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词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分页: 1 2 3

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词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阅读答案_作者杜甫。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分页: 1 2 3


相关内容

  •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6-08 14:39:00 ]    作者:张泽坤    编辑:studa20 - 摘 要:杜甫著名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传诵千古的诗篇.历来有不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这首诗给予多种多样的鉴赏和感受.笔者从诗歌描写的4幅画图中看出了这首诗 ...

  • 大林寺桃花和清平乐阅读答案
  • 篇一:大林寺桃花和清平乐阅读答案 篇二:大林寺桃花和清平乐阅读答案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 ...

  • 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
  • <绝句>教学设计及反思 [背景资料]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诗歌是感情的种子,又是智慧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 ...

  • 小升初古诗文阅读讲义练习含答案
  • 古诗文课前小测: 一.古诗词填空.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 ...

  • 古诗里的春天阅读答案
  • 篇一:古诗里的春天阅读答案 吟春光."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字里行间,把明媚的春光景色,尽寓其中,光彩耀人.唱春鸟.诗人笔下的春鸟,更是欢快无比,充满生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细腻地描绘出黄鹂婉转地鸣唱于翠柳之上,白 ...

  • 小学古诗文 佳句
  • 小学语文教师古诗文素养竞赛复习题 (答案供参考) 一.古诗复习选择题 1.贺知章,唐朝诗人,少时以诗文闻名,与吴越人包融.张旭等以诗文齐名,世称 "吴中四杰".其中还有一人是( A ). A (张若虚 ) 王勃 骆宾王 2.不是写柳的诗句是(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

  • 绝句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1.[注释]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2.[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案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

  • 诗歌表现手法
  • 高二诗歌鉴赏复习(六)2012-2-17 诗歌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复习过程: 一.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 术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