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三个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2.中国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3.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为33学分。
注: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内容。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论文开题后,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操作按照《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前,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并明确是否通过。开题报告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选题是否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创新点;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等。开题报告应安排在第四学期开学后第四周内完成。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字数不得低于3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反映硕士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生在申请学位前,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其学科研究方向内容相关的署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论文至少1篇,且硕士生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硕士生署名第二作者。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次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三是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盲审评阅、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十、主要阅读书目
[1]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8](美)戴伊.孙彩红,译.美国公共政策经典译丛—理解公共政策(第1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徐家良.公共政策分析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陈林.走出荆棘林:社会主义嬗变的世纪七问[M].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9. [12]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1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7]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8]陈卫东.社区自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郑永廷.胡锦涛有关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0]李声禄,张国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五卷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2]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秦宣.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刘宗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5]罗振建,吴文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6]张国镛.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比较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7]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8]毛泽东选集[M].(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9]邓小平文选[M](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毛泽东文集[M](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2]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33]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所,2003. [34]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5. [3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7]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期刊类:
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学术月刊;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道德与文明;经济研究参考;世界知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Foreign Affairs [J].USA.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J].USA.;National Interest [J].USA.;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USA.Sage Publications, Lt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实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三个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2.中国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3.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特别优秀硕士生可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23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7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总学分为33学分。
注: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内容。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论文开题后,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操作按照《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
八、学位论文工作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前,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并明确是否通过。开题报告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选题是否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创新点;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等。开题报告应安排在第四学期开学后第四周内完成。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字数不得低于3万字。
学位论文内容应反映硕士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生在申请学位前,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其学科研究方向内容相关的署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论文至少1篇,且硕士生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硕士生署名第二作者。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次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三是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
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盲审评阅、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
十、主要阅读书目
[1]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赵明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8](美)戴伊.孙彩红,译.美国公共政策经典译丛—理解公共政策(第1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徐家良.公共政策分析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孙继伟.从危机管理到问题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陈林.走出荆棘林:社会主义嬗变的世纪七问[M].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9. [12]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1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7]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8]陈卫东.社区自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郑永廷.胡锦涛有关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0]李声禄,张国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五卷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2]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秦宣.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综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刘宗洪.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5]罗振建,吴文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6]张国镛.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思想比较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7]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8]毛泽东选集[M].(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9]邓小平文选[M](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毛泽东文集[M](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2]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33]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研究所,2003. [34]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5. [3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7]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期刊类:
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学术月刊;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道德与文明;经济研究参考;世界知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社会学、行政管理;Foreign Affairs [J].USA.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J].USA.;National Interest [J].USA.;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USA.Sage Publications, Ltd.