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整周跳变的探测与修复

7.4 整周跳变的探测与修复

GPS 载波相位测量,只能测量载波滞后相位1周以内的小数部分,不能测量载波滞后相位的整周数(N 0) 。其后的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变化值(始后周数),是通过多普勒积分由电子计数器累计读得的。由于GPS 信号接收机自身故障或GPS 信号意外中断,导致载波锁相环路的短暂失锁,而引起多普勒计数的短暂中断;当载波锁相环路重新锁定后,多普勒计数又重新开始,以致造成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变化值(始后周数)的不连续计数。这种多普勒计数的中断现象,称为整周跳变,简称为周跳(cycle slip)。

当GPS 载波相位观测值没有发生周跳时,卫星一次通过的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是连续的,各时元(历元)的观测值都会含有一个共同的整周未知数,即时元t 1的整周模糊度N 0,当发生周跳时,其后所有的载波相位观测值都会含有一偏差∆,该偏差就是中断期间所丢失的整周计数,即周跳后的载波相位观测中含有未知数N 0+∆。

所谓周跳的探测就是利用观测的信息来发现周跳。在探测出周跳后,利用观测信息来估计丢失的周数∆,从而修正周跳后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称为周跳的修复。在探测出周跳之后,也可将N 0+∆视为周跳后的整周模糊度而利用平差的原理解求出这个未知参数,这是一个整周模糊度的求解问题。

静态定位中,由于接收机静止不动,周跳的探测与修复问题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动态环境下,由于动态接收机在不断地运动中,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比静态定位要困难得多。

由于GPS 信号接收机能提供多种观测信息,利用这些观测信息本身的相互关系(无需轨道信息),可以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目前主要有下列方法。

(1)根据有周跳现象的发生将会破坏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值Int (ϕ) +∆ϕ随时间 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来探测周跳(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

(2)利用载波相位及其变化率的多项式拟合来探测、修复周跳(多项式拟合法); (3)利用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组合来探测、修复周跳(伪距/载波组合法); (4)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探测、修复周跳(电离层残差法)。

7.4.1用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

此种方法是根据有周跳现象的发生将会破坏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值Int (ϕ) +∆ϕ随时间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来探测的。GPS 卫星的径向速度最大可达0. 9km /s .因而整周计数每秒钟可变化数千周。因此,如果每15s 输出一个观测值的话,相邻观测位间的差值可达数万周,那么对于几十周的跳变就不易发现。但如果在相邻的两个观测值间依次求差而求得观

测值的一次差的话.这些一次差的变化就要小得多。在一次差的基础上再求二次差,三次差、四次差、五次差时.其变化就小得更多了。此时就能发现有周跳现象的时段来。四次、五次差已趋近于零。对于稳定度为10-10的接收机时钟,观测间隔为15s ,L 1的频率为

9

1. 57542⨯10Hz ,由于振荡器的随机误差而给相邻的L 1载波相位造成的影响为2.4周,

所以用求差的方法一般难以探测出只有几周的小周跳。

通常也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几个相位测量观测位拟台一个n 阶多项式: 据此多项式来预估下一个观测值并与实测值比较,从而来发现周跳并修正整周计数。

表5—1出了不同历元由测站k 对卫星j 的相位观测值。因为没有周跳,对不同历元观 测值取至4至5次差之后的差值主要是由于振荡器随机误差而引起,具有随机特性。如果在 观测过程中产生了周跳现象,高次差的随机特性受到破坏。含有周跳影响的观测值及其差值 见表5—2。

载波相位及其差值

表5—1

含有周跳影响的载波相位及其差值

表5—2

由表5—2可见,历元:s 观测值有周跳,使四次差产生异常。利用高次插值公式,可以外推该历元的正确整周计数.也可根据相邻的几个正确的相位观测值,用多项式拟合法推求整周计数的正确值。

7.4.2 多项式拟合法

从载波相位测量的特性可知,周跳前后,载波相位不再是连续函数,但其变化则是连续函数,且为载波相位的严格一阶导数。利用载波相位变化率、载波相位观测值可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

加拿大学者Canon 于1989年建议采用以下模型来探测周跳。

∆N =ϕk +1-ϕk -

k (ϕ

k +1)∆t -ϕ2

(7. 4. 1)

式中:ϕk ,ϕk +1——载波相位观测值;

k +1——载波相位变化率。 k ,ϕ ϕ

中国陈小明博士于1993对上述模型进行适当扩充,而可得到多项式拟合法。它基于周跳前后载波相位观测值符合如下多项式模型

⎧a 0+a 1t +a 2t 2+a 3t 3

ϕ=⎨23

⎩a 0+a 1t +a 2t +a 3t +∆N

(周跳前) ⎫

(周跳后) ⎭

(7. 4. 2)

式中:ϕ——以周表示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N ——周跳数;

a 0,a 1,a 2,a 3——待求系数。

载波相位变化率是载波相位的一阶导数,故载波相位变化率可写为

=a 1+2a 2t +3a 3t ϕ

2

(7. 4. 3)

现选取5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其变化率:

(ϕ1, ϕ 1, ϕ2, ϕ 2, ϕ3, ϕ 3, ϕ4, ϕ 4, ϕ5, ϕ 5) ϕ, ϕ

并假设前4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1, ϕ2, ϕ3, ϕ4) 没有周跳,而用它们来探测和修复第5和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5的周跳,依次列如下误差方程:

F =AX +v

(7. 4. 4)

式中:X =[a 0, a 1, a 2, a 3, ∆N ]

T

1, ϕ 2, ϕ 3, ϕ 4, ϕ 5] F =[ϕ1, ϕ2, ϕ3, ϕ4, ϕ5, ϕ

T

⎡1

⎢⎢1⎢1⎢⎢1⎢1A =⎢

⎢0⎢0⎢⎢0⎢⎢0⎢⎣0

t 1t 2t 3t 4t 511111

t 1

22222

t 1

3333322222

t 2t 3t 5t 4

t 2t 3t 5t 4

2t 12t 22t 32t 42t 5

3t 1

3t 23t 33t 53t 4

0⎤

⎥0⎥0⎥⎥0⎥1⎥⎥ 0⎥⎥0⎥0⎥⎥0⎥0⎥⎦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可解得

X =(A A )A F

T

-1

T

(7. 4. 5)

若解得的∆N >ε(ε为给定限值) ,则说明第5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5存在周跳,其周跳估值为∆N 。这种方法假定孜给定区间内载波相位变化率为匀加速变化,在实际动态定位中,若目标动态变化较大,则会产生较大的模型误差。

现据1996年3月1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所作的机载GPS 测量成果,对上述多项式拟合进行解算实践。该次机载GPS 动态载波相位测量采用1s 数据采样率(更新率),依次用多项式拟合法探测25号卫星L1载波相位测量的周跳;图7.4.1、图7.4.2、图7.4.3分别表示

飞机处于静止待飞、常规直线飞行和加速起飞段的周跳探测结果(数据本身没有周跳)。图7.4.2、图7.4.3中黑线为飞机速度。从图7.4.1可见,对于GPS 静态数据,多形式拟合法所得到的∆N 均小于0.1周,故可探测出GPS 静态定位的所有周跳。图7.4.2的结果表明,当载体作近似匀速

直线运动时,多项式拟合法可以探测出大于2周德周跳。图7.4.3的结果表明,由于飞机加速起飞时,特别是离地后,动态变化不稳定,∆N 计算值噪声较大,但对于大部分时元∆N 的计算小于2周,个别时元虽然大于2周,但小于5周。因而可选取∆N >5为判断是否有周跳的标准。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分别对L1及L2非残差载波相位观测值或双频组合观测值进行周跳探测。但该方法需用到载波相位变化率观测量,而不适用于不能提供载波相位变化率观测值的GPS 信号接收机。

7.4.3 电离层残差法

1989年美国学者Goad 提出用双频载波相位测量的电离层残差,探测和修复周跳。称之为电离层残差法,它主要考察不同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若不考虑量测噪声和多路径效应,同一时元的双频载波相位测量之差则为

Φgf (t )=λ1ϕ1(t )-λ2ϕ2(t )=λ2N 2-λ1N 1-

A (t )f 1

2

+

A (t )f

2

2

(7. 4. 6)

将上式两端同除以λ1,则有

Φ

gf

(t )

λ1

=ϕ1(t )-

λ2λ1

ϕ2(t )=

A (t )

+A (t )

=⎫⎪=⎪⎭

(7. 4. 7)

λ2λ1

f 1f 2f 1f 2

式中:∆ion

N 2-N 1-

λ1f 1

2

λ1f

22

N 2

2f 1A (t )⎛ 1--N 1-2 2

λ1f 1⎝f 2

N 2-N 1+∆ion (t )

2

f 1A (t )⎛ 1-(t )=-2 2

λ1f 1⎝f 2

⎪ ⎪⎭

ion

(t )表示用L1波长的双频载波相位测量电离层延迟的差值,称之为电离层残差。若不

存在周跳,时元之间的Φgf (t )λ1之差为

∆Φ

=

Φgf (t +1)

-Φgf (t )

=

gf

λ1λ1f 1f 2

ϕ1(t +1)-ϕ1-[ϕ2(t +1)-ϕ2(t )]=

(7. 4. 8)

∆ion (t +1)-∆ion (t )+ε

∆Φ

gf

为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值。当电离层比较稳定、采样间隔较短(几秒钟),电离

层延迟的变化为亚厘米级。图7.4.4~7.4.7均为在海南省所作的机载GPS 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成果,其数据采样率是一秒钟,且没有发生载波相位测量的整周跳变;图7.4.4和图7.4.6分别是地面基准接收机和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观测PRN29号卫星的电离层残差数据(用L1波长表示,单位为周),图中虚线为卫星的天顶距。图7.4.5和图7.4.7分别是地面基准接收机和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接收观测PRN29号卫星的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由图7.4.5可知,对于静态观测的GPS 信号接收机时元间电离层残差变化较小,其值均小于0.005周。而图7.4.7表明,对于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由于多路径效应和测量误差的影响,电离层残差的变化较大,但其都小于0.05周。因而在电离层较稳定时,短时间内载波相位测量电离层残差的变化很小。若相邻两历元间电离层残差发生突变,则说明L1或L2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可能存在周跳。若设L1,L2的周跳分别为∆N 1,∆N 2,则有

∆Φ

gf

=

f 1f 2f 1f 2

∆N 2-∆N 1+[∆ion (t +1)-∆ion (t )]≈∆N 2-∆N 1=

7760

∆N 2-∆N 1

(7. 4. 9)

∆Φ此时,

gf

是L1,L2周跳的线性组合。显然,如果L1,L2得周跳使[(7760)∆N 2-∆N 1]

gf

等于或接近于零,从而使时元间电离层残差观测值的变化∆Φ很小,则用该法无法探测出

周跳;亦即,当60∆N 1=77∆N 2时,有(7760)∆N 2-∆N 1=0;此外,当∆N 1=±4,∆N 2=±3;∆N 1=±5,∆N 2=±4。∆N 1=±9,∆N 2=±7。∆N 1=±14,∆N 2=±11, 时,(7760)∆N 2-∆N 1均小于±0. 15周,特别是当∆N 1=±9,∆N 2=±7时,

(77

60)∆N 2-∆N 1仅为0.0167周,几乎和量测噪声相当(见表7.4.1)。根据上述机载GPS

gf

测量成果,选取∆Φ>0. 05周为探测周跳的标准,对于大部分周跳均可探测出来。但对

一些特殊的周跳组合,如∆N 1=77,∆N 2=60;∆N 1=9,∆N 2=7等,则难以探测出周跳。尽管如此,电离层残差法仍然是一种极好的双频周跳探测方法。若能联合应用其他周跳探测方法(如多项式拟合法),将周跳修复至7周以内,电离层残差法,则可正确探测出

所有周跳。

7.4.4 伪距/载相组合法

从GPS 卫星测量误差特性可知,除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量测误差之外,其他误差源对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是相同的,故可用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组合来探测和修复周跳。

单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方程可表述如下:

R =ρ+dI R +dm R +εR

(7. 4. 10)

(7. 4. 11)

λϕ=ρ+λN +dI ϕ+dm ϕ+εϕ

式中:R ——伪距观测值;

ϕ——载波相位观测值;

λ——载波波长;

N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dI R ,dI 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电离层效应偏差; dm R ,dm 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多路径效应偏差;

εR ,ε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的量测噪声。

将式(7.4.10)和式(7.4.11)相减可以得到: N =

ϕ

-R -(dI ϕ-dI

R

)-(dm

λ

ϕ

-dm R )-(εϕ-εR )]

(7. 4. 12)

将式(7.4.12)在时元间相减,由于时元间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变化较小时,可以得到周跳的估值:

∆N =N (t 2)-N (t 1)=ϕ(t 2)-ϕ(t 1)-

R (t 2)-R (t 1)

(7. 4. 13)

λ

式(7.4.13)可用于单频、非差数据。其估计精度取决于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在时元之间的变化,以及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量测噪声、载波波长λ的大小。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波长越长,则对周跳的估计越精确。基于上述思想中国韩绍伟博士于1995年提出利用双频组合观测值ϕ1, -1, ϕ-7, 9来探测和修复周跳的方法(此处ϕ1, -1表示其测距等效波长为86.2cm ,ϕ-7, 9表示其测距等效波长为1465.3cm )。每时元双频组合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可用下式来估计:

N i , j =ϕi , j -

R

+A f 1

2

λi , j

γ(7. 4. 14)

式中:γ=

αi , j +R λi , j

R =R 1⎧1

β=⎨1. 647R =R 2

⎪1. 323R =(R +R )2

12⎩

αi , j =

4620i +5929j 4620i +3600j

式(7.4.14)中的R 可选择为L1或L2的伪距R 1或R 2,也可选择R 1,R 2的平均值,根据不同接收机类型以及可用的伪距观测值,应选择量测噪声较小的伪距观测值作为R 代入式中计算。若精确已知式(7.4.14)中的电离层延迟,则波长越长,N 确定精度越高。

每一时元的N i , j 均可用(7.4.14)来估计,当时元间电离层延迟等变化较小时,时元间周跳可用下式估计。

∆N i , j =N (t 2)i , j -N (t 1)i , j =ϕ(t 2)i , j -ϕ(t 1)i , j -

R (t 2)-R (t 1)

(7. 4. 15)

λi , j

对于ϕ1, -1, ϕ-7, 9分别有

∆N 1, -1=ϕ(t 2)1, -1-ϕ(t 1)1, -1-

R (t 2)-R (t 1)

λ1, -1

R (t 2)-R (t 1)

∆N -7, 9=ϕ(t 2)-7, 9-ϕ(t 1)-7, 9-

λ-7, 9

根据N 1, -1,N -7, 9的定义有以下关系:

如果N 1, -1为奇数→N -7, 9为奇数; 如果N 1, -1为偶数→N -7, 9为偶数。

这一奇偶关系表明:当其中一个整周模糊度确定后,则另一个的等效波长变为原波长的两倍,因而更容易求解,对于周跳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当∆N 1, -1为奇数→∆N -7, 9为奇数; 当∆N 1, -1为偶数→∆N -7, 9为偶数。

显然如果求得∆N 1, -1则∆N -7, 9的确定变得更容易,反之亦然。若确定ϕ1, -1, ϕ-7, 9的周跳后,则ϕ1, ϕ2周跳可用下式确定:

∆N 1=∆N 2=

9∆N 1, -1+∆N -7, 9

2

7∆N 1, -1+∆N -7, 9

2

(7. 4. 16)

图7.4.8~图7.4.11分别为一次机载GPS 动态定位中ϕ-7, 9, ϕ1, -1周跳探测的结果(GPS 信号接收机为Trimble 4000SSE,数据采样率为1s ,卫星号PRN25,R =(R 1+R 2)2,无周跳),从图7.4.8和图7.4.10可见,无论是对静态GPS 信号接收机,还是对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

∆N -7, 9的噪声不到0.25周,因此,除∆N 1=9n , ∆N 2=7n (n =±1, 2, ) 外所有的周跳都可

用ϕ-7, 9来探测到,从图7.4.9和图7.4.11可知;对于静态GPS 信号接收机,∆N 1, -1不难确定到2周左右的水平。

若设真实跳周数分别∆N 1、∆N 2,且∆N -7, 9,∆N 1, -1的估值分别为∆N -7, 9,∆N 1, -1,则有

∆N -7, 9=∆N -7, 9∆N 1, -1=∆N 1, -1+δ,

(7. 4. 17)

δ=-2, 0, 2

故知,

∆N 2=

7∆N 1, -1+∆N -7, 9

2

9∆N 1, -1+∆N -7, 9

2

=

∆N -7, 9+7∆N 1, -1+7δ

2

∆N -7, 9+9∆N 1, -1+9δ

2

=∆N 2+

7292

δ(7. 4. 18)

∆N 1=

=

=∆N 2+

δ(7. 4. 19)

从式(7.4.18)和式(7.4.19)可以得到3组∆N 1和∆N 2的估值,亦即(∆N 1, ∆N 2), (∆N 1+9, ∆N 2+7), (∆N 1-9, ∆N 2-7) 。对于∆N 1和∆N 2分别为9和7的整

数倍,且∆N 1, -1估计精确度为2周时周跳无法探测。

如果进一步提高伪距观测量精度,使∆N 1, -1能确定到一周以内的水平,则根据前述奇偶关系,可以唯一确定ϕ1, ϕ2的周跳。

综上所述,上列3种方法都可用于单站星非差观测值(图7.4.1~图7.4.11中均采用非差观测值)的周跳探测和修复,且可用于在预处理阶段的周跳探测和修复。多项式拟合法主要用于探测L1和L2的周跳,并可将L1的周跳修复到5周的水平。当动态较稳定时,可修复到2周的水平。对于GPS 静态测量数据,则可完全修复周跳。电离层残差法,是探测GPS 双频测量数据周跳的强有力武器。但存在对一些周跳组合不敏感的问题。伪距/载波组合法,虽也用于GPS 单频测量数据的周跳探测,但精度较低。采用ϕ1, -1, ϕ-7, 9组合的方法,虽难以唯一确定ϕ1, ϕ2的周跳,但很容易将周跳值限制在有限的几个组合内。由于这3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观测量里探测和修复周跳,实际应用中,集3种方法之长,综合使用上述3种方法探测和修复周跳。对于GPS 双频测量数据不难在预处理阶段探测和修复绝大部分的周跳。对于GPS 单频测量数据,特别是GPS 动态测量数据,仅利用站星观测值,难以完全探测出

一些小周跳,完全修复则更不可能,因而还需辅以其他信息来探测和修复周跳。

7.4 整周跳变的探测与修复

GPS 载波相位测量,只能测量载波滞后相位1周以内的小数部分,不能测量载波滞后相位的整周数(N 0) 。其后的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变化值(始后周数),是通过多普勒积分由电子计数器累计读得的。由于GPS 信号接收机自身故障或GPS 信号意外中断,导致载波锁相环路的短暂失锁,而引起多普勒计数的短暂中断;当载波锁相环路重新锁定后,多普勒计数又重新开始,以致造成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变化值(始后周数)的不连续计数。这种多普勒计数的中断现象,称为整周跳变,简称为周跳(cycle slip)。

当GPS 载波相位观测值没有发生周跳时,卫星一次通过的载波滞后相位整周数是连续的,各时元(历元)的观测值都会含有一个共同的整周未知数,即时元t 1的整周模糊度N 0,当发生周跳时,其后所有的载波相位观测值都会含有一偏差∆,该偏差就是中断期间所丢失的整周计数,即周跳后的载波相位观测中含有未知数N 0+∆。

所谓周跳的探测就是利用观测的信息来发现周跳。在探测出周跳后,利用观测信息来估计丢失的周数∆,从而修正周跳后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称为周跳的修复。在探测出周跳之后,也可将N 0+∆视为周跳后的整周模糊度而利用平差的原理解求出这个未知参数,这是一个整周模糊度的求解问题。

静态定位中,由于接收机静止不动,周跳的探测与修复问题已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动态环境下,由于动态接收机在不断地运动中,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比静态定位要困难得多。

由于GPS 信号接收机能提供多种观测信息,利用这些观测信息本身的相互关系(无需轨道信息),可以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目前主要有下列方法。

(1)根据有周跳现象的发生将会破坏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值Int (ϕ) +∆ϕ随时间 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来探测周跳(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

(2)利用载波相位及其变化率的多项式拟合来探测、修复周跳(多项式拟合法); (3)利用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组合来探测、修复周跳(伪距/载波组合法); (4)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探测、修复周跳(电离层残差法)。

7.4.1用高次差或多项式拟合法

此种方法是根据有周跳现象的发生将会破坏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值Int (ϕ) +∆ϕ随时间而有规律变化的特性来探测的。GPS 卫星的径向速度最大可达0. 9km /s .因而整周计数每秒钟可变化数千周。因此,如果每15s 输出一个观测值的话,相邻观测位间的差值可达数万周,那么对于几十周的跳变就不易发现。但如果在相邻的两个观测值间依次求差而求得观

测值的一次差的话.这些一次差的变化就要小得多。在一次差的基础上再求二次差,三次差、四次差、五次差时.其变化就小得更多了。此时就能发现有周跳现象的时段来。四次、五次差已趋近于零。对于稳定度为10-10的接收机时钟,观测间隔为15s ,L 1的频率为

9

1. 57542⨯10Hz ,由于振荡器的随机误差而给相邻的L 1载波相位造成的影响为2.4周,

所以用求差的方法一般难以探测出只有几周的小周跳。

通常也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几个相位测量观测位拟台一个n 阶多项式: 据此多项式来预估下一个观测值并与实测值比较,从而来发现周跳并修正整周计数。

表5—1出了不同历元由测站k 对卫星j 的相位观测值。因为没有周跳,对不同历元观 测值取至4至5次差之后的差值主要是由于振荡器随机误差而引起,具有随机特性。如果在 观测过程中产生了周跳现象,高次差的随机特性受到破坏。含有周跳影响的观测值及其差值 见表5—2。

载波相位及其差值

表5—1

含有周跳影响的载波相位及其差值

表5—2

由表5—2可见,历元:s 观测值有周跳,使四次差产生异常。利用高次插值公式,可以外推该历元的正确整周计数.也可根据相邻的几个正确的相位观测值,用多项式拟合法推求整周计数的正确值。

7.4.2 多项式拟合法

从载波相位测量的特性可知,周跳前后,载波相位不再是连续函数,但其变化则是连续函数,且为载波相位的严格一阶导数。利用载波相位变化率、载波相位观测值可对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

加拿大学者Canon 于1989年建议采用以下模型来探测周跳。

∆N =ϕk +1-ϕk -

k (ϕ

k +1)∆t -ϕ2

(7. 4. 1)

式中:ϕk ,ϕk +1——载波相位观测值;

k +1——载波相位变化率。 k ,ϕ ϕ

中国陈小明博士于1993对上述模型进行适当扩充,而可得到多项式拟合法。它基于周跳前后载波相位观测值符合如下多项式模型

⎧a 0+a 1t +a 2t 2+a 3t 3

ϕ=⎨23

⎩a 0+a 1t +a 2t +a 3t +∆N

(周跳前) ⎫

(周跳后) ⎭

(7. 4. 2)

式中:ϕ——以周表示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N ——周跳数;

a 0,a 1,a 2,a 3——待求系数。

载波相位变化率是载波相位的一阶导数,故载波相位变化率可写为

=a 1+2a 2t +3a 3t ϕ

2

(7. 4. 3)

现选取5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及其变化率:

(ϕ1, ϕ 1, ϕ2, ϕ 2, ϕ3, ϕ 3, ϕ4, ϕ 4, ϕ5, ϕ 5) ϕ, ϕ

并假设前4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1, ϕ2, ϕ3, ϕ4) 没有周跳,而用它们来探测和修复第5和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5的周跳,依次列如下误差方程:

F =AX +v

(7. 4. 4)

式中:X =[a 0, a 1, a 2, a 3, ∆N ]

T

1, ϕ 2, ϕ 3, ϕ 4, ϕ 5] F =[ϕ1, ϕ2, ϕ3, ϕ4, ϕ5, ϕ

T

⎡1

⎢⎢1⎢1⎢⎢1⎢1A =⎢

⎢0⎢0⎢⎢0⎢⎢0⎢⎣0

t 1t 2t 3t 4t 511111

t 1

22222

t 1

3333322222

t 2t 3t 5t 4

t 2t 3t 5t 4

2t 12t 22t 32t 42t 5

3t 1

3t 23t 33t 53t 4

0⎤

⎥0⎥0⎥⎥0⎥1⎥⎥ 0⎥⎥0⎥0⎥⎥0⎥0⎥⎦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可解得

X =(A A )A F

T

-1

T

(7. 4. 5)

若解得的∆N >ε(ε为给定限值) ,则说明第5个时元的载波相位观测值ϕ5存在周跳,其周跳估值为∆N 。这种方法假定孜给定区间内载波相位变化率为匀加速变化,在实际动态定位中,若目标动态变化较大,则会产生较大的模型误差。

现据1996年3月1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所作的机载GPS 测量成果,对上述多项式拟合进行解算实践。该次机载GPS 动态载波相位测量采用1s 数据采样率(更新率),依次用多项式拟合法探测25号卫星L1载波相位测量的周跳;图7.4.1、图7.4.2、图7.4.3分别表示

飞机处于静止待飞、常规直线飞行和加速起飞段的周跳探测结果(数据本身没有周跳)。图7.4.2、图7.4.3中黑线为飞机速度。从图7.4.1可见,对于GPS 静态数据,多形式拟合法所得到的∆N 均小于0.1周,故可探测出GPS 静态定位的所有周跳。图7.4.2的结果表明,当载体作近似匀速

直线运动时,多项式拟合法可以探测出大于2周德周跳。图7.4.3的结果表明,由于飞机加速起飞时,特别是离地后,动态变化不稳定,∆N 计算值噪声较大,但对于大部分时元∆N 的计算小于2周,个别时元虽然大于2周,但小于5周。因而可选取∆N >5为判断是否有周跳的标准。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分别对L1及L2非残差载波相位观测值或双频组合观测值进行周跳探测。但该方法需用到载波相位变化率观测量,而不适用于不能提供载波相位变化率观测值的GPS 信号接收机。

7.4.3 电离层残差法

1989年美国学者Goad 提出用双频载波相位测量的电离层残差,探测和修复周跳。称之为电离层残差法,它主要考察不同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若不考虑量测噪声和多路径效应,同一时元的双频载波相位测量之差则为

Φgf (t )=λ1ϕ1(t )-λ2ϕ2(t )=λ2N 2-λ1N 1-

A (t )f 1

2

+

A (t )f

2

2

(7. 4. 6)

将上式两端同除以λ1,则有

Φ

gf

(t )

λ1

=ϕ1(t )-

λ2λ1

ϕ2(t )=

A (t )

+A (t )

=⎫⎪=⎪⎭

(7. 4. 7)

λ2λ1

f 1f 2f 1f 2

式中:∆ion

N 2-N 1-

λ1f 1

2

λ1f

22

N 2

2f 1A (t )⎛ 1--N 1-2 2

λ1f 1⎝f 2

N 2-N 1+∆ion (t )

2

f 1A (t )⎛ 1-(t )=-2 2

λ1f 1⎝f 2

⎪ ⎪⎭

ion

(t )表示用L1波长的双频载波相位测量电离层延迟的差值,称之为电离层残差。若不

存在周跳,时元之间的Φgf (t )λ1之差为

∆Φ

=

Φgf (t +1)

-Φgf (t )

=

gf

λ1λ1f 1f 2

ϕ1(t +1)-ϕ1-[ϕ2(t +1)-ϕ2(t )]=

(7. 4. 8)

∆ion (t +1)-∆ion (t )+ε

∆Φ

gf

为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值。当电离层比较稳定、采样间隔较短(几秒钟),电离

层延迟的变化为亚厘米级。图7.4.4~7.4.7均为在海南省所作的机载GPS 动态载波相位测量成果,其数据采样率是一秒钟,且没有发生载波相位测量的整周跳变;图7.4.4和图7.4.6分别是地面基准接收机和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观测PRN29号卫星的电离层残差数据(用L1波长表示,单位为周),图中虚线为卫星的天顶距。图7.4.5和图7.4.7分别是地面基准接收机和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接收观测PRN29号卫星的时元间电离层残差的变化。由图7.4.5可知,对于静态观测的GPS 信号接收机时元间电离层残差变化较小,其值均小于0.005周。而图7.4.7表明,对于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由于多路径效应和测量误差的影响,电离层残差的变化较大,但其都小于0.05周。因而在电离层较稳定时,短时间内载波相位测量电离层残差的变化很小。若相邻两历元间电离层残差发生突变,则说明L1或L2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可能存在周跳。若设L1,L2的周跳分别为∆N 1,∆N 2,则有

∆Φ

gf

=

f 1f 2f 1f 2

∆N 2-∆N 1+[∆ion (t +1)-∆ion (t )]≈∆N 2-∆N 1=

7760

∆N 2-∆N 1

(7. 4. 9)

∆Φ此时,

gf

是L1,L2周跳的线性组合。显然,如果L1,L2得周跳使[(7760)∆N 2-∆N 1]

gf

等于或接近于零,从而使时元间电离层残差观测值的变化∆Φ很小,则用该法无法探测出

周跳;亦即,当60∆N 1=77∆N 2时,有(7760)∆N 2-∆N 1=0;此外,当∆N 1=±4,∆N 2=±3;∆N 1=±5,∆N 2=±4。∆N 1=±9,∆N 2=±7。∆N 1=±14,∆N 2=±11, 时,(7760)∆N 2-∆N 1均小于±0. 15周,特别是当∆N 1=±9,∆N 2=±7时,

(77

60)∆N 2-∆N 1仅为0.0167周,几乎和量测噪声相当(见表7.4.1)。根据上述机载GPS

gf

测量成果,选取∆Φ>0. 05周为探测周跳的标准,对于大部分周跳均可探测出来。但对

一些特殊的周跳组合,如∆N 1=77,∆N 2=60;∆N 1=9,∆N 2=7等,则难以探测出周跳。尽管如此,电离层残差法仍然是一种极好的双频周跳探测方法。若能联合应用其他周跳探测方法(如多项式拟合法),将周跳修复至7周以内,电离层残差法,则可正确探测出

所有周跳。

7.4.4 伪距/载相组合法

从GPS 卫星测量误差特性可知,除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量测误差之外,其他误差源对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是相同的,故可用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组合来探测和修复周跳。

单频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方程可表述如下:

R =ρ+dI R +dm R +εR

(7. 4. 10)

(7. 4. 11)

λϕ=ρ+λN +dI ϕ+dm ϕ+εϕ

式中:R ——伪距观测值;

ϕ——载波相位观测值;

λ——载波波长;

N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

dI R ,dI 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电离层效应偏差; dm R ,dm 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多路径效应偏差;

εR ,εϕ——分别为伪距和载波相位的量测噪声。

将式(7.4.10)和式(7.4.11)相减可以得到: N =

ϕ

-R -(dI ϕ-dI

R

)-(dm

λ

ϕ

-dm R )-(εϕ-εR )]

(7. 4. 12)

将式(7.4.12)在时元间相减,由于时元间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变化较小时,可以得到周跳的估值:

∆N =N (t 2)-N (t 1)=ϕ(t 2)-ϕ(t 1)-

R (t 2)-R (t 1)

(7. 4. 13)

λ

式(7.4.13)可用于单频、非差数据。其估计精度取决于电离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在时元之间的变化,以及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的量测噪声、载波波长λ的大小。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波长越长,则对周跳的估计越精确。基于上述思想中国韩绍伟博士于1995年提出利用双频组合观测值ϕ1, -1, ϕ-7, 9来探测和修复周跳的方法(此处ϕ1, -1表示其测距等效波长为86.2cm ,ϕ-7, 9表示其测距等效波长为1465.3cm )。每时元双频组合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可用下式来估计:

N i , j =ϕi , j -

R

+A f 1

2

λi , j

γ(7. 4. 14)

式中:γ=

αi , j +R λi , j

R =R 1⎧1

β=⎨1. 647R =R 2

⎪1. 323R =(R +R )2

12⎩

αi , j =

4620i +5929j 4620i +3600j

式(7.4.14)中的R 可选择为L1或L2的伪距R 1或R 2,也可选择R 1,R 2的平均值,根据不同接收机类型以及可用的伪距观测值,应选择量测噪声较小的伪距观测值作为R 代入式中计算。若精确已知式(7.4.14)中的电离层延迟,则波长越长,N 确定精度越高。

每一时元的N i , j 均可用(7.4.14)来估计,当时元间电离层延迟等变化较小时,时元间周跳可用下式估计。

∆N i , j =N (t 2)i , j -N (t 1)i , j =ϕ(t 2)i , j -ϕ(t 1)i , j -

R (t 2)-R (t 1)

(7. 4. 15)

λi , j

对于ϕ1, -1, ϕ-7, 9分别有

∆N 1, -1=ϕ(t 2)1, -1-ϕ(t 1)1, -1-

R (t 2)-R (t 1)

λ1, -1

R (t 2)-R (t 1)

∆N -7, 9=ϕ(t 2)-7, 9-ϕ(t 1)-7, 9-

λ-7, 9

根据N 1, -1,N -7, 9的定义有以下关系:

如果N 1, -1为奇数→N -7, 9为奇数; 如果N 1, -1为偶数→N -7, 9为偶数。

这一奇偶关系表明:当其中一个整周模糊度确定后,则另一个的等效波长变为原波长的两倍,因而更容易求解,对于周跳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当∆N 1, -1为奇数→∆N -7, 9为奇数; 当∆N 1, -1为偶数→∆N -7, 9为偶数。

显然如果求得∆N 1, -1则∆N -7, 9的确定变得更容易,反之亦然。若确定ϕ1, -1, ϕ-7, 9的周跳后,则ϕ1, ϕ2周跳可用下式确定:

∆N 1=∆N 2=

9∆N 1, -1+∆N -7, 9

2

7∆N 1, -1+∆N -7, 9

2

(7. 4. 16)

图7.4.8~图7.4.11分别为一次机载GPS 动态定位中ϕ-7, 9, ϕ1, -1周跳探测的结果(GPS 信号接收机为Trimble 4000SSE,数据采样率为1s ,卫星号PRN25,R =(R 1+R 2)2,无周跳),从图7.4.8和图7.4.10可见,无论是对静态GPS 信号接收机,还是对机载GPS 信号接收机,

∆N -7, 9的噪声不到0.25周,因此,除∆N 1=9n , ∆N 2=7n (n =±1, 2, ) 外所有的周跳都可

用ϕ-7, 9来探测到,从图7.4.9和图7.4.11可知;对于静态GPS 信号接收机,∆N 1, -1不难确定到2周左右的水平。

若设真实跳周数分别∆N 1、∆N 2,且∆N -7, 9,∆N 1, -1的估值分别为∆N -7, 9,∆N 1, -1,则有

∆N -7, 9=∆N -7, 9∆N 1, -1=∆N 1, -1+δ,

(7. 4. 17)

δ=-2, 0, 2

故知,

∆N 2=

7∆N 1, -1+∆N -7, 9

2

9∆N 1, -1+∆N -7, 9

2

=

∆N -7, 9+7∆N 1, -1+7δ

2

∆N -7, 9+9∆N 1, -1+9δ

2

=∆N 2+

7292

δ(7. 4. 18)

∆N 1=

=

=∆N 2+

δ(7. 4. 19)

从式(7.4.18)和式(7.4.19)可以得到3组∆N 1和∆N 2的估值,亦即(∆N 1, ∆N 2), (∆N 1+9, ∆N 2+7), (∆N 1-9, ∆N 2-7) 。对于∆N 1和∆N 2分别为9和7的整

数倍,且∆N 1, -1估计精确度为2周时周跳无法探测。

如果进一步提高伪距观测量精度,使∆N 1, -1能确定到一周以内的水平,则根据前述奇偶关系,可以唯一确定ϕ1, ϕ2的周跳。

综上所述,上列3种方法都可用于单站星非差观测值(图7.4.1~图7.4.11中均采用非差观测值)的周跳探测和修复,且可用于在预处理阶段的周跳探测和修复。多项式拟合法主要用于探测L1和L2的周跳,并可将L1的周跳修复到5周的水平。当动态较稳定时,可修复到2周的水平。对于GPS 静态测量数据,则可完全修复周跳。电离层残差法,是探测GPS 双频测量数据周跳的强有力武器。但存在对一些周跳组合不敏感的问题。伪距/载波组合法,虽也用于GPS 单频测量数据的周跳探测,但精度较低。采用ϕ1, -1, ϕ-7, 9组合的方法,虽难以唯一确定ϕ1, ϕ2的周跳,但很容易将周跳值限制在有限的几个组合内。由于这3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观测量里探测和修复周跳,实际应用中,集3种方法之长,综合使用上述3种方法探测和修复周跳。对于GPS 双频测量数据不难在预处理阶段探测和修复绝大部分的周跳。对于GPS 单频测量数据,特别是GPS 动态测量数据,仅利用站星观测值,难以完全探测出

一些小周跳,完全修复则更不可能,因而还需辅以其他信息来探测和修复周跳。


相关内容

  • 一种有效的GPS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 70传感器与微系统(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10年第29卷第9期 * 一种有效的GPS 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程建华,董建明,丁继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利用GPS 载波相位进行姿态测量时,要 ...

  • 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中已知点的选择
  • 第19卷第6期 测绘1二程 V01.19№.6 2010年12月 ENGINEERINGOFSURVEYlNGANDMAPPING Dec.,2010 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中已知点的选择 周志富,杨莉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摘要:似大地水准面的拟合是测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已知 ...

  •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
  • 基本资料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与应用 作者: 胡友健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07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3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十五"规划教材 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专项资助教材:本书注重阐述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

  •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系统资料
  •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 (系):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助理指导教师: 年 月 摘 要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时代进步,高新技术的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置购了大量高新技术的产品,许多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成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因此人们对自己所 ...

  •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方案设计
  •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方案设计 焦卫东,朱林杰 (嘉兴学院机械与工程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摘要: 在研究热释电红外探测传感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外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方案. 首先, 通过应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探测移动的热源(人或动物等),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被放大. 再经过电压比较 以及信号处理后转 ...

  • 宇宙是由粒子还是由场构成?
  • 宇宙中的存在是分立的,还是连续的? 从人类已经认识到的自然规律来看,这个二选一的提问令人十分纠结. 在人类思想史上,这种纠结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过去. 例如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薛定谔认为这是古希腊产生自然科学萌芽的一个关键,它解决了诸多逻辑悖论,甚至解决了诸多与实际相关的逻辑问题,例如求圆锥的体 ...

  • 黑客常用入侵工具
  • 7.1 扫描工具 黑客都是通过扫描系统漏洞再进行入侵的,第2章中已经介绍了漏洞的概念和扫描漏洞的一些工具软件.下面继续介绍一些常用的黑客扫描工具的使用和防御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扫描操作和反侦查操作. 7.1.1 SSS扫描与防御 SSS(Shadow Security Scaner)是一款著名的 ...

  • 液晶显示器电源通用模块接线图
  • 液晶显示器电源通用模块接线图/文档 用途:解决17-21寸液晶显示器电源故障维修难题 不少同行都有修液晶显示器的经历,液晶显示器故障中电源板损坏占有很大比率.其中以电源驱动芯片.大功率电源开关管.取样电阻等损坏最常见,由于这些元件型号.品种繁多,常常由于没有相同备件,而无法修复. 经过2年多的实验测 ...

  • 光电隔离器
  • 光电隔离器 光电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耦合器,简称光耦.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