养与提高
由于学校里绝大部分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所以教师怎样组织和进行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组织的有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就可以有较大的成就。早在1958年科根的研究就认为教师有条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安排,会使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动机及其它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掌握,以及对这些方面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都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相关。例如:有人发现教师对学生所学习知识了解程度及儿童心理的掌握,同学生学习代数、几何成绩有明显的相关。[6]
申继亮等人还把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
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7]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教与学知识是教师成功教育教学的最终体现,能否把所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上,这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关键。[8]评估学生成绩是科学教学的手段。然而,目前教师的这三方面条件性知识是相当缺乏的。
(一)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教学
在我国,师范教育仍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不足,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这就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应增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课程的比重,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应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师范教育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研究,编写和选用出理论体系新、操作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人员除教育、心理学专家外还应吸收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由教育、心理学专家规划教材的知识框架。由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提供材料并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9]
(二)教育机构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培训工作也是职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近年来,国外已愈来愈重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并将它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在教师中强调补充条件性知识,关注教师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教育,并且能作为引领示范,让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主管领导要参与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起到经常性的指导作用。要经常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给他们讲授条件性知识。培养他们善于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有些教师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心理学训练,但教学却很好,这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知识,而自己并未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就是很好的职后培训材料。
(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在行动中学习理论
这就是说,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否则是学不下去的。例如,在学习教学论时,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把学习到的东西,如了解学生,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学测量与评价等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检验、研讨,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这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而且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几方面着手进行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培训与改革,形成一个学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和氛围,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条件性知识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
注释:
[1][5][7]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大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艳玲:《近20年来教师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2期。
[4]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6]赵立波:《教师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9]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6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内容提要】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因此,近年来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我们从两个实证研究入手,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反思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师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回顾近二三十年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因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Berliner,1986;Shulman,1986;Bereiter &Scadalia,1990)。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师范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它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国家认识到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近年来,我国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众多的学者已从理论、实践以及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知识现状的定量分析,反思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
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本文主要从我们在两个不同的时段(1995/2000)所进行的两项实证研究入手进行考察。2000年5月,我们在北京选取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基于长期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详见林崇德、申继亮、辛涛,1996)。根据以上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我们分别编制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问卷,施测后并对三类问卷分别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考察,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李琼,2000)。小学数学教师在三类知识上的掌握状况分析如下。
对于学科知识,我们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对条件性知识的考查,主要选取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涉及儿童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多个维度。从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来看,除了“儿童发展”这一维度的答对率较高(84.2%)外,条件性知识的其他维度及总分的答对率,大部分仅在50%~70%之间,其中教学方法与策略、个体差异这两个方面则表现得更为不理想,答对率仅为43.8%和53.1%。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比较差,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在目前的小学教
师中还未形成一个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理论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良好氛围。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分析,这主要与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大多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有关,而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所占比率较少。
在实践性知识方面,我们主要从小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课堂冲突事件的解决两个方面进行了考查。从得分来看,实践知识两个维度的得分率大部分在60%~80%之间,其中在对课堂冲突事件处理方面的得分低于对教材的处理方面。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缺乏对课堂事件的灵活处理,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在与一些新教师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课堂管理感到心里没底。
我们的另一项研究(邱邴武、申继亮,1995)以北京、宁波两地的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生为被试,就中学教师和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性别、所教科目、地区、教龄、教学经验(职前、职后)、学历为自变量,以问卷总得分为因变量,T检验表明,各类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普遍比较低。在多个自变量中,只有职前与职后之间的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P<0.05),其他自变量之间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目前师范教育与职后培训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的低效,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未担负起完善教师有效教学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这一任务;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教学经验对掌握条件性知识的巨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应是促进未来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以上两项关于教师知识状况的实证研究来看,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以及师范生,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然而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中不可缺的部分,是教师职业独特性的体现。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其他受过同等学历训练的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教学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懂得现代教育规律与全套教育教学技能,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全美教育会的师范委员会在《我们时代的教师》(1948)报告中已提出,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不同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还需要熟练运用品评学生成绩的能力,这是为人师的特定要求。从教育对象、特别是小学生来看,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科知识以小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应切实加强教师这两类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进一步完善未来教师与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目前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的知识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对反映教师职业独特性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不太令人满意。审视教师知识的此种状况,我们不禁要回到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之中。在我国,师范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的最初建构。然而反思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75%,学校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的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这种状况进一步呼应了我们前面的研究,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缺乏与这种“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普遍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教育类课程在师资培养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林正范,2000)。相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比例失调,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教育专业训练。
(二)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脱离实际
无论学科专业课还是教育课程,门类少,内容陈旧、空泛,脱离实际,对教育的指导意义不大。传统的教育课程的典型形式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课程,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的结果就是获得一个学分和几条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难以达成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师范教育的着眼点应是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未来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中小学输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而教材内容的空洞,与其所要承担的教师职业训练的重任很难相称,教师的职业特性未得到明显的体现。
(三)教育实习时间短,流于形式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教育实习的薄弱已成为师范教育亟待改革的一个环节。从教育实习的具体状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这一点与国外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相比显得十分突出。例如,美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包括: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前者是学生集中或分散到学校中充当教师的助手、或批改作业,或组织学生活动,规定为150小时,即三周,除此还要参加为期15周的教育实习。英法等国家也都特别注重实践,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约有一半时间在中小学中体验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最近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制实习时间延长为1年。而我们的教育实习少于10周,短暂的实践并未使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入的认识。二是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由于时间短,实习任务仅限于讲授特定的内容和充当班主任等规定性活动,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步曲”,即跟班听课、讲课(4~6节)、组织活动、实习总结。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四、新世纪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反思目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师资培养机构能够切实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允许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院校开展师资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9)。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师资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我国师范教育现存的某些弱点会迁移到新的师资培训机构中去,给急待发展的基础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检讨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
首先,确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贯通文理界限,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师资培训的课程走向综合化是时代的要求,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至少应增加到20%~30%。无论从前面的实证分析,还是从已有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类课程知识(条件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的教学表现,显得比较薄弱,而这部分课程正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因此,在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上,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如师生的课堂互动、个体差异的处理、指导学生学习等,心理健康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课程开设要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
再次,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对于学科专业课的调整,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浓缩,即对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简内容;另一种观点是重构,即重新选择,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认为,这两种做法是从量与质两个不同的层面而言的,可以互相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过大的比例70%~80%进行压缩精简到40%(郭朝红,2000),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以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具体学科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反映学科前沿的原则,构建新的基本内容。
最后,落实教育实习的内涵,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这一点在目前的师资培育改革中显得尤为迫切。教学实践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整合。结合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增加实习时间,最少应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即10~12周,增加学习见习的机会和时间,并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采用分段实习;第二,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第三,建构专业发展的实习学校,发展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鼓励中小学成为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PDS)是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形式。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与发展。这些有望成为21世纪教师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学与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加强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2. 李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专长:对职业知识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4. 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
5. Bereiter,D.C & Scardamala,M.(1990).Surpassing Ourselves: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 of Expertise.ChicagOpen Count.
6.Berliner,D.C(1988).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New Orleans,La.,February 17.
7.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V57(1),1-22.
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思考——内涵及培养与提升对策
郭秋月
【摘要】: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教师通过这些知识将自身所具有的本体性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能够进行教学反思,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在当前教师中仍然存在缺失,本文从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入手,分析其含义与重要性,着眼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与策略。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师条件性知识教学过程教师评价系统
【分类号】:G451.1
【DOI】:CNKI:SUN:PXYJ.0.2009-05-036
【正文快照】:
一、关于教师条件性知识1.教师条件性知识研究的发展。早在1958年,科根的研究就认为教师有条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安排,会使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动机及其它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掌握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相关。例如,有人发现教师对学生
全文下载:CAJ格式(推荐)PDF格式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能。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增强高师教育学教学实效的方略
2010年第5期
在高校,高师教育学课堂却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教学低效现象,学生缺乏主动精神及探究意识,满足于“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使教育学更好地发挥在师范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其方略如下:
一、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师教育学课就性质而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必修课”,而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意义上的必修课,是专为师范生单独开设的。从表面看,它不是专业课程,但却具有专业课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如果说专业课的开设主要向学生提供本体性知识,保证高师生将来从事教学所几需„„阅读全文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可发表内容,非注册用户请先注册。
账户名: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作者:赵红霞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647 更新时间:2009-3-1
论条件性知识的发展、内涵及培养途径
赵红霞
一、条件性知识的兴起及发展
(一)条件性知识的兴起
自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以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为倍受关注的课题之一。1980年起,教师知识已成为迅速增长的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焦点议题。早期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主要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后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教学知识对好的教学来说也是起关键作用的变量,进而提出了教学内容知识的概念。[1]
根据埃尔伯兹(Elbaz,1981,1983)的观点,教师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环境的知识;以及自身的知识。舒尔曼(1987)定义了构成教学的知识基础的七种类别的知识:(1)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2)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3)课程知识;(4)教学内容知识;(5)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6)教育环境的知识;(7)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格尔斯曼(Grossman,1988,1991)将教师知识分为四种类型:“一般性教学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以及“背景知识”。在1992年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拉潘(Lappan)和西勒-卢宾斯基(Theule-Lubienski)强调教师至少需要三种知识:数学知识、学生知识以及数学教学的知识。布卢姆(Bromme,1994)提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类,其中也包括一般性教学(和心理学知识)知识。[2]
以上对教师知识的分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条件性知识这一名词,但都把条件性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归纳进教师知识结构中去。此后,对教师如何将教学内容心理学化,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焦点问题。
(二)条件性知识的发展
条件性知识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在1983年帕尔斯(Pairs,1983)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就提出来了,指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但并未对此作详细阐述、归纳,也没有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辛涛等人从教师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指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此时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才作为一种专门术语纳入到教师知识结构中来并被详细阐述。该研究结论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众多研究者所援引。[3]
夏惠贤(2000)在综合了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文献后认为,教师教学知识由本体性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构成,一般通过微格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等获得。[4]以后的诸多研究者开始把研究教师知识的焦点投向条件性知识,这一概念逐渐走
向了蓬勃发展。这一术语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
二、条件性知识的内涵及分类
(一)条件性知识的内涵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一种对具体的本体性知识做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释的知识,例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设计和实施测验等。它涉及如何教的知识,即如何将本体性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传授给学生。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一个理论性支撑的作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它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必备知识。平时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如何把本体性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用教育科学和心理学规律对本体性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同化和顺应,建立自身的内在知识体系。没有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便难以得到保障。
(二)条件性知识的分类
北京师大申继亮等学者认为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保证工作获得成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
(1)教育科学知识,既包括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例如,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本质、目标、任务和内容,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德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的实施过程、组织形式、构成环节,教学的原则、模式、方法、手段、艺术、风格,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等。也包括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的知识,例如,教育教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目前状况、发展趋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革新、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还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例如,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特点和类型,科研课题的选择、计划的编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的选择运用、成果的表达等。
(2)心理科学的知识,例如,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普通心理学中的基本知识,中小学认知与品德发展的条件、特点和规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当代认知心理学、课堂教学心理学常识,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及知识结构,还包括学生群体的知识(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各年级学生学习、认知及思考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学生个别差异及班级中特殊儿童学习的知识)等。
这些条件性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都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具备这些知识有利于教师认清各种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本体性知识进行思考和重组,以使学科知识顺利地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从而更加自如地进行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一个具有丰富的条件性知识的教师,必将极大地增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创新能力。[5]
三、条件性知识的培养与提高
由于学校里绝大部分活动,尤其是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所以教师怎样组织和进行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组织的有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就可以有较大的成就。早在1958年科根的研究就认为教师有条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安排,会使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学习动机及其它影响学习因素的了解、掌握,以及对这些方面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都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明显的相关。例如:有人发现教师对学生所学习知识了解程度及儿童心理的掌握,同学生学习代数、几何成绩有明显的相关。[6]
申继亮等人还把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
知识和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7]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教与学知识是教师成功教育教学的最终体现,能否把所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上,这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关键。[8]评估学生成绩是科学教学的手段。然而,目前教师的这三方面条件性知识是相当缺乏的。
(一)师范院校要加强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教学
在我国,师范教育仍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前我国职前教师条件性知识不足,师范教育传授的条件性知识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这就为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首先,应增加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课程的比重,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课程内容应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师范教育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建设方面应加强研究,编写和选用出理论体系新、操作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人员除教育、心理学专家外还应吸收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由教育、心理学专家规划教材的知识框架。由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提供材料并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9]
(二)教育机构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培训工作也是职后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近年来,国外已愈来愈重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并将它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在教师中强调补充条件性知识,关注教师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教育,并且能作为引领示范,让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主管领导要参与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起到经常性的指导作用。要经常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给他们讲授条件性知识。培养他们善于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有些教师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心理学训练,但教学却很好,这是因为他们不自觉地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知识,而自己并未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就是很好的职后培训材料。
(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在行动中学习理论
这就是说,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否则是学不下去的。例如,在学习教学论时,应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把学习到的东西,如了解学生,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教学测量与评价等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检验、研讨,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这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而且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几方面着手进行教师条件性知识的培训与改革,形成一个学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和氛围,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条件性知识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
注释:
[1][5][7]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大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艳玲:《近20年来教师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2期。
[4]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5期。
[6]赵立波:《教师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9]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6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内容提要】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因此,近年来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我们从两个实证研究入手,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反思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师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回顾近二三十年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因而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Berliner,1986;Shulman,1986;Bereiter &Scadalia,1990)。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师范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它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国家认识到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近年来,我国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颇为强烈,众多的学者已从理论、实践以及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知识现状的定量分析,反思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
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本文主要从我们在两个不同的时段(1995/2000)所进行的两项实证研究入手进行考察。2000年5月,我们在北京选取97名小学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基于长期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详见林崇德、申继亮、辛涛,1996)。根据以上教师的三种知识类型,结合对9名有经验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访谈,我们分别编制了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问卷,施测后并对三类问卷分别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考察,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李琼,2000)。小学数学教师在三类知识上的掌握状况分析如下。
对于学科知识,我们主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的运用及应用题等方面予以考查。从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以及应用题等方面的答对率(题目得分/总分)都在85%以上,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对条件性知识的考查,主要选取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涉及儿童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多个维度。从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来看,除了“儿童发展”这一维度的答对率较高(84.2%)外,条件性知识的其他维度及总分的答对率,大部分仅在50%~70%之间,其中教学方法与策略、个体差异这两个方面则表现得更为不理想,答对率仅为43.8%和53.1%。说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比较差,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与学的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在目前的小学教
师中还未形成一个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理论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良好氛围。从教师培养的角度分析,这主要与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培训大多是学科知识的教育有关,而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所占比率较少。
在实践性知识方面,我们主要从小学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课堂冲突事件的解决两个方面进行了考查。从得分来看,实践知识两个维度的得分率大部分在60%~80%之间,其中在对课堂冲突事件处理方面的得分低于对教材的处理方面。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组织与管理,缺乏对课堂事件的灵活处理,在新教师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在与一些新教师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课堂管理感到心里没底。
我们的另一项研究(邱邴武、申继亮,1995)以北京、宁波两地的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生为被试,就中学教师和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性别、所教科目、地区、教龄、教学经验(职前、职后)、学历为自变量,以问卷总得分为因变量,T检验表明,各类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普遍比较低。在多个自变量中,只有职前与职后之间的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P<0.05),其他自变量之间的差异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目前师范教育与职后培训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的低效,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未担负起完善教师有效教学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这一任务;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教学经验对掌握条件性知识的巨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应是促进未来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以上两项关于教师知识状况的实证研究来看,不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以及师范生,对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不能令人满意。然而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中不可缺的部分,是教师职业独特性的体现。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具有其他受过同等学历训练的人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教学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具备丰富的条件性知识,懂得现代教育规律与全套教育教学技能,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特殊要求,也是教育对象的特殊要求。全美教育会的师范委员会在《我们时代的教师》(1948)报告中已提出,成功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了解不同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不同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还需要熟练运用品评学生成绩的能力,这是为人师的特定要求。从教育对象、特别是小学生来看,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形象思维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科知识以小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应切实加强教师这两类知识的掌握与实际运用,进一步完善未来教师与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目前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的知识状况来看,中小学教师对反映教师职业独特性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不太令人满意。审视教师知识的此种状况,我们不禁要回到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教育之中。在我国,师范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师范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知识的最初建构。然而反思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75%,学校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的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这种状况进一步呼应了我们前面的研究,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缺乏与这种“学科本位”的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普遍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教育类课程在师资培养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林正范,2000)。相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比例失调,大大削弱了教师的教育专业训练。
(二)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脱离实际
无论学科专业课还是教育课程,门类少,内容陈旧、空泛,脱离实际,对教育的指导意义不大。传统的教育课程的典型形式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课程,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的结果就是获得一个学分和几条抽象、呆板的概念和原则,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难以达成师范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师范教育的着眼点应是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未来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中小学输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而教材内容的空洞,与其所要承担的教师职业训练的重任很难相称,教师的职业特性未得到明显的体现。
(三)教育实习时间短,流于形式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教育实习的薄弱已成为师范教育亟待改革的一个环节。从教育实习的具体状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这一点与国外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相比显得十分突出。例如,美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包括: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前者是学生集中或分散到学校中充当教师的助手、或批改作业,或组织学生活动,规定为150小时,即三周,除此还要参加为期15周的教育实习。英法等国家也都特别注重实践,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约有一半时间在中小学中体验各种教育教学工作。最近我国台湾地区的新制实习时间延长为1年。而我们的教育实习少于10周,短暂的实践并未使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入的认识。二是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由于时间短,实习任务仅限于讲授特定的内容和充当班主任等规定性活动,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步曲”,即跟班听课、讲课(4~6节)、组织活动、实习总结。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四、新世纪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反思目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师资培养机构能够切实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允许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院校开展师资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9)。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师资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我国师范教育现存的某些弱点会迁移到新的师资培训机构中去,给急待发展的基础教育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检讨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力度。
首先,确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贯通文理界限,加强“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师资培训的课程走向综合化是时代的要求,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至少应增加到20%~30%。无论从前面的实证分析,还是从已有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类课程知识(条件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的教学表现,显得比较薄弱,而这部分课程正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因此,在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上,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如师生的课堂互动、个体差异的处理、指导学生学习等,心理健康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课程开设要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
再次,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对于学科专业课的调整,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浓缩,即对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简内容;另一种观点是重构,即重新选择,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认为,这两种做法是从量与质两个不同的层面而言的,可以互相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过大的比例70%~80%进行压缩精简到40%(郭朝红,2000),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以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具体学科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反映学科前沿的原则,构建新的基本内容。
最后,落实教育实习的内涵,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这一点在目前的师资培育改革中显得尤为迫切。教学实践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整合。结合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增加实习时间,最少应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即10~12周,增加学习见习的机会和时间,并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采用分段实习;第二,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第三,建构专业发展的实习学校,发展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鼓励中小学成为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PDS)是近十年来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形式。中小学专业发展学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为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与发展。这些有望成为21世纪教师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学与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加强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朝红.高师课程设置:前人研究了什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
2. 李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专长:对职业知识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4. 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
5. Bereiter,D.C & Scardamala,M.(1990).Surpassing Ourselves: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 of Expertise.ChicagOpen Count.
6.Berliner,D.C(1988).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New Orleans,La.,February 17.
7.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V5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